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年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92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廖平經學六變所建構的歷史圖像(國文學系, 1997-03-??) 林淑貞廖平,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特異獨行的怪傑,其經學思想凡經六變,對於六變,世人褒貶不一,本文嘗試紬繹其六變軌則,冀能勾稽其企圖建構之歷史圖像,以察其創制初心。論述理序分為五大部份:一、從廖平的生平及著作來考察六變的時代背景及其所面對的課題。二、勾勒六變的內容以了解前後變化的軌跡。三、藉由六變,爬梳其開展出來的義理詮釋路向。四、此六變之意義,終究欲建構出什麼樣的歷史圖像?其理論根柢何在?如何可能?五、六變對於時人及後人之影響何在?Item 唐代詩話、詩格論述詩歌風格之品類與表述方法(國文學系, 1999-03-??) 林淑貞唐代詩話、詩格中,最具特色者有二:一、揭示詩歌創作的體勢結構與門法。二、標示詩歌的風格品類與表述法式。攸關體勢結構之論述是屬於創作論,論者甚夥,且各逞其能地爬梳唐人創作的法式。至於論述風格品類及表述方式者尚無,僅有針對某一特殊詩話或詩格作一詮解。本文基於此,欲重新檢視唐代詩話與詩格作品中,攸關論述風格品類的分品情形及銓評風格的表述方式為何?能否彰顯唐人特殊的審美趣味或觀照詩歌的態度?Item 試論儒家藝術精神之轉化(國文學系, 1995-03-??) 林淑貞本文旨在重新思考古樂式微之後,是否迫使孔門藝術精神的轉化與沒落?文分五部份論述。一、儒家音樂思想的特質。二、音樂思想之衍變與發展。三、漢代藝術媒材之轉移。四、儒、道藝術精神之體悟。五、儒家藝術精神之轉化。魏晉南北朝是個玄學鼎盛的時代,但是呈現在音樂思想方面,依舊以儒家禮樂教化為主導,本文欲重新思考:我國古代以音樂為中心的教育,在古樂式微後,是否迫使孔門藝術精神的轉化與沒落?論述的理序先概述儒家音樂思想的特質,再論兩漢魏晉南北朝音樂思想發展的脈絡,從歷史制度及音樂思想談起,繼而探討在詩樂分途發展中,音樂媒材轉換的問題所關涉的一些現象,以考察藝術精神之轉化。Item 雜歌謠辭所反映的社會現象(國文學系, 1996-03-??) 林淑貞本文旨在探究《樂府詩集》之雜歌謠辭所反映出來的各種社會現象,俾能勾勒宋朝以前之社會面向。本分三部份論述,引論部份先導出雜歌謠辭之名義問題,分從音樂性、作者、內容來分析,次論其句式結構;本論部份再考察雜歌謠辭所呈現的各種社會現象;結語部份則論民間歌謠與文人詩歌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