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2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第四波咖啡浪潮的官方社群媒介、產品屬性與促銷策略對消費者行為之影響(2024) 陳樂彰; Chen, Yue-Jhang疫情對各產業造成巨大的衝擊,咖啡產業也因此受到影響,臺灣咖啡產業蓬勃發展,但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模式,消費者透過社群媒介了解產品以及線上購物的比例大增,因此咖啡業者必須儘早熟悉社群影響力,以重整咖啡產業。而在眾多社群媒體中,Instagram及LINE為台灣使用比例最高之媒介,如何透過促銷方式妥善發揮社群媒介的力量,將成為第四波咖啡浪潮推動的關鍵。因此本研究採2(社群媒介:Instagram vs. LINE) x 2(產品屬性:實用屬性服務 vs. 享樂屬性服務)x 2(促銷策略:商業性價格促銷 vs. 善因性非價格促銷)三因子組間實驗設計,探討消費者經由三者變項交互作用下,對消費者行為和態度的影響,以及感知價值在自變項(社群媒介、產品屬性、促銷策略)與依變項(產品態度、購買意願、口碑推薦意願)之間的中介效果。研究結果顯示,(1)Instagram相較於LINE更能引發消費者較佳之購買意願;(2)Instagram搭配享樂屬性服務描述,相較於實用屬性服務描述更能引發消費者較佳之購買意願;(3)享樂屬性服務描搭配善因性非價格促銷,相較於商業性價格促銷更能引發消費者較佳之口碑推薦意願;(4)感知價值未能顯著中介自變項與依變項之間的關係。Item 從使用者觀點探究社群媒體時代下的新聞消費意涵:以Facebook為例(2013) 呂琦瑋; Chi-Wei Lu社群媒體近年來在全球迅速竄紅,不斷推陳出新,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Facebook不僅受到使用者的歡迎,其社交化、個人化與互動式的特色更成為新興的新聞消費趨勢,改變了使用者與產製者的關係,更讓新聞從階層化轉為社交網絡化的消費型態,創造出迥異於傳統大眾媒體的傳播形式。 在社群媒體時代下,使用者不再是被動的消費者,而是兼具內容生產與消費的創用者,同時,使用者已經進入一個相互連結、自由書寫的新聞消費環境,而傳統大眾媒體也不再壟斷新聞的論述,新聞定義轉變成為傳統大眾媒體與公民傳播體系相互共構的環境,實質地改變使用者對新聞的見解和想像。 因此,本研究以使用者的觀點,檢視Facebook的新聞傳播特色,並採用焦點團體訪談法,針對18位大專院校學生進行訪談,分析Facebook的新聞消費意涵,並進一步探討在新聞傳播形式改變下,對於新聞定義和新聞傳播所產生的影響為何。 主要研究發現: 一.Facebook建立了一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媒介,使用者透過彼此之間的關係和連結,構築個人化和社交化的新聞情報網絡,其按讚到分享的機制更彰顯使用者在新聞消費上的主動性。 二.在社群媒體時代下,強調群眾參與、互動與連結的公民傳播體系,創造了動態流變的新聞環境,同時亦發展出諸多的新聞傳播型態和樣貌,雖然使用者將新聞的詮釋放在更大的脈絡中,但對使用者而言,具有真實性、趣味性、影響性、實用性及公共性的新聞才是恆久不變的新聞本質。 三.在快速流動的新聞消費環境下,新聞將走向內容策展,使用者需要代理人協助過濾大量的新聞和資訊,轉化成容易閱讀且有意義的新聞,甚至引領使用者激發觀點和討論,進而開創一個開放、共享與參與的新聞消費環境。Item 「惡」趣與發「畫」:社群媒體上的男同志主體插畫(2016) 黃柏鈞; Huang, Po-ChunFacebook的插畫熱潮於近年興起,成就許多網路名人如Ducan及H.H先生等,同時也有許多男同志插畫家孕育而生。各個男同志插畫家的風格皆有所不同,存在著可愛到情色的多元呈現,描繪的人物或故事也各式各樣,不僅提供男同志粉絲娛樂消遣,也讓同志文化多一種文化展現方式,就如同任何文化都不會有性別或性向的限制。 然而男同志網路插畫雖在其社群中深獲喜愛,卻也常遭受檢舉,被視為是情色裸露的傳播。然而情色並不能只以有色眼光看待,更遑論色情文本也有被討論的價志,因此本研究關注情色在男同志插畫中的意義。同時過去已有同志運用大眾文化現身於社會,並運用王路特性發聲讓同志議題更被注意的先例,男同志網路插畫具備這些可能用意,因此本研究分析男同志網路插畫所再現社群樣貌及探討其作為連結社會的呈現方式。 本研究以四個以男同志為主體、以圖文創作為主要插畫且較有人氣的男同志插畫家粉絲頁為研究對象,分別為「天菜與小餿水」、「語不驚人毛不休」、「假文青 蓋時尚」及「桃色壞男孩」,並透過參與觀察及文化研究分析之。研究發現這些男同志主體插畫存在「惡」趣與發「畫」兩大項。「惡」趣所指的是這些插畫不僅具有趣味,也同時有諷刺的意味,「惡」的意思接近於英文的Satire及Kuso兩字的融合。發「畫」所指的是以插畫來發聲,用插畫來為同志平反來自社會誤解及恐同人士的攻擊。 「惡」趣主要圍繞在男同志社群的問題與議題的再現,分為「展演社交與外型要求」、「情愛關係與性互動」及「友誼建立與家庭關係」。插畫家再現出男同志對於外型要求,為強調陽剛的限制,不僅影響男同志在社群媒體或手機交友軟體的展演,也影響了其社交互動,同時情愛關係及性互動也隨之被影響。然而男同志仍夢想穩定關係,在愛情取得不易的情況下,轉向友誼建立,插畫家也再現出友誼間的趣味。即便有愛情友情的發展,家庭關係仍是男同志最難面對的議題,這無奈也經插畫家描繪而出。 發「畫」則是男同志插畫參與連結社會的方式,分為「認識同志多元」、「反擊恐同人士及言論」、「社會行動響應呼籲」及「政治時事諷刺」。由社會中仍對同志有刻板印象,因此插畫家們也透過圖文創作提供更多元的認識。但社會中對同志的誤解從未少過,甚至出現許多對言論攻擊的人士,插畫家不願同志受迫,因此也以插畫一一反擊。而面對重大的社會行動如同志遊行或投票等,插畫家也會以創作響應,甚至對於政府的失職,會加以諷刺。 男同志插畫中的情色/色情元素確實存在,但它可以是再現男同志性生活並使之自然畫,藉以諷刺社會對同志性限制的「惡」趣,也可是讓有政治意味的插畫更具吸引力並增加張力的發「畫」。同時插畫中性的討論,也並非強調性交過程,而是論述其他議題如性完後的轉變。而「性」也變成插畫家的一種操作方式,不僅Facebook的使用限制使他們須另找平台設立外站,同時外站也以密碼限制讓插畫難以取得,唯有同時涉入粉絲頁才能獲知密碼,因此透過這樣的操作,讓插畫家可以更有名成功。 在男同志插畫家再現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爭議與問題,像是描繪外貌分類時所造成的傷害及無意中仍視陰柔為不良。但這些批評並未減低插畫家在同志社群的地位,他們描繪出同志們所共鳴的生活故事,同時企圖引發自我省思,並在重要時刻為同志發生,都讓插畫家成為現今新世代的指標性人物。此外,插畫家的影響力也漸從同志社群,擴展到異性戀社會,而這也表示同志議題及文化將更加被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