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8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濕地負責任環境行為增進之研究:以關渡重要濕地為例(2024) 吳思儒; Wu, Szu-JuItem Pre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Vietna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2023) 陳胡淵; Tran, Ho UyennoneItem 環境教育實務工作者在海洋廢棄物議題的教學實踐與教學觀點(2022) 洪鈴雅; Hung, Ling-Ya教學者的教學觀點往往會反應在教學實踐上。然而目前對於非正式和非正規的環境教育實務工作者的教學觀點研究甚少。對於沒有教育背景的實務工作者,其教學觀點與實踐的關係仍不清楚。本研究以現象學研究方法,個別剖析五位長期投入在「海洋廢棄物議題教學」的環境教育實務工作者,了解其教學實踐與教學觀點,再從五位共享的經驗現象,再次思考和建構環境教育的本質義涵。現象學分析揭示了五位研究參與者的最終理想是改善他所關切的環境問題,認為「環境教育就是影響他人成為『環境行動者』」。意義本質共六項,分別為「置身現場覺察與探索環境問題」、「轉化經驗進行教學」、「改善環境問題為目標」、「擴大影響力的行動」、「環境倡議和教學的雙重使命」、「教學者即行動者」。五位研究參與者在的議題教學觀點有共通性,以「視環境為問題」的教學觀點切入,偏好直接參與(做中學)的教學策略搭配議題解說知識內容;但在教學實踐的具體策略上因教學者特質而有差異,其過往的生命經驗連帶影響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的不同。研究最末提供研究限制說明及未來研究之建議。Item 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行政領導作為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情形之探究(2023) 鄭權鑫; Jeng, Chuan-Shin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行政領導作為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情形之現況、差異和相關。以調查研究法針對中部地區六個縣市的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研究工具採用正向美德優勢力量表、校園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量表、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行政領導作為量表,採分層隨機取樣方式,發出383份樣本問卷,回收326份,有效問卷320份,有效回收率為83.6%。問卷資料分析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獲得以下結論: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整體表現現況為高程度;「心靈超越」層面表現最高,「人道與愛」層面表現最低。二、國民小學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行政領導作為整體表現為高程度;「推動願景與理念」層面表現最高,「社區關係合作與資源鏈結」層面表現最低。三、國民小學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情形整體現況為高程度;目標價值「和平」層面表現最高,「繁榮」層面表現最低。四、不同性別、學歷國民小學校長的正向美德表現有顯著差異。五、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 行政領導作為整體表現沒有顯著差異;但不同性別、學歷、學校地理位置國民小學校長分別在五大層面表現各有顯著差異。六、不同性別國民小學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 情形有顯著差異。七、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表現與行政領導作為之間具有中度正相關。八、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表現與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情形之間具有中度正相關。九、國民小學校長行政領導作為與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情形之間具有高度正相關。本研究依據上述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主管機關、國民小學校長以及未來研究者作為參考。Item 自然科學博物館高中生環境議題探究與實作學習方案發展之研究(2022) 吳景達; Wu, Ching-Ta本研究係探討在 12 年國教 108 課程綱要開始實施之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基於教育部重點發展館所之任務,遂以國內高中生為教學對象,發展以環境議題為主題,進行探究與實作的學習方案之理論和實務研究。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本館為場域,選擇全球氣候變遷為環境議題教學主題,採取專題導向教學,引領高中學生,透過二階段引導式探究與實作學習歷程,進行議題的理解,並且產生解決議題的行動。研究對象是組隊報名參加「溫室氣體與溫室效應探究與實作」競賽的高中、高職學生,共計有 52 組 131 位學生。為瞭解教學方案的學習成效,本研究以測驗式問卷蒐集參與學生在全球氣候變遷認知的學習成效,從學生在參加研習前的平均得分為 8.14 分,研習後平均得分為 10.11 分,延宕後測平均得分為 10.39 分,可以發現教學方案所提供的全球氣候變遷課程不僅有助於增加學生的認知,亦具有持續性的學習效果。完成探究與實作學歷程的學生共計有16 組 44 位學生,藉由評比學生在參加前發表的探究規畫,和完成後發表的成果報告,發現在學習歷程前後學生在「科學探索」與「結論獨特性」二項有顯著差異,可見教學方案有助於增進學生對探究與實作的學習。另從半結構性訪談發現,有許多組的學生中斷學習歷程是在「發現問題」與「規劃研究」階段,最希望得到的協助是輔導和研究資源的提供,因此研究者發現除了需更進一步的加強探究與實作前的引導培力課程,更建議科博館可以主動將學習方案和學校的多元選修課程、科學性社團活動結合,提供學生更多參與、以及輔導的機會;並結合社會資源,打造媒介和提供學習資源的平台,以協助更多的學生進行探究與實作的學習。Item 臺灣民眾對於野生動物與遊蕩犬貓關係之認知(2023) 王敬皓; Wang, Ching Hao許多研究顯示,遊蕩犬貓對於野生動物已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在 2022 年中研院內建臺灣物種名錄將外來種犬貓更新為入侵外來種。在臺灣目前已有《動物保護法》立法管理遊蕩犬貓,但由於零安樂政策實施,管理成效及管理方式在近年被大量討論。國內外文獻皆顯示了其中政策的規劃往往與民眾對其議題的知識、價值、態度有關。因此本研究使用價值、態度、行為模型 (Value-AttitudeBehavior Model ,VAB) 作為基礎理論,配合背景變項及相關經驗普查,探討臺灣民眾的野生動物價值、對於野生動物與遊蕩犬貓關係的知識程度、遊蕩犬貓管理態度及相關行為,並且分析以上之相關性及影響力。本研究探討臺灣民眾對於野生動物與遊蕩犬貓關係之認知,民眾之態度,針對遊蕩犬貓管理進行行為檢視,以了解影響民眾飼養行為及勸導意願的良窳。研究最終回收 1482 份有效問卷,從結果來看,不同背景變項及飼養經驗對於野生動物價值取向、遊蕩犬貓與野生動物關係知識、遊蕩犬貓管理態度及相關行為皆具差異性。民眾具備野生動物存在及權利價值者,對於大多數遊蕩犬貓管理態度呈現正向影響,但無法預測遊蕩犬貓致死(安樂死)管理態度。民眾擁有知識程度的差異性,影響民眾對於遊蕩犬貓數量控制、致死管理態度,及避免餵食遊蕩犬貓、攜帶犬貓外出需要牽繩的飼養行為及勸導意願。Item 社區參與蟾蜍山文化景觀形塑(2022) 謝佳吟; Hsieh, Chia-Ying永續發展是一種目標也是一種過程,當我們要在永續發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從「社區」尺度著手,可能是一個較符合人們行動模式的方式。蟾蜍山聚落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在2016年劃定為文化景觀,聚落發展提出以「人與生態共生的新眷村永續聚落」作為目標。文化景觀是人類與其自然環境交互作用下的多樣性表現形式。在文化景觀的基礎概念下,文化景觀與在地居民生活文化息息相關,保存與維護的過程勢必也須在地居民的參與。 本研究以台北市蟾蜍山文化景觀為單一個案研究對象,採文獻蒐集、參與式觀察,及訪談收集研究資料。對於居民而言,當居住的環境通過成為文化景觀,在地轉型發展成為必然之事。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區如何參與文化景觀保存並與之相互影響、形塑的過程,也藉由蟾蜍山的案例思考地方文化、環境與人共生的永續未來願景。透過文獻了解,文化景觀與社區參與、永續發展的關係相當緊密,文化景觀的保存架構中,不僅重視文化保存的價值,也強調著社區的參與與永續發展。 研究結果顯示,在地居民認為蟾蜍山文化景觀的內涵包含在地歷史與文化的基礎、良好的生態環境、人與環境共生的日常生活。社區居民在聚落保存轉向文化景觀發展的參與過程中,逐漸展現社區自主的力量,在參與的醞釀之下逐漸形成社區組織台北市大安區社區發展協會,而後將文化景觀發展的部分目標作為社區發展目標。聚落的發展與居民對於未來的想像呼應著永續發展的願景,尤其展現在社會層面上,聚落綿密的社區網絡,成為實踐在地永續的強大力量。Item 民眾參與路跑賽事環境保護行為之研究(2022) 白芷瑞; PAI, CHIH-JUI近年來臺灣路跑產業迅速發展,民眾對於路跑運動賽事有極大的熱誠與參與度。然 而,大型體育賽事雖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與地方經濟收入增加,在賽事過後會產生許多 一次性垃圾。國內目前探究馬拉松路跑活動中進行對環境保護行為之研究與文獻較少, 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為理論基礎,使用問卷調查法 設計問卷並且交由多位專家學者進行審查,探討民眾對於參與賽事所產生一次性垃圾與 對參加路跑賽事推動環境保護行為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 為意圖」、「行為」,以及路跑參與者其環保行為與個人背景變項探討各個變項之間關 聯性。本研究使用 SPSS26 進行資料分析,採用描述性統計與推論性統計進行彙整,並 且分析問卷結果。影響民眾參與路跑賽事環境保護行為,以計畫行為理論分析影響因子,影響程度較 大者為「行為意圖」對「行為」,其次依據影響程度的大小,依序為「知覺行為控制」 對「行為意圖」、「態度」對「行為意圖」、「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而「主觀 規範」對於「行為意圖」無直接關係。本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在參與路跑賽事時對於環 境保護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及「行為」優於男生。「有聽說過或知道環 保路跑賽事」的路跑賽事參與者,在推動環境保護的態度、主觀規範變項結果較好。年 齡較大路跑賽事參與者,在計畫行為理論結構分析中,各方面之變項表現較好。至於其 他的變項,例如居住地、學歷、職業、參加路跑賽事頻率、路跑花費金額、月收入、路 跑賽事資歷,對於其環境保護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行為皆無 顯著差異性。Item 探討國中教師在永續發展教育計畫下的實踐與教師信念:以高雄市立溪埔國中為例(2023) 楊詠而; Yang, Yung-Er1987年《我們的共同未來》開啟了永續發展的脈絡,而「教育」是促進永續發展的關鍵(UNCED, 1992),並在2003年提出聯合國永續發展教育十年計畫2005-2014,揭示了永續發展教育的面向,做為未來持續推動的依準。因應國際的永續發展教育計畫,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結合社區永續發展試辦計畫」。本研究挑選參與此計畫的溪埔國中,探討學校實踐永續發展教育的課程及教師信念。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方法,透過訪談及文件來收集研究資料。本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在實踐永續發展教育課程之歷程中,採團隊共識與討論選定課程主題為鳳梨,利用素養導向課程設計方法,以學生為中心來強化學生的能力,並連結永續發展目標「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而產生對課程的信念、期望與價值。這是一套跨領域的課程,並以滾動式的模式隨時調整具體的方向。進入課程設計前,核心團隊教師需要克服對在地不熟悉的挑戰,利用課餘的時間去社區走訪、踏查與交流。大家在集體中產生學習、創新與分享,影響了永續發展教育課程的目標、內容與發展方向。此外,教師們將接收到的內容轉化成課程,在課程設計與實施的信念上有所異同,也回應著與傳統教育的不同。且教師在實踐永續發展教育課程下,教師的專業能力不再侷限於原本的學科中,打破了主流社會的印象,拉近了學校與社區之間的距離,將在地社區的素材融入學科,對未來的課程、永續發展、永續發展教育也有更具體的想法和省思。核心團隊也因良好的團隊合作關係與領導者的個人風格,使大家的參與和討論顯得更有意義和價值。綜合研究結果與文獻,本研究提出學校實踐永續發展教育四個面向之研究建議,(一)永續發展教育計畫部分,為綜合結合社區永續發展試辦計畫目的與研究結果,以永續發展教育的內涵及特性提出未來可參考的計畫核心概念;(二)教師部分,分別提出針對夥伴關係、教師永續發展教育信念、教師與領導者自我批判與省思之建議;(三)課程部分,為綜合教師教學、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連結之課程設計與教學模式之建議;最後(四)則是對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Item 探討我國青年的氣候行動及影響因子(2022) 卓宥阡; CHO, Yu-Chien近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皆指出氣候變遷造成的風險不容小覷,為此揭示氣候變遷是具高度危機性的全球問題。面臨氣候危機,青年世代未來將會擔負更大的角色,為應對氣候變遷的重要力量之一,且青年採取的氣候行動對於人類的永續發展至關重要。此外,近年有越來越多國外文獻,針對氣侯行動之影響因子進行探究,甚至著手有別於過去傳統聚焦在個人化的氣候行動因子,而是以其他的框架與模型,詮釋現今影響氣候行動的因素。為此,本研究結合多個模型與架構,進而更全面性探討我國青年採取氣候行動的確切原因。本研究以我國青年為研究對象,採量化研究之問卷調查法,以立意取樣方式進行問卷發放,共回收1,566份有效問卷。藉以氣候變遷素養、集體行動之社會認同模型(SIMCA)以及健康信念模型(HBM)為架構,以瞭解青年氣候行動的現況,並探究影響青年採取氣候行動的關鍵因子。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青年具有相當高的氣候行動意願,但實踐層面較著重「軟行動」層面,包含搜尋氣候相關資訊之技能、採取氣候說服行動、實踐氣候友善消費等。此外,影響青年採取行動的因素有知識構面中的內容知識、情意構面中的自我效能,以及集體模型中的恐懼和社會認同,故提升青年採取的氣候行動,可以透過增加氣候相關的內容知識或是強化自我效能感與社會認同感,進而促進其採取氣候相關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