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花影.意境-潘文瑛繪畫創作研究(2023) 潘文瑛; Pan, Wen-Ying花,是大自然給予人類最美好的饋贈,美麗、芬芳,一直撫慰著人們的心靈。花生長在陽光下,而光在視覺世界中是一切的根源。有光就有影,無所不在的影子隨著光的流轉而變化無窮,如影隨形,像真實又虛幻,帶給我們無比的想像空間。「花影‧意境」主要探討大自然花卉的生命力,及生活歷程中美感經驗帶給筆者的感動。從欣賞花卉、光影之美,進而以花影為創作主題。花為實,影為虛,在虛實的空間中,成就了花影意境之美。從寫實到寫意,達成創作實踐。透過構思、技法,呈現在繪畫作品上,傳達筆者的人生體悟及內心情感。這是筆者在繪畫創作的道路上不斷追求「美」的目標,期盼與觀賞者產生共鳴。本論文共分為:「緒論」、「學理基礎與文獻探討」、「創作實踐」、「作品解析」、「結論」等五大章節。從喜愛大自然起始,筆者觀察自然,師法自然,寫生、攝影、閱讀及整理相關文獻資料,進而瞭解花、影在繪畫中的意涵及演進。從藝術史中尋找以花影為創作主題的藝術家,瞭解其創作精神和作品特色,透過學習,獲得啓發。作品分為玫瑰意境、花影漫漫二大系列,來詮釋個人的創作理念。最終回顧創作歷程,檢視研究的執行成果。展望未來,筆者自我期許能延續對藝術的熱情,精益求精,豐富個人創作生命。Item 街廓漫遊-社區圖像創作研究(2011) 李坤興本創作研究論文主要以筆者漫遊於街廓、社區途中所經歷之街道景觀、人文風貌等圖像作為創作研究之題材,將所觀察到各式各樣的人、事、物與生活片段景象,透過平面繪畫之媒介,以具象寫實的創作表現形式,描繪出隱身於老舊社區寧靜、平凡角落等各種事物中的親切感與樸素之美,同時展現寫實景物背後的特殊意涵,並結合筆者自身的生活歷程與經驗之深刻感觸,以呈現筆者對生活的體驗、思維與情感。 本研究論文組織架構,依序陳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創作理念,在研讀、分析美術史中各種美學理念與藝術家生平、作品之後,並以西方美術史的寫實主義美學為創作論述基礎,以及接受照相寫實主義與台灣懷鄉寫實繪畫風格之影響與啟發,將創作研究之作品內容、形式、媒材與技法逐一論述,並分析每件作品之創作緣起、作品內容的呈現、構思與畫面的安排、創作過程與情感之表達。再以此次創作研究之心得與未來研究或創作目標的方向作為總結。 期望能透過此藝術創作的實踐,傳達筆者生活中的體驗與感觸,在人們不斷追求金錢慾望與物質享受的同時,能看見傳統街廓屹立不搖的生命力與希望,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以及日漸冷淡的人際關係中,能夠感受與體會到務實的生活態度與真摯的人情味、與俯拾即是的生活美感。Item 台灣當代映像―陳順昌水墨人物畫創作研究(2007) 陳順昌; CHEN SHUEN-CHANG關鍵字:台灣當代、社會問題、現實主義、水墨人物畫。 以「人」為創作的主體,無論是外在世界的忠實描繪或內在心境的真實呈現,均可說是人類情感的表現,且人物畫也是最能直接反應當代真實生活的第一手記錄。本研究從台灣當代社會問題出發,探討現今普遍存在而不太為人重視的社會現象,試圖對問題的觀察與省思,配合古今中外人物畫的分析研究,與繪畫圖像產生關聯,並跨越繪畫領域,以社會學、心理學切入,探究當代社會大眾疏離、盲從、不守法、老病的現象及心理因素,尋求更多元性的理念,輔佐繪畫人物心理狀態之呈現。其下希望透過此觀點來探討並闡明水墨人物畫的創作主題: 第一章 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研究範圍與方法,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第二章 從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的學理觀點來分析台灣當代社會中疏離、盲從、不守法、老病的現象及心理因素。 第三章 分析以呈現現實主義的中外人物畫作,並從中學習、思考其創作理念、造形、思維和技巧方法。 第四章 陳述本研究的創作理念,分析相關的畫派理論、畫家理念與造形、技法和媒材的關聯。 第五章 以七件作品做為本次創作的內容說明。主要在於以具象寫實的人物畫,描述當代社會面相,傳達個人對問題及週遭生活的感受。一方面在形式語彙上重新探索其可能性,另一方面則以象徵、批判性的視覺圖像,為當今社會現實生活做一側寫。 第六章 本次創作的總結說明。Item 吾土吾民-許瑞展水墨人物創作論述(2013) 許瑞展; Jui-Chan Hsu歷代中國傳統水墨畫較少有關懷市井小民的作品,近代,受西洋藝術的影響,水墨畫家在創作題材有很大的突破,寫實人物的創作漸受重視,畫家個人對家鄉本土的情感與關懷,常是個人創作的重要內涵。在本創作論述中,我用觀察寫生的方式來呈現水墨,除了個人記憶的影像,也應用攝影將生活中攝入的人、事、物影像不斷在腦中反芻、思考,嘗試讓生活入畫,將水墨的墨韻融入生活!在快速流轉的時光中,捕捉住當下,將人物的表情、動作、情感……,細膩自然的轉化成為水墨創作內容,透過寫實美好的生活意象,讓稍縱即逝的時光昇華成為永恆! 本研究從中外人本思想、人文關懷之意涵出發,探討西方人文主義的藝術創作起源,以及西方藝術家的作品,也了解中國傳統水墨寫實人物的創作發展;汲古潤今,再探中國傳統水墨技法和人物的表現特色;最後,台灣水墨的本土意識、在地關懷、豐富的當代水墨人物創作形式,都是充實精進個人水墨創作必得分析探究的。 此次研究,我對市井小民寫實題材的關注,除了保留傳統水墨畫的筆法和墨韻,再加入西畫的光影、布局、設計等創作概念,也大量運用膠和礬突破水墨技法,創新藝術形象和語言。人物畫創作強調作者的氣質、修養、精神追求綜合塑造的畫面品格,要在表達人物特殊的、內在的、本質的美的過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實現畫面形式與表現內容的統一、人物形象與作品情意的融合,用豐富的藝術底蘊,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經驗,讓觀賞者不僅僅有感官上的美感體驗,還能引起情感共鳴、融入藝術作品的情境,並寄託個人的喜愛、憎惡、哀傷、快樂、回憶等各種情緒。希望個人水墨人物畫的創作表現,不只是畫家本身藝術符號的堆砌,更能再現市井小民生活的真善美意境。Item 勞動中的美感-勞工生活圖像(2011) 吳佳謀傳統農業社會勞動者是社會金字塔結構的最基層,他們的人數最多、影響的範圍最廣,也可以說他們是社會金字塔最堅固,最重要的份子。台灣以勤儉及勞動聞名,近年受到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勞動的結構產生大變化。因此,筆者透過分析研究「寫實主義」畫派的社會意義及其以勞動者為題材的畫作中所蘊含的人道精神及社會關懷,以理解藝術家對再現現實世界的精神意涵,及美學概念,作為本創作的基礎。 本創作研究主要是探討台灣基層的勞動者,尤以建築工人為主軸。在都會地區,因建築物林立,且進行多項公共工程,建築勞工比農耕勞工更常見,由於工作的要求,建築勞工身型也較粗壯。雖然工作艱辛,收入不豐,建築勞工很有尊嚴的以身體勞動的方式,回饋社會大眾。 本創作研究在於表現自然客觀存在的形體與色彩,先從藝術社會學的層面深入的探討社會與藝術的互動,及藝術活動對社會生活的反射與再現、聯想與移情,進而了解勞動與自然藝術、勞動與人文藝術、勞動與嚮往藝術的混合意義,並運用審美組合的能力,加上油畫的語言,藉由具體物象寫實的平面繪畫創作,把建築勞工與環境─人與自然─緊密的結合,再現勞動者外在堅強的毅力及內心深層的期望,呈現出打動人心的藝術表現,希望能激起社會大眾對勞動者的重視及關照,為勞動者贏得生命及生活的尊嚴。 關鍵字:勞動者,寫實主義,建築工圖像Item 「記憶‧顯影」-照片圖像與意象再現的創作研究(2011) 吳品瑢本研究從自我的生活圖像出發,借由此一媒介來探討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記憶的存續,透過影像的再製呈現及還原當下的人、事、物、地,並一如歷史般的經由繪畫作為連結刻劃出過往的視覺經驗,引發人們曾經共同存在的真實感。誠如康德所言:「美是愉悅的表現」,由此來闡明藝術無論是貴賤或貧窮、主觀或是客觀的表明人的思維意志,圖像確實能為我們創造出美好的普世價值 在創作作品中,將孩提時代的人物圖像,輔以攝影美學所呈現的照片場景,運用寫實主義繪畫理論基礎,視覺圖像的象徵主義,以及心理學上的移情作用透過生活中的物品,經由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進行對照、挪用、拼貼,將我們生活上的林林種種,隱含在不斷逝去的記憶裡,猶如蒙太奇的剪輯手法,使超現實的慾望更顯真實與甜美。 從台灣早年的生活型態中,發掘民間藝術起,讓擁有這塊土地的人們體認到文化的傳承與創造是一脈相傳的,而裝飾藝術與色彩的試煉為得尋求更多元的創作方向。而「記憶‧顯影」-挪用舊照片來再現心意象的創作研究,正是喚醒著我們曾有過的美好時光、不帶批判與芥蒂的單純信仰。Item 勞動者「台灣勞動階層的生活哲學」之創作研究(2009) 李弘毅台灣在二次戰後五十餘年間,西畫家受到外來美術潮流的刺激,在快速的藝術活動交替中,接受歐洲的繪畫傳統、吸取東洋繪畫經驗、美國當代思維的刺激,以及堅持傳統繪畫功能的前蘇聯與中國近代繪畫的影響。繁雜而龐大的藝術資訊對台灣藝術同時作用與影響,使台灣的藝術發展顯得多樣而龐雜。鑑此,筆者透過藝術理論、藝術史與繪畫創作探討,對法國「寫實主義」、「自然主義」、「印象主義」與「俄羅斯社會寫實主義」等以勞動者為主題的作品,進行分析與比較,嘗試以台灣勞動階層的生活型態為主題,創作「勞動者」系列作品。希望透過此研究,理解以勞動者為主題在繪畫中的藝術性、社會性與美學意涵。 本創作研究旨在探索創作的藝術語言,包括勞動者主題、內容、形式,希望表達出對台灣勞動者獨特的生命觀察。筆者以熟悉的農漁民工作、樸真面孔與土地為內容、並重新組織形式,試著將抽象的複雜情緒轉成具像的表現手法,又結合接近特寫方式處理人、自然與土地的緊密關係。希望藉本創作研究,對個人藝術創作做更清楚的定位與釐清。 本篇創作論文以六個章節為架構,以下為各章節之摘要: 第一章、 緒論: 敘述筆者創作之動機與目的、創作內容及方法。 第二章、 題材探討與創作思想: 探討關於「勞動者」文字意涵與此類作品在西方藝術的脈絡和美學特質。 第三章、 勞動者與其繪畫美感之關係(理論基礎) 探究寫實主義繪畫風格與勞動議題的關係,釐清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的勞動形象何以成為繪畫的美感表現,並從鄉村與城市之間的差異看勞動中的英雄象徵。 第四章、 創作的形式與內容 試述個人創作形式與內容,並以單色背景與大特寫主題的結合表現,處理不同的時空感受,並解析當代繪畫的常用手法。以構圖、光、色、形及油畫語言,突顯勞動者辛勤的肢體勞動象徵與樂天知命的生命態度。並藉由平常生活中與記憶中的勞動英雄的形象,探討台灣勞動階級勤奮的精神與敬天的道德實踐。 第五章、 媒材使用與作品說明 試簡述個人媒材使用並逐件說明創作作品。 第六章、 結論 個人創作心得與未來繪畫展望。Item 「醫療映像」繪畫創作論述(2015) 周佳靜; Chiaching Chou《醫療映像》繪畫創作的背景是由於現在社會上醫療糾紛層出不窮,醫護之間、醫病之間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有的時候是不被信賴與支持的,因而盼以透過《醫療映像》的創作研究,可以給醫者或醫護工作者一些回饋與思考,如果他(她)曾經在工作當中受傷的或是曾歷經醫療糾紛等事件,得以從繪畫感受到些許溫暖與支持的力量,進而再去回憶、思考當初選擇進入醫療場域工作的理念或熱情。 本文依研究目的,將整體架構分為六章節:第一章說明筆者在面臨疾病與醫療的成長歷程中,對醫護照顧的體驗與感受,加上近年來台灣社會結構的變化,引起了以「醫療映像」的創作動機與目的。第二章以「醫療映像」的理論基礎,探討醫療、疾病與心理之間的關係與影響、寫實主義(Realism)的理念與特質、繪畫與醫療創作的理論之檢閱與整理,並藉由了解早期與當代畫家如何以「醫療」為題作畫。第三章探討「醫療映像」的源起,描述台灣醫療環境之概況,從藝術與治療的角度看待繪畫。第四章將以「醫療映像」為題說明作品中所含之內容與元素,透過何種創作形式與媒材技法傳達。第五章則是筆者「醫療映像」創作的表現與解析,透過作品給予醫病之間、人與人之間一些反思與回饋。第六章為作品結論與建議,並提出筆者對於本創作研究之感受與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