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繫 ‧ 情─平面繪畫題材象徵性與物件間關係研究(2011) 朱書麒; Chu,Shu-Chi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相容交雜並存的自由國家,島國四面環海的地理特性,加上文化歷史上的演變,讓我們及其容易去接納許許多多不斷輸入的訊息。而藝術創作者對環境的反應是十分靈敏的,往往透過使用各種創作的手法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理念,或隱喻,或批判,都是體現自己對生活環境的關懷,同時也揭示了藝術與社會變遷間的緊密關係。藝術家期望透過創作的行為來傳達自己的想法,反映自身對環境的感受,進一步將創作具體化表現出根本自我核心存在價值。 本創作研究是以筆者生活中栽種的一些仙人掌植栽來做為主要題材,並藉由對創作題材的喜愛與感受進一步探究其造型、色彩並與其他物件元素或是不同場域結合來重新詮釋。 第一章在筆者的創作中無論是探討外在表象或內在思想,其最根本的源頭應該在於“我”(也就是創作者本身)這個起點,而存在主義正是從此觀點來構築他們的理論。第二章在創作過程的演進中筆者將此將研究所一系列創作分為一個時期三個階段來探討,用象徵主義的觀點來詮釋及統合筆者創作的題材語彙,並提出超現實主義的寫實表現手法來做為作品表現的外在形式語彙。第三章筆者覺得既然創作關鍵是在藝術家的詮釋上,因此精神上的脈絡是一定會延續的,即使是不同時代也許都會因某些事件而產生創作上的心理共鳴,因此研究靜物圖像的發展脈絡與精神性。第四章筆者就自己創作上的題材、形式及表現作更深入的說明介紹,第五章再加強筆者作品的個別創作理念、環境因素及筆者分析檢討後的結論,第六章為此研究做一個總結的反省與對筆者未來創作的期許。Item 圖像混搭遊戲-台灣當下次文化現象之繪畫研究(2010) 李承道本研究旨在探討圖像混搭在台灣當代繪畫藝術創作上的應用關係,共分為六章。台灣是筆者所居住的島嶼,在過去的年代經歷了戰爭和種族間的爭奪,數次政權的轉移,經濟的發展加速了島嶼整體的開發程度,人們對於文化在地性的堅持已經鬆綁,任由各種國際間主流及非主流的文化進出,因此,島嶼上的人們能任意穿梭於文化的邊界,文化的融合也意味著原有的文化產生質變,後現代主義仍然當道的年代,圖像的任意挪用跟台灣當代藝術主體的建構有何關聯? 由第一章緒論,介紹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及名詞解釋。第二章藉由國際超前衛與後現代藝術探究圖像混搭的藝術理論,釐清諧擬、擬仿、挪用在創作手法上的區別,透過後現代哲思及古典遊戲理論的佐證援引支撐筆者對於在當代藝術創作所應持有的態度。第三章從繪畫藝術的正典延伸到寫實繪畫的批判性格,重新分析台灣藝術發展透過環境變遷與的演繹脈絡,釐清時代產生的問題如何藉由應有的態度因應而創作。第四章說明創作內容、形式、與技法,敘述作品中的物件所引導的符號與意圖,亦簡述創作過程中繪畫以外的前置作業。第五章介紹筆者研究所就讀期間,系列作品的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等創作概觀,根據《國王遊戲》系列十一件作品解說。由第六章作結論,做為本研究的理論實踐及檢討印證的對象。Item 「討海人‧意象」創作研究(2011) 駱文旭; Lo Wen Hsu淡水是充滿藝術與人文的地方,筆者離開家鄉已經二十幾年,昔日的漁村景象如今已經消失。本研究以「討海人‧意象」為題,藉此回憶對於童年故鄉土地的一份情感,也對父親漁民形象的再現。期望台灣漁港文化能夠獲得關注,為人文藝術盡一份心力。 本創作在理論上透過人文主義的思想與實踐,期望開創屬於自己的繪畫道路。從寫實主義中強調,藝術的表現絕非僅在於刻畫單純的表相,而是擁有更高的真實,在描寫平凡中創造出不凡的價值。透過印象主義的技法,探討繪畫中光線與色彩關係,用觀察和感受,體會自然界物體變化。強調藝術創作要與土地結合,更重要的是認同在地文化。 創作中以油畫為媒材,採用寫實的手法,忠實呈現「討海人」與「船」「魚」、和「群體」之間的互動關係,表達出個人內心感受的創作理念。在此過程體認到,藝術不僅要表現真實,在生活中「提煉」出更高的意義與情感,繪畫更要傳達感情與思想,讓人感動引起共鳴,這不是結束,而是另一階段的開始,再次引發創作動力,期許未來研究和創作。Item 廢墟之美 鄒春祥繪畫創作(2006) 鄒春祥摘要 科技文明的進步,一方面帶動了城市的改造,另一方面卻也將過去的建築物徹底的消滅與破壞。近年來,我的故鄉─高雄市左營區正面臨著社會文化與經濟環境轉型的強大衝擊,因此使得當地景物隨之造成明顯的改變。本研究的創作主軸是定位在描繪改造中的城市—左營地貌。在創作研究的過程中,我以一個在地人的觀點,去思考左營一帶廢棄的建築物所引發的視覺感受與創作靈感,並進而採取藝術創作行動。 本論文研究的領域是探討廢墟建物描繪風格的形成與精神內涵。第一章,研究動機,最主要是檢視左營這一個地方,正面臨都市計畫改建,許多是筆者兒時的記憶角落,目前已遭破壞或消滅中,因此表達心中的感觸,而思考文明衝擊下所產生的廢墟。第二章,文獻探討,企圖從美術史中各個流派描述風景,人文的資料中尋找創作的材料。另外參考美學家所論述美的形式與語言,從中得到對自然界所下的定義差異作為比較。 第三章,創作技法和理論基礎以樸實、和諧為核心價值。分成英國風景繪畫、寫實主義、超現實主義、拉斐爾前派、魏斯水彩繪畫等五部分來做一說明。並藉由水彩,油畫繪畫媒材,表達個人對左營地區廢墟建物的關懷和生命的探討,同時也剖析個人在創作中所表達的作品含義。第四章,創作媒材和技法,介紹個人在運用媒材和技法的實驗心得和效果。第五章,作品解析。第六章,結論與未來展望。 希望藉由這次研究與創作,讓社會大眾對左營地區舊時代的回憶產生關注眼光;同時也擴及其他正面臨拆除的老建築物上。從這次創作研究中,筆者深深體會到舊建築物是具有特殊的情感,然而現代文明在進化過程中,勢必對這些過去的回憶形成淘汰與威脅。而個人能夠藉由繪畫創作展示,重新喚起人們對舊建築物的省思與回顧,並進而對廢墟所遺留的價值,能相對得到適當的保存與維護。Item 貓與自我-梁敏婷創作論述(2016) 梁敏婷; LEONG, MAN-TENG筆者為獨生子女,從小雖然衣食不缺,但缺的就是陪伴,對動物的情愫也特別深,尤其是貓:柔軟的身體、晶瑩如琥珀般的眼睛、天生優越的體操本領......一直被牠數不清的特質深深吸引著。回想成長階段,父母為生活忙於工作,從小就有大量的時間獨自在家,確實是從孤獨與繪畫中渡過的,渴望熱鬧的同時又必須學習孤獨、習慣孤獨,慢慢地反而享受起孤獨時的清靜。藝術創作除了治癒了童年那份獨處的不安以外,更成了筆者的興趣。到了成年大學外宿時,終於有機會養貓,學習如何替貓洗澡、修剪指甲、生病時餵貓吃藥等等。貓對人類的態度,既溫柔又霸道,這些與我行我素的貓共處的日子,每天都充滿歡樂,某些時候,甚至在貓的身上,發現了自己的影子。一切皆因童年與一隻小乳貓結下的緣,促成了筆者產生出「貓與自我」這一創作系列的果。與其說用創作去研究及探討貓的一切,倒不如說這是一個筆者透過貓與創作來探索自我生命的實驗過程。 本創作研究以筆者日夜相伴的動物——貓作為主要創作題材,藉著從年幼至成年後對動物之情以及自身精神感受轉化成題材、形式及表現的探究。Item 忘却的記憶—劉柏辰繪畫創作研究(2018) 劉柏辰; Liu, Bo-Chen記憶,像是陳述著一段故事,有如時空片段的重建與再現,而不是對於某個事件精確紀錄的讀取過程,是一種獲廣泛共鳴的集體經驗,透過現實世界外在條件的感官刺激下,轉換為內在意識的過程,進而產生一種觸發記憶圖像的導引媒介,呈現一種將過往所發生的事件重新在限於現實,卻又以熟悉與陌生之間的片斷性記憶再度浮現。 此系列筆者選擇以多元形式繪畫手法,呈現記憶中真實的抽象殘片完成系列創作,透過攝影圖像的擷取並運用主觀情感中的記憶狀態重組結合,模擬記憶過程中的紀錄與想像中的主觀真實,然而實際的記憶狀態中也帶有一種無法預期的偶然相遇,隨著時間催化下逐漸的模糊、淡去,覆蓋了曾經的事實真相,在靜默無聲的過程中悄悄剝奪了曾經的存有。因此,希冀透過創作的方式去保存一段將消逝的種種「真實」,紀錄著一段屬於個人對於記憶的理解與想法。這段實踐不僅是梳理其個人創作脈絡與自身時代意義的釐清過程,同時也探究繪畫與影像之間的表達語彙中,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觀看方法反應於創作。 創作表現的題材,以記憶中的真實形象過程作為發展開端,畫面的圖像構成也藉由老照片、虛擬影像元素與複合性材質等並至結合,並嘗試建構出多元形式的視覺呈現,紀錄一段暫存逝去的個人記憶。Item 「形」、「塑」真實寫實繪畫技巧在複合媒材創作上的應用與表現(2005) 曾俊豪人類漫長的歲月裡,繪畫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不管是影像記錄或是事物的記載,繪畫它皆能詳實地刻畫出一幕又一幕「真實」的影像,文中筆者試圖從美術史的角度中去論述寫實繪畫的發展,藉由古典技法與材質的探索去剖析寫實繪畫中漫長的歷程變化,重新在我們已知的範籌中學習古典繪畫的表現方法及應用在現代複合媒材創作中的可能性。 在東西方思維的探討下,文中重新了解東西方彼此之間的表現方向與思維模式,並觀察繪畫呈現方式的差異性,企圖再次建構自我創作觀點及在美學基礎上的表現方式,以提供創作時的基本依據。然在面對不斷改變的社會環境中,了解繪畫形式的改變與發展,探討「形式」與立體空間中的對映關係及雕塑繪畫的可能性,進一步創作出個人的表現張力,也正是筆者研究中十分關注的對象。而這些便是本次創作研究中主要的方向。 面對諸多形式藝術的表現方式裡,筆者試圖創作寫實繪畫的新視覺感受,當重新思考繪畫能否產生新發展時,嘗試與社會脈動相關連的表現形式結合,在媒材與單純寫實對像物上對立與衝突所產生的畫面碰撞張力下,表達出虛實思維、造形及色彩的力量,在形式創作上揉合了東西方思想的優缺點與表現方式,再次整理及創造出屬於自己與這時代的相連接的寫實繪畫。Item 「物、我」凝朔日常 ~ 林俐瑋繪畫創作研究(2016) 林俐瑋; Lin, Li-Woei摘要 本創作研究藉由描繪筆者家人肖像與物件之關聯,探討內心的思維與生活情境之間關係,以及對於森林、竹子等風景題材研究,探討自身在快速流動的社會中,意欲回到本我的的內心感受。 第一章「緒論」,素樸、無色彩的素描,一直是我個人喜歡的表現形式,從灰階變化中尋找屬於個人的內心名狀,清平、無爭、淡然、明晰。我以一系列素描作品表達個人心境與生命觀。嘗試於植物造型與個人生命經驗之間,尋找心境上的矛盾與心靈的對話關係,經由鉛筆與紙張間一筆筆的磨痕呈現心境與畫面之間的關聯。 第二章,「創作學理」研究與自我相關之藝術流派,第一節以台灣寫實藝術發展為主要研究,將寫實藝術作一耙梳,希冀在浩瀚藝術洪流中尋找自我在寫實範疇中的脈絡,而能有一努力方向。第二節 研究當代寫實藝術的多樣性,以媒材的多元表現為研究範圍。第三節主要研究素描與手稿的關係及其重要性,此節並以當代幾位國內外重要藝術家為研究及學習目標。 第三章「創作理念」,第一節以亞瑟‧丹托(Arthur Coleman Danto﹐1924-2013)在《美的濫用》一書中提及畫作隱含觀者的格局為起始,作者以作品創造了一個具有臨場感的氛圍,筆者在緩慢的細節描繪中,帶給觀眾一股緩緩的生命歷程,是一種日常,也是日常虛掩下的經歷。第二節談到在啟蒙時代的思想中,崇高不同於美感之處而在於其能震撼人心,他超越了我們能測量以及理解的範圍,重要的是,讓我們不會感覺到畏懼。創作成為自我追求和感動的過程。第三節以杜甫的詩為起始,探討竹山小鎮出身的我,從小生長在有絲竹的環境裡,無論看的用的都有竹的存在,因此竹對我個人而言更有一份親切感,畫竹成為一種內心的既定。 第四章,「作品分析」談論我的創作作品並詮釋創作題材之象徵意涵以及鉛筆畫之於我的創作目的。針對大自然處於時間和空間中的系列探討,尤其是物體的光影、明暗、層次、質感、及存在感等等。 第五章,「結論」,此章節總結研究成果及個人創作心得,藝術家透過作品呈現自我生命歷程,從內心挖掘也一次次省視自我。創作是一條無止盡的,且沒有終點的道路,「追尋」成為生命的代名詞,本研究只能做到階段性成果,未來還有漫長道路,雖感自身能力有限,但我將努力潛行,一步步邁向心靈深處的彼岸。 關鍵字:寫實、跨寫實、鄉土寫實、物我、凝朔日常Item 林布蘭特寫實風格之研究(Rembrandt Harmensz van rhijn, 1606-1669)鄧治平; Deng, Zhi-Ping林布蘭特的繪畫特質在美術史上的評價一直是褒貶互見。他的繪畫風格在 晚年的時侯就已經遭致古典主義者的批評;古典主義的評論家均一致認為 林布蘭特只是一位善於模仿自然的畫家,同時批評他的繪畫缺少理想美、 畫面過於黑暗而且缺乏完整性。然而古典主義評論家眼中的這些缺陷,諸 如:畫中寫實成份的強調、獨特的明暗法以及未完成的繪畫風格等等,也 正充分地顯露出林布蘭特勇於突破前人窠臼的創造力本質。林布蘭特在形 成他獨特風格的過程中,除了個人的氣質、天賦以及對於形式的敏銳感受 之外,對於繪畫表現傳統的深入理解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因素。以本 論文的觀點而言,林布蘭特繪畫的基本精神一直是致力於人物真實情感的 具現;早年的林布蘭特著重在人物動態、表情與情緒之間的互動關係,因 此大多選擇能表現人物激情的主題,同時以巴洛克騷動不安的形式來詮釋 他的作品。本論文的前半部便是藉由描述、分析與比較的方式來探討林布 蘭特繪畫中的寫實成份,並以此凸顯出林布蘭特對於傳統的吸收以及他個 人的獨到之處。許多學者有鑒於林布蘭特晚年不良的社會與人際關係,而 將冕年的林布蘭特視為他的退縮時期,同時認這也正是林布蘭特晚年繪畫 風轉變的主因。然而導致林布蘭特繪畫風格轉變的原因,與其說是外在的 環境因素,倒不如說是由於林布蘭特追求不同的繪畫表現目的所致。因為 由一六五○年代開始,林布蘭特在繪畫技巧上逐漸的顯現出他對於油畫此 一媒材之特性的高度興趣,並且發展出與提香極為類似的美學價值。此外 由表現的題材上也可以明顯的看出,晚年的林布蘭特已經捨棄了以身體的 反應來暗示人物情感的作法;而致力於人物內在情感與思緒的刻劃,並且 經常以人類面臨重大抉擇時的兩難處境為表現的主題;同時人物深沉的情 感與思緒也導致了動態上的節制。由於上訴的種種因素使得林布蘭特在形 式的構成,以及詮釋的方式上也跟著產生了埋大轉變。因此論文的後半部 則試圖先就林布蘭特與提香在繪畫媒材表現上的關係加以探討;然後以晚 年的代表性作品說明林布蘭特如何藉由純粹的造形元素來詮釋畫中真實的 人性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