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8
Browse
3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臺灣氣象科技史料研究(2/2)計畫(2012/01-2012/12) 范燕秋; 洪致文; 張幸真本計畫主要為調查研究臺灣氣象史料,著重調查、搜集國內各級學術研究機構典藏之史料與檔案,呈現臺灣氣象科技發展的各種面相,為臺灣氣象史留下重要紀錄,並提供未來臺灣氣象科技史研究之參考。 本計畫研究目的有三方面:一、搜集及整理臺灣氣象科技史料,二、將臺灣氣象科技史料歸檔為便於查詢的形式,三、開創臺灣氣象科技史研究論述,為臺灣氣象科技、事業及歷史發展留下永恆的記錄。 本計畫預期成果為:一、呈現臺灣氣象發展史中未被挖掘的面相。二、將資料彙整以便於檢索。三、初步完成數個主題型之氣象史料統整,以便日後籌劃特展之用。Item 東亞氣候的多重尺度交互作用---台灣百年氣候之再研究(2008/08-2009/07) 洪致文; 許晃雄近年來,在全球暖化過程中,對於局部地區的影響,不管是氣候平均狀態的改 變,或是極端天氣現象發生頻率的變化,都是各國氣象學者關注的焦點。台灣 百年來的氣候變遷,雖然有相當多的研究嘗試去解答與描述,然而受限於觀測 數據的時間限制,大多集中在研究一九五0年代後到現今的氣候變遷。儘管台 灣的部分氣象測站有約百年的觀測歷史,然而因為缺乏對早期資料來源的文史 調查與紀錄,測站搬遷往往造成觀測數據分析上的困難。本研究將重新找尋清 代台灣的珍貴氣象觀測,加上整理日本在台時期總督府氣象台的各式氣象紀 錄,配合戰後更完整的氣象局觀測數據,重新替台灣的百年氣候找出更精確的 科學描述。在本研究中,利用重新出土的氣象觀測資料,台灣在清代幾個通商 港埠氣象紀錄,可以回推至十九世紀後期的一八八五年。這些珍貴的氣象觀測 史料,將讓過去受限於觀測數據時間長度而較難分析的台灣地區年代際(十年 以上尺度)變化,可有機會做更進一步的科學分析。日本時代在台灣各地普遍 設置的雨量觀測站,其雨量記錄也是一份可以提供與現今氣象局自動雨量站數 據比對的新素材。透過老資料的新發現,本研究將重新再研究台灣的百年氣 候,並以科學的觀點有系統分析並提出更完整的看法。Item 西北太平洋颱風之季內至年代際變化與對臺灣之影響(III)(2015/08-2016/07) 洪致文Item 西北太平洋颱風之季內至年代際變化與對臺灣之影響(2013/08-2014/07) 洪致文本計畫將研究西北太平洋地區颱風的季內至年代際尺度變化,以及其對臺灣降雨的影 響。透過臺灣地區長期颱風歷史資料的收集,從清代的歷史文獻記載、日本殖民時代 的颱風記錄到現今的颱風觀測,加上日本與菲律賓的颱風記錄收集,本研究將會分析 西北太平洋地區的颱風個數、路徑、生成位置、強度等各種時間尺度變化。透過分析, 期望尋找出西北太平洋地區颱風與海溫、季內震盪、聖嬰與南方震盪、太陽活躍程度、 大氣環流間的相關機制。本研究也將探討臺灣降雨與西北太平洋颱風,從季內至年代 際尺度變化間的關係。Item 西北太平洋颱風之季內至年代際變化與對臺灣之影響( II )(2014/08-2015/07) 洪致文本計畫將研究西北太平洋地區颱風的季內至年代際尺度變化,以及其對臺灣降雨的影 響。透過臺灣地區長期颱風歷史資料的收集,從清代的歷史文獻記載、日本殖民時代 的颱風記錄到現今的颱風觀測,加上日本與菲律賓的颱風記錄收集,本研究將會分析 西北太平洋地區的颱風個數、路徑、生成位置、強度等各種時間尺度變化。透過分析, 期望尋找出西北太平洋地區颱風與海溫、季內震盪、聖嬰與南方震盪、太陽活躍程度、 大氣環流間的相關機制。本研究也將探討臺灣降雨與西北太平洋颱風,從季內至年代 際尺度變化間的關係。Item 臺北帝大氣象學講座物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氣候實驗室, 2013-01-01) 洪致文Item 臺北高等學校的校園空間特色(2012/10/11-12) 洪致文Item 臺灣氣象科技史料研究(1/2)計畫(2011/03-2011/12) 范燕秋; 張幸真; 洪致文本計畫主題基於兩方面呈顯其重要性,其一是基於氣候對於人類活動影響之重大;其二為使全民認知自然環境與氣候變遷的問題,形成適切的環境政策。本計畫研究目的有三,一、提供全民環境教育及氣象教育、防災宣導之運用。二,提供研究臺灣環境與氣候變遷之運用。三,為氣象科技、事業發展及臺灣歷史留下永恆的紀錄。本計畫主題史料蒐集研究的範圍有八項:一、臺灣氣象組織的發展。二、臺灣氣象建物的回顧。三、氣象觀測技術的發展。四、氣象通信的歷程。五、氣象觀測設備的演進。六、氣象預報的演進。七、多采氣象工作與人物誌。八、氣象專業人員的養成。本計畫預期成果為:一、初步完成臺灣第一部完整的「氣象」史料。二,將資料彙整為資料庫形式以便於檢索。三,,將資料彙整以完整呈現臺灣氣象史的發展。Item 東亞氣候的多重尺度交互作用---台灣百年氣候之再研究(2009/08-2010/07) 洪致文; 許晃雄近年來,在全球暖化過程中,對於局部地區的影響,不管是氣候平均狀態的改 變,或是極端天氣現象發生頻率的變化,都是各國氣象學者關注的焦點。台灣 百年來的氣候變遷,雖然有相當多的研究嘗試去解答與描述,然而受限於觀測 數據的時間限制,大多集中在研究一九五0年代後到現今的氣候變遷。儘管台 灣的部分氣象測站有約百年的觀測歷史,然而因為缺乏對早期資料來源的文史 調查與紀錄,測站搬遷往往造成觀測數據分析上的困難。本研究將重新找尋清 代台灣的珍貴氣象觀測,加上整理日本在台時期總督府氣象台的各式氣象紀 錄,配合戰後更完整的氣象局觀測數據,重新替台灣的百年氣候找出更精確的 科學描述。在本研究中,利用重新出土的氣象觀測資料,台灣在清代幾個通商 港埠氣象紀錄,可以回推至十九世紀後期的一八八五年。這些珍貴的氣象觀測 史料,將讓過去受限於觀測數據時間長度而較難分析的台灣地區年代際(十年 以上尺度)變化,可有機會做更進一步的科學分析。日本時代在台灣各地普遍 設置的雨量觀測站,其雨量記錄也是一份可以提供與現今氣象局自動雨量站數 據比對的新素材。透過老資料的新發現,本研究將重新再研究台灣的百年氣 候,並以科學的觀點有系統分析並提出更完整的看法。Item 二十世紀初臺灣漢詩人洪以南之現代文明遊足跡(2010/01/09-10) 洪致文; 鄭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