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127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
  • Item
    「志願部門職場學習—理論模式之探析與建構」成果報告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7-07-31) 張媁雯
    隨著全球公民社會的概念的形成,志願性部門(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在國內與 國際社會都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不論是在緊急救助、消弭貧窮、基礎教育的普及,以 及偏遠地區的長期發展等方面,都必須依賴國內外志願性部門的協助。然而,雖然國內 在志願部門的研究已經累積相當的成果,但對於在職人員職場學習的討論仍然有限,無 法形成整體的概念。其次,對於志願部門與營利組織其間在規劃職場學習時的異同為 何,該如何針對非營利本身的內外在環境來做調整等問題,也尚未有系統性的研究。 有鑑於志願部門人力培育研究的缺乏,因此本研究希望能有系統地蒐集志願性部門 的特性,分析組織間內外環境的共同處、進而針對這些共同的特性,尋找文獻中合適的 概念,作為理解志願性部門中人員在職學習的基礎。本研究以文獻探討與分析以及專家 訪談法為主要方要,其主要的目的在於從組織規模、人力資源、參與動機、以及訓練類 型等四面向歸納志願部門組織特性,分析影響志願部門職場教育之關鍵面向,並以交叉 分析結果為基礎,建構初步的理論模式,作為實務界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 Item
    「國際人才之核心職能與跨文化學習(I)」成果報告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8-07-31) 張媁雯
    隨著運輸與科技的進步,國際互動的機會大幅度地增加,對國際人才的需求也不斷 地提高,因此,本計劃之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國際人才之核心職能與跨文化學習之方案設 計。目前在文獻中許多領域皆相當重視國際化人才的培養,豐富的文獻說明了各領域對 此一議題的重視,然而,由於缺乏系統性的探討,也使得此一概念的內涵顯得鬆散而模 糊。針對這樣的問題,本計劃的第一年將透過文獻回顧與實務意見的對照,整理集國 際人才之核心職能與評估方法。 其次,對於從事國際性工作的人員而言,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往往帶來許多挑戰, 因此,組織所辦理之跨文化學習方案能協助人員瞭解當地民情,並且減少因為誤解所產 生的衝突。針對這樣的需求,本研究第二年探討跨文化學習方案的設計的理論依據,並 參考國內外國際人員跨文化能力的發展課程,實際設計跨文化學習之內容。 本研究計劃以兩年的時間,透過相關文獻的回顧、訪談內容分析,以及實務專家審 訂等方法,釐清國際人才之核心職能之項目與內涵,使得相關學術用語的定義更為清楚 明確。而經由系統性整合的核心職能項目、評估方法,以及跨文化方案的設計過程及課 程內容,均可作為各機構在培育國際人才時參考依據之一,期望藉由研究發現的持續累 積,有助提昇台灣國際人力資源的發展以及全球參與的機會。
  • Item
    「國際人才之核心職能與跨文化學習(II)」成果報告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9-07-31) 張媁雯
    隨著國際互動的機會大幅度地增加,對國際人才的需求不斷地提高,因此,本計劃 (為期兩年)之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國際人才之核心職能與跨文化學習之方案設計。目前在 文獻中許多領域皆相當重視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然而,由於缺乏系統性的探討,也使得 此一概念的內涵顯得鬆散而模糊。針對這樣的問題,本計劃第一年度已開始透過文獻回 顧與實務意見的對照,整理國際人才之核心職能,並且滙集跨文化能力的評估工具。 以第一年度之研究發現為基礎,在第二年度,本研究將探討跨文化學習方案的設計 的理論依據,並參考國內外國際人員跨文化能力的發展課程,實際設計跨文化學習之內 容。透過對課程內容的瞭解,有助從事國際性工作的組織辦理跨文化學習方案,協助人 員瞭解當地民情,減少因為誤解所產生的衝突。 本研究計劃以兩年的時間,透過相關文獻的回顧、訪談內容分析,以及實務專家審 訂等方法,釐清國際人才之核心職能之項目,以及探討跨文化課程內涵。透過系統性地 整合之後的核心職能、評估工具,以及跨文化方案的設計過程及內容,均可作為各機構 在培育國際人才時之參考依據,藉由相關研究發現的持續累積,期望提昇台灣國際人力 資源的發展及在全球化參與過程中的成果。
  • Item
    青年海外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
    (2009-10-30) 黃昱富; 張媁雯
  • Item
    以資源基礎觀點探討台灣非營利組織國際援助策略
    (2005-09-24) 張媁雯; 王碧娥
    跳躍式的科技文明使世界的距離縮短,也讓國與國之間的往來益趨頻繁。積極參 與各項國際事務,更為拓展國際資源、建立國際關係、發展友好外交、互相支援 回饋之重要途徑。台灣因為特殊的政治背景,在許多國際參與上有其限制與困境 ;如:2004年之南亞海嘯,在國際援助上台灣雖積極參與,最終卻仍無法突破政 治藩籬而有所遺憾。透過非營利組織經由國際援助的途徑,是跨越政治限制鴻溝 、參與國際事務的方式之一。所以在國際援助的策略運作上,有何關鍵成功因素 以完成策略使命目標?為本研究探討之焦點。本研究以資源基礎說之策略管理理 論為架構,探討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在國際援助策略上之運作方式。本研究採質 性研究法,資料收集以文獻探討、個案訪談方式進行。本文希望根據文獻探討比 較,並由訪談個案組織之領導者,以瞭解其國際援助策略之規劃與運作;進而分 析其核心能力,並對台灣非營利組織國際援助策略提出相關之建議。
  • Item
    2006 職訓課程發展計畫—工業控制職類調查研究
    (2006-11-09) 蔡錫濤; 張媁雯; 謝文斌; 楊榮仁
  • Item
    跨文化適應力評估量表中文化應用之分析
    (臺北市: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2009-12-01) 張媁雯; 莊雅婷; 袁宇熙; 張庭芳
    臺灣對國際人才的跨文化適應能力相關評估工具缺乏,形成實務與研究的限制。因此本研究援引Kelley與Meyers所發展的跨文化適應力評估量表(Cross-Cultural Adaptability Inventory, CCAI),進行中文化的編譯工作,透過文獻探討、返譯法及專家意見等方式提高翻譯品質。經立意取樣得372份臺灣地區樣本進行信效度考驗。中文版量表(α=.91)和原文版量表(α=.90)的信度係數值相近;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達到區辨效度標準,但收斂效度可再提升,模式適配度為可接受(CMIN/DF <3.00; RMSEA < .1; SRMR < .08達到標準;但CMIN p<.05及CFI<.95則否),與其他以美國樣本所進行之研究結果類似。推論不同語言文化,非造成模式適配指標不佳之主因。故建議發展跨文化適應力中文量表時應持續檢核與改善翻譯過程,而原始量表的構面亦需深入探討與調整。
  • Item
    國際人才之跨文化能力及其學習方案
    (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 2009-01-01) 張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