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網路廣告設計之視覺創作研究-以保險產業為例
    (2023) 陳玫均; Chen, Mei-Jun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網路的運用已經深入至人們的生活中,同時,隨著社群媒體的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品牌選擇在社群媒體平台上投放廣告,以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且能提高曝光率。而現今的社群媒體平台除了逐漸提供多元的網路廣告形式,例如品牌代言、直播、購物推薦、插入式廣告等,並且也開始注重網路廣告與觀眾的互動體驗,讓網路廣告更加貼近用戶的需求,以強化圖像對消費者的溝通。一直以來,保險產品的行銷方式皆以業務人員為媒介,如今保險產業逐漸轉化為數位服務模式讓購買保險產品不再僅限於與業務人員面對面推銷。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針對保險產業在社群平台設計系列的網路廣告,期能帶給觀看者不同的網路廣告,提升觀看者對網路廣告的吸引力及記憶度。本研究先藉由對相關的網路廣告的文獻探討與訴求特點,繼而針對Facebook上所投遞的40張網路廣告的排版構圖、色彩運用及廣告訴求等面向進行分析後,最後針對旅平險、醫療險、意外險及年金險四種險種進行網路廣告設計之創作,並將創作結果製作問卷,進行問卷調查,而得到觀看者的反饋。本研究所得結論如下:1.網路廣告內容訴求面向定義出情感訴求、理性訴求、幽默訴求、恐嚇訴求及性訴求五種訴求。其中「旅平險」及「醫療險」使用情感訴求較能吸引觀看者,「意外險」使用恐嚇訴求較吸引觀看者,「年金險」使用恐嚇訴求及理性訴求較能較吸引觀看者;2.網路廣告版面構圖因手機版面限制,建議使用由上至下及由左至右版面構成,使得視覺動線較符合使用情境;3. 網路廣告的色彩選擇部分,可以依照廣告圖中的所使用的色彩為主色調,使用輔色及對比色進行搭配,也能以大面積的單一色塊為的表現手法,易讓觀看者聚焦於網路廣告設計中,重要的文字資訊建議使用紅色或對比色更能凸顯資訊的易讀性。
  • Item
    資訊圖像化應用於田中鎮地方形象宣傳社群平台創作研究
    (2021) 蕭靖嬙; Hsiao, Ching-Chiang
    具有「臺灣米倉」美稱的田中鎮是研究者的家鄉,目前深陷於人口老化、外移嚴重的危機中,因此如何宣傳地方形象,用無負擔的方式讓大眾了解田中鎮,便是本研究所需面對的挑戰。本研究目的在建立田中鎮地方形象,運用資訊圖像化創作手法,並搭配低成本的社群平台經營,期望塑造形象的同時廣泛曝光,達到地方文化傳遞與價值。首先以文獻探討了解資訊圖像化、地方形象塑造、台灣社群平台趨勢與田中鎮文化資源,接著進行案例分析,從臺灣大眾常用的Facebook社群平台之「地方形象宣傳」相關粉絲專頁中,由現有發表的圖文案例分析歸納出其經營模式及面臨的問題,藉以了解個案在經營地方宣傳之呈現與趨勢,並提出執行策略及整理出地方形象資訊圖像視覺執行細則。依據執行細則創作出符合Facebook社群平台經營使用的田中鎮懶人包及主題性貼文,經由文獻分析、案例研究及創作實證後,獲致五項結論:一、善用社群平台貼文系統並搭配不同排版與圖像設計,能豐富視覺層次及增加與觀眾互動;二、經由地方形象宣傳相關社群平台經營現況的探究,分析問題並整理出創作脈絡,能提升社群平台上圖像創作與影響力;三、地方形象社群平台的視覺執行細則擬定,能建構在經營及宣傳上圖像的視覺風格一致性;四、訊息正確性仍是資訊圖像創作上最重要的部分;五、利用元素拼貼的創作方式,能有效提高圖像的設計效率及維持風格調性。
  • Item
    運用敘事性攝影在Instagram 之表現形式創作研究
    (2019) 簡子瀞; Jian, Zih-Jing
    說故事為人們傳遞訊息表達方式之一,近年來隨著攝影設備、手機的便捷性提升及社群軟體的蓬勃發展,透過於社群平台發佈具有敘事性的圖像已成為主流的訊息交流方式。在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中,攝影的表現形式與呈現方式雖不斷更新,如何能掌握主體與拍攝表現手法,以達到訊息的傳達性與有效性的的相關研究則相形闕如。 本創作研究藉由手機拍攝系列作品,以探討運用敘事性攝影在Instagram的表現方式。先透過對敘事性攝影表現方式,以及社群平台的發展與應用進行文獻探討後,並藉案例研究法,針對2018-19年間在社群平台具高點閱率、高追蹤人數的敘事性攝影作品與具公信力的國際競賽中獲獎的敘事性攝影作品,篩除掉需專業攝影技術,如需另搭建攝影棚、或需運用後製增加特效才能拍攝出的敘事性作品,從中挑選能夠符合於本研究下一階段創作的13位敘事性攝影創作者,針對其敘事性攝影作品的5個面相進行分析,包含作品風格、地點、理念、拍攝主題與表現形式,以了解近年敘事性攝影表現形式特色,作為本創作研究「iseetaipei」主題攝影作品的參考。 本創作經由26個主題49件「iseetaipei」臺灣台北生活日常為主題的敘事性攝影系列作品,透過於Instagram展示與展覽後研究結果發現: (1)以「傳統文化」、「日常生活」與「動物」三類作為創作的主題切入點,能使觀看者在進入創作者社群平台時較無壓力且親和力高;(2)在攝影的表現手法上,社群平台中透過系列影像,較容易表達出故事的深度以及廣度,同時也能快速讓觀看者能隨著連貫性場景、景象與生活元素進入情境以達到故事的聯想與訊息的傳遞;(3)敘事性攝影在拍攝時,若掌握主體與環境之間的構圖與互動關係,另在Instagram社群平台上發佈時,適度控制色調的統一性,能達到觀看者視覺的舒適度與質感提升;(4) 觀看者的分佈中以女性55.84%占多數,年齡層落在25-34歲之間,以按讚與留言比例結果顯示,與臺灣傳統飲食相關的主題內容為大眾最為喜愛的影像類型;(5) 掌握具有寓意的符號置入,能讓觀看者思考敘事性作品內容的意涵並達到省思的作用。
  • Item
    運動與社群的整合性App介面設計之創作研究
    (2020) 吳庭雲; Wu, Ting-Yun
    現今的運動APP中的社群功能已日趨多元,但在社群功能不斷添加的同時卻有不少功能利用率不高,因此本研究以使用者介面設計的角度做切入,探討運動與社群的整合性APP所需之原則,重新了解社群與運動兩種類別的使用需求,並在後續運用研究結果嘗試設計一款介面原型。 本研究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透過文獻探討彙整出八項使用者介面設計原則。第二部分運用文獻探討、案例分析、訪談研究、問卷調查探討並彙整結果。最後是將結果運用在設計創作中,並產出一套介面原型供後續檢視與討論。 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八項使用者介面設計原則雖在定義與敘述上並無重疊,但在單一項目其中卻可能有著一至三項原則不等的考量。(二)有很高比例的用戶希望在運動APP中參與運動活動。(三)用戶在網路上參與運動邀約時最顧慮體能差距與騎乘距離兩項因素,其中用戶能藉由平均距離、平均時間、平均海拔爬升這三項數據來了解自身的體能差距。(四)在一般操作介面採取較為簡潔的風格在資訊較豐富的情況下採取多顏色區分是比較能夠令人接受的。(五)用戶們對於回復性這項原則感受較為強烈。(六)相關APP設計上除了要保留基礎數據的搜集功能外,還應保留運用其他硬體所搜集的數據之能力。(七)在功能架構圖的規劃階段就已會影響APP的操作感受以及流暢度。 本研究最後的創作研究共產出一款可供操作的APP介面原型,於2019年7月在校內青田十六展覽空間供參觀操作,在論文中相關段落主要以文字敘述並輔以APP介面截圖與箭頭指示予以說明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