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52
  • Item
    海洋永續:一位海洋紀錄片工作者的實踐歷程
    (2024) 羅力; Lo, Li
    本研究以自我敘事的方式描述紀錄片工作者羅力導演從保家衛民的職業軍人轉變為以海洋永續為志業的實踐歷程;研究者從搜集羅力導演的生活札記、學習筆記、影片創作以及與見證人對話之逐字稿和紀錄開始,以敘事研究的方法透過主位觀點的自我省思和客位觀點的分析與詮釋,聚焦在羅力導演接觸海、學習海及奉獻海三個階段的行動經驗,提出以影像紀錄來實踐環境教育的教學架構與學習模式。第一階段接觸海(in environment)是敘說羅力導演海洋生活環境當中的覺察與行動,在完成海洋居民生活專輯及製作清除沈船環境紀錄片之後,發現真實體驗、與受訪者良善對話和影像紀錄是實踐環境教育的重要因素;第二階段學習海(about environment)是敘說羅力導演回到學校培養環境知識與環境素養的歷程,透過導演的課程筆記、研究論文以及和教授們對話後,導演建構出環境教材架構和紀錄片製作實踐環境教育的循環架構:(一)以傳統生活智慧為基礎融入當代環境知識,是社區環境教材發展的基礎。(二)生活實踐、永續管理及影像紀錄是社區執行環境紀錄片製作循環與實踐環境教育循環的核心內容;第三階段奉獻海(for environment)是敘說羅力導演以參與式陪伴和社區使用影像紀錄來實踐環境教育的完整歷程,過程中發現:(一)社區紀錄片的拍攝過程可以讓長輩擁有成就感;(二)能引發社區居民對環境的覺知;(三)讓傳統智慧融入當代知識可以產生新世代面對環境的觀點;(四)讓社區居民對生態環境擁有真實的感受;(五)讓製作團隊在面對生活環境時有多元的發展空間;(六)能拉近社區居民產生如親人般的互動;(七)讓製作團隊與受訪者擁有檢視過去和思考未來的能力;(八)讓社區居民更加珍惜彼此。因此研究顯示,社區環境教育人才的培養及社區發展需要以參與式的陪伴及良善的對話為核心,讓社區居民在幼年與少年時期以體驗遊戲親近社區生活環境,在青年與壯年時展現創新與發展的企圖心,進而逐漸形成中年與老年時期社區的生活智慧傳承,因此讓社區居民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中都能創造自己的價值與成就感,是羅力導演建構影像紀錄實踐環境教育模式後的重要發現。
  • Item
    觀賞者之環境態度建構初探——以海洋環境保護影片為例
    (2021) 陳郁方; Chen, Yu-Fang
    人類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與此同時卻常常破壞我們賴以維生的環境。國內外許多環境公害事件的發生讓人們開始重視環境教育,期許能藉此改善現況。近年來,環境教育發展迅速,除了傳統親身進入環境的解說導覽之外,多媒體教學也是常態之一。2019年底出現的COVID-19影響了人們的社交生活,對於教育方面亦是造成不小的衝擊,許多地區必須採取遠距教學,數位化的學習模式成為教學的必須替代方案。在此情況下,多媒體教學的學習成效值得更深入探討。  本研究目的為了解學習者在觀賞海洋環境保育影片後,其環境態度各構面的提升狀況,希望能分析影片教學應用在環境教育時,對於環境態度的建立有何種幫助。透過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相關分析與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後得到之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對於「使用影片接收環境議題相關資訊」所抱持的態度正向,且影片對於受試者的環境態度建構確實有幫助,各構面均達顯著差異,但效果量普遍偏低(僅「行為意向(d=0.434)」達中效果變化)。不同背景因素方面,性別與居住地對於觀影前後環境態度建構影響都不顯著,工作性質是否與海洋相關對於觀影前後環境態度建構的影響顯著,且工作性質於海洋不相關者表現較好。另外,影片內容與呈現方式對於受訪者學習有影響。而在分析八項環境態度構面之間的關係後,發現八項構面均存在正相關關係。  本研究認為工作差異對於觀看影片後的環境態度建構有影響,且建議如要使用影片作為環境教育教學媒介,應多加注意影片內容與呈現方式是否恰當,才能避免降低教學成效。
  • Item
    以植物為主要媒材的立體造型手工藝創作之研究
    (2022) 王文輝; WANG, Wen-Huei
    綠色工藝精神蘊含自然、循環、再生、生命力等元素,是一股清新的當代工藝潮流。每種植物的莖、葉、花、果實、種子都各有其特色,經乾燥後的植物材料是一種非常好的媒材,只要運用這些特色進行創作,就會完成一些令人驚豔的創作,而這些創作也符合綠色工藝之精神。本研究是使用經乾燥後植物之枯枝、落葉、落果等自然素材進行動物立體造型手工藝創作,研究中會探討植物材料的取得方式、處理方法、整理方法、分類收藏等,並透過市集擺攤展示這些創作出的手工藝品。研究結果發現,以植物為主要媒材,經觀察模仿動物的形象,運用想像力、創造力,可以創作出動物造型的手工藝作品。尤其植物材料轉變為動物造型手工藝品,兩者之間的反差,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奇感,促使人們想要參觀這些作品,也是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出植物所能展現的魅力,讓更多人體會到大自然的奧妙。依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建議可以發展立體動物造型之文創商品,或是將以植物為主要媒材之創作成果,轉化為環境教育課程。關鍵詞:植物材料、手工藝品、立體造形、環境教育
  • Item
    從學校樹木保育行動探索環境教育之展開、實踐與省思:以桃園市內柵國小為例
    (2019) 徐明麟; Hsu, Ming-Ling
    教育對於人類生活極為重要,而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國民小學教育場域,一直是推動學校環境教育的重要目標。教育工作者企盼環境教育能讓學生具有生活化與操作化之真實情境體驗,以利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之解決能力,並透過參與環境行動過程,讓學生型塑應有的價值觀、態度與社會責任。本研究個案係為桃園市大溪區的一所鄉村小學:內柵國小,從2011年起以校園樹木保育行動,開展學校環境教育。本研究係為應用科學實證研究成果之環境友善公民行動,並進一步以民族誌為研究取徑,梳理研究個案之學校環境教育利害關係人,透過其經歷述說、對話、訪談與影音資料,探究該校由樹木保育到環境教育之實踐過程。本研究個案之樹木保育行動,初始於學校領導者與教育人員覺察校園樹木可能造成校安危機,希望解決校內樹木枯枝危木所衍生之安全問題以及改善學校老樹生長的衰敗情形。透過樹木保育專家學者的協助,援引樹木學理專業知識與樹木保育無毒有機技術支援,經由學校人員團隊的長期田野實踐,逐漸讓樹木衰敗現象得到改善。另從2015年起,研究者親身進入研究個案之田野場域,經由四年樹木保育行動具體實踐經驗當中,梳理本研究「人、樹、行動」之民族誌故事脈絡,即以科學為本之實事求是作為、以生態中心觀點的環境倫理典範轉移,以及運用美學調和教育現場多目標扞格衝突。這些皆為研究個案由樹木保育至環境教育實踐過程中之特有文化特質。內柵國小師生走出教室並從校園環境樹木衰敗真實情境中,透過實用主義觀點,採取樹木根系棲地改善與正確樹木修剪之在地校園樹木保育作為,冀盼內柵學生將來能成為對環境有責任感的地球公民。
  • Item
    數位攝影技術融入臺灣地區國民中學環境教育教材創作歷程及其教學策略之研究
    (2004) 林連鍠
    本研究係運用數位多媒體科技,配合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委託台灣師大環保中心的「2003年台灣生態工法博覽會—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台灣師大學環境保護中心汪靜明教授研究小組執行的「2004后番子坑溪集水區域自然生態工法博覽會規劃及設計服務」之計畫,融入相關之環境教育推廣。 以SONY VX-2000的DV攝影機及個人電腦的DVSTORM2非線性剪接系統,記錄生態工法在后番子坑溪的實施過程與有關環境教育的影像記錄,完成影像的輸出,實際用於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中的彈性課程的內容中,並且透過問卷的調查,來了解老師與學生的反應。 在研究的進行中,透過數位影像技術與設備的現況了解,找尋可普遍使用的設備與軟體資源,去記錄與完成一套適合環境教育的數位教材,並且實際使用於教學的使用上。期能對於教材,特別是環境議題、生態教材方面的製作能有所助益。 在製作數位教材與使用的歷程上,透過攝影、非線性剪接技術的學習與嘗試,還有運用參與式的行動研究,一方面記錄了生態工法的施工過程、環境教育的實施呈現,乃至於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教學園區完成的整個過程。另一方面也記錄著研究者的創作歷程,及提供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所能採用的教學策略。 再者,透過他人的影像記錄及訪談,讓研究者更能具有不同面向的思考模式,在數位教材的製作內容上,能更具完備性。
  • Item
    藝術作品中的環境概念之研究
    (2003) 邱子容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自然環境和藝術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尤其在一九六○年代以來,環境問題引發的環境思潮而使得生態環境的思考更已滲透、輻射到社會的每一階層和角落的時代之下,和環境互動密切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在環境上出現的回應和反映。 在環境覺醒思潮中,七○年代以後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出現了關心環境的藝術家,他們用不同的藝術語彙表達的相同對土地的關注和熱愛。而台灣也在一九八○年代開始,由於西方環境關懷藝術的浪潮以及台灣環境的惡化,而陸續產生許多和環境意識、環境危機呼應的藝術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呈現出了深刻的環境關懷,也可讀出隱含其中豐富的環境概念,本研究以環境的角度切入這些藝術作品,挖掘並分析其中的環境概念,並探索這些藝術作品中的環境概念能在環境教育上的推展價值。 本研究歸納了以下幾點主要結論: 一、在第四章的探索中,本研究認為藝術的發展和自然環境長久以來便有密切的互動關係。 二、從時間點上的觀察和回溯下,本研究認為台灣的環境思潮和環境問題影響著台灣的環境關懷藝術的發生,以及藝術作品中環境概念的出現。 三、台灣藝術界在環境問題的回應上,有愈來愈蓬勃的趨勢。 四、「環境藝術」,以及「和環境關懷有關的藝術」,在名詞的定義上仍很模糊。
  • Item
    探索原住民部落的環境教育─以馬告運動中的新光、鎮西堡部落為例
    (2003) 鍾頤時
    中文摘要 本論文的目的在於探索以原住民族部落的環境教育之內涵。為探求一異文化社群世界中環境教育之意義,本文首先從反省環境教育自身的文化指出以科學的觀點為基礎並以解決環境問題為目的環境教育文化忽視了不同文化群體的主體性。環境教育是關心人類社會發展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並以教育過程摸索適切的發展方向的社會實踐。為探索原住民部落的環境教育,必須從部落社會裡發展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談起,實際的案例是馬告運動中新光與鎮西堡部落的發展為個案,並以參與觀察法作為研究的策略。論文的分析架構主要以三個層次的問題觀看馬告運動中部落發展與環境的關係,分別為:第一、在社會運動的層次,原住民部落發展的議題如何被重視?第二、就部落發展歷史的角度觀之,參與馬告運動的意義何在?第三、在部落發展的實際情境中,如何繼續實踐馬告運動帶來的發展想像? 棲蘭山檜木林整理作業引起了環保團體、林業單位、學術界許多不同環境價值的爭辯。在爭辯之中,原住民運動以「馬告林區」之論述為原住民的環境觀與權利發聲,此一運動進而轉變為一籌設與原住民共管的新(馬告)國家公園運動,落實共管機制成為原住民重獲因殖民歷史而失去的山林管理權利,這正是馬告週邊原住民部落所面臨的歷史情境。但落實原住民部落重新自主管理山林仍有許多困難,首先,是如何凝聚族群內部共識建構自主治理的主體性;其次,需要克服的是培植自然資源管理的能力,方能有效並平等地與現代科學邏輯為主的管理制度共同管理山林。 鎮西堡、新光部落是最積極參與馬告運動的行動者,部落參與馬告運動的基本考量是部落的永續發展。在生態保育的時代裡,傳統文化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住民社會援引生態保育的論述作為策略,以落實保育工作做為重振部落產業與文化的自主性發展途徑。部落參與馬告運動之原因與產業發展緊密相關的,鎮西堡與新光部落對資源握有較高的自主性、保有較多的傳統文化與多年的社造成果,這些基礎成為部落以共管機制作為發展方向的基礎。因此,提昇部落在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的能量,落實以自主管理環境資源的發展方向,成為部落環境教育的重要考量。 在部落發展的層次,生態觀光的發展成為部落的新產業,也帶給傳統生態文化結合生態科學復振的契機,解說員培訓的課程成為部落內部的環境教育,亦成為部落對遊客的環境教育準備。另一方面,隨之而來的危機除了文化商品化的問題之外,面對部落的異質性並調整部落內不均衡的發展為另一挑戰。部落中缺乏公共的與平等對話的機制是在部落層次落實以部落主的自然資源管理的障礙,建構平等對話的均衡發展以及公共的資訊媒介成為未來可努力的方向。 最後,本研究總結原住民部落的環境教育必須以部落為主體面對時代的挑戰,與部落發展結合。另外,部落的環境教育往往需要結合現代生態科學知識與傳統文化的生態知識作為教育的內容、過程與目標。以做中學的方式學習實用性知識則是部落學習的特質。
  • Item
    島嶼公民環境素養之探討-以金門島為例
    (2003) 吳家凌
    個別區域環境的不同,適用的環境素養模式也必然會有差異,如何適度融入研究區域的特殊性,發展出一套地方適用的環境素養模式,是本研究探討的主旨。本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討「島嶼公民環境素養」的架構及金門地區當地公民環境素養的相關內涵。研究過程採用「德爾菲法」(Delphi Technique)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諮詢小組成員共十三位,包括金門當地具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及具有環境素養專業背景的專家學者,歷經一次金門當地的焦點訪談及三回合的德爾菲法問卷調查,來確認其架構內涵的重要性及內涵的修正。 島嶼公民環境素養架構包含5大教學範疇及15項的教學目標,以及115項具有金門當地特色的環境素養內涵。5大教學範疇包括「對島嶼環境有基本的認識」、「對島嶼環境議題有覺知及敏感度」、「具有關切環境的情感及價值觀」、「具有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及「具有解決環境問題的行動」。本研究最後以所完成的金門環境素養相關內涵架構來檢視當地鄉土教材在環境素養方面呈現的狀態,分析結果發現,金門當地的鄉土教材,在認知及情意方面的相關內涵較為充足,而且當地的環境議題及藝術相關領域的內涵也十分豐富,整體看來當地的鄉土教材已包含了部分的環境素養內涵,然而未來有待加強的部份包括有島嶼相關概念的融入、全球島嶼環境議題的瞭解、藝術內容中環境意涵的融入、島嶼環境技能及行動能力的培養等。最後則依據研究發現,提出對於金門未來鄉土教學及後續研究建議。
  • Item
    小學校園水生池現況及其課題探索之研究
    (2003) 張蕙莉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場所,優良的校園環境對於生活在其中的師生有許多的影響。而小學的校園中常見到各式各樣的水池,再加上教育部對於水生生物的認識,在課程上有一些相關的規定,所以學校中的水池成為小學校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設施。 研究者透過文獻的探討,探究影響校園規劃的一些相關思潮,並利用實地的訪談及觀察的方式,了解小學校園水生池的現況及在建置管理及教學上所遇到的一些問題,找出這些現況及問題,與相關思潮間的一些關係與對話。 經由研究的歷程,發現四大類型的水生池及水生池在建置、管理及教學使用上發生的一些影響因素及課題,歸納出以下的幾點結論: 一、不同類型的水生池有其特色,這些特色受到不同思潮的影響。 二、校園水生池在建置上有許多的影響因素。 三、校園水生池的建置管理及教學上遇到許多的課題。
  • Item
    「培風方舟」計畫之成效探討
    (2013) 劉偉倫; Liew Wei Lun
    3R原則是現行學校在推動環境教育主要的觀念之一。因此,研究者在馬六甲培風中學以「Reuse」的概念設計了「培風方舟」教學活動。而教學活動的時間約5個星期;教學內容分為:在學校週會上進行宣導、班級授課、提供寶特瓶及建造培風方舟涼亭4個部份。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為:一、探究初一學生(無參與教學活動)、初二以上學生(有參與教學活動)及老師(從旁觀察)在活動結束一年後的各項差異;二、探討初二以上不同參與程度(宣導、講述、給瓶、建造)學生之間,在活動結束一年後的各項差異;而主要探討的面向有「對『培風方舟』教學活動 的看法」、「利用『培風方舟』的狀況」及「『資源再利用』的認知、態度、行為」。 本研究採事後回溯研究(ex post facto research)的形式,以量化為主,質性為輔的研究方法,利用三份不同的自編問卷對馬六甲培風中學師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收集方面, 初一學生有效問卷有102份,回收率達89%;初二至高二學生有效問卷有319份,回收率達90%;老師有效問卷有58份,有效問卷整體回收率為77%。此外,問卷的初稿經5位專家進行效度審查。至於信度方面,Cronbach α值初一學生為0.618;初二以上學生為0.755;老師為為0.784。 研究結果顯示:一、有參與活動同學在資源再利用認知上比無參與者來得較好,但不明顯;二、有無參與培風方舟教學活動的同學在資源再利用態度上有正面的反應,且接受三種教學法的同學之態度較無參與者積極;三、初二以上學生(有參與活動者)較初一學生及老師在資源再利用行為的表現較為優異,且參與「建造」活動的同學在資源再利用行為表現上較參與「講述」及「給瓶」者較佳;四、老師及初二以上學生在「對方舟教學活動看法上」都給予正面的評價,且參與「講述」活動的同學在對活動的評價上較「給瓶」及「建造」為佳;五、有參與課程的同學在利用培風方舟涼亭上未必較無參與者來得更頻繁,且任何教學法對於促進長遠利用上都沒有明顯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