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370
  • Item
    聖經詮釋架構:以「時代論」為例
    (2023) 范大龍; Findler, Christopher J.
    詮釋聖經的基本策略分為兩種:一、以經文書寫對象與時代之區別劃分聖經,本文稱之為時代論(Dispensationalism);二、非時代論詮釋法。教會依不同比例混合以上兩種策略,發展出各種詮釋框架,產生諸多不同的教義、數千種不同的教派。教會的詮釋框架又可分為兩種:一、完全並只採用時代論策略,本文稱之為保羅時代論(Mid-Acts Dispensationalism);二、其它混合型詮釋框架。本文將探討這兩種詮釋框架的不同、何者較為合理與可行,以提供聖經研究者一個值得參考的聖經詮釋框架與研究策略。
  • Item
    以關鍵決策稽核法剖析會議口譯準備中的專家決策
    (2023) 詹柏勻; Chan, Po-yun
    會議口譯準備(conference preparation, CP)與口譯品質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近年來逐漸受到理論與實證研究的關注,惟口譯員在實際準備過程中所做的決策與思辯仍有待闡明,方能使相關文獻更臻完整。故此,本研究以自然決策研究傳統(naturalistic decision making, NDM)觀點出發,採用關鍵決策稽核法為主要研究方法(critical decision audit, CDA),剖析會議口譯準備流程中的關鍵決策。自然決策研究著重決策者在真實環境中所做的決策,而關鍵決策稽核法則結合兩種自然決策研究常採用的認知任務分析工具(cognitive task analysis, CTA)—即關鍵決策法(critical decision method, CDM)與知識稽核(knowledge audit, KA),兩者皆以系統性的方式,汲取並分析各領域專技所需的認知技能。本研究共邀請12位達專家水準的中英口譯員參與,藉由填寫會議準備日誌,詳細記錄一場選定會議前的各類準備工作。所蒐集日誌經研究者分析後,共得出八大重要決策點。所有受試者進一步於所選會議結束後接受關鍵決策稽核訪談,當中研究者透過預擬之深究問題(probe questions),請受試者分享各大決策點中所採用的策略與所關注的線索(cues),以及專家與新手之間的潛在差異。最終透過分析訪談,共得出54個專家於會議口譯準備中採用的策略與線索,與27項專家與新手之間的潛在差異。上述研究結果不僅有助拓展會議口譯準備現有的陳述性與程序性知識範疇,更進一步以認知觀點檢視會議準備流程,凸顯專家在準備會議決策過程中展現的認知思維與技能,供口譯員、教學者與口譯學生參考。
  • Item
    「世界中」的臺灣酷兒文學:一個世界文學與英譯的研究
    (2023) 李明哲; Lee, Ming-che
    本論文詳盡梳理了一九九〇年代的經典臺灣同志(酷兒)小說,如何透過英譯本的新近出版與流通,在非華語世界(尤指說英語的西方世界)獲得文學生命的延續與再脈絡化。一九八七年政府宣布解嚴以來,原本保守單調的臺灣社會快速蛻變成多元且活力十足的民主政體,急切渴望西方「先進」文明的「現代性」洗禮,包括創新的破壞性思維、時髦的文學理論、前衛的性別意識形態等,不一而足。受美國八〇年代新樣態同性戀文學的啟迪,臺灣文壇誕生了具本地特色的後現代「同志文學」。本論文援引歌德的世界文學觀與美國學者達姆羅什關於世界文學與世界主義的論述,以「世界中的臺灣酷兒文學」為主題,結合質性文本分析與客觀數據統計,從當代世界文學的視角出發,全方位考察英譯臺灣酷兒文學如何以達氏跨越文化疆界的「閱讀」及「流通」模式,成為世界文學版圖的一員。研究文本包含朱天文的男同志小說《荒人手記》、邱妙津的女同志邪典《鱷魚手記》和《蒙馬特遺書》,以及紀大偉的跨性別科幻傑作《膜》,皆為臺灣及華語文化圈同志文學歷久彌新的一時之選。研究發現,「臺灣產製酷兒性」順應全球商品化的世界文學潮流成功對外輸出,主要推動力除了水準上乘的英譯本外,尚有內、外部多項支撐要素,包括作者的文學聲望與影響力、重量級世界文學網站與國際媒體的引介與評述、臺灣政府的堅定支持與贊助、英譯者與其他國際學者不遺餘力的宣傳等。最關鍵的是,作品本身獨樹一幟的在地酷兒文學魅力―正是這種難以取代的他異性,推升臺灣酷兒小說有機會登上世界文學的殿堂。
  • Item
    "A Majority of One" :傳教士譯者馬克萊奇
    (2023) 張孝耘; Chang, Shawrene
    馬克萊奇是第一本《易經》及《御纂朱子全書•理氣》英譯本的譯者,雖然首開先河,但百多年來飽受惡評、漠視與誤解。本論文以傳記形式從馬克萊奇的視角鋪陳他翻譯這兩本中國經典的時代背景與他的傳教生涯,來重新檢視他這兩本譯本及評論的流變。研究發現他的翻譯是為了證明中國經典裡的「上帝」不是Christian God,以此將十九世紀在華新教傳教士譯名之爭的戰場從原本的《聖經》中譯轉向中國經典英譯。他的翻譯是他傳教士生涯的一部份,不僅和他在中國的所思所見密切相關,也聯繫著當時在中國其他傳教士的所言所行,以及當時中國發生的大小事件。主張「上帝」譯名的漢學家理雅各對他強烈且情緒化的抨擊是其飽受惡評及漠視的源頭,當代學者雖然不再譏諷他將「上帝」詮釋為雌雄同體的朱庇特,但也忘了他翻譯的初衷,以致誤解頻生。所以他的翻譯必須放回到他的傳教士身分與生涯中來理解。
  • Item
    速度放慢對於口譯學生的影響
    (2023) 楊蕾; Yang, Lei
    本研究希望探討口譯學生在速度放慢時的表現。前人研究顯示,在口譯過程中,講者語速為一大影響因素,如果語速過快,將會導致口譯員無法跟上,以致產生「漏譯」(omission)的現象。過去研究多數針對口譯員在講者語速加快之下的表現,並且針對專業口譯員及學生口譯員加以比較,但是目前未有研究針對較慢語速所帶來的教學影響,以及是否能幫助學生以漸進形式習得口譯技巧。本研究為了探討語速放慢時,學生口譯員的表現為何,邀請大專院校學生接受測試,受試者皆為修習初階口譯課程的外文系學生。研究者於一學期的課程中,分別施放三次實驗,語料皆來自課程內容,皆由英語母語人士擔任演說者。每段實驗音檔被分為四段,每一段大約一分鐘長度。研究者將第二段及第四段透過音訊軟體把速度放慢為原速的75%,每次實驗皆在課堂中播放。結果發現,學生口譯員在速度慢時,漏譯誤譯等錯誤較少。在逐步口譯筆記的部分,學生在語度120-140 wpm區間較能以原文甚至是譯文記下筆記,及運用符號數字;在達到160-180 wpm語速時則較常運用原文,符號較少運用。本研究希望透過結果探討如果在口譯訓練中,速度降慢是否影響學生口譯員之產出表現,以及探討帶來之影響為何。本研究希望探討所得之結果能夠提供未來研究及教學實踐參考。
  • Item
    李漁《十二樓》英譯本中的女性形象再現
    (2023) 向希子蒹; Xiang, Xizijian
    李漁(1611-1680)是明末清初年間的文學家、戲曲家,代表作有戲曲批評集《閒情偶寄》,小說集《無聲戲》、《十二樓》等。其中,《十二樓》是章回體白話短篇小説集,又名《覺世明言》,成書於清初。《十二樓》共十二卷,每卷各有一情節獨立的故事。每卷回數不一,內容多寫才子佳人,情節曲折且富有新意。李漁筆下的女性人物往往不同於傳統認知中的古代中國女性形象。這樣一位反傳統,反風俗的明清小說家,也吸引到漢學家韓南(Patrick Hanan,1927-2014)的興趣。韓南的研究與翻譯,在海外更進一步地打開了李漁的知名度,也反向影響了華語學界對李漁的再重視與再研究。在韓南的 The Invention of Liyu 中,他提到李漁小說中女性形象的反傳統性,因為她們對自身命運的把控,將她們視為女性解放的先驅者。本文將選擇還原度最高的韓南譯本——A Tower for the Summer Heat 進行文本分析,以勒菲弗爾(André Lefevere,1946-1996)的操縱理論為理論背景,著重分析韓南在處理《十二樓》中的女性角色時,是否能體現李漁筆下這些女性角色在當時時代傳統的桎梏下所展現的反叛,獨立的人格特質,分析譯者對翻譯文本的操縱因素,從而研究西方文化審視下,對於這些女性形象的態度與形象的再現效果。
  • Item
    新氣象?從附文本看馮象新譯《聖經·約翰福音》前六章
    (2022) 林思天; Lin, Sitian
    本研究以熱拉爾·惹內(Gerard Genette)的附文本理論為出發點,帶讀者由外至內,由整體到個別,從馮譯《聖經》外之評論等,到馮譯《新約》外之評論、採訪等,再到馮譯《新約》前言、註解等,一層層剖開馮譯新約中的〈約翰福音〉前六章,評估與探討馮譯〈約翰福音〉的翻譯與註解,深入探究譯者的翻譯觀,期許揭開馮譯《新約》的部分面紗,讓更多人得以了解多方面了解馮象的《聖經》譯本,也為中文《聖經》翻譯史加上一些補充。本研究選擇狹義的附文本角度,將馮象翻譯的〈新約〉(2010)內容視為正文本,而將其他內外資訊視為附文本,不僅討論附文本,也會從附文本的角度切入檢視正文本。本論文結尾肯定馮譯《新約》的價值,筆者認為馮譯《新約》相較於《和合本》,語言更加符合現代人使用漢語的習慣,獨具文學氣息,但是筆者認為因其文學演繹大於原文內涵,且因譯者的身分以及形象,難以在教會中推廣。最後,本研究主張《和合本》可以在原本忠實的基礎上,修改舛誤,吸收馮象譯本的文采,推出新版本。
  • Item
    論政治意識形態對翻譯文本傳播的影響—以 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 的兩岸中譯本為例
    (2023) 王一村; Wang, Yi-cun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操縱」的觀念被引入翻譯研究,而勒菲弗爾在此基礎上提出「改寫」理論,並指出「意識形態」、「贊助人」和「詩學」為操縱翻譯的三大要素。1970年出版的美國寓言小說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兩年後在當地成為暢銷書並很快被引介到兩岸。彼時,處於戒嚴時期的臺灣將該書譯為《天地一沙鷗》,處於文革時期的大陸將其譯為《海鷗喬納森•利文斯頓》。該小說在彼時兩岸執政者不同的解讀和宣傳中,成為各自政權下宣傳政治意識形態的文宣工具。在台灣,為了現代化建設,透過海鷗追求完美飛翔的理想,勉勵民眾「不要為生活而工作,而要為工作而生活」。在中國,為了維護共產主義,防止人民「誤食」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以及修正主義的「毒草」,政府將海鷗宣傳為剝削勞動人民的狂妄資本家的化身。本文援引勒菲弗爾的操縱改寫理論,收集相關時事報導,對照兩岸的翻譯文本以探討操縱翻譯的三要素在該小說在兩岸譯介中扮演的角色。本研究發現三大要素中,「意識形態」主導了該小說文本的翻譯與傳播。在台灣,譯者作為文學系統內部之「專業人士」可兼具「贊助人」的身份,這有別於操縱改寫理論中提出的文學系統外部的「贊助人」才能促進或阻礙翻譯作品的書寫之觀點。
  • Item
    迪奧與凱魯亞克的多模態之旅:探究迪奧 2022 秋季男裝系列中的翻譯現象
    (2023) 方雨婷; Finney, Taylor Marikey
    近年來,不少翻譯研究開始探討各類新媒體如何被用作翻譯媒介。雖然時尚在 新媒體中無處不在,但只有少數研究分析時尚媒體如何被用作翻譯媒介。迪奧 2022 秋季男裝系列時裝秀以傑克凱魯亞克的作品為主題。通過分析此時裝秀, 本研究旨在探討設計師如何運用時尚元素翻譯「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作品和精神,並以布迪厄(Bourdieu)文化中介者的角度審視 迪奧設計團隊,探究設計師如何扮演譯者角色。本文援引兩位學者的理論分析 迪奧設計團隊的翻譯策略:(1)嘉登(Gottlieb)的翻譯分類模型:嘉登提出 的模型挑戰以語言學為中心的翻譯研究方法,並激發翻譯非語言題材的討論。 (2)卡因德爾(Kaindl)的多模態翻譯理論:卡因德爾的理論以模態、媒介和 類型之轉變分析翻譯。考慮到迪奧的設計過程相對不透明,筆者首先借鑑自身 對時尚行業的認識,識別此時裝秀元素對應的原文(STs)可能為何、有哪些內 容被翻譯以及如何被翻譯。本研究接著探討符號的轉變,並比較原文和時裝秀 上的符號多寡。研究結果發現,該時裝秀應用了嘉登翻譯分類模型中的六種翻 譯類型。本研究同時也分析了跨模態、同模態間、跨媒介、同媒介間、以及跨 類型翻譯的例子。最後,筆者將檢視時尚作為翻譯媒介的潛在優勢與侷限。
  • Item
    莎莉·魯尼小說譯本之副文本分析
    (2023) 陳冰潔; Tan, Bing-Jie Violet
    本論文旨在探討愛爾蘭作家莎莉·魯尼小說——《聊天記錄》及《正常人》之譯本副文本,以瞭解台灣出版商如何推廣這兩本小說,以及台灣讀者對這兩本小說的看法。本研究採用傑哈·簡奈特(Gérard Genette)的副文本理論,分析小說的內文本(書籍封面、註腳、推薦文、與作者的訪談)及外文本(網路書商提供的資訊、誠品書店製作的《正常人》網路廣播、讀者的線上回饋)。由於魯尼的小說在西方被譽為「千禧世代的小說」,本研究也試圖瞭解台灣出版社如何藉由副文本「翻譯」這類文本給台灣讀者。研究發現,出版社在副文本中減弱了小說的異國和愛爾蘭特色,強調千禧世代面對的焦慮和不安,卻未提及這些焦慮實際上是愛爾蘭社會背景所致。從出版社宣傳小說的策略也能看出,出版社深受西方評論家的影響,包括一再強調西方媒體如何推崇魯尼的小說、以及使用在台灣並不常見的「千禧世代」一詞作為宣傳點。從讀者在網路上的回饋來看,他們也傾向於關注書中人物的情感掙扎,與出版社的宣傳方式一致。這表明出版社提供的副文本可能對讀者如何解讀小說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