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音高型教學」應用於七年級歌唱教學之研究
    (2011) 陳慧珊; Chen Huei Shan
    本研究旨在探討「音高型教學」應用於七年級歌唱教學之研究歷程,其教學前後之差異情形。本研究教學活動實施歷經兩個月,研究者以任教學校中,抽取七年級兩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為甲、乙兩班,每週兩節課,每節以10~15分鐘為限,共計二十四節課。 本研究採用Gordon音樂學習理論的教學理念,根據研究目的,研究者自行設計「音高型教學活動」及自編「曲調聽力測驗」試題、「曲調聽唱評定量表」、「曲調結束感創作評定量表」、「歌曲歌唱音準評定量表」及「學生自陳量表」、「教學觀察量表」、「教師教學日誌」等。本研究配合量化與質性分析,進行各階段教學活動與各項測驗的分析與探討,以瞭解研究對象之曲調聽力與歌唱音準能力表現之改變情形。 本研究資料以SPS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相依樣本t 檢定、信度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描述性統計以及質性分析,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本研究所得的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經由「音高型教學」後,學生「曲調聽力」表現顯著提升 (二)經由「音高型教學」後,學生「歌唱音準」表現顯著提升 (三)學生肯定「音高型教學」的學習成效 (四)「音高型教學」能提升學生歌唱音準能力 (五)「音高型教學」可提升學生的「曲調聽唱」表現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提供未來學校、教師及相關研究之參考。
  • Item
    反思「跨界音樂」:從音樂多元本體觀論當代音樂之跨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4-11-??) 陳慧珊; Hui-Shan Chen
    藝術的跨界合作雖非新興的行為,近年來卻因各種內外在因素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於此新氣象中,常被視為一門聽覺藝術的音樂,亦無可避免地在其表演素材、形態與風格等各方面,產生了莫大的改變,進而影響了既有的音樂學理。從音樂生態的供給端(創作、演繹)到接受端(欣賞、評論),傳統的音樂定義已無法貼切地體現當代音樂之跨界面向與意涵;從範疇的界定、思想的認知、型態的展現,乃至於詮釋權的釐清等,皆需被審慎思考。根據包曼(Philip V. Bohlman)等學者所主張的音樂多元本體(multiple ontologies of music)觀點,音樂具有多元的可塑本質,音樂過程的參與者扮演著猶如詮釋者的角色。人們對於音樂的一切思維活動,最終目的在於對自我意識的彰顯與主權的控制;無論音樂如何被創作、演繹、欣賞與評論,人們對於音樂的認知,主要來自其本身與音樂之間的歷時或共時性互動有關。庫克(Nicholas Cook)亦強調:音樂學不僅反映音樂的實像,它更幫助形塑音樂。本文循音樂多元本體論的學理基礎,融合音樂界的觀點,探究當代音樂之跨界思維,進而討論現今諸多有關「跨界音樂」解讀之合宜性。
  • Item
    反思「跨界音樂」:從音樂多元本體觀論當代音樂之跨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4-11-??) 陳慧珊; Hui-Shan Chen
    藝術的跨界合作雖非新興的行為,近年來卻因各種內外在因素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於此新氣象中,常被視為一門聽覺藝術的音樂,亦無可避免地在其表演素材、形態與風格等各方面,產生了莫大的改變,進而影響了既有的音樂學理。從音樂生態的供給端(創作、演繹)到接受端(欣賞、評論),傳統的音樂定義已無法貼切地體現當代音樂之跨界面向與意涵;從範疇的界定、思想的認知、型態的展現,乃至於詮釋權的釐清等,皆需被審慎思考。根據包曼(Philip V. Bohlman)等學者所主張的音樂多元本體(multiple ontologies of music)觀點,音樂具有多元的可塑本質,音樂過程的參與者扮演著猶如詮釋者的角色。人們對於音樂的一切思維活動,最終目的在於對自我意識的彰顯與主權的控制;無論音樂如何被創作、演繹、欣賞與評論,人們對於音樂的認知,主要來自其本身與音樂之間的歷時或共時性互動有關。庫克(Nicholas Cook)亦強調:音樂學不僅反映音樂的實像,它更幫助形塑音樂。本文循音樂多元本體論的學理基礎,融合音樂界的觀點,探究當代音樂之跨界思維,進而討論現今諸多有關「跨界音樂」解讀之合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