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培養與學習健康飲食之手機App介面設計創作研究——以外食族使用者為例(2024) 于千涵; Yu, Chien-Han人們常因為忙碌的生活步調、個人口味偏好、缺乏飲食相關知識等原因忽略均衡飲食與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導致飲食不均衡、影響健康。衛福部國健署 106至109 年之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人六大類食物的攝取份數嚴重偏離國民飲食指南建議,而國人的肥胖與腰圍過大盛行率、糖尿病盛行率、血脂肪異常、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皆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自新冠疫情爆發,人們的消費行為、生活型態、工作與學習模式皆出現了巨大轉變。人們更加頻繁地使用網路與線上平台溝通、社交、購物、獲得資訊,而使用線上學習的情況也已經日趨普遍。綜合上述,本研究將產出一份以台灣外食族為目標族群的「培養與學習健康飲食 App 介面設計創作研究」,以手機 App 為媒介,改善外食族的飲食習慣與飲食選擇能力。研究方法將透過文獻回顧、案例分析、專家訪談與使用者訪談,歸納出 App 的呈現內容、介面功能與學習目標。文獻回顧將針對第貳章的「飲食教育、飲食與健康」、「外食」、「行動學習」、「使用者經驗、使用者介面」四個小節的文獻進行重新理解並歸納出結論;案例分析即挑選十個健康飲食、飲食管理相關的應用程式,針對其功能架構、介面設計等要素進行觀察分析,擷取其優點、並探討其優勢與不足;專家訪談即選擇六位專家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分別為兩位飲食教育、健康飲食專家,兩位使用者經驗專家,兩位使用者介面設計專家,為本研究提供更為專業的建議;使用者訪談則針對六位外食族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了解其飲食習慣、飲食習慣形成之原因,挖掘其用餐前、中、後的流程以及其面對的困難點與需求,作為本研究之參考方向。經以上研究,產出一份以台灣外食族為目標族群的培養與學習健康飲食的 App。透過更加客製化與個人化的使用模式、方便快速的飲食紀錄方法,互動性更高的介面功能,改善台灣外食族的飲食習慣、加強均衡飲食概念與飲食選擇能力,並且作為日後相關題材平台與業者之參考設計方向。Item 行動支付產業品牌視覺識別系統之設計創作研究(2023) 謝宇宸; Hsieh, Yu-Chen隨著數位化產品的蓬勃發展,品牌視覺識別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從早期的印刷產品到如今的數位化產品與服務,設計系統所顧慮到的應用範圍變得更加廣泛。現今的品牌視覺識別系統必須規範不同的數位媒介,包括網站、行動應用程式、社交媒體等,以確保品牌形象在線上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同時,人們對於數位化產品與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品牌視覺識別也需要更加融入使用者體驗,提供更優質、完善的服務。因此,品牌視覺識別系統若能導入介面設計系統,讓設計系統在規範應用時必須更加全面且靈活,以滿足多樣化的數位化產品需求,並確保品牌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數位時代中保持競爭優勢。本研究主要目的為將品牌視覺識別系統導入行動支付產業中,並延伸應用系統的規範內容,將完整的使用者設計實踐於行動裝置上。研究流程分為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透過現況分析,分析現有行動支付產業之品牌視覺識別系統的設計狀況;第二階段透過訪談法,針對平面設計師、介面設計師與行動支付使用者,歸納出符合行動支付產業的品牌視覺識別系統之設計流程與要素;第三階段根據第一、二階段分析結果,應用於創作者為「付沛」品牌視覺識別系統之設計創作。本創作研究結論為:1.品牌視覺識別系統的導入,讓行動支付產業的相關應用產品,包含傳統印刷與數位產品須保有品牌的一致性與完整性;2.行動支付的標誌組合主要以「文字」或「文字與圖形」為主,此兩種組合更能精準地呈現品牌的識別度與定位;3.介面設計系統的導入於品牌視覺識別系統中,包含「標誌尺寸」、「標準字與字級」、「標準色」、「元件」等要素,必須適用於不同行動裝置,包括尺寸320px以上的寬度限制,明確呈現標誌的清晰度與完整度,進而提升使用者的友善體驗感。Item 服務設計應用於手機APP研究與創作-以地震防災為例(2020) 陳思妤; Chen, Szu-Yu台灣因先天地理環境而地震頻繁,近年來多起地震造成憾事發生,台灣地震教育主要針對國小、國中及高中生為對象,進行地震基本教育與逃生演練為主,而大學生及社會人士則較少地震知識的接收管道,防災知識時常伴隨地震發生後才開始廣為討論,隨著話題熱度降低,地震防災議題也就不再被關注,造成災害的發生無限循環,防災教育水平無從提升。因此探討如何利用服務設計的方法,有效的傳遞地震防災知識,讓使用者能夠主動想參與地震防災行動。 本研究進行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文獻蒐集及分析,初步了解服務設計、使用者經驗、使用者介面設計及地震教育,並從文獻中歸納出地震教育服務的主要對象、如何提供使用者在地震教育服務中有更好的體驗、了解台灣目前地震教育的概況與如何改善。第二階段則選定三項現有地震教育產品,除APP外也包含不同傳遞媒介產品,如網站、電子書及印刷品,並邀請6位使用者進行SUS使用性評估與半結構式訪談,深入了解使用者對於地震教育的需求及看法。第三階段則是從訪談結果中,歸納出七項使用者需求作為設計創作之功能發想,並搭配資訊圖像化及符合地震教育議題的視覺設計,進行地震教育APP設計創作,包含手機及iPad版本。第四階段為創作檢核評估,再次邀請6位使用者針對完成品進行產品檢核評估,了解是否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並請說明原因,進行設計創作之修正。而若檢核結果評價皆為正向,表示能夠與親朋好友一同有系統的進行防災準備,並且能夠清楚了解地震防災的知識,給予許多正向的回饋。現階的段研究與設計,因應本研究主題為服務設計,希望能與台灣真實地震教育連結,實踐服務設計回饋社會之目的。Item 設計專業網路印刷服務網站介面之探討(2011) 林智偉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印刷業已邁入數位化,透過網路獲得印刷服務與交易已是新興商業模式,然而,多數網路印刷網站的功能不實和介面操作複雜導致使用者不擅使用,網站的介面是影響使用意願的關鍵,如何讓介面具親和力以提昇網站效能,且有效引導使用者從網站獲得所需資訊及達成任務為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網路印刷網站為例,針對印刷產業、印刷設計、使用者介面、印刷網站等相關文獻進行探討,案例分析獲得印刷網站介面運用現況及訪談設計師了解他們對網路印刷的需求,將歸納的結論應用於創作上,相關研究與實作結果則提供給欲開發網站的企業作參考。 研究結果顯示1、國內中小型網路印刷網站在介面設計上未全然達到使用性原則。2、設計師對網路印刷的需求與認知上存在著不同觀點,也容易互相矛盾。3、本研究創作經檢視後符合使用者介面設計準則。4、使用性並非建置網站時不變的準則,應隨著網站性質與目標不同與使用者的需求、使用經驗與心理認知調整使用者介面設計原則。 研究建議部份,以設計師為對象的網路印刷網站,因設計師已具備印刷基本知識和完稿能力,提供簡單易用的交易流程是有必要的;其次設計師的行為模式偏好主動探索、重視覺感官及使用圖像做溝通,因此在使用者介面設計上可朝向互動性、圖形表現式以及視覺與功能一致性幾點來規劃,再者因使用者的需求會隨著環境條件改變,本研究尚無法通盤掌握,後續研究者可究各種情況下使用者需求與心理認知作探討,以掌握使用者的多樣面貌。Item 行動裝置使用者介面易視性創作研究-以動物認養APP為例(2015) 呂偉菱; Lu, Wei-Ling隨著4G網路時代的來臨,普及化的智慧行動裝置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件。使用者與行動裝置產生溝通之環境管道稱為使用者介面,為打造良好的人機互動體驗,讓使用者感受到操作的有效性與效率程度為介面設計基本原則。其中,系統如何透過介面有效地呈現資訊內容,而使用者又如何從中認知行動的操作辦法與理解系統狀態與回饋,即為介面易視性(Visibility)之重要性。因此,本研究試圖探究與歸納介面易視性之相關理論,進而彙整介面易視性原則,作為日後研究者與設計者後續參考,以打造優良的使用者介面。 本研究第一階段以文獻探討法彙整專家學者對於介面易視性之相關論述,歸納影響易視性四項要素分別為「版面內容」、「文字圖形」、「色彩質感」、「系統反應」。第二階段則透過五位介面設計領域專家,篩選出十五項具有良好易視性應用程式作為案例分析,剖析各案例於易視性要素的表現型式,進而歸納四項易視性要素之細項原則。此外,研究第三階段則利用上述分析之結果,以動物認養APP作為創作實驗,並在設計歷程中重新審視並檢討易視性原則。此外,本研究於設計創作過程中發現易視性原則可能會依據不同的應用程式類型、資訊量或使用情境相互抵觸,此時設計者須做一個全面性的設計總體考量,並從中妥善衡量與運用易視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