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
  • Item
    安東・布魯克納:《D 小調安魂曲》之指揮詮釋與研究
    (2022) 陳奎竹; Chen, Kuei-Jhu
    安東・布魯克納 (Anton Bruckner, 1824-1896) 為浪漫時期著名的作曲家、管 風琴演奏家。1848 年,為了紀念好友法蘭茲・賽勒 (Franz Seiler) 的離世,布魯 克納創作了《D 小調安魂曲》(Requiem in D minor, WAB 39),為布魯克納第一部 大型聖樂作品。由於年輕時在聖弗洛里安修道院 (St. Florian Monastery) 接觸許 多前古典時期 (pre-classical) 與古典時期作曲家的作品,耳濡目染之下,布魯克 納早年創作的聖樂作品深受古典時期的音樂風格影響。《D 小調安魂曲》也不例 外,其調性與經文歌詞的選用與莫札特的《安魂曲》有所雷同。《D 小調安魂曲》的樂團編制相當特殊,為法國號一部、長號三部、弦樂五 部與管風琴,而法國號更只出現在其中一個樂章。人聲編制為四位獨唱(女高 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各一位)與混聲四部合唱團,惟布魯克納在《D 小 調安魂曲》中亦使用了男聲四部、混聲五部、無伴奏混聲四部等多種合唱聲部配 置,令整體聲響相當多變。本論文將對於作曲家生平與創作背景進行探究,分析樂曲的曲式架構,並就 所需的指揮技巧與音樂詮釋進行論述,盼能對布魯克納的《D 小調安魂曲》有更 進一步的了解,也希望經由本論文使更多人認識這部作品。
  • Item
    葛利耶爾《法國號協奏曲》指揮研究
    (2021) 陳啟禮; Chen, Chi-Lee
    在本篇研究論文中,研究者希望從各個角度去深入研究葛利耶爾的這首法國號協奏曲。本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為作曲家生平與創作背景,從作曲家葛利耶爾的生平開始研究,並分析此曲之創作背景;第二章再從曲式分析、配器去深入研究本曲;第三章再以指揮詮釋的角度切入,探討在指揮本首協奏曲時會遇到的問題與需要的技術;第四章、第五章為結論與參考資料。本篇研究論文的曲目為俄國作曲家葛利耶爾在1951年所寫的《降B大調法國號協奏曲》。本首曲子中使用了大量俄國民謠的風格,讓法國號的渾厚溫暖音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吹奏出濃濃俄式風格的旋律。本首曲子是法國號的經典曲目之一,具有許多的技術上的挑戰,諸如快速音群、在控制上有難度的慢板旋律,再加上樂團伴奏的豐富聲響效果,使得此協奏曲成為非常受歡迎的法國號協奏曲。然而挑戰不僅止於獨奏者,在指揮方面同樣充滿了挑戰。在2019年的三月,研究者在蘆洲功學社舉辦了《冬之禮》指揮音樂會,其中的一首曲目即為本首葛利耶爾的法國號協奏曲,獨奏者邀請前台大交響樂團法國號首席黃子軒擔任獨奏。在準備此曲目時,從前置作業的準備樂譜就備感艱辛,到了實際排練此曲目,更是感受到此曲對於獨奏者以及樂團,乃至於指揮有多艱深的挑戰。如何在獨奏者與樂團之間找尋到聲音上的平衡?如何使樂團在幫法國號這樣溫暖渾厚的樂器伴奏的同時而又不掩蓋過獨奏者?種種問題的浮現,讓這首法國號協奏曲在指揮上挑戰重重,也激發研究者對於這首曲子的興趣。研究者希望透過本篇論文,深入研究本首曲子,深入了解葛利耶爾所欲表達的音樂,並將其真實地呈現出來;也期待藉由這樣的過程中,精進研究者在指揮上的技術,使研究者對於指揮有更深入一點的理解與經驗。
  • Item
    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之指揮詮釋
    (2020) 張智堯; Chang, Chih-Yao
    本論文為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之音樂分析及指揮詮釋。本論文將由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柴可夫斯基之生平與音樂創作」、第三章「《第五號交響曲》創作背景」、第四章「《第五號交響曲》之樂曲分析」、第五章「《第五號交響曲》之指揮詮釋」以及第六章「結論」六個章節來研究柴可夫斯基之創作理念及特色。指揮詮釋介重研究者舉辦碩士畢業音樂會親自從排練至演出之指揮實踐,探討《第五號交響曲》之指揮詮釋。
  • Item
    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之作品分析及指揮詮釋
    (2020) 章浩緯; Chang, Hao-Wei
    在交響曲歷史上貝多芬的「九大」無疑是一座巍然的里程碑,身後的作曲家不斷嘗試為交響曲在浪漫時期尋找一個新的定位,布拉姆斯追隨前輩的腳步,堅守傳統的創作技法,融入自我獨特的觀點,開創特有的音樂風格,持續影響後代作曲家。本文要探討的是他《第二號交響曲》,這部作品在第一號交響曲的成功之下,給予布拉姆斯交響曲創作上的信心,受田園映像的啟發而寫,有別於其他首的氣勢磅礡,卻是別樣精緻之作。 研究者將本文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其中包含研究動機和目的、研究方法和範圍;第二章《第二號交響曲》背景探究,概述布拉姆斯的生平和相關作品,深入獨特的創作風格,以及創作背景的歷史研究;第三章介紹《第二號交響曲》樂曲分析,根據曲式結構、調性、節奏、和聲、織體等音樂素材來做分析探討;第四章《第二號交響曲》指揮詮釋,經由理論分析結果,加上指揮實務的經驗,撰寫出排練樂團和指揮法詮釋的細節;最後第五章的結論,綜合前四個章節的論點,整合研究者的重點分析和音樂見解,希望透過《第二號交響曲》的作品研究,能深入樂曲的特色,進而精進指揮技巧和排練重點,有效於指揮專業能力的提升,並期許自己能對布拉姆斯的音樂有更精闢的掌握。
  • Item
    陸橒國樂合奏作品《陣》之分析與指揮詮釋
    (2019) 詹秉翔; Chan, Ping-Hsiang
    《陣》是由臺灣作曲家陸橒(b. 1982)為 2015 臺北市立國樂團傳統藝術季之- 《臺灣意象》音樂會所創作的國樂合奏作品,由顧寶文博士指揮臺灣愛樂民族管絃樂團首演。該樂曲為音樂會開場曲目,氣氛熱鬧、篇幅小巧、內容精緻,以臺灣民間宗教慶典中常見的遶境遊行隊伍「陣頭」為發想靈感,並將與「陣頭」文化息息相關的傳統「北管」音樂素材,融合作曲家自身的音樂語言呈現於作品當中。 本論文架構分為五個章節。在簡短的緒論之後,首先藉由訪談與文獻蒐集, 對樂曲創作緣由及其應用素材之來源「北管」音樂作探究,希望對於樂曲音符背後的脈絡有更深入的瞭解;緊接在《陣》樂曲分析中,以「聲響行為」此一概念來解讀作曲家的創作手法,期望能兼顧宏觀與微觀的分析視野,再加上實際排練與指揮展演的經歷,提出個人指揮詮釋供為參考,最後總結研究者對於《陣》所提出之論述與看法。
  • Item
    譚盾作品《第一西北組曲》之研究與指揮詮釋
    (2009) 劉至軒
    《第一西北組曲》為作曲家譚盾所創作的一首國樂合奏樂曲,作品中以傳統民間素 材融入現代作曲手法為樂曲特點,中國文化特質與西方作曲手法交融形成另一種新的音樂聲響。在嶄新的音樂中,將全曲導向了濃烈的西北色彩區域中。 本論文以指揮者觀點出發,以作曲者探究、民間素材之運用、樂曲分析、音樂詮釋 與指揮法研究四個部分展開。經由詮釋與分析後,以指揮的角度對於樂曲中所欲傳達之風格特點加以論述,並對於指揮與樂團共同追求作曲家表現真實意念及音樂本質的精神加以闡述。
  • Item
    貝多芬《第二號交響曲》作品研究與指揮詮釋
    (2011) 林冠斈
    被尊稱為「樂聖」的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在作品中不斷呈現其生命的韌性,其作品大略分為三個時期,《第二號交響曲》屬於第一期作品,也是創作生涯的重要呈現,不僅作曲手法風格建立在海頓、莫札特的古典風格,再加上有創新突破的作曲手法,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對作品的理解有助於更深入認識貝多芬交響曲之風格,這是筆者對此作品研究的原因。 研究範圍包含貝多芬生平事蹟與各個時期的創作風格,並論及其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包含啟蒙運動、康德哲學、法國大革命、狂飆運動和浪漫主義等。從文獻資料去了解貝多芬對第二號交響曲的創作背景和當時的身心狀態,期望有助於音樂的詮釋。第四章及第五章是按樂章順序,從微觀的角度對樂曲架構作分析與詮釋,並以巨觀的角度研究貝多芬第二號交響曲,探討其承先啟後的角色及重要性。
  • Item
    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之指揮研究
    (2010) 林欣樺
    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1873-1943)是橫跨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承繼俄國學院派的浪漫派大師,其兼具作曲家、鋼琴家與指揮家多重音樂家角色於一身,1934年所創作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是拉赫瑪尼諾夫的倒數第三部作品,也是他晚期的代表作。 本論文分析作者的生平、經歷、音樂家的特質與創作風格,在此基礎上,分析並詮釋此曲。第二章從俄國的政治、音樂環境,以及拉赫瑪尼諾夫的生平著手,第三章說明作曲家的音樂表現與創作此曲的想法,第四章是整首樂曲的架構分析,第五章則從指揮的角度詮釋此曲,第六章為結論。筆者希望藉由此研究,了解作曲家與作品之間的關連性,幫助筆者在詮釋此曲時,除了對樂譜本身的理解,更能了解作曲家創作的此曲的語意與內涵。
  • Item
    史麥塔納交響詩《莫爾道河》之指揮詮釋
    (2008) 賴靜怡
    《莫爾道河》( Vltava, 1874 )是史麥塔納( Bedřich Smetana, 1824-1884 )連篇交響詩《我的祖國》( Má vlast, 1874-1879 )中最常被演奏的一首,許多社會大眾對於樂曲的旋律也非常熟悉。從《莫爾道河》這首樂曲中,我們可以瞭解捷克境中最主要的河流,流經各地所看到的風景,並可以感受史麥塔納對祖國的熱情。 本論共分為八章,第一章說明本論文研究的動機、方法與範圍。第二章論述指揮的源起,以及擔任一位指揮者必須具備技術性及藝術性的基本概念。第三章介紹史麥塔納的生平,共分為少年時期、前往瑞典及返回波西米亞三個階段。並介紹史麥塔納的重要作品,包括管弦樂曲、序曲、室內樂曲、鋼琴曲及合唱曲。第四章藉由探究「交響詩」的演進,進而討論《我的祖國》的創作背景及《我的祖國》連篇交響詩的淺釋。第五章包含《莫爾道河》曲式分析、配器研究及小節句分析三部份。第六章先論述自我演練的過程,接著討論樂曲的指揮詮釋。第七章筆者蒐集了五個版本的總譜,將各版本之不同處列出,另外也找尋了十二個版本的有聲資料,作時間及速度的比較研究。第八章論述研究過程中,筆者所得到的心得及結果。願此篇論文能將筆者研究的心得與喜愛這首樂曲的朋友一同分享。
  • Item
    柯普蘭《阿帕拉契之春》指揮詮釋
    (2018) 林牧民; Lin, Mu-Min
    摘  要 《阿帕拉契之春》(Appalachian Spring)於1944年問世,為艾倫.柯普蘭(Aaron Copland, 1900-1990)受庫立吉夫人(Elizabeth Coolidge, 1864-1953)邀約於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演出之委託創作,本作原為芭蕾舞劇,舞蹈由瑪莎.葛萊姆(Martha Graham, 1894-1991)設計,初次演出即受到肯定,奠定了往後柯普蘭在美國本土作曲家之地位。 《阿帕拉契之春》共由八段組曲組成,內容描述前往賓州開墾的人們,包括傳教士、新婚夫婦、拓荒者,眾人分別面對新土地的未知、新婚的喜樂以及初為人妻的複雜情緒,藉由組曲間誇張的表情轉換,生動地描繪眾人的心境變化。《阿帕拉契之春》首演為十三件樂器版本,在收到各界佳評以及獲得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 for Music, 1945)的肯定後,柯普蘭將其改編成管弦樂版本。 本論文以作曲家及時代背景為根基,分析樂曲結構並結合指揮技術加以詮釋,透過實際排練與演出,期待對於《阿帕拉契之春》此一精彩作品有更全面、深刻的瞭解。 關鍵字:柯普蘭、阿帕拉契之春、指揮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