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6121
Browse
4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聽的延伸:1960-70年代黃俊雄布袋戲錄音史料考察 (I)(2014/08-2015/07) 陳龍廷本計畫「聽的延伸:1960-70年代黃俊雄布袋戲錄音史料考察」,是延續本人長期關注的學術 議題。 首先,是跨媒體的戲劇議題。尤其是執行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研究計畫「臺灣布袋戲主題曲研 究計畫1960-70」,使我們不得不去反省戲劇與電視、廣播、唱片等不同媒體之間的交互影響。 1960-70時代的黃俊雄,不僅在臺北西門町今日世界做商業劇場的現場表演,他的史豔文也透過 臺灣電視公司的播放,而掀起布袋戲作為一種當代的時尚流行。透過廣播公司、唱片公司的放送 與發行,而使得布袋戲的閱聽對象,不再僅止於戲劇的現場表演,而且滲透到不同的媒體領域, 而造成一種複數動員的效果。如果以麥克魯漢的話來說,這種現象相當於一種聽的延伸,從現場 表演的聲音,透過現代錄音保存技術,可進而延伸到電唱機、廣播、電視。釐清相關的現象,將 有助於傳統戲劇的推廣及其可能性的思考。 其次,是布袋戲發展史料的考察。戰後錄音技術的出現,不應只是簡單地視為科技的演變而 已,而是必須思考它與布袋戲表演之間的互動關係。1960年代左右,臺灣出現許多布袋戲有聲資 料,包括當年各地重要的布袋戲師傅,例如李天祿、許王、黃俊卿、陳俊然、黃秋藤、鄭壹雄等。 為什麼是1960年代,而錄音技術的成熟對於布袋戲產生什麼影響,包括表演風格是否產生什麼 改變,或間接促使自創戲齣等,都是很值得思考的學術議題。透過這種史料的實證考察,將有助 於我們對於這個時代的布袋戲具備整體歷史脈絡的理解與反省。 從戲劇本身來考察,本研究計畫涵蓋古冊戲到自創的金剛戲齣,目前可以找得到的有聲資料, 可粗略區分為郭子儀系列、六合系列、史豔文系列。郭子儀,雖然在章回小說也約略可找到故事梗概,但也可說是黃俊雄延續自父親黃海岱的帶家齣《五虎戰青龍》。而六合系列,則是黃俊雄 在臺灣各地商業劇場廣受歡迎自創布袋戲齣的結晶。史豔文系列,不僅是他在電視布袋戲的著名 戲齣,而且也透過唱片、廣播而延伸至閱聽人的耳朵。考察這三個系列的影音史料,各有其代表 性。透過跨系列相關戲齣的整理與比較,或許我們將更能理解這位布袋戲主演長期的訓練的基 礎,還有他往後的創作靈感來源。藉著本研究計畫的深入考察,將有助於我們跨越傳統戲劇的認 知,甚至了解布袋戲創作的可能性。Item 差異與語意:布袋戲口頭表演的詮釋可能性(2008-11-23) 陳龍廷Item 選擇與組合:從1930年代民間歌謠探索臺灣口頭詩學(2008-09-07) 陳龍廷Item 民俗詞彙與論述形構:日治時代臺灣民族誌的考掘(2011/08-2012/07) 陳龍廷本研究計畫「民俗詞彙與論述形構:日治時代臺灣民族誌的考掘」,乃依照 去年國科會研究計畫審查委員的建議,以逐年深入的方式,選擇代表性案例,漸 次開展。本計畫將延續去年的研究基礎,採取系譜學(genealogy)、後殖民主義 (postcolonialism)的研究觀點,針對日治時代臺灣民族誌的經典進行考察。主 要目的在於考察殖民統治者如何從臺灣民間詞彙的採集與紀錄,到後來如何整 理,並建構成整套的臺灣知識體系。如果臺灣民族誌也可視為一種臺灣民眾知識 的書寫與建構,那麼如同薩依德所批判的在西方的觀點下產生,最後形成「東方 化的東方」東方知識,日治時代臺灣的民族誌,是否也是一種「臺灣化的臺灣」 的知識?這些知識體系如何傳播、影響,與殖民統治性(gouvernity)之間彼此 錯綜複雜的關係,是本研究計畫所試圖釐清的部分。 本計畫的研究對象,僅選擇日時代相當著名的臺灣民族誌經典加以考察,包 括片岡巖、鈴木清一郎、東方孝義等三人撰寫的作品的深入解讀。研究方法,首 先在於透過這些民族誌,如何藉著民俗詞彙來「翻譯」臺灣的文化,還有透過民 族誌文本如何論述臺灣人的形象,以及如何整理編纂為臺灣的知識等問題架構。 從一開始的視覺至上主義,轉變到掌握臺灣民俗詞彙與跨語言的描述,並介紹給 日文讀者瞭解,可說是民族誌對異文化進行「文化翻譯」的演變。在這過程中, 語言權力的不平等,及掌握臺灣文化的詮釋權力等,都是很值得注意的議題。其 次,釐清日治時代臺灣知識的論述形構,包括他們為什麼可以建構出臺灣知識, 還有所建構的臺灣知識是什麼,都可說是尚待考掘的對象。考掘,主要是針對各 種論述之間的斷層、縫隙,藉著掌握這些矛盾,就可以進一步瞭解整個時代的論 述形構。因此除了個別民族誌的解讀,藉著早期的臺灣知識書寫,例如佐倉孫三、 小林里平民族誌的對照,更可以讓我們瞭解其陳述之間、論述之間的斷層、縫隙。 本計畫預期對學術的貢獻,包括開發臺灣文學的新研究素材、發掘新的臺灣 文學研究素材,並提供對臺灣的本土性進行反思等。Item 纏足.辮子:日治時代臺灣人身體的知識與監視(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 2013-10-01) 陳龍廷Item 他者的歌與文化翻譯:日治時期臺灣歌謠採集的考察(2011-09-06) 陳龍廷Item 差異與創意:布袋戲改編戲齣的創作論(2009-10-17) 陳龍廷Item 臺灣布袋戲的口頭表演與即興特質(2013-05-26) 陳龍廷Item 傳統與流行:劉福助歌謠的雙重意義(2011-12-17) 陳龍廷Item 身體的知識與監視:日治時代臺灣民族誌的考掘之二(2012/08-2013/07) 陳龍廷女性、男性的 身體作為研究的代表性案例, 採取系譜學( genealogy )、後殖民主義 (postcolonialism)的研究觀點,針對歷史文獻的挖掘與分析,並解析書寫者所 擁有的不同社會位置及其影響。日治初期的臺灣舊慣調查及民族誌書寫,對於纏 足、辮子等身體儀態(布赫迪厄詞彙)或身體技術(莫斯詞彙),如何建構出相 關知識,乃至如何改變這種規範與價值,與最後從身體直到思想徹底地將臺灣人 改造為日本人,可說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關鍵之一。日治時代臺灣民族誌,是透過 無數具體的報導人的資訊,收集臺灣民俗詞彙,到最後具體呈現為具有普遍性、 一致性的真理論述形構(discursive formation),最後才集結為我們所可以看到 的,如同百科全書般臺灣民眾的知識。這套知識,在帝國眼中已成為瞭解臺灣人、 統治臺灣人、控制臺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臺灣人身體的民族誌書寫本身,並不 僅是為了奇風異俗的展示而已,而是作為一種權力關係的鬥爭場域,簡單說,存 在著一種知識/權力/身體的交會空間。 本研究計畫將以纏足、辮子為核心,普遍地考察的範圍包括片岡巖、鈴木清 一郎、東方孝義、佐倉孫三、小林里平等著名的臺灣民族誌經典作為主要參照座 標,並廣泛參照日治初期代表臺灣總督府觀點的臺灣舊慣調查報告書、《臺灣協 會會報》、《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時報》;代表經濟觀點的《臺灣農友會會報》; 代表官方監視系統的《臺灣警察協會雜誌》、《臺灣警察時報》;代表教育觀點的 《臺灣教育會雜誌》、《臺灣教育》、《臺灣愛國婦人》;乃至代表語言學習觀點的 《語苑》雜誌等。目的在於瞭解這些書寫者的位置,及其相關觀點的蒙發乃至演 變成熟的歷史過程。藉著這些不同角度的考察,我們將更進一步考察日治時代臺 灣民族誌,是否如同傅科在解釋理性時代誕生的監獄,是一種全景敞視主義,是 一種塑造與詮釋臺灣民眾知識的權威見解。臺灣民眾的身體該如何觀看或監視等 民俗知識的背後,不僅透露出日本明治維新以來所亟欲追求「脫亞入歐」的現代 性,甚至與臺灣殖民統治的統治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本計畫預期對學術的貢獻,包括開發身體在臺灣文學、文化的新研究面向, 並提供對臺灣的本土性進行反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