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59
  • Item
    動物朋友的贈禮:拜訪黑猩猩對志工環境認同與解說的影響
    (2019) 林孟樺; LIN, Meng-Hua
    都市化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便利,卻也將人們從自然環境中抽離,如今動物園和水族館已成為現代人和野生動物接觸的主要管道。由於動物能給予直接而快速的行為反應,有助於我們思考自然與動物的價值,因此動物也適合作為重新連結人與自然的橋樑。本研究以參與2015年臺北市立動物園「與黑猩猩建立友好關係」研究計劃的12位解說志工為研究對象,從12位解說志工的經驗出發,探討拜訪黑猩猩的經驗和動物園內的社會文化,如何改變他們的「環境認同」及對解說的看法與作法。 研究結果發現,參與志工的環境認同,以及對解說的看法與作法皆有所改變。透過定期的拜訪與互動,志工們對黑猩猩與動物產生了正向的情感連結,並深刻地體會到人與黑猩猩、與動物的相似,從而開啟了許多與自然、動物的社會與道德價值相關的反思。反思的內容顯示出志工們的環境認同受到拜訪黑猩猩的影響,與自然的關係更拉近了一步。更重要的是,志工們的感受與反思並不只局限於思想上,而是在解說策略上、生活行為上、對動物的態度與行為上都有所轉變。
  • Item
    從學校樹木保育行動探索環境教育之展開、實踐與省思:以桃園市內柵國小為例
    (2019) 徐明麟; Hsu, Ming-Ling
    教育對於人類生活極為重要,而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國民小學教育場域,一直是推動學校環境教育的重要目標。教育工作者企盼環境教育能讓學生具有生活化與操作化之真實情境體驗,以利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之解決能力,並透過參與環境行動過程,讓學生型塑應有的價值觀、態度與社會責任。本研究個案係為桃園市大溪區的一所鄉村小學:內柵國小,從2011年起以校園樹木保育行動,開展學校環境教育。本研究係為應用科學實證研究成果之環境友善公民行動,並進一步以民族誌為研究取徑,梳理研究個案之學校環境教育利害關係人,透過其經歷述說、對話、訪談與影音資料,探究該校由樹木保育到環境教育之實踐過程。本研究個案之樹木保育行動,初始於學校領導者與教育人員覺察校園樹木可能造成校安危機,希望解決校內樹木枯枝危木所衍生之安全問題以及改善學校老樹生長的衰敗情形。透過樹木保育專家學者的協助,援引樹木學理專業知識與樹木保育無毒有機技術支援,經由學校人員團隊的長期田野實踐,逐漸讓樹木衰敗現象得到改善。另從2015年起,研究者親身進入研究個案之田野場域,經由四年樹木保育行動具體實踐經驗當中,梳理本研究「人、樹、行動」之民族誌故事脈絡,即以科學為本之實事求是作為、以生態中心觀點的環境倫理典範轉移,以及運用美學調和教育現場多目標扞格衝突。這些皆為研究個案由樹木保育至環境教育實踐過程中之特有文化特質。內柵國小師生走出教室並從校園環境樹木衰敗真實情境中,透過實用主義觀點,採取樹木根系棲地改善與正確樹木修剪之在地校園樹木保育作為,冀盼內柵學生將來能成為對環境有責任感的地球公民。
  • Item
    野柳地質公園華語遊客負責任環境行為結構方程模型之研究
    (2019) 范士文; Fan, Shih-Wen
    臺灣近年來觀光旅客人數大幅增加,帶動旅遊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常在電視報章等媒體聽到或看到遊客在旅遊景點破壞景觀、生態,以及環境等不良行為的相關報導。旅遊景點是發展旅遊的客體,當其被破壞之後,觀光活動及其衍生的經濟和相關利益也將會消失。因此,旅遊景點的永續發展與遊客環境友善行為之關係相當重要。由於遊客的行為對於環境的影響非常鉅大,本研究即欲探討影響遊客負責任環境行為的相關變項,藉此尋求改善遊客破壞環境行為的解決之道,以及瞭解推動遊客觀光環境教育在景區管理之可能成效。本研究採取立意取樣方式,以問卷調查法和實際觀察法之研究取徑,總共收取412份有效樣本,以結構方程模式的潛在變項之路徑分析來檢驗各項假設的支持情形。研究結果發現,遊客的違規比率高達25%,而團體遊客的違規比率顯著低於散客的違規比率。另外,研究結果也發現,信念、主觀規範以及個人規範為影響華語遊客行為意圖之重要變項,然而行為意圖與行為沒有相關,表明遊客的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並不一致,本研究之結構方程式假設模型之驗證信念、主觀規範以及個人規範至行為意圖的路徑成立,但是行為意圖導致實際行為之路徑,則無法成立。
  • Item
    台灣休閒潛水員環境行為守則內涵建構
    (2019) 李育德; Lee, Yu-De
    以珊瑚礁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海岸遊憩活動,為海岸周邊社區提供採補以外的收入來源,卻也為沿海珊瑚礁環境帶來改變,其中發展快速、活動過程與珊瑚礁也最接近的休閒潛水活動更是造成珊瑚礁生存壓力的重要來源,亟需以適當的方案促使休閒潛水者實踐負責任環境行為,同時提高遊客與當地業者之環境意識,進而達成海岸自然環境保護並維持社區的經濟及文化資產健全。 本研究旨在探討適用於參與休閒潛水活動的潛水者行為守則之內涵,作為制定適用於休閒潛水活動參與遊客與業者共同遵守之行為守則與潛水員環境教育之參考。研究方法以國際間休閒潛水活動行為守則、場域規範、政策法規及相關休閒潛水環境管理策略進行統整歸納及分析,發展出休閒潛水活動遊客環境行為構面,再以基隆東北角具代表性潛水地點的教學者、業者及鄰近場域工作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以瞭解休閒潛水產業發展的脈絡,並探討以環境行為守則作為休閒潛水員及相關從業者作為管理工具的操作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為因應水肺潛水的環境衝擊,改善教學訓練過程、教學者的帶領、相關規範與同儕的鼓勵是促使潛水員採取負責任環境行為的重要因素。研究並提出潛水員的環境行為守則,包含:「水下行為」、「綠色消費」、「環境知識」、「旅遊及潛水行程規劃」、「陸上環境行為」、「參與環境行動」等六項;以及適用於潛水業者的潛水中心行為守則,包含「辦理低衝擊水肺潛水活動」、「經營友善環境潛水中心」、「環境知識的傳達」與「環境行動」等四項。
  • Item
    以隱喻抽取技術探討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應用於環境教育傳播取徑分析-以臺灣櫻花鉤吻鮭為例
    (2019) 羅仁傑; LO, JEN-CHIEH
    臺灣櫻花鉤吻鮭為臺灣特有亞種,是冰河時期孑遺生物。因其稀有與瀕臨絕種,在生物多樣性、物種遺傳、生態系統、棲地生態,及其關連的人類文化、學術研究、自然歷史、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等領域,皆有極高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也帶出臺灣森林溪流生態系統議題,乃至全球氣候變遷的課題。 在政府積極保育、學者專家多方研究、發揮多元文化創意,以及傳播媒體大肆報導下,臺灣櫻花鉤吻鮭有了「國寶魚」的美名。在許多設計與繪圖表現中,都經常出現臺灣櫻花鉤吻鮭的身影,促使其成為臺灣的代表意象和生態文化的重要圖騰。在呈現臺灣不同區域的特色與面向時,對於不同的受眾與用途,相關美學意象的內涵會針對物種特徵、美感呈現、生態保育、棲地連結、環境教育,展現不同的表現形式及不同的美學意象。 本研究目的在於建立臺灣櫻花鉤吻鮭的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分析架構,以圖像傳播理論,分析臺灣櫻花鉤吻鮭在傳播過程中的環境美學形式與內涵,以及生態意象代表類型與概念,然後探討將臺灣櫻花鉤吻鮭的環境美學及生態意象應用於環境教育傳播取徑之具體作法。本研究以隱喻抽取技術(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ZMET)針對政府機關相關工作人員、環境教育及傳播學者與相關圖像傳播及繪製人員,進行深度訪談。透過受訪者篩選出的各種臺灣櫻花鉤吻鮭代表圖像與訪談內容,進一步從圖像的外在形式、內在意涵、特殊連結等進行分析,呈現受訪者內心對於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的完整看法,發掘隱藏的視覺訊息與情感,釐清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受訪者對於圖像美感的關心多於生態內涵的表現;圖像的美感追求有時與事實違背,圖像生態內涵的真實表現有時容易喪失美感的表現,生態自然現實與個人情感認知不盡相同。然而,圖像風格與圖像功能可以互相呼應,因應不同的圖像功能要選擇不同的表現形式,才能發揮適當的效果。整體來說,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會因受訪者對於環境及生態的覺知、知識、態度、信念、行為等面向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本研究的貢獻在於,過去的研究大多針對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個別分析,但是筆者基於長期對美學研究的基礎,特別將兩者同時納入分析架構,以敘明環境與生態是一體兩面,美學和意象兩者也不可分離,必須將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同時分析與探討,在進行環境教育時,才能就不同的傳播取徑來設計教材內容與實施方法,進而達成提升環境素養的目標。
  • Item
    探討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BS TW)公民科學家的參與動機、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果
    (2019) 彭詩婷; Peng, Shih-Ting
    公民科學做為21世紀蓬勃發展的科學研究方法之一,所擁有的優勢除了補足傳統以科學家資料蒐集緩慢困難的問題,同時可作為大眾接觸環境教育的重要媒介。然而針對公民科學家本身的研究,不管國內還是國外比起其科學研究結果都相對缺乏。因此,本研究針對公民科學家參與公民科學計畫的重要因素,參與動機、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果進行深入探討,同時以Falk及Dierking於1998年即提出的自由選擇學習理論和學習情境模型,了解公民科學家的學習歷程中受那些因素影響。本研究以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BS TW),臺灣的鳥類公民科學計畫為研究對象,於2018年運用量化的問卷分析公民科學家的動機和學習成果,2019年1月以質性參與式觀察和半結構式訪談了解參與時的學習歷程。在回收的126份有效問卷成果上BBS TW的公民科學家最初的參與動機以價值觀構面最多,持續動機在價值觀、社會互動和組織計畫構面上皆有顯著成長。學習歷程中,參與者辨識鳥類的能力、價值觀與環境敏感度等受不同學習情境影響。最終學習成果上持續參與BBS TW的公民科學家在知識、態度、行為與技能上都顯著高於中斷參與者。建議針對不同客群以主打不同參與動機,學習資源上加強聽力與圖像或學習環境的結合,期望本研究結果能利BBS TW公民科學計畫更有效的執行。
  • Item
    關渡自然中心執行國小環境教育課程方案之評鑑
    (2005) 陳仕泓; Chen Shih Hung
    本研究研究宗旨為對評鑑關渡自然中心現有提供給國小學生的環境教育方案其執行的現況以及執行後的成果,並提供資訊作為改善方案的執行與運作以及日後發展環境教育方案的參考。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參與方案的學生以及陪同的教師及家長之意見,並在詮釋結論時,輔以教學執行人員之會議記錄以及關渡自然中心內部文件資料。研究者針對參與方案的學生問卷部分共回收305份,陪同教師38份,陪同家長51份。其研究中重要之結論如下: 壹、關渡自然中心國小環境教育課程方案執行現況: 一、方案教學人員以非環境教育背景的志工為主,其表現受到參與學生與陪同人員的肯定,可再加強教學方法以及有關溼地生態環境的知識與內涵。 二、課程活動內容能夠傳達自然公園的宗旨,並強調戶外教育的精神,但在兩個小時內無法將所有課程目標與活動進行完。 三、教學環境整體表現受到陪同家長與教師的肯定,但不如教學人員及課程內容所受的肯定,並且加強教學空間隔絕性以及教學課程設備與設施。 四、使用方案的學生以及陪同人員大都為第一次參與自然中心的活動也是第一次來到關渡自然中心 貳、參與關渡自然中心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的學生課程參與反應與學習成果: 一、大部分的學生能夠在愉快過程中的學習,但無法完全集中精神在課程活動上且沒有將所學紀錄下來 二、大部分學生能夠在基本溼地知識、正向的態度以及學習印象能有不錯的學習成果。 參、參與關渡自然中心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的學生、隨行教師與家長,後續參與意願以及相關意見: 一、使用方案的學生以及陪同人員對所參與的課程活動表達出高度滿意程度。 二、陪同教師對教學活動的預期目標高於目標達成滿意程度。 三、使用方案的學生以及陪同人員繼續參與關渡自然中心相關活動方案的意願相當高。 本研究並依照上述結論:針對該課程方案執行、方案的未來發展、後續研究提出各項建議。
  • Item
    數位攝影技術融入臺灣地區國民中學環境教育教材創作歷程及其教學策略之研究
    (2004) 林連鍠
    本研究係運用數位多媒體科技,配合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委託台灣師大環保中心的「2003年台灣生態工法博覽會—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台灣師大學環境保護中心汪靜明教授研究小組執行的「2004后番子坑溪集水區域自然生態工法博覽會規劃及設計服務」之計畫,融入相關之環境教育推廣。 以SONY VX-2000的DV攝影機及個人電腦的DVSTORM2非線性剪接系統,記錄生態工法在后番子坑溪的實施過程與有關環境教育的影像記錄,完成影像的輸出,實際用於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中的彈性課程的內容中,並且透過問卷的調查,來了解老師與學生的反應。 在研究的進行中,透過數位影像技術與設備的現況了解,找尋可普遍使用的設備與軟體資源,去記錄與完成一套適合環境教育的數位教材,並且實際使用於教學的使用上。期能對於教材,特別是環境議題、生態教材方面的製作能有所助益。 在製作數位教材與使用的歷程上,透過攝影、非線性剪接技術的學習與嘗試,還有運用參與式的行動研究,一方面記錄了生態工法的施工過程、環境教育的實施呈現,乃至於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教學園區完成的整個過程。另一方面也記錄著研究者的創作歷程,及提供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所能採用的教學策略。 再者,透過他人的影像記錄及訪談,讓研究者更能具有不同面向的思考模式,在數位教材的製作內容上,能更具完備性。
  • Item
    藝術作品中的環境概念之研究
    (2003) 邱子容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自然環境和藝術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尤其在一九六○年代以來,環境問題引發的環境思潮而使得生態環境的思考更已滲透、輻射到社會的每一階層和角落的時代之下,和環境互動密切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在環境上出現的回應和反映。 在環境覺醒思潮中,七○年代以後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出現了關心環境的藝術家,他們用不同的藝術語彙表達的相同對土地的關注和熱愛。而台灣也在一九八○年代開始,由於西方環境關懷藝術的浪潮以及台灣環境的惡化,而陸續產生許多和環境意識、環境危機呼應的藝術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呈現出了深刻的環境關懷,也可讀出隱含其中豐富的環境概念,本研究以環境的角度切入這些藝術作品,挖掘並分析其中的環境概念,並探索這些藝術作品中的環境概念能在環境教育上的推展價值。 本研究歸納了以下幾點主要結論: 一、在第四章的探索中,本研究認為藝術的發展和自然環境長久以來便有密切的互動關係。 二、從時間點上的觀察和回溯下,本研究認為台灣的環境思潮和環境問題影響著台灣的環境關懷藝術的發生,以及藝術作品中環境概念的出現。 三、台灣藝術界在環境問題的回應上,有愈來愈蓬勃的趨勢。 四、「環境藝術」,以及「和環境關懷有關的藝術」,在名詞的定義上仍很模糊。
  • Item
    探索地方永續發展議題與願景之研究-以金門島為例
    (2003) 莊瑞續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藉由適當的民眾參與技術進行共識決策的過程,來探索金門民眾對永續發展議題與願景的看法,包括探索金門邁向永續發展需關切的議題;確認這些永續發展議題之共同目標;以及探索金門的永續發展願景。本研究在分析民眾參與相關文獻及藉由訪談瞭解金門風土民情後,決定以民眾參與技術中的德爾菲技術為研究方法,進行意見的蒐集與共識的凝聚,而參與本研究的諮詢委員含括金門當地政府官員、民間社團、國家公園與教育界等各界人士代表。本研究在經過三回合的德爾菲問卷後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在金門邁向永續發展所需關切的議題方面,在環境、經濟、社會與制度層面共過獲得29項金門邁向永續發展需關切的議題。分析這些議題發現金門民眾較關切環境、經濟與社會層面的議題,對於制度層面的議題較不關切,且所關切的議題多受到金門的島嶼特性、離島特質與地方特色三個因素的影響。 在永續發展議題的共同目標方面,針對金門邁向永續發展需關切的議題,共確認出142項有共識的共同目標,並發現諮詢委員對各議題所建議的未來努力目標,大多能獲得認同形成共識,不過其中對於與區域合作以及利用開發手段解決問題的相關目標,諮詢委員間較無共識。在金門永續發展願景方面,歸納分析出七項金門的永續發展願景,作為指引地方發展方向之參考。 本研究並依據研究結果,分別就政府相關部門、後續發展及後續研究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