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0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使用者介面設計與科技接受模式在資訊系統使用行為模式之研究-以大學課程資源網為例(2011) 張金中本研究以使用者介面設計與科技接受模式取向建構「大學課程資源網」使用者的行為特徵模式。另一方面,就高中學生使用「大學課程資源網」的行為,探討使用者介面設計認同、科技接受程度與使用滿意度之現況與差異性分析。最後,驗證各徑路指向之顯著性。研究方法採取問卷調查法與統計分析,採用「大學課程資源網科技接受與使用者介面設計問卷」研究工具,經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與分層次因素效度分析後,針對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一至三年級學生,以立意抽樣方式進行調查,有效樣本共480人。最後,本研究依照研究目的和假設驗證所需,分別以描述性統計、單一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積差相關與多元迴歸進行資料統計。 經統計分析後得知:高中學生對於大學課程資源網的各構面題項,除了流暢度之外皆達到同意的顯著水準;差異性分析中,在三年級的學生在「知覺功能」與「使用滿意度」構面上同意程度較一年級學生高,第一類組的學生在「知覺功能」與「知覺系統支援」構面上同意程度較第三類組高,而時常使用網際網路搜尋資料的學生在「知覺功能」與「知覺有用性」同意程度高於偶爾使用的學生;各構面之間呈現高度相關,且在各路徑驗證皆符合研究假設之正向可預測性。Item 基於人機互動觀點分析科技接受模型之研究─以繁星校內線上預選系統為例(2011) 李子豪; Tzu-Hao Lee本研究以人機互動與科技接受模型建構「繁星校內線上預選系統」使用者行為的特徵模型。並探討就一般普通高中學生使用「繁星校內線上預選系統」的行為,討論人機互動、科技接受程度和使用滿意度之現況和差異性分析,並且驗證實驗假設之徑路顯著性。本研究工具有「繁星校內線上預選系統」平台以及「繁星校內線上預選系統科技接受問卷」。分別對臺灣五間一般高中學校的高三學生實測,以立意抽樣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共298人。最後本研究依研究目的和實驗假設驗證所需,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多元迴歸進行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結果中發現:除了「版面差異性」未達同意程度外,其它構面皆達同意程度。差異性中發現「系統操作時數」背景變項在「知覺有用」構面上,3到4小時好於2到3小時;「系統操作時數」背景變項在「行為傾向」構面上,多於6小時好於少於1小時。各構面呈現高度相關,且各構面徑路除「版面差異性」、「色彩豐富性」、「設計精緻性」對「知覺易用」及「色彩豐富性」對「知覺有用」未達顯著水準外,其它徑路皆達顯著水準,符合研究假設之正向可預測性。依據研究發現所作成之結論與建議,將提供為相關研究者與單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