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4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中生數位行銷素養、交友軟體數位行銷暴露與使用之相關因素研究(2023) 侯君穎; Hou, Chin-Yin本研究旨在探討背景變項、家長數位行銷素養、家長數位管教方式、學生交友軟體數位行銷暴露、學生數位行銷素養、學生交友軟體使用彼此間之關係。經抽樣30所學校的國中七年級學生及其家長,獲得2087份親子配對有效樣本。研究結果如下。一、家長對於子女的數位管教傾向有時採「主動性數位管教」、「限制性數位管教」,很少採「監視性數位管教」。二、複回歸分析顯示學生學業成就前段者、居住在城市者、家長較多使用主動性數位管教者、家長認知數位行銷素養越好者,學生的認知數位行銷素養越好,另家長較多使用主動性與限制性數位管教,學生的情感數位行銷素養越好。三、複回歸分析顯示學生學業成就後段者、居住在鄉村者、家長較少使用主動性數位管教、學生交友軟體數位行銷暴露越多者,學生的交友軟體使用行為越頻繁,使用意圖也越強。本研究建議政府應加強數位行銷管理,並增能家長與學生數位行銷素養。Item 數位行銷素養教育介入對國中生成效研究(2023) 陳文宇; Chen, Wen-Yu本研究旨在探討透過數位行銷素養教育介入,對國中學生數位行銷素養與因應行為之效果。以準實驗研究設計,選取109學年度新北市某所國民中學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接受四次數位行銷素養教育介入課程,對照組則是接受常規的健康教育課程。四個數位行銷素養課程單元包括:「全集中分析!數位行銷大解密」、「小偵探大搜查」、「武裝自己面對挑戰!」、「羽翼漸豐,展翅高飛!」。實驗組43人與對照組44人完成在教育介入前一週前測調查與教育介入結束後一週進行後測。利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 GEE)評價教育介入之成效。研究結果發現數位行銷素養教育介入後,能顯著提升學生數位行銷風險感知及因應行為。建議學校推動數位行銷素養課程,強化學生數位行銷素養,來因應充滿挑戰之數位行銷環境。Item 國中學生友善環境意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桃園市、彰化縣四所國中為例(2021) 蔡惠宇; Tsai, Huei-Yu本研究旨探討臺北市、桃園市、彰化縣國中學生的友善環境相關知識、友善環境態度、友善環境意圖、友善環境行為經驗,以及其相互關係。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桃園市、彰化縣共四所學校學生,得有效樣本602位。研究工具採自填式的自編結構問卷,進行資料收集,所得結果如下:一、研究對象的友善環境相關知識、友善環境態度、友善環境意圖、友善環境行為經驗正向。二、性別、友善環境行為經驗分組在友善環境相關知識得分上有顯著差異。三、性別、學校、居住地區、友善環境行為經驗分組在友善環境態度得分上有顯著差異。四、性別、年級、學校、居住地區、友善環境行為經驗分組在友善環意圖得分上有顯著差異。五、年級、學校、居住地區在友善環境行為經驗得分上有顯著差異。六、友善環境相關知識、友善環境態度、友善環境行為經驗與友善環境意圖兩兩之間呈正相關。七、友善環境相關知識、友善環境態度及友善環境行為經驗,能有效預測友善環境意圖,解釋變異量達29%,其中影響最大的為友善環境態度。結果顯示透過環境教學活動,能提升學生對友善環境相關知識、對環境保護的信念及責任感,培養學生擁有友善環境的意圖,增加學生保護環境之行動意願。Item 國中學生用藥素養教育介入成效研究(2019) 許嘉芬; Hsu, Chia-Fen本研究發展國中學生用藥素養教育課程,並評價教育介入對國中學生用藥知識、用藥態度、用藥效能、用藥素養之影響。採準實驗設計,以新北市某國中三年級學生共約450人為研究對象,實驗組約246人,對照組約204人。研究於108年2月至4月進行,實驗組進行前後測及2堂共90分鐘用藥素養教育課程教學,分別為「單元一:生活藥加分」、「單元二:我藥放好」,對照組只進行前後測,並利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經由用藥素養教育課程教學介入後,能顯著提升學生用藥知識、態度、效能、素養。受試學生表示在遊戲中學習用藥知識是有趣的,願意將所學實際運用於生活中。建議未來可將此教材納入用藥教育課程中,提升學生用藥素養。Item 社群媒體對於國中學生休閒參與之研究—以雲林縣某校為例(2020) 薛夙涵; HSUEH, Su-Han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學生社群媒體(Facebook、LINE、Instagram)之使用與休閒參與情形之關聯性。採分層比例抽樣,以自填結構式問卷調查雲林縣某校之國中學生,有效問卷共216份,並以SPSS23.0進行描述性和推論性統計分析,研究結果摘述如下: 一、 三種社群媒體之使用率分別為Facebook,95.8%;LINE,75.0%;Instagram,77.3%。 二、 休閒參與活動各類型得分排名依序為:娛樂型、網路型、體能型、社交型,及藝文型;休閒參與行為各類型得分排名依序為:客觀參與、自主參與,及社群參與。 三、 性別、補習情形、平均每週社群媒體使用天數、平均每日社群媒體使用時數,分別與休閒參與不同構面之得分有顯著差異。 四、 Facebook、LINE、Instagram及社群媒體累加使用之情形,分別與休閒參與不同構面之得分有顯著差異。 五、 背景變項及社群媒體使用情形對於休閒參與具有預測力,可以解釋休閒參與活動39%的變異及休閒參與行為36%的變異。Item 國中學生戒菸教育介入計畫效果研究(2012) 盧玉玫; Yu-Mei Lu本研究為國中學生戒菸介入計畫,戒菸衛生教育介入課程,包括以健康信念模式設計的教育介入課程、電話衛教諮商及戒菸教育手冊,以新北市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設計介入策略,來探討教育介入效果。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之「實驗組與對照組前後測設計」,以新北市99學年度國中七至九年級吸菸學生為母群體,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新北市99學年度二所國中七至九年級學生為研究樣本,完成本研究之有效樣本,實驗組與對照組各為34人。實驗組接受戒菸計畫追蹤介入,而對照組接受衛教手冊介入。實驗組及對照組研究對象在前測、後測及後後測時均進行研究問卷及呼氣一氧化碳濃度測量,研究結果以卡方檢定、t檢定及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等方式進行統計。本研究的重要結果如下: 一、實驗組與對照組研究對象背景資料之間無顯著差異,可進行戒菸教育介入計畫。 二、戒菸教育介入後,實驗組研究對象在菸害認知、自覺菸害罹患性、 自覺菸害嚴重性、自覺戒菸利益性、戒菸自我效能、尼古丁成癮 程度、最近一個月吸菸天數、最近一個月平均吸菸量等效標變項 上都優於對照組,呈現立即效果。 三、經戒菸教育介入2個月後,實驗組研究對象在自覺菸害罹患性、 自覺菸害嚴重性、自覺戒菸利益性、戒菸自我效能、戒菸行動線 索、尼古丁成癮程度及最近一個月吸菸量等效標變項上,都優於 對照組,呈現延宕效果。 四、本戒菸教育介入過程評價,實驗組研究對象在整體教學活動、教 學單元、自評學習感想及對教師評價方面,均有極高的滿意度。Item 臺北市國中學生身體活動教育介入成效研究— 跨理論模式之應用(2011) 劉俐蓉; LI – JUNG , LIU本研究旨在探討應用跨理論模式設計的身體活動教育介入對國中學生身體活動知識、身體活動階段改變、身體活動、自我效能、知覺障礙、知覺利益、態度及改變方法的影響。本研究為準實驗設計(Quasi- experimental study)採不相等實驗對照組前後測設計,介入前兩組實施前測,介入後實施後測,間隔3個月實施後後測。本研究採立意取樣臺北巿二所公立國民中學,各抽取五個班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113人,對照組128人。實驗組接受八週八節課的教育介入,對照組則不給予任何介入措施。研究者運用行為改變過程設計符合各行為改變階段的身體活動教育介入措施,內容包括改善身體活動知識、知覺障礙、知覺利益、自我效能、改變方法與態度的教學策略,例如講述法、小組討論、價值澄清、個人分享、角色扮演、影片、練習、填寫學習單以及小組競賽等活動,並發給實驗組身體活動學習教材。 本研究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E)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國中學生身體活動介入,具有良好成效。主要結果如下:介入後經GEE的時間與組別交互作用分析,實驗組後測在身體活動、身體活動知識、知覺障礙、改變方法與身體活動態度均顯著優於對照組(p<.05)。介入後經GEE的時間與組別交互作用分析,實驗組後後測在階段改變、身體活動量、身體活動知識、知覺障礙、自我效能與改變方法均顯著優於對照組 iii (p<.05)。然而,介入後經GEE的時間與組別交互作用分析,實驗組後測與後後測的身體活動利益均未呈現顯著差異(p>.05)。 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各級學校推廣學生身體活動教學時,在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上的建議,包括教導身體活動知識、依據階段改變採用適配的改變方法,並且應用降低知覺障礙、提升知覺利益、自我效能與身體活動態度的教學策略。同時,宜提供良好的身體活動環境,以及家長與教師的援助關係與外在資源。藉此以達到提升學生身體活動知識、階段改變、知覺利益、自我效能、身體活動態度、身體活動與降低知覺障礙的目的。Item 臺北市某國中學生霸凌角色與健康狀況之相關研究(2013) 簡嘉緯; Chia-Wei Chien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學生霸凌角色與健康狀況之關係,研究對象為一百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於臺北市某國民中學之七、八年級學生,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以分層集束抽樣法從各年級隨機選取七個班級;共發出396份問卷,有效問卷38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7.5%。研究結果顯示:1.研究對象霸凌行為之盛行率為26.6%,其中7.5% 為霸凌者,10.6% 為受凌者,8.5% 為霸凌兼受凌者;無關者為73.4%。2.研究對象之霸凌角色會因年級、性別、管教方式、同儕關係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健康狀況會因年級、性別、學業成績、管教方式不同而有顯著差異。3.研究對象之健康狀況會因霸凌角色不同而有顯著差異。4.研究對象之霸凌角色能有效預測其健康狀況。Item 新北市某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及網路成癮之關係研究(2013) 黃宏民; Huang, Hung-Ming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某國中學生網路使用情況、網路使用動機、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方式,問卷參考陳淑惠網路成癮問卷、廖家和人際關係問卷、廖家和網路使用動機量表以及相關問卷和相關文獻集結而成。於2012年12月隨機抽樣抽取該校每年級各五班作為研究樣本,共有510位學生參與,回收460份有效問卷,經統計分析後,茲將本研所得結論歸納如下: 一、整體受試樣本之網路使用活動之三名為「社群網站」、「線上影音」及「搜尋/下載資料」;網路使用動機前三名為「作為娛樂」、「打發時間」及「從網路上立即知道最新消息」。因此,研究對象上網主要以社交/消遣為主。 二、網路人際關係互動較高的學生有較高的網路成癮傾向。 三、研究對象不同之性別、主要上網地點、學業表現與整體網路成癮及各層面皆達顯著差異。 四、研究對象網路使用時間及網路使用年數越長,網路成癮傾向越高。 五、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網路使用行為、網路使用動機及人際關係對網路成癮具有顯著預測力,聯合解釋變異量為46.1%Item 台北地區國中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二所國中為例(2011) 邱勤予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國中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及影響國中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的因素。本研究以台北地區兩所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出525份問卷,回收率97.14%。得到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節能減碳認知得分達中上程度;「社經地位」、「城鄉」在節能減碳認知方面呈現顯著差異。 二、研究對象之節能減碳態度得分達中上程度;「性別」、「年級」、「城鄉」在節能減碳態度方面呈現顯著差異。 三、研究對象之環境敏感度得分達中上程度。 四、研究對象之節能減碳自我效能得分達中上程度;「城鄉」在節能減碳自我效能方面呈現顯著差異。 五、研究對象之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得分達中上程度;「性別」在節能減碳行為意圖方面呈現顯著差異。 六、研究對象之節能減碳認知、節能減碳態度、環境敏感度、節能減碳自我效能與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呈現顯著正相關。 七、研究對象之節能減碳態度、環境敏感度、節能減碳自我效能之預測變項對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具顯著影響,其解釋力為55.2%。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分別針對節能減碳教育實務應用及未來研究提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