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從參與的觀察者角度初探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之環境教育意涵
    (2014) 羅鈺婷; Lo Yu Ting
    本研究目的為從環境教育觀點出發,從參與的觀察者角度,探討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之環境教育意涵。研究對象,以《石門水庫營運五十週年特刊》內容之「石門水庫環境教育紀行」為範疇,以其中所記載之環境教育活動(不包含會議)進行(1)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之歷程趨勢分析;(2)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之意涵分析;(3)研究者在參與觀察歷程中之學習歷程及參與者角色。 本研究以WHO-IDEA思議方法為研究架構及內容釐清之工具,並以質化及量化混和方式進行分析。研究者於2010年9月-2013年12月期間,進入研究場域參與觀察。藉由(1)參與觀察法,實際參與相關會議活動之資料蒐集及參與觀察紀錄;(2)文件分析法,將活動之會議紀錄、影音資料、活動議程手冊等彙整分析。透過此兩種研究方法使資料相輔相成於研究結果。以及深度訪談的方式進行相關資料的蒐集。 本研究結果為(1)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因不同時代背景,經研究分析歸納內容可將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之議題發展歷程分為保育治理期、環境教育基地建構期及環境教育發展期。(2)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之意涵及目的在保育治理時期著重於災害防救、自然保育之內容類型,活動目的主要為建構集水區居民及工程人員之覺之、知識、態度;環境教育基地建構期之環境教育活動目的以培植環境教育種子教師之工作坊為主,活動內容以知識及技能學習為設計考量,並發展活動所需之環境教育據點及課程設計;環境教育發展期之環境教育活動目的為發揮石門水庫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之功能,提供大眾申請環境教育四小時課程,在覺知、知識、態度上增進對石門水庫環境及水資源之關懷及環境素養。(3)研究者之參與歷程從單純的觀察增進對石門水庫環境教育知覺之、知識、態度,到實際參與影音及會議記錄,活動協助,資料彙整等,達成技能及行動之環境教育目標。因此本研究肯定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在各背景時期之意涵價值,提供北區水資源局檢視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推廣及辦理相關活動上的檢討、自評與規劃參考。
  • Item
    大學生參與「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通識課程之學習歷程研究
    (2011) 石純齊; Shih, Chun-Chi
    在環境失衡的現代,推動環境教育已是刻不容緩的事。在大專院校,環境教育的推廣有賴於環境教育融入通識課程中方能實施與達到成效。有鑒於此,本研究問題為一:學生於課程進行期間如何與教師、課程這三者進行交流、互動?歷經學期通識課程後是否有所轉變?二、研究對象在學習歷程中的環境倫理和永續發展觀念脈絡為何?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針對選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99學年度第1學期「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通識課程的22位學生進行歷時一學期的田野調查,透過文件蒐集、參與觀察法、初步性訪談,研究者最後篩選出11位學生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並於課程結束後進行深度性訪談。經文件蒐集處理、對話記錄轉譯完畢,研究者將所有的資料進行歸納、分析、轉譯與詮釋。 研究發現:「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通識課程透過實作和體驗,教學會更具有說服力,但仍需要適當的導引;課堂上的實務分享、指定專書閱讀,能提升學習效率;而「模擬聯合國會議」價值澄清課程,能使學生設身處地為他者著想,並瞭解更深層的永續發展觀。透過一學期的引導,除了感同身受,擴大思考的共鳴,學生亦嚮往簡樸生活,重新找回自己與自然間的密切關係,以大自然為師;進而付諸行動,甚至成為影響他人的一份子。 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研究結論:學生明顯提升對周遭環境變化的關注、對環境危機的意識與覺醒、對當前重大環境議題的瞭解,培養出主動關切環境問題的態度,進而轉變為主動探索、學習環境方面的知識,並在個人生活中實施環保的能力。最後從環境教育本體出發,提出對環境教育相關之通識課程教學者及未來研究之相關建議。
  • Item
    國內外環境教育法比較之研究
    (2010) 吳鈴筑; Wu Ling-Chu
    環境教育立法是時代的趨勢,適逢國內外積極推動環境教育專法之際,而且我國剛完成公布環境教育法;鑑於環境教育法重要性,將影響未來環境教育政策的推動。本研究問題為一、國內外環境教育法規範內容有何異同及特色?有何值得我國參採之處?二、我國環境教育法對環境教育有何可能的影響? 本研究採用比較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分析比較法以美國、巴西、日本、韓國、菲律賓與我國之環境教育法的法律內涵進行比較研究;另為瞭解我國環境教育法對環境教育可能的影響,則利用深度訪談法訪談對環境教育實際運作有多年經驗及深入瞭解之學者、環保團體及政府行政人員之觀點,再進行資料整理、歸納、分析與詮釋。 研究結果為國內外環境教育法之共同性規範為立法目的符合環境教育發展理念、規範對象為全體國民、環境教育主管機關大部分以環境機關主導、重視學校環境教育推動、著重環境教育專業人員養成及提供經費推動環境教育;而差異性規範為社會環境教育推動方式不一、少數國家明列環境教育場所、環境教育認證主體規範不同及有些國家沒有明確經費來源。另外,我國環境教育法推動可能的影響,大多數受訪者認為環境教育法有助於解決所面臨問題、經費規範對環境教育有相當幫助、認證可以提升品質及專業化等。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分別為一、我國環境教育法推動重點:將環保概念及環境議題形成信念、運用媒體宣導擴大全民參與、提升政府機關行政效能、增進政府人員環境教育專業能力、提供各種機制促進各界參與及加強學校環境教育課程與人才培訓等。二、施行細則及子法研訂方向:周延完善訂定施行細則、健全公正研訂認證辦法、研擬基金有效運用配套、建立落實4小時環境教育管考機制及妥善規範裁罰基準等。
  • Item
    以環境教育的觀點建構生物多樣性教育的行動概念
    (2008) 曾聰賢
    自1992年地球高峰會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來,生物多樣性成為全球最受重視的環境議題之一,但生物多樣性的流失快速,唯有透過全體人類共同的參與及投入,才是生物多樣性保育唯一的出路。但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多而複雜,哪些是重要且有助於提升行動力的概念,在推動大眾生物多樣性教育上甚為關鍵。 過去概念的研究大多以德懷術的方式,透過專家問卷反覆的調查得到相對主觀的結果,但在每次問卷中,概念如何被挑選則不得而知。本研究之特色在於以研究者為工具,豐富詳實的紀錄整個過程,先以質的分析獲得生物多樣性教育的重要概念,再由環境教育的相關研究中找出影響環境行動的重要影響因素,並由行動知識、環境素養、環境教育目標內涵的相關研究中對照出篩選原則,透過篩選取得有助於提升大眾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意願及行動之概念,最後經過三角檢定及專家意見的修正而完成,共得五大主題二十四條行動概念,以提供給從事大眾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教學者、課程設計者或方案規劃者參考。 五大主題內容如下: 一、使大眾瞭解何謂生物多樣性及其重要性:內含五條概念,傳達生物多樣性中所有變異的重要以及生物多樣性對人類及環境的重要關連。 二、使大眾覺察並瞭解生物多樣性的危機:內含四條概念,傳達生物多樣性因人類的行為及其交互影響之下以加成的速度消失。 三、培養大眾正確的生物多樣性價值觀:內含六條概念,包括欣賞生物多樣性之美及價值、關懷與尊重其固有價值、欣賞與認同不同文化、關懷未來世代以及拋開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等,以賦予大眾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育的責任。 四、使大眾瞭解生物多樣性保育的行動面向與策略:內含七條概念,傳達減少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的重要面向,包括社會層面與個人層面,並傳達出成功的希望。 五、使大眾瞭解到環境正義的彰顯有助於減少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內含二條概念,傳達落後國家及弱勢族群的貧窮、生存及被剝削等問題,亦會影響生物多樣性。
  • Item
    自然關聯性中的經驗、觀點、情感與親環境行為之研究:以馬來西亞高等教育華人青年為例
    (2018) 張晉賢; Chong, Jin-Xian
    馬來西亞係為多元文化且自然資源充沛之國家,生態旅遊及自然資源管理發展良好,但是在環境心理學之親環境的行為研究上卻付之闕如。研究者從小成長在華人新村,這是華人祖先在移民到馬來西亞時,就已經建立的聚落,然而華人從中國祖籍地南渡至今,超過半個世紀,研究者係為馬來西亞第四代的華人,也是一位馬來西亞的青年。馬來西亞經過快速的發展,經濟優渥、社會狀況良好,也讓研究者深受良好教育。在世代高等教育已經非常普遍之際,當代教育是否影響了馬來西亞華人青年對自然的瞭解不可而知。本研究旨在調查馬來西亞高等教育華人青年自然關聯性以及其如何影響親環境行為之路徑,希望在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管理之外,也能透過教育與溝通管道,推動環境教育之總體營造。 本研究採用自編量表,係以Nisbet (2009)的自然關聯性量表和新生態典範量表(Dunlap et al., 2000)為主軸,進行自然關聯性的觀點(自然的外部世界觀)、自然關聯性的經驗(與自然的物理關係)、自然關聯性的情感(內在認同的情感)之分析,並且運用了Kaiser(1998)所發展的生態行為量表進行親環境行之分析。最後,利用量化的方式進行分析,找出自然關聯性與親環境行為之關係及路徑。本研究通過如社交媒體渠道、青年相關組織和現場發放等多種途徑的滾雪球方法收集青年問卷,並使用結構方程模型(SEM)進行數據分析,以探索構建個體之間的關係。 透過本研究預期能夠驗證在自然關聯性所提出的相關理論,並且進行差異性分析比較,找出相關的文化、教育、社會等背景差異依據,進行相關的研究分析探討,解決目前馬來西亞華人青年在自然關聯性與親環境行為的缺乏項目,互相學習並且對症下藥。在推動馬來西亞環境教育、生態旅遊和自然資源管理的溝通時,可透過不同媒介的環境教育傳播、方案、課程進行,希望能夠提升自然經驗的培養、情感面向的心靈提升和生態知識的學習,讓這一代青年能夠與環境互相了解邁向更永續的經濟、環境與社會發展。
  • Item
    藝術融入海洋環境教育對海洋素養提昇之研究-以海科館「針織珊瑚陸上造礁」活動為例
    (2019) 陳映伶; Chen, Ying Ling
    海洋是世界地表面積最大的生態環境,透過海洋所發揮的生產力與各種自然現象而影響了整個人類的生活與文化。隨著海洋環境問題的浮現與惡化,聯合國Rio+20將水下生態列入提出的1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中,以確保海洋資源的永續發展及海洋素養的建立。海洋素養的形成,需從教育,生活,文化,藝術…等各層面建構而成。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也發展「海洋素養」及相關綱要,成為各國及台灣海洋素養建立與海洋教育執行之參考。   本研究探討從教育層面建構台灣學童之海洋素養,研究對象為12年國教學童,透過海洋課程模組,將針織藝術融入海洋環境教育現場教學,以引起學童之學習興趣。設計問卷調查方式,從量化與質性分析,研究台灣1到12年級學生之海洋素養現況,以及透過針織藝術教學融入課程之後,是否達到海洋教育成效,提昇研究對象之海洋素養。   結果顯示本研究對象之海洋素養現況,經過海洋環境教育課程及針織教學介入之後,在海洋環境知識進步顯著,平均分數上升;在海洋環境態度則並無顯著差異;對於海洋環境採取行動也沒有顯著成長。針織藝術活動部分介入,研究對象接受課程知識意願較高,同時對學習針織技巧有極大興趣。從半結構式訪談,參與活動教師對於針織活動持肯定態度,並能列舉課程對於參與學童之行為影響。   本研究是台灣首度以針織藝術創造模仿海洋生物型態,融入海洋環境教育傳遞海洋珊瑚礁生態概念之案例,並期待提供未來更多跨領域課程融入海洋環境教育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