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水景繪畫的美學心靈-林芳蘭創作論述(2022) 林芳蘭; Lin, Fang-Lan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鉅大。雖然物質取得容易與資訊傳播快速而使人生活變得方便,卻也使人每天忙忙碌碌而忽略了滿足精神世界及傾聽內心真正的聲音。筆者原本從事外界社會所認定的好工作,卻每天身心疲憊且焦慮煩躁,直到學畫之後,漸漸懂得靜下心來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思考生命的意義。也在為了躲避都市水泥叢林的壓力而接觸大自然、接觸河流與大海之後,深刻體會到大自然所帶給筆者的神奇撫慰與安定力量。尤其是當身體接觸到沁涼的河水與海浪、耳朵聽著潺潺流水聲與一波一波的浪潮聲,看著清澈柔美的河水與寬廣無邊的大海,水景所帶給筆者身心靈的療癒力量更是遠遠大於大自然的其它部分。因為受到水景的療癒,也因此讓筆者有了研究與創作水景療癒繪畫的想法。在本論文第一章中,筆者基於自身學習藝術創作的經驗,來分享繪畫創作帶給筆者的影響、轉變與成長。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筆者得到以描繪水景為主要創作對象的想法,並在實際創作後得到壓力的釋放與心靈的安定。藉由繪畫,筆者獲得了心靈的療癒,因此決定深入研究療癒以及水對人類的意義,並且探討和療癒及水相關的藝術繪畫創作,並進而創作完成一系列作品,期待觀賞筆者作品的人也能從中得到療癒與慰藉。在第二章文獻探討部分,筆者首先探討文學與哲學層面水的象徵意義,也同時研究了水景錄像。然後研究分析水景及療癒繪畫藝術家的作品特色,並進一步探究色彩與藝術家心境及風格的關聯。第三章是針對筆者的繪畫創作來進行觀點分析、創作歷程與創作形式分析、以及創作媒材與技法的分析。第四章則是對於筆者的三個系列創作進行介紹與解析。這整個過程讓筆者了解「自己的心」是最重要的。唯有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做事,人才不會覺得容易疲累。也唯有畫出象徵自己內心感受的色彩,才能真正表達藝術家的情感。唯有創作出「像自己的畫」這樣的創作,才能真正表達藝術家的心靈,而將藝術家內在的能量釋放出來,進而療癒藝術家與療癒觀賞者,達到藝術的最高境界。Item 光與色―台灣風景繪畫創作研究(2012) 張泉豐; CHANG,Chuan-Feng本論文以台灣風景中的「光與色」為研究主題,在學理上吸納的中西美學思想和色彩、攝影等理念,並深入探索印象主義等流派的繪畫思想和台灣前輩畫家如何表達對本土景物的關懷。實務創作植基於美感追求上思考生態保護與建設發展之間的關係,並緬懷著往昔美好的鄉土情景,並以客觀創作的角度表達了深刻的土地認同和真實的生活情感。 繪畫創作的內容與形式兩者互為表裡,且互動關係微妙,於創作期間筆者持續思考與調整情感與形式的適切性,以貼近主客觀的感受。在與材料的接觸與對話中作品次第成形,內心隱微的思緒也得以明朗化。作品的時空背景的說明有助於暸解作品的內蘊與外延的意涵,過程中的上色程序、畫面的元素的調控等,思考著能否將所提及的理論思想深化於現今的土地裡,以期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來。Item 國小學童對於性別色彩認知之研究(2004) 陳信博本研究對象是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男女學生對於色彩感受以及色彩性別聯想是否有性別上或其他因素之差異,並深入探究其差異的由來,期望藉由兒童直接、敏銳感受,以及其較不曾受環境影響的特質,找出其差異原因之由來。調查研究樣本以黑林(Ewald Hering)補色論(Opponent theory)中的紅、黃、綠、藍為問卷調查統計的方式,瞭解男女學生對於此四色的喜好、認知以及對性別聯想。本研究中假設性別、年齡及生活環境為其主要影響因素,並比較其差異程度為何。進而探究學童對色彩的性別聯想認知,是否受環境潛移默化所影響,以及性別聯想概念認知是否被師長直接或間接教育?或是色彩本身已具有代表性別之特質? 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1)男生最喜歡藍色;女生最喜歡紅色。 (2)男女學生隨著年齡的增加,愈喜愛藍色。 (3)男女學生隨著年齡的增加,愈覺得自己最適合藍色。 (4)全體學生大多認定藍色是代表男生的顏色;紅色是代表女生的顏色。 (5)學生對於性別色彩的認定及認知,大致受環境影響而成。Item 繪畫中色彩對比研究(2003) 張姬榮; CHANG HEE YOUNG《繪畫中的色彩對比研究》 論文提要 在繪畫上, 彩色與光色有甚麼意義? 是否可以當作一種繪畫表現的手法, 是否可以利用這些來表達畫家的情感? 畫家運用光彩之陰影、對比、變化,描繪物象的遠近與立體。光線的角度、明與暗的對比, 都是現代繪畫上常見的表現手法,可以說陰影法也是在繪畫上佔重要角色。彩色與陰影,在東方與西方的繪畫中, 雖然呈現出不同的發展, 但是已經成為繪畫表現的重要手段。 本論文以文獻探討與分析來研究, 並以中西韓各家作品加以驗證。追究色彩的範圍, 限於色彩對比與明暗對比,而考察色彩與明暗在歷史上的演變, 也限於繪畫上所見的範圍。 筆者在繪畫活動上常利用色彩對比與明暗對比, 以襯托筆者要表達的主題, 這就是筆者在創作活動上的理論根據,但這些繪畫理論, 早就見於世界各國歷代繪畫上,因此要考察歷代畫家為烘托主題所利用的色彩、明暗對比,以當作筆者創作理論的背景, 為了闡明筆者繪畫理論背景, 在第二、第三、第四章論及在歷代知名繪畫上所見的色彩、明暗對比。 對色彩的意義,加以色與光的分別,因為肉眼所見的色彩就是色與光的混合,不可缺少一方的構成物。在第二章研論色彩, 分為西方、中國與韓國, 觀察色彩在歷史上的發展與各地域或各時代賦予色彩的意義。 在第三章研討光線,觀察西方與東方國家對在繪畫上所利用之光線的意義。按照歷史發展的次序, 觀察對光線的觀念演變, 各時代賦予光線的觀念。 第四章考察色彩與明暗對比的應用階段, 觀察在歷代知名繪畫作品中所見的色彩、明暗對比, 而探索他們的用意,說明他們要追求甚麼樣的效果,在本文舉例論之。 第五章是要討論筆者作品中所見的色彩與明暗對比。在本章說明歷代畫家對色彩與明暗對比的觀念給我甚麼樣的影響, 而且筆者怎麼應用於我的創作活動上。 本論文的目的在於,參考歷代畫家對色與光的觀念之後,把這些理論應用在實際創作活動上,而且要在創作過程當中親自體會色與光的對比產生甚麼樣的效果,而將之發展為又新穎又獨特的模式, 使之成為本人繪畫作品的風格。Item 西洋繪畫色彩研究--畫中有愛. 色彩有情陳美惠; Mei-Hui Chen色彩與繪畫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而色彩更是創作的重要手段。藝術家藉 由色彩來傳達思想和情感,以引起觀眾的共鳴。而其繪畫作品的格調韻味 及優劣好壞,取決於畫家對色彩的駕御能力。從西洋繪畫史的發展、各畫 派的沿革、色彩演變與表現特色中,可看出藝術創作是承先啟後的,每個 藝術家都根據自己的經驗,對色彩及其效果的性質、運用,建立一套理論 。今以此為研究對象,擷取以感性表現為主的色彩觀念,結合實際創作, 盼能更適切地傳達「畫中有愛.色彩有情」的創作理念。本論文以西洋繪 畫色彩演變為主題,全文分為四個章節﹔茲將各章節之內容簡述如下﹕第 一章﹕將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做概略性的說明。第二 章﹕為全文之研究重點,由西洋繪畫史的發展和各畫派的沿革,來探索西 洋繪畫色彩的演變。一、傳統繪畫色彩﹕西洋繪畫自文藝復興至巴洛克、 洛可可,直至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大體而言,繪畫色彩因遷 就於明度的變化及客觀的感覺,認為畫作必須建立於調子的漸層上,陰影 以黑色或茶褐色表現,所以畫面顯得沉悶而灰黯。二、繪畫色彩的革新﹕ 始於印象主義及新印象主義。印象主義側重於色彩的純度,應用補色原理 來混色。新印象主義乃將印象主義之色感及原理,加以強調,發展為心理 的色彩,形成視覺的點描。後印象主義加入主觀要素,大膽運用色彩。三 、現代繪畫與色彩﹕此節以「色彩」為表現重點的畫派、畫家為主。野獸 主義對色彩作為活用自己表白的手段,表現主義以色彩做為情感的表現。 康丁斯基、克利將色彩做音樂性的詮釋。二次大戰之後直至今日,色彩運 用更加自由,且不斷的研究與創新,各具不同前衛風貌。第三章﹕「畫中 有愛‧色彩有情」的創作理念﹕此章為筆者的實際創作經驗,就創作理念 ,從表現形式的緣起,題材與內容、色彩、空間來說明,藉由作品的分析 ,來傳達所思所感。筆者本著感懷的心,以生活作為藝術的表現對象,透 過色彩豐富的變化,將心中的感動,化為永恆,以引起觀賞者的共鳴。第 四章﹕結論﹕歸結研究與創作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