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6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家庭政策與家庭意識形態之關係-以美國兩黨家庭政策演進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21-12-??) 陳志偉; 黃迺毓; Chih-Wei Chen, Nei-Yuh Huang近年來,家庭研究學者發現,家庭意識形態已經受到家庭政策的影響;而家庭型態的多元,也正考驗著家庭政策制定是否能反應當代家庭的需要。本研究從近 40 年來,美國「家庭救助津貼」、「所得稅抵免及退稅」、「托育」、「家庭照顧假」等 4 大攸關家庭的政策,探討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各自堅持的家庭意識形態,對其家庭政策制定的影響;以及不同家庭政策如何影響美國民眾對於「家庭」此一意識形態。並從家庭政策的目標與定位、「傳統型家庭」與「就業型家庭」的政策意識形態、托育究竟可否視為一項工作、家庭意識形態的演進等四個角度,探討「家庭政策」與「家庭意識形態」的關係。最後從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建議家庭政策應更多融入家庭教育,回歸家庭教育「教育」、「預防」的本質,及以本土家庭研究影響政策制定的目標,重新從「人」與「關係」為視角,讓家庭教育減少家庭政策的成本,才是不同家庭意識形態的演進中,不變的政策核心。Item 跨海為父-1949年大陸遷臺青年父職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21-12-??) 易君常; 黃迺毓; Chun-Chang YI, Nei-Yuh Huang在父親模糊的背影後自己如何展現父職?因戰爭遷臺的世代如何為夫為父與運用資源?本研究期瞭解一位 1949 大陸單身遷臺青年,現已年過 90 歲父親之父職歷程。採質性研究,以半結構式訪談與觀察親子互動,蒐集資料進行分析歸納結果為:(一)受訪者對結婚成家、養兒育女視為是理所當然的「人生階段」,成家立業是完成人生終極的價值所展現的行動;但因少小離家對父親的「父職」確實是模糊的,父職教養源自母親、崇敬的教育家及妻子的信仰與態度,但父愛卻銘刻於心。(二)受訪者回憶戰爭動盪離家轉折時,不認為是生命歷程中最低潮階段,自認當時「年輕充滿活力及理想與未料想從此海峽兩隔」是主因;跨海離家遷移此階段堅定了其必須更努力為老家開枝散葉、生育子孫的信念,因而奮力求學以獲取未來穩定資源,亦為受訪者踏出父職資源累積的第一步;在面對生命中重大事件時「配偶」與「信仰」為其最重要支持。(三)受訪者的父職確實透過生命歷程中的情感、行為、認知等經驗的累積而不同,雖無明確的資源管理概念,但個人、人際及脈絡資源的交互支持,助其完成父職。本研究之結果描繪了該世代男性青年為父之樣貌,其父職參與仍與其原生家庭父親相似,即以當時社會結構環境下的供給者為主,提供家庭好的氛圍環境為輔。對於沒有父職資源管理概念的年輕人而言,父職隨時間與子女數的增加滾動累積經驗,因摸索而成熟,發展出自己的模式。本研究為受訪者世代父職經驗和生命賦予輪廓,進一步提供其子代父職研究之參考,也依此建議對少子化世代更積極提供父職資源管理認知教育,以助其父職之實踐。Item 初任父親第一年父職經驗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0-07-??) 毛萬儀; 黃迺毓研究指出,早期的父職經驗可以預測往後的父職模式,因此,探討最初父職經驗,將有助於理解父職模式的形成。本研究以六位大專教育程度之初任父親為對象,進行深度訪談,根據其回溯之父職經驗,探討其第一年的父職經驗歷程。本研究發現:第一年父職經驗,依照時間順序,經歷「預備瞳釀」、「父職概念模糊」、「街擊慌亂」、「父親親職角色援街適應」、「子女生活照顧」及「發展教養角色」等六個階段歷程。其關注焦點與父職內涵各不相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於初任父親親職教育規劃,以及後績研究提出建議。Item 澳洲與新加坡的家庭政策發展與家庭教育策略─經驗與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3-12-??) 吳明玨; 張雅淳; 黃迺毓; Ming-Chieh Wu; Ya-Chun Chang; Nei-Yuh Huang本研究旨在了解澳洲與新加坡家庭政策發展與家庭教育策略的經驗,以供臺灣推動家庭教育政策之參考。主要內容包括:1澳洲與新加坡家庭政策的現況與發展;2.澳洲與新加坡家庭政策的特色;3.兩國經驗對臺灣家庭教育政策的啟示有四點:(1)臺灣需要制定以家庭為目標對象的家庭政策;(2)以專責機關整合家庭服務與教育工作;(3)注重家庭研究作為政策過程的基礎;(4)強調及早介入的預防教育策略;(5)善用資訊科技提供全方位家庭服務與教育資訊。Item 韓國「健康家庭法」的內容、特色與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3-12-??) 林雅音; 黃迺毓; Ya-Yin Lin; Nei-Yuh Huang韓國近年來積極發展家庭政策,核心概念為「健康家庭」,重視家庭有關的教育與服務,開啟了韓國家庭政策的新典範,因此本篇文章旨在介紹韓國家庭政策中最基礎且最重要的「健康家庭法」(The Framework Act on Healthy families),全文先介紹韓國的社會、經濟、人文特色;家庭政策的發展脈絡;健康家庭法的內容;健康家庭法的執行成果;最後提出健康家庭法的特色、省思與啟示等。參照南韓的健康家庭法及家庭政策與實務的經驗,具有四項特色;(1)韓國政府對推展家庭政策積極努力;(2)建構各級政府家庭政策執行體制;(3)健康家庭的服務體系能提供整合性的服務;(4)依法培育專業工作者來推動健康家庭工作。從南韓的經驗有三項省思:(1)高齡人口的家庭教育與服務內容猶有不足;(2)政策實際執行層面未見中短程計畫和整體計畫的串連;(3)未捉到經費預算部分。對台灣未來發展家庭政策、教育與服務推動的啟示有四:(1)我國政府應更積極投入家庭政策的推動;(2)家庭政策的推動要有完整而系統化的體系;(3)地方綜合服務單位的設置;(4)專責人員的培育與進用之推動,刻不容緩。期盼本文的拋磚引玉可作為我國未來發展家庭政策與實務工作的借鏡與參考。Item 文化下的建構:幼兒對情緒內涵的理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1-12-??) 周育如; 黃迺毓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幼兒對情緒內涵理解情形的發展,以120名三到五歲幼兒為對象,記錄並分析其在「情緒理解測驗」之作答反應及解釋。本研究發現我國幼兒情緒理解的發展隨年齡增進,大致依循著從基本的情緒理解發展到心智的情緒理解,再發展到反省的情緒理解之路徑。我國幼兒受個人經驗及父母教導的影響,在「基於欲求的情緒」、「外在歸因的情緒」、以及「隱藏情緒」等向度上的作答反應明顯的不同於英美國家,九大向度的通過順序也與英美國家不盡相同。本研究的結論挑戰了過去情緒理解發展有普世性共同順序的論點,支持了情緒理解的文化建構觀。Item 韓國「健康家庭法」的內容、特色與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3-12-??) 林雅音; 黃迺毓; Ya-Yin Lin; Nei-Yuh Huang韓國近年來積極發展家庭政策,核心概念為「健康家庭」,重視家庭有關的教育與服務,開啟了韓國家庭政策的新典範,因此本篇文章旨在介紹韓國家庭政策中最基礎且最重要的「健康家庭法」(The Framework Act on Healthy families),全文先介紹韓國的社會、經濟、人文特色;家庭政策的發展脈絡;健康家庭法的內容;健康家庭法的執行成果;最後提出健康家庭法的特色、省思與啟示等。參照南韓的健康家庭法及家庭政策與實務的經驗,具有四項特色;(1)韓國政府對推展家庭政策積極努力;(2)建構各級政府家庭政策執行體制;(3)健康家庭的服務體系能提供整合性的服務;(4)依法培育專業工作者來推動健康家庭工作。從南韓的經驗有三項省思:(1)高齡人口的家庭教育與服務內容猶有不足;(2)政策實際執行層面未見中短程計畫和整體計畫的串連;(3)未捉到經費預算部分。對台灣未來發展家庭政策、教育與服務推動的啟示有四:(1)我國政府應更積極投入家庭政策的推動;(2)家庭政策的推動要有完整而系統化的體系;(3)地方綜合服務單位的設置;(4)專責人員的培育與進用之推動,刻不容緩。期盼本文的拋磚引玉可作為我國未來發展家庭政策與實務工作的借鏡與參考。Item 澳洲與新加坡的家庭政策發展與家庭教育策略─經驗與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3-12-??) 吳明玨; 張雅淳; 黃迺毓; Ming-Chieh Wu; Ya-Chun Chang; Nei-Yuh Huang本研究旨在了解澳洲與新加坡家庭政策發展與家庭教育策略的經驗,以供臺灣推動家庭教育政策之參考。主要內容包括:1澳洲與新加坡家庭政策的現況與發展;2.澳洲與新加坡家庭政策的特色;3.兩國經驗對臺灣家庭教育政策的啟示有四點:(1)臺灣需要制定以家庭為目標對象的家庭政策;(2)以專責機關整合家庭服務與教育工作;(3)注重家庭研究作為政策過程的基礎;(4)強調及早介入的預防教育策略;(5)善用資訊科技提供全方位家庭服務與教育資訊。Item 文化下的建構:幼兒對情緒內涵的理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1-12-??) 周育如; 黃迺毓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幼兒對情緒內涵理解情形的發展,以120名三到五歲幼兒為對象,記錄並分析其在「情緒理解測驗」之作答反應及解釋。本研究發現我國幼兒情緒理解的發展隨年齡增進,大致依循著從基本的情緒理解發展到心智的情緒理解,再發展到反省的情緒理解之路徑。我國幼兒受個人經驗及父母教導的影響,在「基於欲求的情緒」、「外在歸因的情緒」、以及「隱藏情緒」等向度上的作答反應明顯的不同於英美國家,九大向度的通過順序也與英美國家不盡相同。本研究的結論挑戰了過去情緒理解發展有普世性共同順序的論點,支持了情緒理解的文化建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