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探討詩、琴、樂韻間的關聯—以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作品15及李斯特《佩托拉克第104號十四行詩》為例
    (2021) 李坤宜; Li, Kun-Yi
    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引發浪漫主義的興起,藝術創作開始朝向自由意志,帶動音樂抒發情感的創作,也讓創作的靈感來源越來越廣泛,甚至開始大量出現文學與音樂的結合,音樂的創作不再只局限於皇宮貴族,樂曲的寫作有了作曲家本人的意識以及其所想要表達的情緒,都將在音樂中一覽無遺。法蘭茲・舒伯特與法蘭茲・李斯特是浪漫時期重要的音樂家,舒伯特有「歌曲之王」支撐,李斯特則被後人稱為「鋼琴之王」。舒伯特的作品《流浪者幻想曲》以及李斯特《佩托拉克第104號十四行詩》兩首與詩文、聲樂曲、鋼琴曲皆有關聯,因此本詮釋報告將針對四個主題進行討論,分別是探討詩文、聲樂曲與鋼琴曲間的關聯、當時的社會背景所帶動的新創作手法、分析兩首鋼琴曲與聲樂曲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其創作與改編手法。期望在經過分析後將其創作的心情帶入演奏時的氛圍中,讓音樂演奏更具有情境與靈性,而不再只是單純演奏音符。
  • Item
    舒伯特第八號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D.759之指揮研究與詮釋
    (2008) 趙怡婷; Chao, Yi Ting
    舒伯特第八號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譽為第一首具有「浪漫主義」內涵的交響曲。18、19世紀交替之時,拿破崙所發起的「法國大革命」與梅特涅所主持的「維也納會議」,使得新舊思想產生衝突與矛盾,因此「狂飆運動」與「畢德邁爾藝術」因應而生。強調個人情感的抒發與講究自然質感的生活觀造就「浪漫主義」的發展成熟,舒伯特更為「浪漫樂派」的先驅者,其藝術歌曲與交響曲更是畢生努力的成果,其中以第八號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為轉悷點。本論文全方位研究舒伯特第八號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就其樂曲分析、指揮詮釋、版本比較,進而實際演出。舒伯特運用簡單的動機素材、繁複的轉調進行、豐富的和聲色彩,譜寫出悠揚感人的音樂作品。經由指揮學習的目標範圍,延伸出統籌規劃與情緒管理等相關學科,表現出指揮學問的宏偉精深與浩瀚領域。
  • Item
    八首貝利尼室內聲樂作品研究
    (2013) 徐智宏; Hsu Chih-Hung
    美聲作曲家貝利尼(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以寫出熱情而流暢的曲調為名,1831年的《諾瑪》(Norma) 及1835年的《清教徒》(I puritani)更是兩齣成功的歌劇,有許多大歌唱家以演唱貝利尼的經典歌劇做為職業挑戰的一部份。除了貝利尼的歌劇作品受到歡迎外,其室內聲樂作品(vocal chamber music)也同樣有亮眼的成績表現,更是涵括美聲唱法(Bel Canto)的精髓,實屬上乘之作。 本篇詮釋報告分別挑選了貝利尼八首室內聲樂作品,其作品形式豐富多元,有浪漫曲(Romanza)、敘事曲(Ballata)、小詠嘆調(Arietta)等;同時在第二章,分別介紹作曲家貝利尼的生平及室內聲樂作品的風格;第三章是作曲家貝利尼當時的時代背景,19世紀初期的浪漫樂派(The Romantic Era)的盛況,主要包含當時盛行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及美聲歌劇(Bel Canto opera)時期的研究。 筆者冀望透過作曲家多樣貌的室內聲樂作品分析與詮釋,並經由縱向的貝利尼生平及橫向的時代背景研究所得,提供讀者對貝利尼的音樂風格有全面性的認識與了解。
  • Item
    弗朗茲‧史特勞斯《法國號協奏曲,作品第八號》之分析與詮釋
    (2013) 劉美華
    本篇詮釋報告所要探討的是弗朗茲.史特勞斯(Franz Strauss, 1822-1905)兩首法國號協奏曲中的其中之一,作品編號第八號。此曲完成於1865年,且由作曲家親自首演,曲中充分展現他對於古典曲式和抒情、浪漫風格旋律的喜好,為法國號演奏學習的必修曲目之一。筆者的研究方向,將以史特勞斯的生平、所受教育之環境背景,以及音樂創作類型與風格為第一個章節;第二章將概述作曲家當時期法國號樂器製作上重要的演變與發展;第三章就樂曲的全貌,作大方向的結構分析與討論;第四章為樂曲理論層面的分析,譜例皆來自費雪(New York: Carl Fischer, 1937)的鋼琴伴奏版本。第五章演奏詮釋部分,在研究過程之中,發現原先採用的版本與「國際法國號協會」(IHS)於1999年2月出版的季刊《角聲》(The Horn Call)當中所刊載的原始手稿有少許出入,輔以在先前章節所觀察的樂曲結構與分析,加上筆者自身演奏之詮釋,將作詳細的探討與修正。
  • Item
    哥德馬克《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之作品研究與演奏詮釋
    (2018) 陳姵君; Chen, Pei-Chun
    歐洲音樂到了浪漫主義中晚期已發展到巔峰,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 開啟了後浪漫主義的潮流,將音樂和聲及織度發展到極致;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在新舊交替之際,主張回歸古典主義;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 帶領調性音樂走向輝煌;與此同時,哥德馬克(Karl Goldmark, 1830-1915) 卻獨樹一格,將海頓、莫札特及貝多芬奉為圭臬,並保留祖國的民族特色,被視為代表奧匈帝國特色的音樂家。 本篇論文主要探討哥德馬克《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No. 1 in A Minor, Op. 28) 的演奏與詮釋,一共分為三個層面做研究。首先從作曲家的生平與作品著手,在瞭解其音樂與當時環境的關聯性後,再更進一步地研究《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根據曲式、段落、樂句和音樂素材等層面進行分析,最後則以曲式分析為基礎,做演奏方法與演奏詮釋的討論。
  • Item
    E. T. A. 霍夫曼的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樂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5-11-??) 沈雕龍; Diau-Long Shen
    1810 年,E. T. A. 霍夫曼(E. T. A. Hoffmann, 1776-1822)於《音樂廣訊報》(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 發表了一篇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第五號交響曲樂評。在該文中,霍夫曼不但進行了詳盡的音樂技術分析,也在字裡行間中帶入德語地區於1800 年前後興起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並將器樂指為所有藝術中最浪漫的。霍夫曼的這篇樂評在當年出版後,不僅對時人產生啟發,亦對後人音樂思想的論述造成深遠的影響,成為理解西方音樂史及音樂美學極為重要的文獻之一。本文提出一份此文獻之中文譯本。此譯本力求以中文再現霍夫曼之浪漫主義特殊語境,將此與該樂評中另一部分音樂技分析術語相互映照,可觀察到霍夫曼試圖藉由浪漫主義精神以文字描寫出器樂帶來的無可言喻之超越式體驗。
  • Item
    E. T. A. 霍夫曼的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樂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5-11-??) 沈雕龍; Diau-Long Shen
    1810 年,E. T. A. 霍夫曼(E. T. A. Hoffmann, 1776-1822)於《音樂廣訊報》(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 發表了一篇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第五號交響曲樂評。在該文中,霍夫曼不但進行了詳盡的音樂技術分析,也在字裡行間中帶入德語地區於1800 年前後興起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並將器樂指為所有藝術中最浪漫的。霍夫曼的這篇樂評在當年出版後,不僅對時人產生啟發,亦對後人音樂思想的論述造成深遠的影響,成為理解西方音樂史及音樂美學極為重要的文獻之一。本文提出一份此文獻之中文譯本。此譯本力求以中文再現霍夫曼之浪漫主義特殊語境,將此與該樂評中另一部分音樂技分析術語相互映照,可觀察到霍夫曼試圖藉由浪漫主義精神以文字描寫出器樂帶來的無可言喻之超越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