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敦煌壁畫視覺語彙於現代藝術應用之研究(2022) 許婉妮; Xu, Wan-Ni敦煌壁畫作為敦煌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融東西方之所長,自成體系,給人以「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獨特視覺美感。不同時期的敦煌壁畫呈現的藝術造詣、社會風俗和宗教信仰充斥著時代性,成為現代藝術的孕育源泉。本文從「天衣飛揚,滿壁風動」出發,研究敦煌壁畫呈現的視覺語彙、美學精神,以及基於現代藝術創作應用所展現的文化傳承。通過分析敦煌壁畫在視覺語匯所呈現的形式特征, 比較東西方藝術審美的差異,透過東西方對待藝術的不同審美視角,探討敦煌壁畫藝術的美學精神。筆者從敦煌壁畫「天衣飛揚,滿壁風動」裡探尋「天人合一」的思想底蘊,對敦煌壁畫視覺語彙再度梳理,汲取敦煌壁畫傳統文化的營養,逐步爬梳其審美價值體現在現代藝術中的應用。透過東西方審美的差異剖析現代藝術的美學特徵;透過以老莊為代表的傳統道家思想和宗教氛圍中的理性精神影射出現代藝術的視覺形式;透過敦煌壁畫的審美文化以及佛教精神再敦煌藝術中的呈現分析東方藝術的現代化思維;透過時代變遷的敦煌壁畫所展示的社會縮影品析現代藝術的時代性。敦煌藝術融儒家文化、古印度佛教、道教等不同文化為一體,將不同來源的文化養分進行轉化和吸收,成就了汲取不同文化之所長,又不乏自身文化特點的獨特藝術風格,在飛速發展的當下與現代藝術孕育而生。本文通過對敦煌壁畫視覺語彙在現代藝術中呈現出的審美特徵以及筆者的創作加以分析。在此基礎上闡釋敦煌藝術從傳統壁畫藝術再生為現代藝術所體現出的美學精神。剖析敦煌壁畫蘊涵的思想底蘊以達到對敦煌藝術美學精神的認識,靈活運用於現代藝術創作,並將傳統文化再現、傳承。Item 李石樵一九六○年代作品之價值重構與「台灣現代繪畫運動」(2014) 徐婉禎; Hsu, WoanJen研究李石樵的學術論作相當短少與薄弱,使得大多數人對李石樵,包括其人其作都感到非常陌生。至於李石樵於一九六○年代投入長達十數年的「現代藝術(繪畫)」研究實驗作品,則僅有描述性文字而少有作品畫面分析,且台灣美術史籍中關於「台灣現代繪畫運動」之內容亦不見將李石樵列入討論。本論文主要是風格分析李石樵一九六○年代之「現代藝術(繪畫)」作品,重構其藝術美學價值,並述及與其同時之「台灣現代繪畫運動」,將李石樵納入「台灣現代繪畫運動」之中討論,以期台灣美術史因而更為完整。Item 心遠地自偏-以鳥類比喻現代人對自然與自由的追求(2008) 施品榮; Shih Pin-Jung本研究的出發點是一個現代人對工業文明的反思,藉著鳥類在現代城市中的棲息比喻人的處境,希望透過鳥與環境的關係,表現人的心靈在回歸自然與追求自由的渴望,就在人境、自然、心靈三者之間往復徘徊的過程裡,現代人的矛盾與複雜不言而喻,自由的意義也得到了深刻的體驗。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步驟、名詞解釋,客觀地呈現本研究的環境與人為條件,供讀者參考審思。 第二章現代花鳥畫的意義,是筆者長期以來對於創作媒材思考沈澱的心得,雖看似與標題無甚關連,但在這解構的時代裡,一切固有價值一再地被剝離、被懷疑,促使我深入的探討水墨畫與花鳥畫的意義,而我也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追根究柢,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蘊底之後,面對西潮的衝擊才有可能站穩腳跟,甚至予以反擊。 第三章創作的題材與形式,將創作的內容自我分析,說明採用題材的緣故,以及代表的意義。然後分享創作形式的研究,說明筆者嘗試水墨現代化的概況。 第四章創作理念與實踐,先將個人的創作理念交代清楚,詳細說明創作過程與技法表現,從資料蒐集、創作實踐、媒材、技法予以分析,回到創作人的本分,在實際創作上努力耕耘。 第五章作品說明,挑選創作系列中的一些代表作品說明分析,做為前述內容的驗證。 第六章,總結創作心得感想,並自我檢討,然後提出自己在藝術創作的期許。Item 二十世紀初期日本對歐洲現代藝術的文化翻譯:日本野獸派形成的觀察(2020) 何思嫻; HO, SZE HSIEN本文探討二十世紀初期日本野獸派的形成與其演變過程,以及日本對歐洲現代藝術的文化翻譯與詮釋。當塞尚與後印象派、表現主義、立體派與野獸派等歐洲現代藝術傳入日本之時,日本藝術家是如何面臨如此巨變的挑戰。此外,本文將關注在野獸派是如何在百花齊放的眾多現代藝術流派中,脫穎而出成為日本洋畫畫壇的主流畫派。 日本野獸派的萬鐵五郎,一生從未踏足過歐洲,卻成為野獸派在日本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萬鐵五郎致力於「新南畫復興運動」,與重新改革日本衰落的日本畫畫壇,為的是創造出屬於日本本土的現代藝術。萬鐵五郎創作生涯嘗試許多畫派的風格,當萬鐵五郎與其他日本野獸派畫家吸收、模仿、擷取,再重新詮釋的過程中,是如何維持日本的主體性,將會是本文討論的重點。Item 創作理念與作品 - 由客觀的寫生進入主觀的表現 - 「書香與花語系列」(2002) 吳芳鶯; Fang-Ying Wu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藝術的創作形式、技法與表現內涵,達到空前的自由;加上科技的進步,資訊的發達,藝術家可以採用或運用的技法與媒材就變得非常多樣化,表現的面貌更是五花八門,令人眼花撩亂,難以了解,何為「藝術」?「藝術」是什麼?「藝術」在表現什麼?常成為大家研究的課題。而「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又有很大的差異性,自己以前的創作表現都著重在「客觀的描寫」類似傳統的表現手法,以自然形體的再現為要,對於「現代藝術」或「後現代藝術」並不是很清楚,希望能透過此次的研究與探討,能以傳統藝術的表現特色為基礎,再去嘗試改變自己創作的風格與面貌,擺脫客觀形體的束縛進入主觀表現與富有創意的境界,在所謂的「新」與「舊」之間取得一平衡點,得到和諧與有創意的美感。此次的創作的內容,離不開生活的範疇,以「客觀描寫」的花語系列和「主觀表現」的書香系列為創作研究、探討的兩大主題,來表現出「生活的關照,美的追尋」的精神內容來。創作研究的媒材,大都以油彩為主,只有在少數的作品上使用一些不同的材質做些試驗性的練習。整體創作研究的結果,共有大小不同面積的作品 32幅,於師大畫廊A廳發表展出,就教於老師、先進,期望自己能更有成長與收穫。Item 秀拉繪畫藝術研究林金聰; LIN, JIN-CONG一、研究目的: 探討秀拉的藝術究竟以什麼樣式完成其「實在」的表現,以及秀拉的藝術中那些足以 成為二十世紀藝術思想的前導﹖本文欲透過對秀拉繪畫藝術和理論之研究,增進對十 九世紀西洋藝術之精神和特質之瞭解,以期有助吾人登進西洋現代藝術的堂奧之門。 同時作為本國藝術精神之參考。 二、資料來源: 所有資料當中,有的自法國託朋友購買寄回,有的自美國購得,有的自師大圖書館電 腦資訊索取獲致,資料當中,包括專著典刊、短評及有關的畫冊,另外,和材料的運 用,多半有賴良師益友們的協助和幫忙。 三、研究方法: 擬定題目及研究大綱,請指導老師磋商,按所涉及之範圍收集論文之內容材料,以圖 文相為應證,互為輔佐的方式進行研究,迥程中不時將閱讀心得記寫在卞片上,分類 儲存作為參考資料,以便按論文章所須取用,依計劃繳交老師批閱,以求如期完成。 四、研究結果: 本論文中,圖片與文章兩者並重,相輔相成,論文之前後章節互為呼應,互有關連。 本研究之結果,發現秀拉的藝術中,乃是結合繪畫和當時的科學理念而成,形對印主 義的一種革命,進而又發展出他觀念的,結構的象徵的藝術,這些理念對於二十世紀 西洋藝術思想有著許多啟示作用,西洋文藝中,注重理性思考的精神,及那種開放包 容的態度,相當有其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