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異化映像:李書嫺水墨創作論述
    (2024) 李書嫺; Lee, Shu-Xian
    在快節奏和虛擬化的當代社會中,每天都在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之間穿梭。這種轉變不僅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更深刻地改變了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本論文將聚焦於社會關係、心理連結和存在意義等議題於藝術創作中的應用探討。本創作研究包含五個章節,第一章闡述論文的動機和目的,包含研究內容、方法以及相關名詞的解釋。第二章為學理基礎,探討異化的概念,揭示現代社會在都市化發展中產生的種種現象,包含虛擬社交與心理距離。進一步透過鏡像理論和存在主義,分析個體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第三章著重於剖析筆者的創作手法,分為象徵、虛實意境、透明性三大面向。透過對國內外藝術家的創作圖像分析,揭示其象徵元素中的異化內涵,也探討水的象徵意境,以及透明材質和半透明性在創作中的運用。第四章剖析了以「異化之鏡」為主題的創作論述,筆者以創作為媒介探索異化關係中的存在意義,思索個體如何在探索屬於自己的心靈空間,反映個體與社會之間微妙的平衡,探討當代社會的異化。
  • Item
    消逝與存在 一種逝去而殘存或再生的美感
    (2012) 賴其發; Lai, Chi-Far
    消逝與存在的概念乃是建立在世間存有物的死與生、或無與有的循環轉化的現象之上,人們觀察體悟到所處時空中無論動與靜,此循環永不衰竭的運行著,並因此有了本能情感上的反應、心智思想上的變化,加上社會、文化、時代的氛圍影響,而產生了許多同中有異或異中存同的想法、歸納,甚至衍生了各式各樣的藝文創作。 本創作研究作的創作探討之題材乃是以單一圖像為主,在試圖檢視、討論此 圖像在社會文化上的種種象徵寓意或所傳達之訊息,並依此進行分析與歸納後,建立或加強圖像和「消逝與存在」此主要創作概念的連結或關聯,並進行「消逝與存在」創作概念的研究及探討。 消逝是一種不易感知但又劇烈的持續運動狀態,不易感知仍存有被感知的可 能,這並非是完全無感,此讓人聯想到世間似乎存有一股難測卻又不能否認的神祕力量,人們常以鬼神精怪稱之,此次繪畫創作即以怪誕鬼魅氛圍的形式來呈現,而鬼神畫像亦是中國水墨畫傳統之一,故在繪畫型態上能有所傳承,但亦非是完全模仿,而是融合創作者自身對所生存時空之體察轉化而來。 現今社會雖科技昌明,但這些詭譎怪誕陰翳之說從未因科學的灼灼光華而消 失於無形,反而因傳播技術的推波助瀾,讓這些魍魎形象因而更加鮮明生動,深入人心,畢竟,喜愛幻想是人的天性,這些陰翳鬼魅就憑藉著人類的幻想而生存延續,形象也隨著社會文化、人性情感之更迭狀態而有所變異。 在理論分析歸納之後,最終以顯露著消逝情感的骷髏鬼魅形象作品來呈現此 創作研究之成果。
  • Item
    畫映心窗
    (2018) 黃莉芳; Huang, Li-Fang
    窗有著千變萬化的面貌,每扇窗的周遭都訴說著它的故事,如果說我們是觀看者的角色,那相對於空間之外,我們就成了窗內的主角,上演著自己內心的故事。 而窗外變幻的季節,也象徵著流轉的時間,既然時光留不住,那不如就用繪畫來記錄它,透過繪畫的技巧與方式來進行創作,從以「窗」為眼,以畫為心,述說個人不同的「心窗」故事,也是這次創作的契機。就筆者個人而言,對「窗」也存在著一種複雜的情感,一方面對千變萬化「窗」所展現的樣式及造型著迷,另一方面對於「窗」背後所代表的意涵與符號象徵,從中西方的角度進行探究。 因筆者不善言語,繪畫方式係以水墨寄情,在以窗為題材的創作上,運用水墨的各種特性與技法,並以人物、花卉等窗邊事物,展現窗內窗外時間與空間的變化,來襯托出窗的千姿百態,並反映出自己的心靈世界。 本研究在水墨創作中將「窗」與「心」相互連結,探討內心世界的情感活動,與自己的心靈對話,藉由開啟封閉的窗,迎接光明的這個動作,展現積極向上的精神,冀望於繪畫作品中傳達,期許以自我省思的修身,到五倫為本的齊家,而在安身立命後,能擴展到推己及人兼善天下的創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