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1

系所簡介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鑑於當時尚無正式之工業職業師資培育機構,乃在美國國際合作總署之資助下,於民國42年由當時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前身)設立工業教育學系,從事培育工業職業學校師資及中等學校工藝教師之工作,為台灣第一所正式之技職教育師資培育機構。

  

民國65年8月,本系成立研究所碩士班;民國81年8月,成立博士班,為我國第一所成立之工業教育博士班,不僅為本系發展之重要里程碑,亦是我國工業教育發展之大事紀。

  

本系培育多元工業教育師資,為求學術專業發展與研究精進,本系各組陸續獨立發展成專業系所。工技組於民國71年獨立成立工藝學系,民國85年圖文傳播組成立圖文傳播學系。民國91年本系機械組機械、鑄造、製圖、板金等四個專長轉型成立機電科技研究所,並於93年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民國93年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年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

  

本系目前設有學士班,培育技術型高中之動力機械群與電機與電子群師資;碩士班設有技職教育、能源應用、車輛技術及科技應用管理四個教學分組;博士班以提供技職教育組課程為主;在職專班著重於培養技職教育行政及科技管理應用專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技術學院學生學習微處理機介面電路系統之問題解決行為分析研究
    (2005) 林清芳
    本研究為達成「建構微處理機介面電路系統問題解決行為架構分類、探討不同受試者於微處理機介面電路系統問題解決之行為差異、探討不同受試者先備知識、學習態度與微處理機介面電路系統問題解決成效之相關性、分析影響微處理機介面電路系統問題解決成效之類別」等研究目的,首先從技術學院電子科日間部及進修部。擇取52名受試者,並將其區分為四組,先以有聲思考法紀錄學生於進行微處理機介面電路系統問題解決時之各項行為,經轉譯為文字後予編碼,最後以SPSS/PC統計分析分析與質性討論,獲得以下結論: 一、建構微處理機介面電路系統問題解決行為架構之分類,共包含瞭解、計畫、檢視與執行等四大類並可細分有23種行為項目。 二、不同受試者於微處理機介面電路系統問題解決行為的比例依序為:檢視類別行為(41.6%)、執行類別行為(39.2%)、計畫類別行為(8.3%)、瞭解類別行為(4.6%)。 (一)、以部別而言:日間部出現次數最多的為「接線調整」;進修部則為「目視檢視」。 (二)、以先備知識而言:高分組出現次數最多的為「驗証結果」;低分組則為「接線調整」。 (三)、以學習態度而言:高低分組出現次數最多的為「目視檢視」。 (四)、以解題時間而言:長時間組出現次數最多的為「接線調整」,短時間組則為「目視檢視」。 (五)、以通過與未通過組而言:通過組出現次數最多的為「接線調整」,未通過組則為「接線分析」。 (六)、以成就分數而言:高分組出現次數最多的為「接線調整」,低分組則為「目視檢視」。 三、與問題解決成效(通過與否、成就分數)相關達顯著水準的為「先備知識」。 四、影響微處理機介面電路系統問題解決成效之類別計有學習態度、專業知識、題意瞭解、計畫能力、自我監控能力、經驗類比、察覺問題徵候、儀器使用、問題剖析與識圖能力等共十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