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1270
Browse
2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譯釋之間(2009-07-31) 潘鳳娟近年明清間耶穌會的翻譯成就,在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中逐漸受到重視。以往的研究 關注利瑪竇、金尼閣、柏應理等人的著作和翻譯,本計畫則欲探索學界尚未深入研究, 但卻對近代歐洲啟蒙影響深遠的比籍耶穌會士衛方濟(François Noël, 1651-1729)之經典 翻譯,觀察他如何透過翻譯工作,書寫中國、建構中國形象。衛氏名下著作眾多,本計 畫的研究將以《中國六經》(1711)為主。這是他建立在前輩耶穌會柏應理《中國哲學家 孔子》的基礎上,加入《孟子》完成四書翻譯,且選入《小學》和《孝經》二書,在中 國禮儀之爭後不久的敏感時期出版。本人擬區分三個子題以三年時間進行:(一)「衛 方濟其人其事:一個歷史的考察」、(二)「經典翻譯與文本比較分析」和(三)「中國 書寫:衛方濟所建構的中國形象」。計畫將依序從原始資料的考察整理和分析入手,以 最基本的史學研究法耙梳文獻,然後進入文本分析,包含比較分析和系統分析。最後再 以前述的研究為基底轉向文本外緣的處境,探討衛方濟的經典翻譯和中國書寫。Item 傳教士、老子、漢學家:十八∼十九世紀西方的《道德經》翻譯(2013/8/1-2014/7/31) 潘鳳娟Item 孝道、帝國文獻與翻譯(2010-07-31) 潘鳳娟學界對清初駐北京之法籍耶穌會士韓國英(Pierre-Martial Cibot, 1727-1780)的研究仍在起步階段,而且討論的內容多著重在其園藝、中國語言與醫學相關的著作。而他的《中國古今孝道》(Doctrine ancienne et nouvelle des Chinois sur la piété filiale, 1779)一書所譯介並西傳法國之清帝國孝道文獻,無論在中國經典歐譯史或是中國對近代法國的影響,都有相當貢獻,但學界對此仍相當陌生。韓國英強調他的選文標準是「帝國文獻」(oeuvres Impériales),即與他同時代的官方孝道文本為譯介對象。從此書內容觀察,我發現韓國英實聚焦皇權,凸顯中國皇帝之宇宙性大家長角色,以譯介方式將清帝國孝道文獻傳回法國。此舉一則將中國聖王與法國國王作對比,一則似乎也藉此向歐洲讀者證實這些帝國文獻中的孝道在中國是實踐中的德行。值得注意的是,此書收入韓氏與錢德明(Joseph Marie Amiot, 1718-1793)等人合編之《關於中國之記錄》(Mé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 les sciences, les arts, les moeurs, les usages des Choinois, par les missionaries des Pékin, 1776-1793, 1814, 16 vols.)第四卷,由法王出資規劃,且出版時間與法國近代的關鍵時刻相近,箇中關連值得深入探究。再者,韓國英對中國帝國孝道文獻的譯介手法與其譯本產生的效應,若從當代文化翻譯學者L. Venuti所提「異化翻譯」理論來評析,韓氏之中國孝道的譯介作品似也支持了他所提此等翻譯將對目的語(法國)文化價值體系提出挑戰,甚至重構的主張。此計畫將借用此翻譯理論之方析方法,評析韓國英譯介清帝國孝道文獻的具體內容,及其對近代法國所提出的挑戰。 祭祖作為孝道的實踐方式之一曾經是中國禮儀之爭的爭辯核心,作為《孝經》歐譯與流傳的一環,目前學界對韓國英,尤其對他的譯介工作仍相當陌生,研究成果相當有限。本計畫將從原始資料耙梳整理,解析韓國英譯介中國孝道文獻的貢獻與影響。Item 《中國叢報》、耶穌會、歐美漢學(2010/8/1-2013/7/31) 潘鳳娟傳教士與近代中西交流史,一般多區分為明末清初的天主教耶穌會士,以及清末的新教傳教士兩個不同階段,極少重視與討論兩者間的關連性。而歐洲近代的發展與中國文化關係密切,當其邁入啟蒙與現代,入華耶穌會扮演了關鍵性角色。其對中國的研究與報導催生了歐美漢學,後逐漸從歐陸向英美傳播,近年回歸本位,在中國本土興起海外漢學研究熱潮。儘管歐美漢學史可謂中國傳統在域外傳播的歷史,卻是過去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受忽略 的一環。本計畫擬更廣泛、深入地,探索明清天主教耶穌會與新教傳教士之間如臍帶般緊密的關連性與延續性。研究焦點是以兩代傳教士的漢學研究如何在《中國叢報》匯流做為論述主軸,然後沿著歐美漢學的發展脈絡,重新閱讀、詮釋與書寫傳教士與近代中西文化交流。Item 馬若瑟、雷慕沙與《中國叢報》(輔仁大學, 2011-05-01) 潘鳳娟; Feng-Chuan PanItem An Approach between Heart (Xin) and Nature (Xing)(2011-01-01) 潘鳳娟; Feng-Chuan PanItem 教理講授之全球地方化(Ferdinand Verbiest Institute, 2008-01-01) 潘鳳娟; Feng-Chuan PanItem 清初耶穌會士衛方濟的人罪說與聖治論(新史學雜誌社, 2012-03-01) 潘鳳娟; Feng-Chuan Pan本文探討清初耶穌會士衛方濟(François Noël, 1651-1729)《人罪至重》一書中的人罪說與聖治論。與艾儒略(Giulio Aleni, 1582-1649)的《滌罪正規》一書所言之「滌於已犯之後」相為表裡,《人罪至重》一書目的在於「警人遠罪」與「禁於未犯之先」。不同於前書之側重罪的解除方法與禮儀實踐層面,衛方濟則是指出人罪的根源性,主張「修德必先遠罪」,使其罪論與中國修身觀接軌。在此根基之上,衛方濟暢論「聖治」為「天主、人、己」三角的和諧倫理關係為除罪後之「仁義」圓滿狀態。觀諸衛方濟後來出版的經典翻譯,呈現了從形上學式的論述到以禮儀為核心的倫理實踐式的轉變,作為其名下首見的《人罪至重》一書,內容已可約略看出這一趨向。此外,如果我們從明清之際中國天主教社群的告解儀式已經趨向形式化與機械化,以及同時期中國社會之懺悔氛圍的變遷脈絡來觀察,衛方濟在《人罪至重》一書中主張結合仁義兩端,強調心與禮並重,以求聖治之圓滿達成,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一種亂世中回歸古典與追溯本源的舉動。Item The Interpretation and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Ferdinand Verbiest Institute, 2007-01-01) 潘鳳娟; Feng-Chuan PanItem 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 2011-12-01) 潘鳳娟; Feng-Chuan Pan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