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年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92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從莊子「無用之用」察其「用」之蘊義(國文系, 2019-09-??) 鄭栢彰; ZHENG, BO-ZHANG本文從字義上探討莊子「無用之用」的真正意義,得知其並非否定「用」之價值功效,而是從「本顯價值」的向度肯定對象之實用性,藉此有別於常人經由「他賦價值」的考量來忖度對象之實用觀,讓對象顯發多元價值之「大通為用」。莊子透過「無用」開顯「心氣之用」的認知意旨,將「用」之主導權轉移至對象本身,適性而用以達全己益人之效;惠子則以「心符之用」為認知意旨,將「用」之主導權建立在使用者主觀意識上,致使窘於其用。莊子以「心氣之用」應世之目的,在消解常人(或惠子)因「智」而起分別心之成見,讓用之價值不落小大對立差別,並拈出「處於材與不材之間」隨機顯用要領,使個己免受執用自限之累,進而處身通達其用以合於道之逍遙化境。Item 試論《莊子》的言意困境與審美超越(國文學系, 2007-09-??) 沈維華《莊子》對言意關係有諸多論述,總歸於「言不盡意」。而面對「言不盡意」的困境,莊子則是提出「得意忘言」論,試圖以「忘」的方式,「虛」的態度來解決,亦由此達到主觀精神的超越,進入大美至美的境界。Item 莊子與自然生態(國文學系, 1991-04-??) 莊萬壽Item 無我而無物非我:呂惠卿《莊子義》中的無我論(國文系, 2013-09-??) 林明照; Lin, Ming-chao本文集中於就呂惠卿《莊子義》的無我論進行分析,以呈現呂氏詮《莊》的意旨及關注。呂氏在詮《莊》中所展現的無我論題,主要關涉了幾個層面:首先,呂氏對於自我認同的基礎進行了細膩的解析,以此作為無我的實踐前提;其次,在無我的實踐進路上,呂氏提出反思自我形構的來由,以及層層遣除以達自然回應的忘境的修養工夫;再者,在無我的境界意義及政治實踐面向上,呂氏關注治世心靈對於性命之理的了解及順應,以此作為無為治道的基礎;同時氣運環轉所展現出的生命活力及就此把握的價值創造,更是呂氏理想的治世心靈所應當具有的形上智慧以及身心情境。呂氏詮《莊》既有契合《莊子》哲學意旨之處,更有其創造性的詮釋觀點,而這含蘊了其對於時代課題及個人政治實踐的哲學性詮解。Item 莊子的人生理想(國文學系, 1990-03-??) 朱榮智Item 莊子、向郭與支遁之消遙觀試析(國文學系, 1998-03-??) 沈維華莊子哲學可以逍遙二字貫通之。何謂逍遙﹖歷來學者詮釋不一。本文先分別以「無待無為」、「適性」、「即色義」來揭示莊子、向郭、支遁三家之逍遙觀。再進而比較三者之關係,從中探討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向郭逍遙義能否真的相應莊子之旨趣﹖一是支遁的逍遙義真能取代向郭之原注嗎﹖希望藉由對原典的解讀與理解,能對逍遙義有較周全的認識。綜觀莊子、向郭與支遁三家之逍遙義,儘管其觀點不一,然卻有其共通之處,即是惟有在無待境地上的聖人,才稱得上真正的逍遙。Item 陳治安探求《莊子》本義的方法(國文學系, 2009-09-??) 簡光明《南華真經本義》是明代重要的莊學著作,惟歷來莊學史研究者鮮少以本書為研究對象。陳治安積極收集歷代莊學史資料,只要與莊子有關的文獻,一句都不願遺漏,且認真思考莊學史的各種現象與問題,評論各種對《莊子》解讀之悖謬,形成一套解《莊》的理念,強調註《莊》應探求莊子本義。陳治安認為「人共一心,理無二趣」,註家必須有良好的人品才能正確掌握莊子本義,在註解方法上主張「以莊解莊」,亦即以外雜篇解內篇:以〈達生〉解〈逍遙遊〉,〈寓言〉解〈齊物論〉,〈外物〉解〈養生主〉,取〈山木〉解〈人間世〉,〈田子方〉解〈德充符〉,〈天地〉解〈大宗師〉,〈在宥〉、〈天下〉解〈應帝王〉,其餘各篇可以此類推,參觀互證。惟自宋代蘇東坡提出莊子對孔子陽擠而陰助之說,認為〈讓王〉、〈說劍〉、〈漁父〉、〈盜跖〉為偽作,明代學者多承其說。《莊子》篇章若有偽作,則「以莊解莊」就未必是莊子本義,因此陳治安針對蘇軾的論點一一駁斥,以說明《莊子》是一完整的思想。整體而言,陳治安過度強調註家人品在理解《莊子》的重要性,有「以人廢言」之嫌;從人心之所同設身處地去理解莊子立言的本意,立論無可厚非,問題是:每個註家都自以為掌握莊子本義,思想的詮釋卻大不相同,此外,「以莊解莊」的大方向是可取的,但不代表《莊子》中沒有偽作。雖然陳治安探求《莊子》本義的方法在理論上不是沒有缺失,但他能自覺地反省註《莊》的方法,考察莊學史的發展,詮釋莊子思想亦深刻而有見地,使《南華真經本義》成為明代莊學史的重要著作。Item 宋人「佛學思想源於莊子說」析論(國文學系, 1994-03-??) 簡光明Item 莊子的觀物思惟及其對中國繪畫鑑賞的影響(國文學系, 1995-03-??) 毛文芳本論文有兩大重點,一者釐析莊子哲學中之觀物思惟,一者考察此思惟在中國繪畫鑑賞理論上的應用情形。正文分為三節:第壹節--由「物化」到「齊物」的物象思惟、「心齋」與「坐忘」的觀物方式與無限時空觀等三個層面釐析莊子哲學的觀物思惟。第貳節--考察莊子「濠梁對話」與「物化」等相關寓言,以及超越玄遠的境界追求,以明瞭莊子觀物思惟中的藝術觀照作用。第參節--探討莊子觀物思惟分別應用在繪畫鑑賞理論上的幾重表現,包括:第一、六朝以來逐漸形成「重神忘形」、「重意忘形」的文人畫理念。第二、畫家「遺物以觀物」、「以天合天」、「技進於道」的觀照作用。第三、國畫手卷形式中所蘊涵的時空意義。第四、逸品畫風及其發展而來的超逸精神。第五、透過畫幅上留白、筆皴墨染與境界上氣韻動勢的追求,具現出莊學中道藝合一的理想。Item 莊子對孔子的評價(國文學系, 1991-04-??) 謝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