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7
Browse
1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ESG績效與銀行流動性之關聯性研究(2024) 盧玉晨; Lu, Yu-Chen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特別針對全球性大型銀行制定資本適足率與流動性之基本要求,學者們亦驗證自有資本與銀行流動性之間可能存在顯著正、負相關,突顯應探究此相互關係的重要性。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引起各界高度關注,由於CSR和銀行流動性的關聯程度仍在持續發展中,因此本研究選擇將兩個主題作為論文題目,並進行深入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討整體本國銀行,包含官股銀行與民營銀行之自有資本率對於流動性的影響,及兩種銀行體制的社會責任表現是否會為流動性帶來積極效果。研究以流動比率作為應變數,將自有資本率、CSR成果、銀行類型及自有資本規模多寡之虛擬變數設置為主要解釋變數,藉由多元迴歸模型探索上述議題。實證結果顯示,八大行庫的自有資本率與流動性呈現顯著正向關係,民營銀行之卓越CSR績效亦顯著積極影響流動性。然而,官股銀行的社會責任成就及民營銀行自有資本率對流動性僅為正相關,不具有統計顯著性。Item 探討社會企業行銷 — 敘事法、口碑與消費者行為(2023) 方文椿; Pang, Moonchun這篇研究論文的動機來自於各國社會企業在執行行銷時,時常面臨的窘境。許多社會企業雖然努力嘗試解決各種社會企業問題,但仍然遇到他們難以避免的挑戰,以下舉例說明:所謂企業面臨的問題涵蓋,企業穩固雙重目標(公司營利及社會問題)、 專業行銷人員及掌握財務限制。面臨這些問題,使社會企業難以有效地展現他們獨特價值,甚至增加與目標客群交流的困難度。為了強化此問題,社會企業行銷負責人及經營人可透過本研究提高社會企業之洞察力並有效執行行銷策略及增進公司成長。本研究最主要的重點之一是針對敘事法行銷的探究。每家社會企業都有獨特的故事. 透過這些故事進行內容行銷(contents marketing)能提高顧客們的參與度。因此,本研究深入探討了敘事法的可信度,包括故事與產品的相關性、故事的真實性以及清晰度。清晰度泛指故事的難易度及清晰度。此外,本研究結合普遍行銷層面的變數,包括來自計畫行為理論的因素(如態度和主觀規範)即決定消費者行為的因素(包括察覺社會新鮮價值和察覺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度)。本研究顯示,可信度明確及密切影響察覺社會新鮮價值和察覺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度。此外,察覺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度與社會品牌的態度呈現關聯。主觀規範與察覺社會新鮮價值有正向關係,而主觀規範和對社會品牌的態度明確地影響口碑行銷。這些發現強調敘事法的必要性,並凸顯其在塑造社會企業行銷中消費者態度和行為中的關鍵作用。Item 企業 ESG 評分對於其股票波動度影響之探討(2023) 蘇佳寶; Su, Chia-Pao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已成為顯學,企業除了原有的營業活動,也須兼顧 ESG 的活動;而 ESG 表現的好壞是否會影響企業在其他層面的表現?而股價波動會受到系統風險跟獨特風險的影響,若企業的 ESG 表現優秀,是否能夠有效減緩風險,降低股價的波動。本文獻透過 TESG 永續發展指標,研究西元 2015 年至 西元 2021 年上市上櫃共 1,424 間非金融業企業之股價波動,探討企業 ESG 表現與其股價波動之間的關係。本研究總共提出了三個假說。假說一發現,企業 ESG 的表現確實能影響股價波動, 整體分數、社會構面分數、公司治理構面分數皆可有效減緩股價波動;唯獨環境構面分數的效果無法確定。延續假說一的發現,假說二更進一步研究 ESG 表現在不同產業間的效果;而股價波動及 ESG 的減緩效果的確會因產業有差異。假說三則探討在西元 2020 年及西元 2021 年疫情期間, ESG 的效果是否會增加或減弱?最後的數據顯示, 各 ESG 分數的效果不穩定,無法斷定是否為增強或減弱;僅在某幾季時,公司治理構面方數的確產生更多的股價波動減緩效果。Item 企業社會責任是洗白的工具嗎?(2021) 黃思婷; Huang, Szu-Ting企業社會責任是當今投資人或社會大眾注重的項目之一,而當一般大眾認知上公司做 CSR 能夠帶來正面影響力,那麼在廣大的影響力之前,誘發企業去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動機就相當重要。隨著 CSR 報告書的普及,企業在發布 CSR的意圖與動機也漸漸被大眾檢視著。本研究欲探討國內上市櫃公司在面臨法律訴訟案件後,是否會透過企業社會責任去洗白自身負面的形象,採用多元迴歸分析法,並將樣本資料分為非金融業與金融業兩組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非金融業樣本中,當企業揭露高階人員訴訟案件後,將會減少下一期於企業社會責任上的付出,而企業社會責任還是會增加公司的財務績效,而在金融業的樣本中,我們發現當企業揭露高階人員訴訟案件後,會增加在企業社會責任上的付出,但減少下一期的財務績效,我們推論在金融業樣本中可能有企業洗白的可能。Item 市長異動與盈餘管理關聯性之探究(2020) 黃嘉慧; Jiahui Huang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成為地方政府官員晉升的重要考核指標。官員出於晉升的壓力,會增強其對企業的干預行為。為了能從地方政府獲得較多資源,企業會偏好迎合地方政府官員。當地方政府官員發生異動時,新任官員的政策執行呈現較高的不確定性,企業可能需調整其因應策略。因此,本研究係檢視市長異動對企業實質盈餘管理程度是否有所影響。本研究亦檢視企業型態及企業社會責任是否影響市長異動與企業實質盈餘管理的關聯性。 本研究以2010年至2017年中國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結果顯示,當市長發生異動時,企業進行實質盈餘管理程度較低。此外,本研究發現,當市長發生異動時,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實質盈餘管理程度並無顯著差異。實證結果亦顯示,當市長發生異動時,企業社會責任績效佳的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績效差的企業進行實質盈餘管理的程度並無顯著差異。Item 信任與公司績效:味全公司案例分析(2019) 陳岳琳; Chen, Yueh-Lin企業社會責任是否可以提高公司績效?此一議題長久以來,無論是實務界或學術界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因此本研究採用汪瑞芝及李佳駿(2019)所建構之企業社會責任綜合指標為依據,以 2014 年味全食安醜聞事件作為事件日期,抓取前後二年(2012-2016 年)之台灣食品工業上市櫃公司為研究象,欲探討企業投入企業社會責任程度高低遇到競爭者發生醜聞事件時,對於其公司財務績效之關聯性。 本文的研究結果如下,高企業社會責任公司在面臨競爭者遇到醜聞事件衝擊時能有助提升銷售量與股價表現,因為消費者集體抵制公司無良行為很快反應在銷售量表現,故高社會責任企業的銷售量績效表現顯著優於低社會責任企業,且消費者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關注食安健康議題,若企業爆發食安風暴,會重創消費者信心,拖累整體消費市場,進而衝擊股價重挫。然而由於企業在實施企業社會活動時,必須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所產生的成本,也因此造成企業利潤減少、獲利下降,導致企業的損失。Item 政績壓力、企業社會責任與盈餘管理關聯性之探究(2019) 李彥欣; LI, YEN-HSIN盈餘管理可能造成投資人及其利害關係人的損失,能否藉由推動企業社會責任來降低公司從事盈餘管理的誘因,及有否中介變數改變企業社會責任與盈餘管理關聯性是一重要課題。本研究檢視企業社會責任有否影響不同盈餘管理誘因。中國地方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核納入地方經濟成長及財政收入成長,故當地方政府面臨較大政績壓力時,需企業協助其達到政績目標,使企業改變其盈餘管理行為。因此,本研究檢視地方政府政績壓力對企業社會責任與盈餘管理關聯性是否有所影響。 實證結果顯示,有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的公司中,企業社會責任表現較佳且進行現金增資時,其實質盈餘管理程度較大;而公司當年度企業社會責任表現較佳且有避免虧損時,會減少質盈餘管理程度及裁決性應計數管理。此外,當企業總部位於政績壓力較大省分且公司企業社會責任表現佳時,其實質盈餘管理程度較大。Item 投資者是否對併購案中的企業社會責任公司區別對待?(2013) 杜盈盈; Ying-Ying Du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要求經理人追求多重目標以滿足不同的利益關係人的要求,但公司進行併購活動的目的往往是爲了使公司價值實現最大化。由於企業社會責任公司的多重目標對於併購績效的影響尚未可知,亦無文獻探討過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與併購績效之間的關係,所以本文檢驗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是否會影響主併公司短期宣告效果及長期股價績效。實證結果顯示,企業社會責任公司在宣告期間可以獲得顯著更高的股價報酬;但在長期之後其股價表現則不顯著地低於非企業社會責任公司。短期實證結果支持了本文假說,即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確實可以充當一個“保險信號”的角色,為主併公司獲取更多利潤;但在主併公司的長期並購績效方面,還需做進一步的探討。Item 企業社會責任公司的股票購回之宣告效果(2015) 邱昱瑄; Yu-Hsuan Chiu過去文獻顯示企業社會責任(CSR)可以增進公司的財務績效, CSR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可被視為一種公司聲譽的保證,進而提升公司價值,但也有文獻顯示CSR與財務績效二者關係不明。本研究利用CSR公司從事股票購回事件中,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是否能為公司創造價值? 過去文獻表示當公司宣告股票購回時,可能會因為公司的股價被低估,而有顯著為正的宣告報酬,也有文獻指出有多餘自由現金流量的公司更易執行股票購回; 而CSR相關的文獻中亦指出缺乏投資機會的公司也可能將資源投入到CSR中。本研究提出對立假設,CSR公司所營造的聲譽的保證可被視為”保險效果”,從事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CSR公司)相較於沒有從事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非CSR公司),在宣告股票購回後,會有較佳的宣告效果(即有更高的宣告報酬); 相反地,CSR公司也可能被市場解讀為自由現金流量過多、缺乏投資機會,而導致股價績效相對表現較差。此外,本篇嘗試檢視股票購回公司的實際購回政策情形,來推論企業社會責任公司的聲譽保證。本篇結果中,CSR公司和非CSR公司在購回宣告後,都有顯著為正的宣告報酬,與過去股票購回研究一致。然而,CSR公司較非CSR公司之間的差異是顯著為負的關係,即CSR公司表現較非CSR公司較差。公司的購回情形方面,CSR公司則較非CSR公司有較多的完成購回事件,雖然實際購回的比率沒有顯著差異。此外,長期下CSR公司與非CSR公司財務表現都相較市場顯著較佳,但CSR公司仍然較非CSR公司財務表現顯著較差。Item 政治關聯、企業社會責任與租稅規避關聯性之探究(2019) 廖郁涵; Liao, Yu-Han近年來,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企業社會責任,並將租稅繳納視為企業社會責任。然而,有些上市公司仍規避租稅。因此,有否中介變數影響企業社會責任績效與企業租稅規避是一重要課題。本研究檢視政治關聯性對企業社會責任與租稅規避關聯性是否有所影響。此外,中國地方政府為達到政績目標十分重視當地經濟成長及財政收入,故當地方政府面臨政績壓力時,有誘因干預企業降低企業社會責任投資,使其有較多現金繳納足額稅款。因此,本研究檢視地方政府政績壓力對企業社會責任與租稅規避關聯性是否有所影響。 實證結果顯示,有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的公司中,具有政治關聯且企業社會責任績效不佳企業,其租稅規避較低。此外,實證結果顯示,企業總部所屬省分政績壓力高且企業社會責任績效不佳的公司,其租稅規避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