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6
  • Item
    論巴洛克音樂演奏風格與詮釋--以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為例
    (2022) 周瑾; Zhou, Jin
    巴赫的這部《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作品,在小提琴曲目庫中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崇高地位,是每一位專業小提琴學習者都必須學習和掌握的重要曲目。由於這部作品的創作年代距今已有300年,而當時所處的巴洛克時期,無論從樂器型制、演奏法,再到音樂審美、記譜讀譜習慣等方面,都與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當代演奏法和音樂環境有著極大的差異。並且,由於巴洛克時期樂譜的譜面信息相對較為「乾淨簡潔」,作為當代學習者,若沒有充分了解巴洛克時期音樂的背景與風格特點,很容易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和演奏產生「誤讀」。本文基於樂曲創作年代的音樂社會環境,分別從18世紀初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背景及小提琴演奏法兩方面,綜合歸納分析巴洛克時期的小提琴演奏風格與方法。隨後以此為方向,具體分析闡述如何將巴洛克風格運用於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演奏之中,深入研究探討這部作品的音樂內涵。
  • Item
    理查‧史特勞斯小提琴作品分析與詮釋
    (2020) 李家豪; Lee, Chia-Hao
    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作品廣泛且多元,藝術歌曲、交響詩、歌劇、協奏曲、室內樂作品、器樂曲;從青少年時期的作品《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TrV 110, Op. 8, 1880-1882)到晚年的作品《E大調稍快板》(Allegretto in E major for violin and piano, TrV 295, 1948);理查·史特勞斯創作專屬於小提琴的作品數量稀少,但終其一生創作每部大編制的樂團作品或歌劇,小提琴聲部的創作一直是非常重要且困難的樂團片段。 本文以理查·史特勞斯早期創作兩首小提琴專屬作品為主,中期交響詩《英雄的生涯》(Ein Heldenleben, TrV 190, Op. 40, 1897-1898)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 TrV 176, Op. 30, 1896)著名的小提琴獨奏片段以及晚期作品《E大調稍快板》為輔,分成三個創作時期探討演奏詮釋與研究。第一章探討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第二章依照理查·史特勞斯的小提琴作品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並研究其創作背景;第三章針對《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降E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樂曲分析;第四章加入《英雄的生涯》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並加入筆者演奏詮釋與見解,希望透過分析與詮釋理查·史特勞斯的「小提琴作品」,更了解德奧地區浪漫樂派後期的重要作曲家。
  • Item
    佛瑞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十三 分析與詮釋
    (2020) 蘇品瑜; Su, Pin-Yu
    佛瑞 (Gabriel Faure, 1845-1924) 的創作生涯橫跨了十九世紀末的浪漫樂派,以及二十世紀初的現代樂派,因此他早期與晚期的音樂風格會有明顯的不同。但他依然能將不同樂派的創作手法兼容並蓄,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No. 1 in A Major, Op. 13) 為佛瑞早期的第一首室內樂作品,當中使用的旋律與風格,除了符合浪漫樂派的特質,也有豐富的和聲變化,以及大膽的轉調手法。因此本論文將會進一步探討,佛瑞是如何將創新的和聲手法,融入傳統的浪漫樂派作品中。這首作品在單純優美的旋律中,同時蘊含豐富的和聲色彩,而使音色與情感有更細膩的層次,進而增加了演奏者在詮釋樂曲的難度。 本論文將分為五個章節來探討。第一章為研究動機與研究方法,第二章為十九世紀法國的音樂背景,以及佛瑞的生平概述;第三章介紹佛瑞的創作特色與手法,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為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
  • Item
    流行樂曲的改編-以小提琴演奏為例
    (2020) 張又慈; Chang, Yu-Tzu
    本論文將流行樂曲改編成適合弦樂器演奏樂譜,主旋律以小提琴為主,以吉他作為伴奏,每首曲目呈現出不同風格流行樂曲,將每首樂曲不同風格、感受想法,以及創作手法等將以詮釋報告呈現。 詮釋報告內容將樂曲線條、和聲、曲式以及創作演奏靈感以流行音樂為主軸呈現。探討樂曲的架構、旋律、節奏、速度…等,並說明樂曲演奏方式。 本篇研究即透過改編樂曲歷程,成為獨特風格樂曲,並獲得以下預期成果: 一、 量身訂製的話題性:為小提琴、不同樂曲風格客製化的器樂改編,形成強烈的風格,並為小提琴開創新氣象。 二、 樂曲意象的多元化:「流行」對音樂風格的分類,藉以型塑多元特色,成為平易近人的音樂風貌。 三、 傳統器樂的新風貌:受惠於樂曲改編的革新與數位音樂的高度發展,將流行元素注入傳統,以踫撞出新的火花。 四、 當代音樂的新體現:演奏中的八首改編曲式風格不同,體現當代流行樂曲式與自由重組的特色,創造新的聆聽經驗。
  • Item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之分析與詮釋
    (2011) 楊奕珊
    比起古典時期,浪漫時期的音樂風格更加重視人性情感的表達,不侷限在理性的形式與規則。這個時期的人們抱持著「為藝術而藝術」的理想,這樣的理念不僅在音樂領域持續發酵著,甚而在文學、繪畫等所有藝術領域掀起一陣風潮。 事實上,所謂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是從文學開始,進而影響到繪畫與音樂。當時的人們嚮往脫離現實,追尋主觀、自由的意識,也因為過度浪漫與理想化,常可見許多天馬行空的題材出現。 浪漫樂派重視主觀的情感表達,許多音樂家極力打破古典時期保守、規矩的作風,企圖塑造出截然不同的創作風格。但孟德爾頌的音樂卻聽不出這些較為狂野激進的想法,這當然與他幸福夢幻的一生有頗大關聯。 提到孟德爾頌的知名作品,幾乎人人都能一一列舉,例如:A小調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A大調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管絃樂曲《芬加爾洞窟》序曲;劇樂《仲夏夜之夢》;神劇《以利亞》;室內樂《降E大調絃樂八重奏》以及鋼琴曲集《無言歌》等。 然而提及他的協奏曲作品,多數人必定同時聯想到《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這首膾炙人口的曲目,與貝多芬、布拉姆斯及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並列齊名,幾乎每個人都能朗朗上口。也因為如此,許多人認為它的旋律過於庸俗,內容缺乏獨特性,甚至有「聽膩了」的說法。筆者認為這樣的批判欠缺思考,既然此曲能成為古典音樂中的流行曲目,代表其旋律必定好聽易記,若只是因為經常聽到而產生厭煩之感,並且認為此曲不過是流俗之樂,如此評論實為欠妥。 孟氏之作經常予人「幸福感」,其曲風聽來平易近人,旋律流暢柔美,或許無法帶來「刺激感」,但其平靜輕柔的樂感卻頗具撫平心靈的魔力。 筆者記得第一次聽聞此曲是在小學四年級的音樂欣賞課上,簡明扼要的樂團導奏順勢帶出甜美細膩的小提琴獨奏,優美動人的旋律即刻深植在我的腦海。回家之後,隨即撥放聆聽,再三聆賞,也不覺厭倦,反而越聽越有興致。自此之後,這首「名曲」便成為我最喜愛的曲目之一。 為了打破大家對這首協奏曲「通俗」的既定印象,也由於筆者對於此曲的喜愛,遂決定以此作為研究主題。希冀透過筆者的努力,能使大眾對此協奏曲改觀,一掃以往的刻板印象,進而對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 Item
    伊撒意第三號、第六號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之分析與詮釋
    (2010) 王建堂; Chien-Tang Wang
    身為偉大小提琴家與作曲家的伊撒意(Eugène Ysaÿe, 1858-1931),於1924年創作作品第二十七號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此作品堪稱繼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帕格尼尼(Nicolò Paganini)二十四首隨想曲之後最重要的無伴奏小提琴作品,其風格與美學繼承了巴赫作品的精髓,技巧上則延續了帕格尼尼隨想曲的技術難度,並平衡了前代作曲家偏重音樂,或是偏重技巧的創作局面;且在寫作手法等方面融入嶄新的思維,呈現出有別於過往時代作品不同的變化性與高度的技術性;因此這部作品著實延續了小提琴無伴奏曲目的優良傳統,成為現代小提琴演奏的經典必備曲目。 本文第一章以伊撒意之生平為開端,接續是六首無伴奏奏鳴曲的概論性介紹;第二章及第三章分別針對第三號與第六號奏鳴曲做曲式的分析和詮釋的探討,筆者在這兩章中以實地練習與操作之心得,向讀者分享個人對於音樂詮釋的理念及技術表現的觀點。
  • Item
    舒曼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分析與詮釋
    (2010) 林子傑
    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真正為小提琴獨奏而作曲的時間,其實都集中在他生命的末期,而這也是他精神方面最不穩定的一段時期,所以其作品中不免帶有些許灰暗、憂鬱及矛盾性格的氣息,此曲到今日仍備受爭議,也讓後人對其有兩極化的評價。此曲若論其曲式架構和艱難的技巧層面來說,或許確實無法與其他著名作曲家的小提琴協奏曲相比,但若在情緒或整體的曲風表現上,此曲卻自有其獨到特別之處。再者就演奏層面上來說,若要將此曲中舒曼所傳達的情緒做好詮釋,那麼對演奏者的技巧及表達能力上也是一大考驗。本文共有六個章節,由舒曼的生平開始,接著進入小提琴協奏曲至浪漫時期的發展探討,並介紹舒曼的小提琴作品以及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背景及歷程,接著是作品分析和演奏與詮釋。
  • Item
    易沙意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的詮釋與探討
    (2019) 衣慎行
    探討尤金易沙意 (Eugène Ysaÿe, 1858 - 1931)《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作品二十七》(Six Sonatas for Violin Solo, Op.27) 之演奏風格。創作於 1923 - 1924 年,這是他晚期作品中的代表作。易沙意六首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是獻給當世六位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而這一系列曲目的靈感是來自於易沙意在一次的演奏會中,聆聽了小提琴家約瑟夫席格悌演奏巴赫六首無伴奏奏鳴曲的緣故,深深被席格悌的演奏所感動。易沙意自己對巴赫作品也是充滿著崇敬與讚嘆,再加上受到了其他經典作曲家兼小提琴演奏家的影響,促使他決定撰寫屬於自己獨特風格與思維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易沙意的家人、老師及同儕,在音樂的理念、方向,以及做人的態度和信念上,也帶給他極大的影響,使得他對音樂演奏技巧和詮釋,能有全面性的認知。 被比喻為自帕格尼尼後最偉大的革新者,易沙意在提琴演奏上的貢獻與提升,是值得每一位愛好提琴的人去研究及探討的。在學習的過程中,若能將易沙意無伴奏曲子仔細研習、用心詮釋、並演奏發表,將會為演奏者帶來許多提琴演奏上的突破。又如主題與伴奏的創作概念,在這六首無伴奏奏鳴曲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若能分析並清楚的演奏,必能有效的加強對音樂聲部的概念。 雖然沒有遺留任何易沙意演奏這六首奏鳴曲的影音檔,但透過他周圍的親朋好友,並藉由文獻及轉述,可以曉得易沙意是如何去詮釋音樂的,也進一步推斷這六首無伴奏奏鳴曲該如何去詮釋及發表。這一系列的創作所代表的,就是易沙意的本人、他的風格和他如何將表演藝術實踐出來。
  • Item
    十九世紀前半 杜林學派製琴風格之研究
    (2015) 楊瑩玲; Yang, Ying-Ling
    從十六世紀開始,義大利克里蒙納學派名家們締造了製琴史上的黃金年代,將製琴產業發揚光大,他們所打造的樂器成為後世製琴家學習的典範,而皮德蒙學派的製琴家不僅延續著製琴古城克里蒙納綿延不絕的影響力,更因為政治歷史的特殊性而與法國製琴學派產生關聯,他們巧妙融合了義大利和法國的風格,以精湛的手藝印證了皮德蒙製琴學派的不朽傳奇。緣此,筆者期盼本論文的完成,能夠從浩瀚無涯的製琴歷史脈絡中,揭開皮德蒙學派的神秘面紗,並詳實呈現其無可取代的歷史價值與意義。
  • Item
    亨利克・維尼奧夫斯基「浮士德幻想曲,作品二十」改編自歌劇選曲的小提琴作品之研究與詮釋
    (2019) 吳柏潔; Wu, Jamie P.
    聲樂作品和一般器樂作品最不同的地方在於,聲樂作品有歌詞,而此些歌詞通常為詩詞作品,詩詞即為語言,透過詩詞的表達,等於清楚地透過文字,如同講話溝通一般地表達情感。而如若這些歌曲是由歌劇作品中所挑選,其中所要表達的意涵,則不僅只為情感,亦有時空背景以及故事情節等細節。 每當聲樂家們演唱時,聲樂家們的音樂表達雖有語言輔助,但仍須得透過歌詞表達情感,而其他器樂呢?非聲樂的演奏家,在演奏的音樂中少了語言幫助,要如何單純就音樂本身,將所心中想的情感,表達呈現並傳遞出去呢? 本文將整理和分析由歌劇選曲改編的小提琴作品,將其列表及其討論,並聚焦於維尼奧夫斯基的《浮士德幻想曲》,研究作曲家是怎麼將歌劇選曲,即原先有歌詞的作品改編為小提琴作品,是運用何種手法改編成小提琴獨有的音樂特殊色彩,並探討改編自歌劇選曲的小提琴作品之改編手法以及演奏技巧詮釋上,要如何保持原曲的情境與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