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漫畫式圖像在視覺藝術表現上之創作(2008) 施智仁漫畫的自由表現形式與天馬行空的內容,讓為漫畫著迷的人遍佈世界各地,是學生下課後逃避現實的幻想園地,也是藝術家抒發己見的創作媒介。漫畫發源自原始人類在洞穴上的塗鴉,18世紀時是歐洲漫畫家針貶時事、陳述事件的利器,19世紀末的美國人看完報紙上主要新聞後則會看四格漫畫輕鬆一下,二次大戰後的日本漫畫撫慰了日本的民心更開拓了漫畫的視野,在台灣的50年代的『諸葛四郎』風靡了當時的青少年,卻也曾被視為傷風敗俗的不良刊物。漫畫與藝術間原本存在著一道鴻溝,達達運動(DA DA)與普普藝術(POP ART)出現後,漫畫的發展有了不一樣的轉折,漫畫中的圖像躍入了美術館,達達與普普的藝術家讓漫畫不再只是輕鬆、詼諧的娛樂小品,而是具有社會意涵、時代意義的圖像訊息,他們透過漫畫式的圖像,重新定義通俗藝術與純藝術間的區隔,影響了後來視覺藝術的演進,更擴及到商業設計的範疇。 全文分為文獻分析與個人創作研究兩部分,文獻分析部分首先透過對漫畫相關文獻的探討、蒐集、分析與整理漫畫的定義,接下來介紹漫畫在歐美、日本、中國與臺灣的發展軌跡,藉以釐清漫畫對於當地藝術發展與社會文化的影響,並解構各種與漫畫圖像相關的藝術運動以及其所形成的視覺特色,同時探討漫畫式圖像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接著研究構成漫畫的主要視覺元素與符號特徵,探討漫畫圖像元素的應用範圍。 最後是個人創作部分,以漫畫式圖像為主要創作元素,運用各種漫畫式圖像的視覺語言與色彩,挪用各種歐美、亞洲的政治與文化圖像,透過數位影像的創作手法與特性,轉化出具主題性的視覺創作,內容呈現個人在歐美、日本與中國視覺文化影響下的圖像創作,作品背後隱喻臺灣的當代社會文化現像。結論則是總結對於個人漫畫式圖像創作的發展與期望,並期待在視覺傳達設計與商業價值上的應用與發揮。Item 電影運鏡剪輯應用於漫畫之創作研究(2007) 魏良成; Wei Liang Cheng本研究以電影中所使用的運鏡剪輯手法,探討連環漫畫文本創作時圖像間的組構關係。電影主要的圖像結構為單一畫面的運鏡與連續畫面的剪輯,運鏡所探討的是角度,焦距,取景的景別,以及構圖的視覺感受。影片剪輯講究的是視覺上的動線統合,與時間、空間的結構的連戲效果,以及表現意念型態的複雜性剪輯-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手法是以作者的意念為主,為表達事件的因果關係或矛盾衝突來組接鏡頭。 漫畫的結構分為兩個,外在的圖像形式為圖像與文字,串連的敘事手法為分格。運用電影的運鏡與剪接的論點,使漫畫展現更具有視覺效果的畫面,可以適度地誇張凸顯畫面的主題,不受電影裡真實景物的限制,在剪接方面,漫畫的分格畫面等於濃縮了電影的剪接手法,分格畫面應用連續性的剪輯來架構時間與空間的關係,保持視覺上的一致性,而在使用概念式的複雜性剪輯-蒙太奇的表現上,不受電影只能單一畫面的表現,更可以在頁面上展現『共時性』的不同次元畫面,使作者的意念充分表現。 在創作階段,以創作一系列的四格漫畫來實驗應證,先根據敘事理論與喜劇元素來分析劇本,決定敘事觀點與形式,根據主旨理念去作畫面的設計構圖。接著依據劇情使用相關的運鏡剪輯技巧,在畫面上配合情境展現不同的表現手法。並且運用前景、中景、背景,來表現景深,且經由手繪的藝術性表達,展現更特別的畫面效果。並運用分格來表現連續性畫面,每個畫面宛如剪接的鏡頭,並如同電影的方式來架構場景內的空間感,連戲效果,也運用較多的分格或者對白,來延長主觀時間感 有著理論性的依歸,讓筆者於創作時擁有完整的概念,並於此架構上發展出更具風格與深度的作品。Item 插畫創作應用與研究~以漫畫形式表現為例(2007) 鄭福源; Cheng Fu Yuan摘 要 大多數的插畫創作偏重於寫實與具象的實質表現,本插畫創作研究以漫畫形式表現為主。藉由漫畫原本誇張、變形及趣味的特性,以豐富插畫作品的內涵與可看性。在插畫的創作手法上,藉由電腦繪圖工具輔以個人專長的手繪筆觸,將科技與人文的雙重優點融合為一,創造出既理性又感性的當代插畫。創作題材以報紙文章的內容為藍本,將生硬的文字化為軟性、抽象又趣味的圖像。 本研究在第一章的緒論中,將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地,並依研究方法和範圍限制擬定研究架構與流程。第二章旨在探討插畫的定義、插畫的起源與發展、插畫的分類;並就漫畫的定義,漫畫的視覺形式特徵與內在形式意涵做深入的分析與探討。在第三章的分析研究中,將蒐集國內、外具有漫畫形式風格的插畫作品進行研判與分析,並歸納出研究結果,以作為個人創作的依據。第四章的內容,將對插畫創作理念、創作形式與技法做完整的說明,同時將漫畫表現之理念融入作品中,並針對自我的作品做整理分析,取其部分應用在實際生活文化中。如:海報、明信片、馬克杯、餐盤與T恤等…。 最後,在第五章的結論中將以創作研究的心得,說明插畫與漫畫兩者的分野;電腦繪圖與手繪筆觸融合的優勢。並藉由漫畫形式表現的插畫風格之呈現,佐證漫畫確實能為插畫增添幽默、有趣的元素。 關鍵字: 插畫、漫畫、漫畫形式。Item 不同性別與專長之高中生對於漫畫男主角頭部細節形式偏好與漫畫閱讀習慣(2014) 劉俊良; Liu Chun Liang本研究希望了解台灣不同性別與科系的高中生,對香港、台灣、日本、美國的漫畫男主角眼、鼻、嘴風格的偏好。因此以立異取樣法收集100個各具畫風的漫畫男主角頭像,並排除四格和單幅漫畫。收集方法是從台灣、香港、美國的漫畫出版社官網得到書名,再由google、百度搜尋其漫畫作品男主角正面頭像,或到漫畫出租店租回掃描。並請4位專家與作者一起歸納分類出8種眼睛:「寫實眼睛」、「半寫實眼睛」、「唯美眼睛」、「一般眼睛」、「大眼睛」、「特大眼睛」、「簡約眼睛」、「特殊眼睛」。以及6種鼻子:「寫實鼻子」、「鼻子與鼻孔」、「只有鼻子」、「只有鼻孔」、「沒有鼻子」、「特殊鼻子」。和4種嘴巴:「寫實嘴巴」、「上唇下唇與嘴巴線條」、「下唇與嘴巴線條」、「只有嘴巴線條」。並將以上眼、鼻、嘴的風格分類做成問卷中的三個題目,再加上14題漫畫相關問題一起做成問卷,參與者為台北市與新北市A、B兩所私立高職共計160名高中生。160名高中生分別為:高一本科男女生各20名、高一非本科男女生各20名、高三本科男女生各20名、高三非本科男女生各20名。之後將160份問卷以統計軟體SPSS Version 21統計其結果,研究結果顯示: (1)高中男生偏好「寫實眼睛」與「半寫實眼睛」高於女生達顯著差異,女生偏好「唯美眼睛」高於男生達顯著差異,本科偏好「寫實眼睛」與「半寫實眼睛」與「特殊眼睛」高於非本科達顯著差異,非本科偏好「特大眼睛」高於本科達顯著差異。全體平均偏好「一般眼睛」、「簡約眼睛」、「唯美眼睛」、「寫實眼睛」,較不偏好「特殊眼睛」、「特大眼睛」、「半寫實眼睛」。 (2)高中男生偏好「寫實鼻子」高於女生達顯著差異,本科偏好「寫實鼻子」與「只有鼻孔」高於非本科達顯著差異。全體平均偏好「鼻子與鼻孔」與「只有鼻子」,較不偏好「特殊鼻子」和「沒有鼻子」。 (3)高中男生偏好「寫實嘴巴」高於女生達顯著差異,本科偏好「寫實嘴巴」與「上唇下唇與嘴巴線條」高於非本科達顯著差異。全體平均偏好「下唇與嘴巴線條」與「上唇下唇與嘴巴線條」,較不偏好「寫實嘴巴」與「只有嘴巴線條」。 (4)高中生偏好漫畫男主角年齡為「18、19歲」。 (5)高中生無論男女「都會看」男生漫畫與女生漫畫。 (6)高中生偏好看漫畫的管道為「網路」。 (7)高中生一週看漫畫的時間為「4到5小時」。 (8)高中生最偏好「日本漫畫」,較不偏好「香港」與「美國」漫畫。 (9)高中生最偏好「日本漫畫」的原因為「畫風」與「故事」。 (10)高中生最不偏好「香港」與「美國」漫畫的原因為「畫風」與「故事」。 (11)高中生最喜歡的漫畫作品為海賊王與進擊的巨人。 (12)高中生偏好漫畫男主角頭髮的長度為「耳下未過肩」與「耳上」,對「光頭」與「及腰」較不偏好。 (13)高中生偏好漫畫男主角頭髮是「有瀏海」。 (14)高中生偏好漫畫男主角頭髮形式為「線條+網點+光澤」與「有光澤」,對「無光澤」與「線條+網點」較不偏好。 (15)高中生偏好漫畫男主角眉毛為「中」與「細」眉毛,對「特粗」與「無眉毛」較不偏好。 (16)高中生偏好漫畫男主角眼睛表現形式為「有一點亮點」與「有多處亮點」,對「只有中間亮點」與「無亮點」較不偏好。 (17)高中生偏好男明星的國家為「美國」、「日本」、「台灣」、「韓國」,對「香港」、「新加坡」、「中國」較不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