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年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92
Browse
1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乾嘉衍派,章黃嫡傳」 ──石禪先生潘重規教授《論語今注》特色析論(國文系, 2017-09-??) 賴貴三; Lai, Kuei-san石禪先生潘重規(1908-2003)教授為國府遷臺(1949)後,臺灣國學界公認的第一代大師,早年師從章炳麟(太炎,1869-1936)、黃侃(季剛,1886-1935),深習文字、聲韻、訓詁小學,旁及經子詩詞、《紅樓夢》考證,尤於敦煌學蜚聲國際。其學真積力久,涵養湛厚;其人「卑以自牧」,可謂「謙謙君子」。自民國四十年(1951)底,授課之餘,應臺灣師大人文學社「國學講座」之請,於禮堂親講四書經義,傳播倫理道德,闡揚傳統文化,匯成《論語今注》,為其講授四書的精心力作。全書以精簡流暢的白話文,逐篇逐句進行註釋,闡發《論語》要義,深入淺出、鞭辟入裡,具有「辨章考鏡,引證詳確」、「注解清晰,簡明扼要」與「紮基深厚,推求根本」的特色,實為初習《論語》學子最佳入門體道用書。Item 紀大奎及其《雙桂堂易說》探析(國文學系, 2002-06-??) 賴貴三清儒紀大奎(1746~1825)《雙桂堂易說二種--觀易外編、易問》,至今尚無相關研究論文、專書,惟近儒杭辛齋(1869~1923)《學易筆談》標榜揄揚,謂其「講宋學,而能闡發性理,與六十四掛之爻象變通化合,尤為歷來講《易》家之所未有。」筆者因緣拜讀其書,欲命題指導研究生撰寫《紀大奎雙桂堂易學研究》碩士論文,特為先導,爬梳要義,歸納條理,作為教學相長與切磋研究的基礎;限於篇幅,僅探討全書綱領,陳說其《易》學旨趣,統整分析為九條義例,期望能揭曉紀氏《雙桂堂易說》融貫圖書與理學於一體,自成一家之言的學術成果;並開顯紀氏統攝河洛理數與道德《易》學,因襲創制,繼承發展,在圖書《易》學與清代《易》學史中,可能的學術定位與評價。Item 《翁方綱藄四庫提要稿‧經部‧易類》考釋(上)(國文學系, 2003-06-??) 賴貴三本文以「澳門中央圖書館」典藏原「何東圖書館」移贈的《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經部.易類》為考釋的主體,計有《四庫全書》著錄者二十二種、存目著錄者六十一種暨未見著錄者二種,總共八十五種,都是翁方綱以行書親繕的底稿,具有「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價值。限於篇幅,本文先以《四庫》著錄及未著錄者計二十四種,為辨讀考釋的對象;其餘存目著錄者六十一種,則俟諸將來。本文先概述此稿流徙典藏及影印出版的來龍去脈,以標識文獻難得的珍貴與價值;次就《四庫》著錄者二十二種、未著錄者二種,逐一辨讀釋文,並核校《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鑒證二者的異同詳略;結論則以此稿的文獻特色、版本記錄及學術價值等,提供學者觀照比較的研究參考。Item 焦循定稿《仲軒易義解詁》寫鈔本考釋(國文學系, 2001-05-??) 賴貴三Item 荷蘭博物館中華書畫文物考察觀善記(國文學系, 2004-09-??) 賴貴三Item 潁川賴氏遷徙考略(國文學系, 1992-04-??) 賴貴三Item 荷蘭萊頓大學漢學研究院「白津」學記(國文學系, 2005-09-??) 賴貴三本文是筆者客學荷蘭萊頓大學漢學研究院,在優美的「白津」河畔,潛思靜學的第三篇學記,是回憶紀念,也權作學術印象,提供學者參考。文分四節:一、「萊頓大學漢學研究院歷史及人物考察」,敘述萊頓大學的發展歷史,以及漢學研究院的歷任院長教授。二、「萊頓大學漢學研究院文物及圖書考察」,說明漢學院懸掛的展示文物,以及圖書館典藏的大致概況。三、「萊頓大學漢學研究院早期基督宗教碑拓二種」,錄釋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與元朝〈大元敕賜十字寺碑記〉精拓。四、「荷蘭所見李鴻章出訪詩題及遼代佛教碑拓一種」,記錄李鴻章題寫於荷蘭旅館的一首七絕詩文,與出使歐美環球之旅梗概;並鈔錄遼代〈大都崇聖院碑記〉,都是難得一見的歷史文獻。Item 《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經部‧易類》考釋(下)(國文學系, 2004-03-??) 賴貴三Item 焦循理堂先生手批《周易兼義》鈔讀記(一)(國文學系, 1998-03-??) 賴貴三清儒焦理堂先生(一七六三∼一八二○)為乾、嘉之際學養深富的經學名家,尤以《易學三書》的�w貫發明,最為學者稱道。 先生傳世手稿、眉批及刊本甚多,兩岸均有珍藏;其中《十三經注疏》明刊本,先生得來不易,鑽研甚力,眉批乙正,朱墨斑斕,具有學術研究的價值。筆者借覽鈔讀,全文記錄以供學界比較、分析、考釋及校訂的參證史料;限於篇幅,僅先迻錄「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八卦,其餘內容分期刊載,以饗讀者。閱覽此份眉批資料,可知先生易學深受漢、魏以來象數易家的影響,其中先生易學思想的先後繼承,完成一貫的體系,可說奠基於此時的讀書有得;而先生好學深思的精神,尤富啟示的意義。Item 焦循理堂先生手批《周易兼義》鈔讀記(二)(國文學系, 1999-03-??) 賴貴三本文為前期的延續,就焦里堂(1763-1820)手批毛晉汲古閣本《周易兼義》中「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預、隨、蠱」十卦鈔繕原文,新式標點,呈現焦氏雕菰樓易學最早期的原貌,可提供考證比較的參據。並就其《易通釋、周易補疏、易話》等後期著作中,爬梳相關內容,以案語的形式互相對照,透過前疏後密的易學體例,可以鑒察焦氏易學的學思歷程、進路、方法與旨趣。原批中,以漢魏象數易家為重,可知其淵源所自;而考據與易例兼重,充分體現焦氏易學的先後一致,也是乾嘉樸學重本貴創的特色所在。本著以經證經,以傳證經的求實精神,焦氏能全面掌握形式與內容的理則,歸納出以易例、易辭鉤貫條達的機制,遂創造出旁通一貫的論證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