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尋找那片綠草如茵~以學生為本的高關懷青少年自然體驗課程初探(2011) 蔡幸紋; Hsing-Wen Tsai本論文以2007年本人親身參與設計並實施之台北縣樹林中學國中部「高關懷彈性課程」之自然體驗課程作為案例,以完全參與的角色進行參與觀察,分析課程設計的理念、過程,以及對於學生參與情形的觀察及訪談,探討自然體驗課程的實施對於高關懷學生帶來的影響,並基於此經驗,對往後有意發展類似之自然體驗課程的教師提出建議。 本課程是由三位校外教師所設計,皆具有豐富的登山與自然觀察經驗,並曾與高關懷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接觸。本課程的場域以生態豐富的步道為主,有時會在農場等半人工的環境進行。本研究以10名國中三年級的學生為對象,這些高關懷學生的共同起點行為包括有出缺席不穩定、偏差行為、情緒不穩定、學業成就低落等。本研究的課程是每週一天,為期一學期的課程,事先設計規劃並保有足夠的彈性,讓青少年有自主學習的機會。 研究發現,高關懷學生的參與阻力強,透過適當的準備、引導配伴能幫助他們進入自然;在自然環境寬敞的空間,以及生物的主動親近下,高關懷學生在情緒上顯得較為放鬆,情緒恢復得較快速。在肢體上也較願意開放自己,甚至在與生物的互動過程中、及自然地景喚起的熟悉感,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重建完整的自我。Item 牽起自然體驗與特教孩子之手-特教孩子在自然體驗活動中之學習反應初探(2007) 徐邦寧; Hsu, Pang-Ning環境教育應該將特教孩子納入考量的範疇。本研究以關渡自然公園為研究場域,規劃設計一天式自然體驗活動,透過參與觀察記錄活動施行過程與特教孩子對於參與活動的反應,並於活動後針對觀察班級的老師開放問卷。 本研究中主要有三大固定式的自然體驗活動設計,一、「大自然市集」,即收集不同色彩的自然素材,讓孩子能運用視覺或觸覺能力,探索自然環境;二、「小小濕地泥巴王」,讓孩子藉由玩泥巴的方式,嚐試與體驗親手調水與泥的過程與產生感覺;三、「讓我們看雲去」,讓孩子藉由漫步於濕地生態,發揮五官來體驗整體自然環境的能力。除此,加入一些大自然當下情境所激發出來的活動。 從參與觀察與老師開放問卷結果可發現,解說志工運用的引導方式不同,如:示範、互動問答、情境模擬、講解、圖卡等,對不同的孩子而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活動施行過程及孩子參與後,特教孩子們是能夠嚐試運用自我的聽、看、觸摸、聞等感官,來體驗與感受外在環境與自然事物,並開始願意進行關於自然的探索、辨識、觀察,並且激發特教孩子對於自然事物與活動參與的學習興趣。除此,還能經由大自然生物直接帶來的驚喜,而產生與大自然接觸的獨特經驗。在經老師的回應中,亦發現特教孩子參與活動的過程,是能增進社會適應的面向,帶來了自然體驗的面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