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德布西《版畫》之詮釋與研究並以德布西前奏曲選曲為範例探討德布西《版畫》中異國色彩的運用
    (2021) 彭政諺; Peng, Cheng-Yen
    阿齊爾-克勞德.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出生於法國,在印象畫派興起的年代中度過童年時光,然而真正啟發與影響他的音樂美感,卻是來自於象徵主義的文學詩集與畫作。從這些作品中,德布西獲得許多靈感與啟發,再加上同時期新藝術潮流中大量運用抽象而自由蜿蜒的「阿拉貝斯克」(Arabesque)線條來做漸層變化以及十九世紀末盛行於巴黎的「異國風潮」(Exoticism)之影響下,造就了他如此獨特的個人音樂語法與風格,並在音樂的和聲與色彩上,開創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也使德布西在音樂史上佔有一席不可或缺的位置。 異國情調風格之特色反映於德布西1890年到1913年的特定鋼琴作品中,也就是大約在《前奏曲第二冊》之前的一些特定鋼琴作品。盛行於十九世紀末的異國情調風格不但使德布西個人的鋼琴寫作語法更為豐富,也因1889年於萬國博覽會中爪哇甘美朗音樂以及安南的民間戲曲表演帶給德布西的震撼與創作上的靈感,使德布西於1903年《版畫》(Estampes)此首作品中,成功地跳脫傳統和聲限制與脫離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2-1883)主導的德奧音樂之枷鎖,以東方異國素材與古典法國音樂精神,建立個人獨特風格。而德布西鋼琴曲中之異國情調風格也寫實的反映出十九世紀末「頹廢思想」於法國社會中的瀰漫。 本文研究以德布西之生平為開端探討其所處年代之文學、畫作派別等對德布西的影響,並研究其作品的風格,而《版畫》(Estampes)此首樂曲對德布西來說,為創作生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捩點,也是德布西異國情調風格中的代表曲之一,將以《版畫》中之三首作品〈塔〉(Pagodes)、〈格拉納達的黃昏〉(La soirée dans Grenade)以及〈雨中庭〉(Jardins sous la pluie)為研究對象,探究其創作背景與動機、異國之音樂素材、語法及和聲聲響詮釋,並加以延伸探討德布西鋼琴作品中異國風情特色之運用與其意涵。最後以德布西《版畫》與《前奏曲》中之共同異國風情特色與特殊創作手法來作探討與研究。
  • Item
    德布西《映像》鋼琴曲集之研究
    (2010) 謝青穎
      德布西的創作中,以鋼琴作品最能表現其精髓,因此本詮釋報告試就其鋼琴作品中成熟期代表作之一的《映像》(Images)曲集,分析其風格脈絡及創作手法,以及彈奏詮釋之心得。論文內容的範圍以德布西《映象》鋼琴曲集為主要研究軸心,在正式分析作品之前,縱向溯及作曲家德布西的生平、學習經歷,橫向延伸到當時的時代、文化環境,以做為分析此作品的背景知識,最後再將此曲集中六首樂曲作一統合比較,進而歸納結論。   藝術作品常是創作者自身性格、經歷、思考的反射,甚至有許多巧思的暗示、連結藏在其中,因此若要徹底了解一個藝術作品,必須對創作者的生平/學習經歷、時代/文化背景等等有基礎的認識,這些都是創作者創作的主要養分。本論文的第二、三章即對德布西的成長、學習背景作一介紹。   《映像》曲集共有兩集,第一集作於1901到1905年,第二集則作於1907年。每集各有三首曲子,兩集一共六首。第一集的創作費時五年,作於1901到1905年,包含三首曲子,分別是《水的反光》(Reflects dans l’Eau)、《拉摩頌》(Hommage à Rameau)、《運動》(Mouvement)。第二集作於1907年,包含三首曲子,分別是《葉中鐘聲》(Cloches travers les feuilles)、《月下荒廟》(Et la lune descend sur le temple qui fut)、《金魚》(Poissons d'or)。本論文在第四、五章中每節分就樂曲分析及彈奏詮釋探討。第六章則將以上章節對此二曲集中六首樂曲的分析,分別就旋律、和聲、節奏、曲式四個層面統整,分析其間的關連性進而歸納出結論。
  • Item
    德布西、拉威爾、葛利菲斯鋼琴水曲選曲之研究
    (2014) 陳怡潔
    「水」無窮的發展性吸引了許多作曲家為其創作,尤其自李斯特的鋼琴水曲開始,對後來的作曲家造成深遠的影響,一直到法國作曲家德布西、拉威爾達到巔峰,甚至美國作曲家葛利菲斯也參與其中。德布西以獨樹一格的創作手法,成就他在二十世紀初期法國的地位;同時代拉威爾之創作,雖以古典時期的型式寫成,然而和聲與鋼琴技巧卻是遠遠超越當代,可謂古典型式的現代化;而葛利菲斯印象主義時期的作品,則是以連續七、九和弦、八度音程、調式音階、半音階、琶音、多連音、交錯節奏等音樂語彙呈現水的變化,以上之創作手法與德布西、拉威爾的鋼琴水曲有著不謀而合的共通性。 德布西、拉威爾與葛利菲斯藉音樂表現水精彩的變化,並將水與音樂的發展性充分發揮到淋漓盡致,以鋼琴水曲傳達了對於水的崇敬與喜愛。不過,儘管三位作曲家在創作手法運用上有類似的巧合,但作品之間風格的差異則呈現了他們的個別特色。 研究者以德布西、拉威爾與葛利菲斯的鋼琴水曲,作為本論文探討之主題,並從中節選出三位作曲家寫於二十世紀的六首鋼琴水曲作為本論文之研究曲目,以作曲家之創作風格與手法,深入探討此六首鋼琴水曲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 Item
    以月光小丑的想像故事–《月下琴愁》 作為德布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的演奏詮釋
    (2016) 蔣宛瑾; Chiang, Wan-Chin
    德布西在私人信件中表達,自己在晚期對音樂有了新的領悟,德布西認為計畫中的六首奏鳴曲,在音樂上重要性是超越抒情劇的。既有文獻顯示《皮耶洛對月亮生氣》是此奏鳴曲原本的副標題,並已經廣為大多數音樂學家所接受。除此之外,當時知名法國大提琴家洛蘇發佈了聲稱來自德布西本人的皮耶洛奏鳴曲詮釋,而德布西寫了兩封信向他的出版商迪朗抱怨此事。難道這首德布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如同《牧神的午後前奏曲》的靈感取材來自詩,是以《月光小丑》的詩作為題材,和以《皮耶洛對月亮生氣》作為標題的「標題音樂」? 筆者以個人演奏詮釋的角度,想像德布西使用荀貝格音樂話劇《月光小丑》中二十一首詩的標題作為每個段落的題材,將這首曲子的節奏、和聲、與音色的材料具象化,把每個段落中的每個動機的音響效果,想像成月光小丑一連串的背景、動作與故事情節,將這首奏鳴曲詮釋成一個月光小丑完整的故事,命名為《月下琴愁》,以這部創作《月下琴愁》作為表演者演奏詮釋的的藍圖。 如此一來,這首德布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的演出,已經嚴然成為一個詩、畫、與音樂所創造的《月下琴愁》想像空間,重新演奏詮釋出這首奏鳴曲非凡的歷史價值和音樂成就。 荀貝格在1912年以德文版《月光小丑》詩集中二十一首詩作為劇本,完成了其著名的音樂話劇《月光小丑》,巧合地在三年之後,德布西在1915年完成《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在《月下琴愁》故事的創作過程中,意外地發覺《月下琴愁》的故事與德布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緊緊相扣,故事每一首詩的發展與此曲段落間的起承轉合不謀而合。難道德布西就是以法文版《月光小丑》詩集中的二十一首詩作為題材,創作出不讓荀貝格音樂話劇《月光小丑》專美於前的傲世佳作?
  • Item
    德布西《練習曲》之音樂分析與詮釋探討
    (2018) 高子媛; Kao, Tzu-Yuan
    阿奇.克勞德.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 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相當具代表性的法國作曲家。由於受到不同作曲家、美學觀、異國文化及文學、繪畫、舞蹈等藝術之薰陶,使他具有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也對於後世的音樂產生巨大的影響。德布西的《練習曲》(Etudes, 1915) 具有承先啟後的特質,不僅延續過去練習曲的部分特色,同時也在創作手法及呈現效果方面有著顯著的創新,如不同的曲式結構、多變的和聲與調性、風格、速度和力度上的強烈對比、音色聲響的探究,以及技巧上的難度,使《練習曲》成為他在音樂創作上力求突破的最佳展現。因此,本論文以德布西的十二首《練習曲》為研究主題,藉由瞭解德布西的生平背景、創作風格,及《練習曲》的創作背景,並分析其中的音樂特色,探究德布西鋼琴音樂的獨特語彙,再進一步探討其音樂之詮釋方式。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筆者的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第二章為作曲家背景概述,根據文獻資料概述德布西之生平背景、創作風格形成與影響,及《練習曲》的創作背景與特色;第三章為音樂分析,針對《練習曲》之曲式特色、和聲與調性、速度變化與力度層次進行探討;第四章為詮釋探討,針對速度與拍號變換、音色與觸鍵,及力度與聲部層次三個面向,提出筆者對於音樂詮釋的看法;第五章結語,為全文的統整與總結。期望透過歷史背景、音樂特色及演奏詮釋的探討,能夠洞悉德布西《練習曲》的音樂內涵,並提供個人之詮釋建議供讀者參考。
  • Item
    德布西舞曲-以選曲為例
    (2016) 宋宜霖; Sung, Yi-Lin
    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可說是二十世紀鋼琴音樂的靈魂人物,所譜寫的每首作品均展現了豐富而獨創的一面,也是二十世紀初法國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作品豐富多元,其身處於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風潮盛行的歐洲,他喜歡華格納的音樂,但不贊成誇張的戲劇效果和過分的感情宣泄,於是試圖展現自己的音樂理念,為法國音樂走出另一條道路,其開創嶄新音樂的創作手法,為二十世紀初的現代音樂展開新的紀元,其中以鋼琴作品最能展現他的獨特音樂風格與創作手法。 本文採用選曲的方式呈現德布西與舞曲風格相關的鋼琴曲,包括了「小步舞曲」、「薩拉邦德舞曲」、「帕瑟皮耶舞曲」、「塔朗泰拉舞曲」風格所寫的《舞》與《阿納卡普里丘陵》、「阿巴內拉舞曲」風格的《格拉納達的黃昏》與《威諾之門》以及「步態舞」節奏的《黑娃娃步態舞》與《古怪的拉威努將軍》等六種舞曲風格之九首選曲。其論文主要分為五章節來討論德布西舞曲: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方向。第二章德布西音樂生涯之探究,討論其成長時代背景對作曲家之風格養成、創作手法以及鋼琴作品分期,透過音樂結構、調式音階和旋律的構成等分析。而第三章針對各種舞曲的風格以及樂曲創作背景與特色、曲式分析等較為深入的探討。第四章則是針對筆者自身彈奏這九首作品時所遇到之問題與詮釋,包括段落與速度、力度及踏板之處理,以及指法的建議等,於第四章做綜合討論,最後第五章為結語。
  • Item
    德布西音樂的「新藝術」特質:以慕夏作品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2-05-??) 謝斐紋; Fei-wen Shieh
    捷克藝術家慕夏(Alphonse Mucha, 1860-1939)常被譽為「新藝術」(ArtNouveau)的代言人,其作品風格有著多元的身影,從植基法國的「洛可可」(Rococo)與「象徵主義」(Symbolism)、「異國風情」(Exoticism)的「阿拉伯風」(Arabesques)與「日本風」(Japonisme)、再到充滿捷克斯拉夫精神的「波希米亞風」( Bohemian Style ), 甚而與信仰關連的「神秘主義」(Mysticism),這些風格特質共構出屬於慕夏的「新藝術」。然而,這些藝術風格對音樂人而言並不陌生,似與法國作曲家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的音樂風格特質相關,這應是大環境的藝術氛圍影響了視覺藝術與音樂之故。本文將以「新藝術」藝術家慕夏之作品為例,討論其與德布西風格特質的平行性,藉此探討世紀交替時,德布西音樂風格中的「新藝術」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