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心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365
  • Item
    國小資優巡迴輔導班的運作:教師觀點的探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20-04-??) 柳品伃; 陳偉仁; Ping-Yu Liu, Wei-Ren Chen
    巡迴輔導是資優教育服務的型態之一,本質性研究採深度訪談及資料蒐集與分析,以三位教師的觀感與實踐經驗,探究國小資優巡迴輔導班在行政領導、教學執行、環境支援層面的實施與交互情形,其呈現出的運作現況分別:「有做就好,維持相安無事的平衡」、「朝向個案本位服務,尋求供需進退的定位」、「盡力而為,關注主軸課程的經營」,文末進行討論與建議。
  • Item
    資優學生未來取向系統思考之探究-以一個資優學生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20-04-??) 張衿綾; Chin-Ling Chang
    本文由筆者於教學實務之觀察,連結對資優學生系統思考的引導進行歷程性的探究。從通往未來之系統思考的重要,系統的定義及系統思考之相關概念進行論述,包含起源與意涵、實踐與重要、運作與步驟、語言與符號等,進而以陪伴的角色引導資優學生運用未來學取向之系統思考工具,歷經發現與覺察、觀察與描述、全貌與新視野、深入視野與全新眼光四個階段。從中覺察並看見自己在系統中的變化,進一步發現系統思考對自己的意義,嘗試剖析自己在系統中的全貌,並透過未來的眼光,找到正向的希望,進而具體的實踐。
  • Item
    迷霧中巡航-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資優成人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20-04-??) 廖英淇; 謝依珊; Ying-Chi Liao, Yi-Shan Hsieh
    本研究主要探討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資優成人過往教育經驗及生涯發展的問題,透過質性研究的方式,以個案研究法探討一位過去未接受過特殊教育服務的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資優成人在過往的學習歷程中,其資優特質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特質的交互影響下所面臨的學習問題及需求,並進一步探討個案在生涯及職場所面臨之困難及挑戰。透過深度訪談後,瞭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資優成人在工作職場上面臨的挑戰,也回溯過往教育的經驗,對未來資優教育鑑定、身心障礙資優生之發掘及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資優成人求職、工作,提出建議及看法。
  • Item
    資優生慈悲心靈之情意發展:理解與建構生命存有的另一種可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20-08-??) 張芝萱; Chih-Hsuan Chang
    本文旨在探討「慈悲心靈」(compassionate mind) 對資優生情意發展的意義,透過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探索資優生對慈悲這樣的情意有何經驗與想法;同時回顧相關文獻,反思以慈悲為基礎發展資優生情意的重要內涵與途徑。結果發現資優生對慈悲心靈的洞察,有不同層次的認知;慈悲包含感知與行動,培養溫暖心境的感受力、心之共鳴,是發展慈悲感知的基礎;勇敢跨出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深刻的反思經驗,覺知苦難的因果,領悟萬物互相效力的關,由衷升起的責任與承諾,是慈悲行動的關鍵。最後,闡述以慈悲為基礎的情意發展方案之設計理念、目標、實施原則、教學重點等。期能提供未來研究及課程教學參考,以促進資優生的心理健康,裨益理解與建構生命存有的另一種可能。
  • Item
    資優班系統思考課程之規劃與實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20-08-??) 馮理詮; Li-Chuan Feng
    高層次思考的教學一直是資優班教學的重點之一,有鑑於過去資優班在思考技能上的教學,探討的議題成因最後多以線性的因果關係做結,系統思考的專家指出,線性思考的結論,容易產生「今日的問題,來自於昨日的解」現象,且長此以往易流於見樹不見林之虞。因此本文以系統思考作為工具,將技法教學融入於資優班的特殊需求課程中,引導學生能以「系統觀」取代「線性觀」,以此探看事件的全貌,最後再整合過去思考技法的舊經驗進行問題的闡釋及嘗試解決。文中先介紹系統思考的工具:流量儲量圖、反饋迴路圖,文末筆者提供一份教案設計示例,教案內容主要以 DFC 問題解決課程設計架構,融入系統思考工具,引導學生覺察事件背後的系統及各要素間的關係。
  • Item
    高中資優生假設驗證能力之探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20-08-??) 梁文瀞; 張靖卿; 詹孟琦; Wen-Ching Liang, Ching-Ching Chang, Meng-Chi Chan
    假設驗證 (hypothesis-testing) 是人們重要的認知能力,此能力與概念的形成、推理、問題解決,乃至於創造力都有密切關係。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資賦優異學生與普通學生之假設驗證能力的差異。研究對象為 56 名中部地區之高中生,其中語文資優生 18 名、數理資優生 19 名及普通生 19 名。透過自編之假設驗證作業,比較語文資優生、數理資優生與普通生在數字作業和文字作業上的假設驗證能力表現,包括答對題數與六個表現變項(測試次數、案例數、總假設數、假設種類、不合理假設與測試策略),答對題數越多表示假設驗證能力越好。研究結果發現:三組學生在假設驗證的答對題數上沒有顯著差異;語文資優生在數字作業上的測試次數顯著多於普通生;數理資優生在數字作業上使用互包性測試策略的比率顯著多於普通生,在文字作業上產生的不合理假設比率顯著低於普通生,在數字作業的正例測試策略的使用比率顯著低於語文資優生和普通生。
  • Item
    國內有關資優兒童生活適應之研究摘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1-05-??) 黃德祥
    本文是國內有關資優兒童生活適應的五篇研究摘要,分別為黃瑞煥的「 才賦優異兒童自我觀念與情緒穩定性之研究」、陳照雄的「台北市國小資優 班與普通班學生自我觀念之分析研究」、趙海藍的「台北市國小資賦優異兒 童自我概念與焦慮之研究」、吳武典的「資賦優異兒童的智力與焦慮之評量 研究」及郭為藩的「資賦優異兒童生活適應(自我觀念)之評鑑」等。分別列舉各研究的受試、測量工具及研究結果。文末,作者再舉出郭為藩的三項 研究,其對資優兒童教育實驗工作有著重大意義。
  • Item
    瑜伽運動對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影響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21-03-??) 商執中; 佘永吉; Chih-Chung Shang, Yung-Ji Sher
    目的在探討瑜伽運動對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採單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以某特殊教育學校 15 名高職部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為對象,接受為期 12 週、每週 2 次、每次 50 分鐘之瑜伽運動課程。測驗後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23 版進行統計,以成對樣本 t 檢定考驗健康體適能各項測驗之前、後測有無差異。結果顯示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身體組成之改變達顯著差異、肌肉適能之改善具顯著差異、柔軟
  • Item
    一種在特殊教育中用來訓練和評價實習老師的互動方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6-12-??) 曾蘭茜摘譯; Wheeler,Mary Anne
    在Wisconsin-Madison大學行為障礙研究學系一項用來儲備特殊教育師資,能力本位的計畫指引和互動評估系統,其發展、實地測驗 (field-testing) 和修正正受到揉討。實習教師評估手冊 (The Student Teacher Evaluation Manual,簡稱STEM) 的發展是為了統合實地教學和大學課程之間的需要和期望。STEM的特點是採三方面互動的評估系統,在評估實習老師的表現時所有參與者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包括實習老師本身在內,參與者對STEM各部分的滿意程度也受到調查。大多數的反應指出:他們對此計畫感到滿意或是很滿意。STEM不但是對特殊教育師資訓練計畫有效,並且也適用於其他的計畫。
  • Item
    學前融合課程調整之教學實務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21-09-??) 林婉琛; 朱思穎; Wan-Chen Lin, Szu-Yin Chu
    學前融合教育已施行多年,然教育現場如何在課程與教學兼顧一般幼兒與特殊幼兒的個別需求仍是最大挑戰。基於 Sandall、Schwartz、Joseph 與 Gauvreau(2019) 提出的學前融合教育課程建構模式中的「課程調整」要素,提供學前教師在融合情境中能有效的實施課程與教學。本文以實務現場案例,將課程調整八大策略融入班級生活作息活動,幫助學前教師能同時兼顧教學及幼兒的個別需求。希冀從課程調整策略實施過程中,藉以增進特殊幼兒活動參與度與建立正向同儕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