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中地方學課程對學生地方感形塑-以宜蘭學為例(2024) 簡婉庭; Jian, Wan-Ting在全球化浪潮下,許多在地特色及人們對鄉土的認同感逐漸流失。然而,臺灣各地以多元方式建立地方學。宜蘭高中開設「宜蘭學」課程,以宜蘭為主軸,讓學生從社區或舊城區出發進行探究,成為學校特色。宜蘭學結合知識、行動、技能,學習不僅在教室內,也在室外,讓學生重新認識生活的土地,形塑地方感。本研究探討地方學課程對學生地方感之形塑,以選修宜蘭學課程之學生為研究對象,以課程設計、學生學習過程、學生的轉變為主軸,在一學期的課程中透過課程觀察、課程問答、作業表現、心得回饋、師生訪談等,探討以宜蘭為核心的地方學課程對學生的影響。研究方法採質性方式分析,以地方本位教育、地方感形塑相關理論分析高中的地方學課程設計與規劃、教師教學策略與引導,及學生學習的歷程與地方感之轉變。宜蘭學以「做一個有溫度的宜蘭人」為課程目標,教師著重在地知識與學科知能的整合,並強調學生對地方的感受、體察及情感表達。課程設計從在地出發,結合學校、社區、環境等在地資源,讓學生在多元的學習任務中,親自體驗、探索。學習過程中不僅增進環境與地方知識,教師也協助學生梳理每次與地方互動之後的感受,建構學生在地方的回憶、意義與連結,產生對家鄉的情感與熱愛,並將此美好的感受化為關懷宜蘭、傳承文化、保護環境之動力。學生在一學期課程中,經歷概念學習、意義建構、情意產生、循環回饋等地方感形塑階段,在地方認知、地方認同、地方依附、地方依賴等不同構面的地方感皆有提升,並提出對在地的想像或改善願景。Item 地方本位教育課程議題融入發展對偏鄉學童學習動機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2022) 洪胤倫; Hung, Yin-Lun偏鄉面臨的挑戰包含:學習動機相對弱、人口結構老化、文化刺激不足、社會風氣封閉、日常生活貧困等,因此教育在偏鄉需要承擔的更多的責任與功能。對於以上挑戰,地方本位教育課程透過高度與地方連結的特性,讓學生從學習中窺見與生活的關係,期能進而提升學習動機、參與地方議題或事務。本研究參考國內外研究,將學習動機區分為四向度:價值、預期、情感、執行意志,以地方本位教育課程探討偏鄉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提出研究問題如下:一、偏鄉學生在地方本位教育課程實施後價值、預期、情感、執行意志面向的動機表現情形為何?二、地方本位教育課程對偏鄉學生動機之價值、預期、情感、執行意志面向之影響因素為何?三、實施地方本位教育課程以增強學習動機的挑戰為何?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深坑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本研究之研究方法採五等量表、輔以半結構式訪談。研究結果發現,地方本位教育課程能夠增強偏鄉學生之學習動機。學生透過地方本位教育課程的學習,能找到與自身與地方、學習內容的連結,產生正向的價值;同時對地方知識、技能的精熟也能帶動學生的信心、自我效能,使其相信自己能夠參與學習任務或者社區活動;課程也能提升學生對學習的正向情感,主要影響來源為:課程內容的設計、教學策略的運用;學生的執行意志受對地方的價值向度、情感向度及對未來的考量影響。Item 地方永續發展教育對高中生地方感之形塑—以南投高中環境解說隊為例(2021) 鄧伊棋; Teng, Yi-Chi每個地方所擁有的經濟、環境、社會文化都不同,所以追求永續發展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利用教育的途徑讓學生了解地方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本研究為探討「地方永續發展教育」的課程發展歷程以及對高中生地方感的影響,透過收集與分析南投市的經濟、環境、社會文化三大永續發展的資源以及「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來設計營隊課程,培訓南投高中的環境解說隊,在課程中與地方團隊與政府合作,以南投市景點作為教學場域,讓學生以此場域進行實際的解說活動提升學生對於地方的情感。本研究以自願參加環境解說隊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的營隊活動,並透過前後測問卷、學生心得與開放問題、小組作業、教師訪談以及研究者觀察札記,來探討地方永續發展教育對學生地方感的影響。 研究方法採用質化與量化混合的方式進行分析,用以了解地方永續發展教育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歷程為何,以及學生參與融入地方永續發展教育的營隊課程後對地方感有什麼影響。在分析結果後能發現學校要發展地方永續發展教育必須跟地方合作,並設計因地制宜的課程內容,才能培養學生的地方感以及地方永續發展意識。而透過融入地方永續發展教育的解說營隊課程,能讓學生更加認識地方,提升對地方的情感,並提供機會讓學生親身走訪景點,了解地方發展上的議題。學生也開始思考能為地方做些什麼,希望透過自已的力量把這份美好讓大家知道。Item 天母地區地方本位教育重要內涵之探究(2020) 曾毓仁; Tseng, Yu-Jen本研究從地方本位教育的實務工作中開始,以研究者的工作團隊「善步地方教育工作室」在天母推動的地方本位教育課程為起點。本研究運用Smith(2002)提出的地方本位教育的文化研究、自然研究、解決真實問題、工作現場實習、參與社區發展與公民議題五個重要取向為架構,以聯合國所提供的未來發展原則-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為依歸,蒐集關於天母地區各面向的資料,並訪談天母在地重要團體及地方人士,發展天母地區的地方本位教育重要的教育內涵,並編製一份審議問卷,邀請天母地區重要的地方人士以及當地學校環境教育業務職掌的老師們填寫問卷,判斷其重要性及他們對於各重要內涵的想法,最後統整、修改成天母地區之地方本位教育內涵。 此研究產出天母地區的地方本位教育內涵共19條,文化研究6條,自然研究4條,解決真實問題2條,工作現場實習2條,參與社區發展與公民議題5條。文化研究、自然研究、解決真實問題較有交集,工作現場實習、參與社區發展與公民議題則有爭議較大且分數較低。Item 環境學習中心地方本位課程發展與實踐之初探(2014) 陳繹如; Chen Yi Ru地方本位教育是環境教育的一種延伸,強調運用學生生活的社區環境做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習回歸生活。在動手做、實際經驗、思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除了提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更因所學能回應當地社會文化與環境議題,使學生能體認自己是社區環境的一份子,提昇公民意識與環境素養。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方式,以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裡山塾發展與執行地方本位課程為例,探討環境學習中心如何運用地方本位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概念,以七大要素為原則:「運用真實環境資源」、「科際整合」、「問題解決模式」、「協同教學」、「以學習者為中心」、「獨立與合作式學習」以及「真實性評量」,規劃與執行一套具有在地特色且能呼應學生學習需求的課程方案。並瞭解由環境學習中心提供當地學童持續性地方本位方案的挑戰與優勢,提供未來欲發展類似課程方案之單位參考。 本研究歷經十一個月時間,經計劃、執行與分析,得到以下之結論: 1.由SEER歸納出的地方本位教育成功七要素確實能幫助教學者在課程設計上的指引。 2.「課程的持續性」、「內容是否連結真實生活」以及「教學是否給予學生建構學習的機會」是落實地方本位教育的關鍵。 3.環境學習中心實踐地方本位教育的優勢有:本身對在地議題的瞭解,既有的平台角色、教師資源與訊息管道。挑戰則是:「以對外推廣為主,重視人次」的營運模式、深入連結社區的困難性、習慣申請計劃補助來執行課程方案,以及地方本位教育需要長期人力陪伴等。 4.「課程能符合學生、家長教育學習的需求」、「利用課後時間進行」、「合理收費」以及「統籌人力資源」為提昇環境學習中心執行地方本位課程可能性的四大策略。Item 高中選修地理課程中的地方感研究—中正高中地理玩家為例(2019) 岑天晴; Shum, Tin-Ching Crystal本研究藉由觀察中正高中24名學生的選修地理課程,找尋可融入高中課程的地方本位教育元素。將過程中觀察與訪談的進行分析,以理解地方教學的拜學方式與對學生的影響,並提出臺灣高中課程的地方本位教育之具體建議。課程內容包含了地方傳說、當地特色和傳統文化,學生可瞭解學校區域的地方特色,本研究針對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對於地方感的教學技巧及學生接受地方感教學的效果作探索為主軸。分別以地方依附、地方依賴、地方認同的相關內容與課程中的內容相配合,以此進行深入訪談及記錄。 研究方法針對實際觀察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反應與師生訪談。質化問答發現學生對於校周範圍(士林區、中正區)並不熟悉,透過課程了解地方基礎知識外,其後對地方特色、地方產業或人文活動學習後。大部分學生能對於地方發展發表自己的意見或開始欣賞該地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擔任亦師亦友角色,展現出對於地方的熱愛並引導學生對於地方事件以情意部分作深入討論,因此師生關係的培養在地方感的教學是不可或缺的部分。Item 探討地方本位戶外課程對活動涉入及地方依附之影響─以瀛彰宜跨校地理人文營隊為例(2018) 曾鈺文; Zeng, Yu-Wen地方本位教育以地方的現象作為其教學內容,而要了解地方的現象戶外教育便是一種常見的方式,戶外教育的特質能夠讓學習者以自身的感受實際體驗,透過與地方的交流互動,讓學習者能夠與地方建立情感甚至了解自己在社區中角色與責任,本研究之目的即是探討地方本位戶外課程對學生活動涉入及地方依附之影響,並以參與彰化地理人文營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參與學生中有三分之二的學生來自於外縣市,三分之一為彰化在地高中學生,因此研究者除了探究三校學生在營隊過後對於彰化地方依附改變之外,同時亦針對來自於外縣市的學生,了解學生透過營隊課程活動後是否同樣會影響自己家鄉的地方依附。 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觀察法、以及訪談法,分析上則以質量混合之方式,用以了解學生在量化數據以及質化內容的改變。從量化資料的結果來看,學生在營隊課程進行完後,對於彰化地方依附有所提升並達到顯著差異,而來自外縣市之學生家鄉地方依附在平均數上雖有提升,但並無達到顯著差異。然而在質化的問答發現學生透過營隊的課程以及與他校同學的互動,增加了自己對於家鄉的認識,對於彰化高中的學生而言發現自己對於家鄉並不了解,除此之外對於來自其他縣市的學生,他們亦從營隊過程中,透過相似的議題或是場景,聯想到自己家鄉也擁有相似的問題或環境,進而重新連結自己過往的經驗或是家鄉。另一方面,研究結果亦發現,當學習者於營隊中的活動涉入與學生彰化地方依附以及家鄉地方依附皆為達到正相關,換句話說當學生於課程中涉入程度越深,其地方依附也可能會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