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3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鄰邦商人:越南阮氏皇朝華人在東北沿海地區的經濟活動(1802-1884)(2014) 武氏緣; Vu Thi Duyen越南東北部沿海地區的許多港埠,從十二世紀李朝時已經成為國家對外的重要貿易港口,該地區因為與中國靠近,所以西元二世紀已有華人來往,並於此落地生根,他們對於越南東北部的經濟發展貢獻卓著。十九世紀初阮朝統一越南,越南經濟展現了新的風貌。越南東北部雖然已經沒有當年的繁華,但仍然有重要而有特殊性的經濟地位。然而越南華人的相關研究,大部份的學術研究比較專注於研究中部與南部的華人,而忽略掉北部華人,尤其關於東北沿海地區華人的論文更為罕見。為何如此?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由於北部華人人數遠少於中南部,致使學者忽略其重要性;其二、資料殘缺,研究不易;其三、越南北部華人已經完全融入越南傳統的社會,難以尋訪尚保留傳統生活方式之華人。 十八世紀末,英國東印度公司衰落之後,東南亞地區經濟恢復以華人為主角的形態。當時,中國跟東南亞各國的貿易不僅是傳統的朝貢貿易,而東南亞各國則成為中國出口奢侈品的大市場,於是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又發展出新的形態。由於人口壓力,嚴重的經濟壓力導致中國的東南沿海的廣東、浙江、福建地區的窮困人民大量移居海外;其中主要是小販、漁民、農民以及反清復明人士,他們多數至越南謀生,從此華人在越南形成了一個穩定社群,但經濟的主導力量還是華人,在這個時期越南稱之為「華僑」。華人經濟可分為合法與非法經濟活動兩大類。前者筆者將致力探討礦產、絲綢、糧食、香料、日用品與奢侈品的流通,而後者主要探討海盜、走私這兩大經濟活動。本論文將探討當時東北部沿海地區華人經濟形成的原因,特殊性以及其影響。最後,本文將探討華人在海防與廣寧兩大港口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Item 從求勝利到求生存:泰北華人文化之歷史形成與多元變異1953–1993年(2015) 卓素慧; Cho, Su-Hui本研究旨在提供進一步認識「泰北華人」新文化的形成與其變異之現象。俗 稱的「泰北中國難民村」並非是純「華裔」族群的村落,它是「華裔」、「漢人文 化」、「雲南文化」與泰北山區「跨境文化」多元互動、碰撞、鎔鑄新文化的洪爐 所在。 「戰爭」吸引了滇、緬、寮地區的華人與跨境族群為捍衛某種「政治認同」 的勝利而奮鬥;時代驟變,政治目標因情勢生變!孓然一身「寄居」泰國北部邊 境山區,義無反顧地捍衛頭上「中國人」的冠冕;在「異國他邦」的窘促生存條 件,現實的環境架構了「異族通婚」的平台,提供了同地區跨境族群文化發展的 機會。「家庭」是族群的基本單位,也是展現族群文化與精神的標準場域。 本論文從歷史文獻出發,透過田野觀察、對相關歷史事務經歷者的訪談,並 從當地原始文字資料或照片、刊物中,整理出在 1953~1993 年期間,泰北華人為 求生存與當地少數族群的互動、融合及其發展的過程,架構了新文化的溫床,也 彌補兵荒馬亂年代忽略的過程。印證了「華人」本身也是一個顯著的「跨境族群」 同時也呈現了「文化中國」的面貌。Item 越南華人的勞動與經濟:以越南共和國西堤為中心 (1955~1975)(2017) 羅允澤; Lo, Yun-Ze摘要 隨著越南共和國西貢市被越南民主共和國攻陷後統一已逾42年。經歷了1975年至1990年的中南半島難民潮,越南西貢華人的社會階級與所在職業都出現一定程度的變遷。 然而,自越南共和國肇建後,因各方研究都對越南共和國看法都有所偏頗。因此針對當時西貢華人的情況,進行剖析。以利後世了解當時的華人勞動與經濟情勢。 本研究透過探討越南古代華人史、交通史,以探討華人與越南之淵源;並以相關書籍、政府檔案資料,比較分析中華民國文獻記載越南共和國時華人實際情勢之異同;同時透過外文檔案分析研究,歸納整理越南共和國西貢華人之職業態樣與類型,發現實際上越南共和國西貢華人對越南這片土地貢獻甚多,而實際上,富裕與社會地位也並非如同某些看法是處於低階層的。為此,本研究進而提出具體分析,讓後世以古喻今得到一些啟發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