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3
Browse
Item 1970-1990年代美濃客家人移民南美洲動機與跨國認同 ──以巴西、阿根廷為例(2014) 林彥瑜; LIN YEN YU「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在華人移民史上無論是下南洋,還是前往美洲大陸,總是有客家人的身影。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為臺灣地區帶來大量人口,造成1950年後,臺灣地區除了人口急速增長問題外,尚存在著高失業率、食糧不足問題,促使當時臺灣地區官方與民間皆發出移民他國的聲浪。當時中南美洲國家因需農工專業人士開發當地,故向中華民國發出歡迎移民訊息,使得當時臺灣地區有不少人民移往中南美洲,尤其以移往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人數最多。 本論文以高雄市美濃區客家人為研究對象,探討影響當時美濃地區客家人移民巴西、阿根廷之動機為何?並探討是否因相同動機影響他們回流臺灣,亦或再度移民第三國家?並以他們移民歷程與當地各族裔相處之情況,探討其對於自身跨國認同看法。 本研究以實証研究為主要研究取向,以文獻分析法及半結構式訪談為研究方法,訪問了十二位具有代表性的美濃移民者,以其移民歷程為主要研究材料,研究影響移民之動機,以及受訪者對族裔及國家之認同。研究結果發現,影響美濃地區客家人選擇移民南美洲最重要的因素是經濟因素;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原居住國家的社會安全度;此外,已有親人移居巴西、阿根廷也是影響移民動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再移民及回流動機則會受到南美洲國家經濟不穩定因素及社會安全度影響。在跨國認同方面,美濃人最認同「客家」身份,並因此項認同而影響其跨國認同態度。Item IB DP語言B普通課程之飲食文化課程設計(2018) 洪慈薇; Hung, Tzu-WeiIBDP 是指 IB Diploma Programme,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它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們能夠成功地準備高等教育以及其後的學習。它鼓勵學生成長為積極進取又富有同情心的終身學習者。因此教師有著重要的角色,不僅僅是知識內容的傳授者,而是文化的形象大使,具有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力量。DP的教學與學習方法特別重視全球參與性,多語能力和跨文化理解。 中國人有著民以食為天的信念,因此飲食文化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建立了大量的飲食文化語言知識,反映了中國特有的民族風俗習慣。語言是個最基本又重要的角色,它承擔了相當重要的交際功能,同時也是跨文化傳播的工具和主要行為。由於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跨文化交際,已成為一種趨勢,學習者必須展現出語言能力和多元文化理解,以便培養跨文化的交際能力。 本研究主要以 IB理論為基礎,發展出IB DP 語言 B 普通課程的飲食文化教學設計,採用逆向式教學方式並運用IBDP體制的ATL學習方式,期望透過本研究能提供給海外華語教師教學及未來相關研究者之參考,以提高多文化背景下的教學成效、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並且培養具有國際情懷的人,進而達到國際文憑教育項目的目標。Item MOOCs使用者之學習情況與學習策略之研究(2017) 高守潔本研究旨在瞭解MOOCs使用者的學習情形以及其學習策略,包含基本背景資料、取得證書與否、影片觀看度、影片總觀看次數、後設認知學習策略、時間與環境管理、同儕學習,並比較不同性別、年齡層以及職業之學習者的差異。 本研究針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2015年開設的R系列MOOCs課程學習者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工具以Duncan and McKeachie(2005)所發展的「學習動機與策略問卷」為基礎,中譯化並依照實際情況加以設計,經專家效度審查與修訂後發放。研究資料以統計軟體分析比較不同背景的學習者在MOOCs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策略之差異,以及學習者之學習狀況與使用之學習策略之相關性。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在R系列MOOCs課程中,有15.4%的學習者取得了證書,其中男性學習者數量顯著大於女性學習者,而不同年齡層及職業之間無顯著差異。 二、 取得證書與否與影片觀看度、影片總觀看次數都呈正相關。 三、 學習者的影片觀看度和「後設認知」學習策略與「時間與環境管理」學習策略呈現正相關。 四、 學習者之學習策略表現上,「後設認知學習策略」顯著大於「時間與環境管理」和「同儕學習」,「同儕學習」的學習策略被使用得最少。 五、 在「時間與環境管理」的學習策略上,男性學習者顯著優於女性學習者。 根據研究結果,由於後設認知策略為學習者最常使用的學習策略,因此建議MOOCs教師及經營方在課程中多加入能激勵學習者使用後設認知策略的元素以增加影片的觀看度。Item 一貫道發一崇德宗教傳播與華語文教學之結合-以柬埔寨金邊師德佛堂為例(2015) 劉芯吟; Liu,Sin-Yin本論文旨在研究一貫道發一崇德於柬埔寨辦理華語文教學與宗教傳播上的結合成效進行探討。 一貫道發一崇德秉持著前人陳鴻珍慈悲喜捨的精神,為開創道務、接引更多信徒能深入了解道之寶貴奧妙,由臺灣為立足點,先後開荒至世界各國家,並成立國外七大道場及十三個道務中心,開荒地點之一則位於東南亞國家的柬埔寨。 宗教在進行傳播時,其方式因地區、風俗文化、人民特性之差異,各有不同的傳播模式,可能透過經商、醫療、販賣雜貨或語言教學等多種方式來進行傳播,於柬埔寨開荒傳揚「道」的方法,多數佛堂則運用「免費華語文教學」與民眾認識,間接來傳播道的理念。 柬埔寨現因政府的鼓勵推動,加上僑團、臺商的支持,雖在歷史上受到戰亂與政權統治下,引發排華事件之發生,但隨著時代的變化,世界各國掀起華語熱潮,柬埔寨政府也大力推動政策,希望能與各國接軌,使得學習華語文的民眾日漸增加,因學會了華文,能增加外語能力,在職場上尋找工作,能以高薪獲取工作機會,因臺商於當地設廠,若能擔任翻譯工作,成為柬埔寨人與臺商間的橋樑,可以進行中文對話溝通,所以更增進了當地民眾學習華文的動機。以首都金邊為例,在學習華文上,就有數所華校,且有不同的教學團體組織、有公立或私立團體,各種機構在辦理華文教學的課程,因金邊擁有較多的資源及各方人士辦理的教學單位,使大學生在首都學習華文的場域增多。 一貫道發一崇德各道場,陸續在柬埔寨設立佛堂,以推展「儒家思想、傳承倫理道德、孝道」等,並推行中華固有文化及道德闡揚,目前發一崇德道場從1994年於柬埔寨開荒至今,已有41間公共佛堂,其中21間以「華語文教學」做為傳播的橋樑,而本論文則以21間中的「師德佛堂」做為研究目標,師德佛堂從2009年開始設立中文班,在2011年設立公共佛堂,雖只有短暫幾年時間,但其開創者本身即是退休教師,以教育者的角度至異地進行教學。故本文探討「師德佛堂」在「宗教傳播」與「華語文教學」此兩者間如何進行,使之成功傳播一貫道宗教理念,除了教育當地的民眾學習華文及中華文化,亦如何傳揚一貫道之精神。Item 中西神探形象比較―以狄仁傑與福爾摩斯為例(2017) 張楚珺; Chang, Chu-Chun文學改編成影視的例子不勝枚舉,但能成功引起廣大的回響與一再續拍,除了本身的文本豐富、具文學價值外,人物形象的塑造與改編也是極其重要。在西方推理小說中,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為最經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一百多年來影響甚廣。而東方推理小說起步雖晚於西方,但中國古代公案小說實為判刑與推理兼具的文學,也相當具有研究價值。在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改編下的唐朝名相狄仁傑,如何從歷史人物演變至「東方福爾摩斯」,以及福爾摩斯如何陳酒新裝,雙雙在影視作品上深獲好評,其人物形象的演變脈絡與文化影響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之一。本文將以《大唐狄公案》、《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系列小說文本與《通天神探狄仁傑》、《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福爾摩斯》、《福爾摩斯:詭影遊戲》四部電影,來分析狄仁傑與福爾摩斯「神探」形象的外在表徵與內在意涵,並探討異同處,了解人物塑形的核心元素,並透過英雄轉化理論來檢視其人物形象塑造的準則是否符合當代閱聽者的視野期待。Item 以設計式研究方法探究3D遊戲情境促進身心障礙兒童語彙與語句能力之成效(2016) 石美鳳; Shih, Mei-Feng本研究主要是運用設計式研究法,特教教師與語言教學專家及電腦工程師以跨領域的團隊合作模式在Second Life平台上建置出3D虛擬遊戲情境,並在此虛情情境中設計語言學習活動,透過多重資料收集,交叉驗證及不斷的反覆循環修正的方式,發展出適合身心障礙學生使用且具成效的多感官語言學習情境,以改善有語言發展遲緩共病的身心障礙學生之語彙和語句能力。本研究採取二階段性的教學實驗設計,受試者是四位身心障礙學生,這些學生除本身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輕度自閉症或輕度智能障礙外,也合併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共病。實驗前準備階段受試者先接受標準化語言能力測驗及研究者自編詞彙和語句成就測驗,以了解學生語言問題,確認欲改善的語言標的,並建立實驗基準線。接著研究者運用3D虛擬情境先進行第一階段每週二次,為期三周,每週一個場景,共三個場景的語彙和語句教學活動。每次教學實驗中,觀察學生在Second Life 3D虛擬情境的學習反應及身心障礙學生在3D虛擬場景中會遭遇到的問題,然後進行反思,並定期與語言教學專家及工程師團隊進行會議討論,然後修正所建置的場景與活動,如此不斷循環修改,逐步建立場景設計準則。之後依此準則建置另外五個更適合身心障礙學生的3D虛擬語言場景,並進行第二階段為期五周五個場景的教學實驗。五個場景進行時,除仍依學生反應進行場景活動修正微調外,並邀請其他特教教師和語言治療師體驗,針對場景與相關活動設計給予意見。本實驗所有階段的場景設計都以學生生活周遭有關的場景為主,如家中廚房、超市、學校健康中心和遊戲場、交通設施…等,讓其學習能與生活聯結,促進學習類化,以利於學生能將虛擬場景所學的語彙和語句運用於生活中。每個場景的學習活動遊戲化,學生被賦予任務,要闖關完成四個關卡。每單元活動分為初階詞彙活動(場景物件命名)、進階詞彙活動(場景物件歸類、定義和推理能力訓練)、語句活動(依該單元句型進行語句的聽理解反應與口說表達活動)和評量活動(綜合評量或延伸活動)四部分。學生在第二階段五個單元的學習活動完成後及一個月後以相同的標準化語言能力測驗及自編詞彙和語句成就測驗進行後測及延宕後測,以比較實驗前後的語言能力進展,探究這些有語言發展遲緩共病的身心障礙兒童在使用Second Life 3D虛擬情境進行學習後,其口語語彙和語句能力是否能有效提升。此外並收集家長意見及對學生進行訪談。研究結果發現,這三種類型障礙的學生,在語彙能力和語句能力上都有顯著的進步,且在說故事的語句長度、語句結構複雜度、語句量也有明顯的提升。家長問卷結果也顯示家長發現學生的語言能力有所進步,與實驗結果相符。除此之外,從教學過程錄影帶分析、學生訪談錄影內容,也顯示學生對於此二階段共八個場景的虛擬情境活動有高度的興趣,這樣的實驗設計能有效提升學習動機、專注力長度和行為自控能力。Item 印尼僑生之族群文化認同與來臺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2015) 陳美萍; Derni, Tantela本研究主要探討在臺灣就讀大學的印尼僑生的族群文化認同與學習動機的研究。依據族群文化認同以及學習動機的理論基礎,透過量化研究、進一步探究不同背景變項的印尼僑生的族群文化認同的情況和來臺學習動機的情況是否有所差異,以及其關聯性。為了達到以上的目的,本研究以在臺就讀大學和就讀僑生先修部大學做為研究對象,利用問卷調查法的方式,於2014年5月11日,發放問卷,其回收220份問卷,有效問卷是206份問卷。 本研究在族群文化認同所取得的結果是印尼僑生對中華文化的投入、文化歸屬皆達到中上程度,而且新一代的印尼僑生對兩種文化(印尼主流文化和中華文化)統合情形良好。來自不同地區、使用的主要語言、家庭語言,和華文程度、方言程度的印尼僑生,其對「文化投入」、「文化歸屬」有顯著差異。換句話說,若印尼僑生本身自己的華語或方言好,其族群文化認同歸屬強烈。但如果其對華語或方言不太好,其文化投入、和文化歸屬就不那麼強烈了。 針對學習動機,本研究發現不同背景變項的印尼僑生,對學習動機的各構面都沒有達到顯著差異。這表示大部分的印尼僑生來臺就學最重要的是為了個人未來的職涯規劃,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並進一步可以在社會上立足。今的印尼僑生,來臺就讀大學是為了外在的尋謀求職因素為主。 本研究亦發現族群文化投入對僑生來臺學習動機的關聯性有達到顯著關係。依據其研究發現,若要開拓吸引讓更多印尼的華人子弟來臺就讀大學,則可以透過印尼多華人的城市拓展學生來源、結合當地之華人社團推廣臺灣高等教育,透過它們的協助,能吸引更多的印尼華人願意將其孩子送到臺灣留學。 關鍵字:印尼僑生、族群文化認同、學習動機Item 吧城華人公館檔案:《公案簿》之婚姻案件探析(2014) 李如芳本文以跨越18、19世紀的吧城華人公館檔案之《公案簿》為研究對象,分析其中的婚姻案件。吧城華人公館檔案又稱「吧國公堂檔案」,為現存「唯一」的海外華人自治與司法檔案,而它數量最多、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三大特點,堪稱「海外華人檔案之最」。這批文件裡,《公案簿》佔了總數的四分之一,是檔案中最主要的部份。 婚姻的締結,是各種社會關係的基礎,本研究依據《公案簿》一至十二輯的檔案內容,探討華人社會中的婚姻案件。藉由案件紀錄所呈現的婚姻糾紛、審理結果,進一步了解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吧達維亞華人的婚姻制度、婚姻糾紛的原因,以及訴請離婚的成立與否。吧城華人社會所施行的婚姻制度,融合原鄉中國傳統的結婚禮俗與荷蘭當局下的婚姻法律概念。婚姻糾紛的敘述,最普遍可見於訴請離婚的案件,離婚訴請人男女皆有,以女性居多。申訴離婚的原因通常是丈夫無法負擔家計、丈夫羞辱或毆打妻子、夫或妻在外另結新歡等。而公堂的審理婚姻案件的依據,本於《大清律例》及華人社會習慣法,並參照荷蘭殖民政府的法規作出判決。雖有「勸和」結案,但判決分離的案件愈至後期有逐步增多之勢。從夫、妻在審判過程扮演的角色,公堂上審案官員所考量的因素,及判決結果等等,對照當時清廷統治下的中國社會,吧城華人可謂掌握了較高的婚姻自主權,在落地生根異鄉後,發展出獨樹一幟的海外華人風貌。Item 國別化華語教材設計-以《大宅們》、《大稻埕》二部電影為例(2018) 石崎麗蓉; Ishizaki, Reiyo全球持續在學習華語的熱潮中,同樣地日本也受到中國經濟與外交的力量,日語所稱之「中國語」-即華語的學習者仍然與日俱增。「中國語」對一般的日本人來説,意指中國本土使用的以簡體字書寫的公用語言。對於臺灣繁體字華語可能是一知半解、認識模糊。在日本所使用的華語教材也是所謂中國語教材為主流,臺灣華語教材仍稀少難求。 本研究將針對如何向日籍人士介紹臺灣華語與文化,進而對臺灣有進一層的認識,臺灣華語的認知與文化的傳播,瞭解長久以來臺日密切淵源不息的關係。臺日關係不僅是單方向地臺灣哈日族的增加,同樣地期許日籍人士哈“臺”族的倍增,間接地引起學習華語的動機,促進臺日友好關係爲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將藉由兩部華語電影的内容分析呈現臺灣多元化語言與文化。一為内容適合年輕人題材的《大宅們》,二為《大稻埕》提供日本人訪臺文化旅遊學習者學習。將電影中的臺詞轉化成教材,結合諸學者的文獻探討,編制一系列國別化適合日籍學習者的程度與年齡層可使用的影視華語教學設計與教案,運用全球華文網資源與網站,提供日籍學習者看見臺灣,以期激發學習華語的動機。 華語教材設計將遵循以下的原則:調查日本華語教材的現況與需求,編制適合日籍學習者的國別化教材教案。採納Douglas Brown的全語言教學觀,整合聽説讀寫四項技能的教學設計。選取電影中的拍攝場景為景點文化的介紹,以任務型教學法引導學習者作旅遊行前的先備知識輸入。旅遊中實際應用所學華語能進行簡單的語言溝通與交流,實際體驗臺灣民俗與文化。旅遊後回顧臺日文化的異同,對所學的基本華語作成果評量。透過影視中頻出的諧音對話,認識諧音文化與時代的新詞語。拓展課程設計的針對性、多元性、趣味性與實用性,以提高學習華語的成效與達成語言良好溝通的目標。Item 在德國CFL大學生中文應用文寫作素養之表現分析(2017) 藍燕嬋; Lam, Yin-Sim近年來,語言學習中有關語文素養的概念愈來愈受到重視,語文素養的定義、評量及提升策略等研究議題備受各方學者關注;但大部分的研究只集中探討母語語文素養,忽略了二語語文素養之研究發展。 正因過去研究中未見探究華語學習者之二語語文素養,以及相關之形成因素,研究者遂以中文成人語文素養指標架構及範例試題(柯華葳,2010)為基礎,發展出華語應用文寫作素養評量測驗及問卷調查之研究,分析德國波鴻魯爾大學CFL大學生的中文應用文寫作素養。 本研究之測驗及調查以上述大學29位修讀中國語文學系應用文寫作課的非華裔中級或以上華語學習者為研究對象,進行施測並統計,分析測驗數據後得出以下四個發現: 一、學習者之個人背景並非影響華語寫作素養的顯著因素。 二、學習者在華語寫作上的自我認知不足,尤其在華語應用文寫作格式方面的自我認知能力。 三、學習者的中華文化融入程度顯著影響其華語應用文寫作素養。 四、學習者的華語讀寫情形和態度顯著影響其於華語寫作中的語言組織及表達層面之能力。 本研究成果能作為華語教師及研究人員於語文素養及寫作教學上之參考。Item 在臺就讀香港學生華語聲調偏誤分析(2017) 林齡; Lin, Ling華語學習者最初遇到的問題是語音,語音除了聲、韻這兩大部分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聲調。聲調也會影響與人交談時的效果。 學習一門語言時,必須要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才會有更多的語言輸出,語言環境對語言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身處目的語國家的學生受到目的語語言環境的影響會不自覺模仿並學習他所處的語言環境中的語言。 本研究針對在臺就讀的香港學生進行語音調查,將其按時間分為來台半年、來台一年、來台兩年和來台三年這四組,并對比台灣的語言環境對這四組受試者的聲調偏誤的影響狀況。 通過語音分析與觀察可以找出在臺香港學生在單字調和語流中的華語聲調偏誤現象、重點偏誤的調型,并對比來臺時間不同的香港學生的聲調偏誤狀況有何差別差別。 關鍵字:聲調 華語 香港學生 台灣 語流 目的語 母語 負遷移Item 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之文化認同印象對比探究(2014) 李盈瑩; Ying-Yin Li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臺美籍華裔華語學習者的文化認同觀,以及本地華語教師對華裔學生之文化認同印象,主要以質性研究法觀察學生、教師各自為對方所帶來的文化衝擊,關注其中華裔學生的感覺與華語教師的態度;在華語教學場域下,文化認同在此時間點的內涵與強度。 本研究發現在臺華語教師本身未知的「華裔」面向,點出其中差異,使華語教師認識己心所想與現實上各美籍華裔之文化認同差異,同時,也讓華裔學習者明瞭在臺教師因文化、環境、教育等各方面不同,致使本地華語教師自身觀點與華裔學習者相異。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從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的觀察中,統整文化認同之各面向。(二)從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的生活經驗中,發現影響師生溝通的因素。(三) 從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的生活經驗裡,發現文化認同之危機與轉機。(四)從師與生的文化認同印象分析,回饋至現今臺灣華語師資培育,作為改進華語教學之參考。 華語教師應把握多元文化教育的精神,讓學生認識華人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其次,校園內對於東、西方文化與種族包容、支持氣氛可再培養。在臺華語教師因臺灣本地社會氛圍以及對華裔所既有的刻板印象,而有某些既定的價值取向與態度,這些既定印象致使學生於無形之間也感受到社會大眾、學校、其他班級學生對華裔族群的觀感,對於華裔學生自我文化認同的態度也會產生影響。筆者建議本地華語教師應認知華裔學生之特色,公平以對,並增加本身跨文化素養,對非期待中的文化事件懷抱開放心胸,將更能接納與自身價值觀不同的文化觀點,促進華裔學生的跨文化學習。Item 字本位教材之華語文教學模式研究(2014) 林盈君; Lin Ying Chun在學習華語的過程中,受到印歐語體系之影響,較多教學都採用「語文一體」與「詞本位」的模式。這類型的教學模式是以「詞」作為教學基本語法單位,漢字為附屬於詞彙教學下的書寫符號。然而,結合形、音、義於一體的漢字有其獨特性,朱德熙(1985)、徐通鏘(2008)等語言學家主張以印歐語系的架構套用在華語中是不恰當的。因此,在20世紀末出現了強調漢字特點的「字本位理論」。而以字本位理論為基礎的字本位教學模式特色是突顯漢字的系統性,以漢字教學帶動詞彙教學,透過組詞與擴詞來加強華語學習者的識字量與詞彙量。 字本位教學模式逐漸受到重視的同時,以字本位為基礎所編製之教材卻相對 不足,內容編寫上也不夠完善(田峰,2012)。因此,本研究將融入教材編寫之概念,透過集中識字、漢字分級、及趣味性等核心理念,編制一套適合華語文學習者使用之字本位教材。此外,本研究將以國立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華裔班的學習者為研究樣本,實際進行字本位教學實驗,並考察學習者對於字本位教學模式之反饋,以探討字本位教學模式對華語學習者之學習成效。研究結果顯示,字本位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華語學習相比,確實有顯著的成效。此外,透過學習者的問卷調查也發現,學習者相當認同此教學模式,例如:「能比較容易了解漢字」、「可以更快理解結構複雜的漢字」、「幫助擴充我的詞彙量」等。Item 字詞系聯教學對華語學習之成效研究(2015) 林雅浿; LIN,YA-PEI在華語學習的過程中漢字是外國學生學習漢語的最大難點,因為華語中的漢字是由形、音、義結合於一體,相較於表音文字確實複雜許多,因此漢字的難以掌握影響了很多外國學生在漢語水平上的提升。 對外華語教學法中,漢字教學法與詞彙教學法一般是分開探討的,但是漢字具有構詞性,有限的漢字中構成無限的詞,因此漢語中的字和詞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關係,講漢字必然涉及詞,講詞也必然會涉及漢字,字與詞的這種特殊關係決定了字與詞的教學不能完全的分開,可以採用系聯教學法將兩者聯繫起來進行教學。 因此,本研究將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華裔班的學習者為研究樣本,實際進行字詞系聯教學實驗,以探討字詞系聯教學模式對華語學習者之學習成效,並檢視學習者對於字詞系聯教學模式之反饋,以提供未來教師在華語教學上的實質建議。研究結果顯示,字詞系聯教學模式與一般華語教學模式相比,學習者確實有顯著的進步及成效。Item 客家文化融入華語文化教材編寫設計(2016) 楊佩玲; Yang, Pei-Ling臺灣處於多元文化環境中,客家文化亦為臺灣文化中獨具特色之一支,其承襲中原文化之傳統,雜揉南越文化,加上長期遷徙、地形封閉的因素,後經過原住民文化、閩南文化、外省文化互相衝擊洗禮後,形成更鮮明的特色,加上近幾年來臺灣推動國際化與外國文化交流頻繁,使得傳統客家文化與外來文化撞擊產生新火花。 隨著華語熱的興起,每年有不少外籍人士到臺灣學習中文,臺灣蘊育多元文化之背景為華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沃土,然而,相較於語言教學本體的嚴謹,文化教學及文化教材雖然包羅萬象,但涵蓋「客家文化」內容之範疇較少,故本研究選擇以「客家文化」為教材編寫之內容,讓外籍華語學習者在文化課程中認識客家文化,了解臺灣文化之多元性。 本研究方法採取內容分析及半結構深度訪談,針對七位學者專家及四位在臺華語學習者為訪談對象,探討其對客家文化融入華語文化教材編寫之看法,以自編方式編寫一課教材示例-「客家義民祭」,並以七位華語教師及教材編纂者以教材評估方式提供反饋。 透過本研究發現,以客家節慶活動融入華語文化教材編寫之方式符合教材使用者需求,透過自編教材編寫之方式亦得到評估對象之肯定,本研究期在臺華語學習者能夠在臺灣文化環境中得體地使用華語進行溝通,培養更寬闊的文化視野,以正面態度對待跨文化之鴻溝,也學會欣賞不同文化所呈現之獨特美感。Item 專業華語教材設計與評鑑發展研究(2017) 曾品霓; Tseng, Pin-Ni本研究以專業華語教學研究發展為起點,以發展專業華語教學的評鑑表和運動華語教材範例。透過文獻分析法,整合專業語言教學、英語為外語教學和對外華語教學之教材評鑑標準與方法,將評鑑準則分為10個面向,分別是基本理念、版面設計、教材配套、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專業知識、語言、內容、真實性和練習活動,並得出50項針對專業華語教材的評鑑準則供學界參考。 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運動風氣越來越興盛,放眼全球,運動相關產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多人從事運動相關工作。雖然運動產業目前以美國最為發達,但是以中國和亞洲的經濟發展程度來看,運動相關產業也有一定的成長,需要會說華語的人才從事相關行業。因此本研究以運動為主題設計專業華語教材範例,並且請8位專家學者利用專業華語教材評鑑表對運動華語教材做評估,結果表示本研究的運動華語教材為優秀教材,顯示專業華語教材評鑑表及其在專業華語教材的研究中有其發展性。Item 影片引導二語兒童寫作能力影響研究-以印尼泗水臺灣學校高年級華裔學生為例(2015) 李胤芳; Li, Yin-Fang隨著華裔人數逐年增加,華裔華語教學日趨重要。其學習方面,因受生長環境背景的影響,往往聽說能力高於讀寫能力。如何提升聽、說、讀、寫四項能力均衡發展為一大課題,而現今閱讀相關研究有許多,相較於寫作相關研究則較少,且學生面對於寫作課時,常常怨聲載道,因此本研究將探討華語寫作教學。 寫作能力必須包含「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語言能力」,現今華語教學法中,奠基於學習者既有的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與自身母語能力相同,因此較側重「表達能力」、「語言能力」訓練,「思維能力」較少著墨。對於學習寫作的兒童,常常聽到學生所遇到的問題是應該寫些什麼內容,兒童所遇到的問題,不僅是生活經驗的缺乏,亦包含將經驗轉換成想法,且有架構的表達,因此對於二語兒童學寫作教學除了「語言能力」訓練外,亦包含了「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 而影片運用於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提供畫面與聲效、教材真實性具臨場感可供學生觀察、將影片學習經驗轉移至生活、增進學生理解力、建立共同經驗、資訊多樣性、縮短教學時間與空間、教學彈性。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影片融入華語寫作教學中,探討影片運用於華語寫作教學對學生學習成就的影響,並探討學生對於此教學法的態度。 本研究採取「前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印尼泗水臺灣學校六年級學生,共26位,為期三周的實驗教學。研究工具以量化的寫作評量表及影片融入寫作教學問卷探討。 研究結果顯示運用影片融入華語寫作教學後,有助於學生學習成就,尤其在「取材切題」、「見解新穎」及「前後連貫」上「思維能力」的部分。且學生對於影片融入於教學的看法,認為影片融入寫作教學對其學習寫作有幫助,且運用此方式,興趣提高,也喜歡這種教學方式。Item 從世代傳承面向探討1980-2012年僑團青年組織發展之困境及因應策略--以美國洛杉磯郡為例(2014) 麥皓婷; Mai, Hao-Ting「僑團」乃僑民基於志趣、信仰、地緣或血緣相同而在僑居地組成之團 體,以滿足個人興趣或實現團體理想為目的,並具有凝聚僑胞情感、團結僑 心、聯繫及照顧會員之功能。依據僑務委員會2012 年的統計,全球海外僑 團總數為5,233個,其中分布於美國的僑團總數最多,共有2,804個,佔總 數的53.6%。然而,近年來由於美國移民社會結構的變化及政黨輪替產生的 僑務政策調整,因此僑社發生了不同層次變化,其中僑社世代傳承問題最為 顯著。故本研究將以美國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為主要研究對象,瞭解其成 立背景、發展狀況與遭遇困境,研究目的為: 一、 瞭解美國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之發展現況與類型。 二、 深入瞭解美國洛杉磯郡各類型代表性僑團對青年世代傳承的需求。 三、 理出美國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發展之困境。 四、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因應策略,以提供僑政機關及各級僑團參考。 透過文獻資料收集與訪談僑團幹部、成員與相關專家學者,研究者理出 其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發展的背景與狀況,並由訪談結果及問卷調查分析 出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的發展困境與影響因素的相關性,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僑團青年組織因僑團歷史與背景之差異而有不同的成立因緣,然而「老 幹漸趨凋零,新枝亟待傳承」卻是共同面臨的挑戰。 二、各僑團青年組織運作的成果因不同僑團性質與活動設計、類型等差異而 有所不同,多數已獲得初步成果。 三、各僑團青年組織雖面臨的主要三大困境為招募新血、青年續留、青年幹 部培育。然因僑團性質各有差異,因此困境形成原因各不相同。 四、中國大陸與台灣之政府政策、僑團幹部引導與文化以及華裔青年參與僑 團動機三因素對僑團青年組織發展各有不同程度影響,其中華裔青年參與僑 團的動機對青年組織發展產生最為顯著的影響。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青 年參與華人社團的考量動機主要為拓展人際關係,次為族群認同,再次為充 實自我能力。 根據分析出的結論,研究者建議: 一、僑政機關方面之因應策略,應加強青年組織輔導相關方面宣傳,汲取成 功案例經驗協輔經營,整合資源辦理全僑性青年組織聯合活動,設計延伸活 動銜接青少年文化志工營,協輔華裔青年成立社團組織並定期追蹤發展狀 況。 二、僑團組織方面之因應策略,各僑團應積極破除語言溝通之障礙,改進活 動類型與內容,提升青年於僑團之地位,並多加應用網路平台資源以加速訊 息傳遞與聯繫。Item 從教育全球化分析海外臺校之轉型:以泰國為例(2017) 劉子任; Liu, Tzu-Jen在全球化潮流的刺激下,海外臺商為了鞏固子女的中文基礎與中華文化價值,又同時期許子女具備優異的英語能力與國際視野,多讓子女於小學階段進入海外臺灣學校體系就讀,中學階段則進入當地的國際學校體系。海外臺灣學校在如此範疇之下,要如何兼顧兩者以符合市場需求,勢必得面臨變革的挑戰。泰國中華國際學校(Thai-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TCIS)創校至今21年,早期加入海外臺校獲我國政府挹注經費補助,然而在課程與升學管道受限之下,為求學校營運順利而脫離海外臺校,發揮了海外學校在課程與教學、學生來源力求自主的特性,將視野由原先的臺商子弟教育型態逐漸轉變,透過在全球化競爭的趨勢建構出更具規模與特色的中、英、泰三語國際學校,同時也闡述了一種新型態的海外僑民教育。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旨從教育全球化的觀點,以泰國中華國際學校為研究對象,採文獻、文件分析及深度訪談蒐集資料,分析研究個案在創校歷程及轉型發展過程曾面臨的挑戰、困境、經驗與具體因應之道,以期作為海外僑民教育發展深化國際視野之參考。 本研究共計訪談創校董事會成員、曾任及現任臺籍與泰籍教職員、臺泰兩地教育部官員、駐外館處人員共17名人士,訪談資料經討論分析,結論為泰國中華國際學校退出體系受到學生來源的挑戰;海外臺校設立及輔導辦法在泰國難以因地制宜;國內教育體系與國際接軌有落差,泰國的海外辦學者傾向美制的國際學校模式;泰國中華國際學校經營之道在於早期創立以臺灣教材的華語教學為學校重點特色,增加國際結盟,以維持在地的金字招牌;華文教學憑藉國際教育系統的升學橋樑,開創僑教新頁。最後,根據結論,研究者分別針對我國海外僑教辦學與未來有志從事僑校相關研究者提供建議,以供參考。Item 從求勝利到求生存:泰北華人文化之歷史形成與多元變異1953–1993年(2015) 卓素慧; Cho, Su-Hui本研究旨在提供進一步認識「泰北華人」新文化的形成與其變異之現象。俗 稱的「泰北中國難民村」並非是純「華裔」族群的村落,它是「華裔」、「漢人文 化」、「雲南文化」與泰北山區「跨境文化」多元互動、碰撞、鎔鑄新文化的洪爐 所在。 「戰爭」吸引了滇、緬、寮地區的華人與跨境族群為捍衛某種「政治認同」 的勝利而奮鬥;時代驟變,政治目標因情勢生變!孓然一身「寄居」泰國北部邊 境山區,義無反顧地捍衛頭上「中國人」的冠冕;在「異國他邦」的窘促生存條 件,現實的環境架構了「異族通婚」的平台,提供了同地區跨境族群文化發展的 機會。「家庭」是族群的基本單位,也是展現族群文化與精神的標準場域。 本論文從歷史文獻出發,透過田野觀察、對相關歷史事務經歷者的訪談,並 從當地原始文字資料或照片、刊物中,整理出在 1953~1993 年期間,泰北華人為 求生存與當地少數族群的互動、融合及其發展的過程,架構了新文化的溫床,也 彌補兵荒馬亂年代忽略的過程。印證了「華人」本身也是一個顯著的「跨境族群」 同時也呈現了「文化中國」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