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季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7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圖像編碼靜態版面與單一意義圖形符號動態版面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21-12-??) 陳明聰; 陳芳宇; 陳思涵; Ming-Chung Chen, Fang-Yu Chen, Szu-Han Kay Chen輔助溝通系統使用者透過溝通版面上的符號來產生訊息,隨著溝通訊息量增加,如何讓使用者有效來使用溝通版面上的符號產生所要表達的訊息,一直是受到關注的議題。一般而言,利用拼音或字根輸入和單一意義圖形符號是最常見的兩種訊息產生方式,但前者需有讀寫能力,而後者需要大量符號可能造成找尋不易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限制,圖像編碼方式成為另一種選項,只是其學習成效仍有待探討。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一般大學生在學習圖像編碼與單一意義圖形符號版面的學習成效。本研究採團體實驗研究中的等組前後測設計,並以兩個獨立樣本的 Mann-Whitney U 考驗進行統計考驗,共招募 32 名一般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配受試者至圖像編碼組與單一意義圖形符號。自變項為版面類型,分別為靜態的圖像編碼版面及動態的單一意義圖形符號版面;依變項為學習成效,分別為語詞和句子產生的正確率。研究結果指出,前測時,圖像編碼組在語詞層面和句子層面的輸入正確率均比單一意義圖形符號組差,但後測時,在語詞層面和句子層面的輸入正確率上,兩組並無顯著差異。Item 從參加促進者訓練談促進性溝通的爭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6-12-??) 陳明聰; 陳思涵; Ming-Chung Chen; Szu-Han Kay Chen國際輔助溝通學會在 2014 年正式宣布不推薦在實務上應用促進性溝通,但仍有不少倡議者提倡此方法。筆者們藉參加美國雪城大學舉辦的促進者研習經驗,提出五點爭議並進行相關討論,這些爭議課題包括: FC 是輔助溝通或是指導方式、FC 訊息的可靠性、促進者的角色與功能、FC 的適用性、特殊教育服務可否納入 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