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波希(Hieronymus BOSCH,ca.1450-1516)繪畫的超現實特質研究
    (2004) 朱素貞
    波希(Hieronymus BOSCH,ca.1450-1516) 繪畫的超現實特質研究 朱 素 貞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論文 摘 要 本論文在探討波希繪畫的超現實特質。「超現實」(surreal)一詞,意指「極端無理性的現實」(intense irrational reality),常見非邏輯的事物組合,通常也帶有奇異夢境之性質;故現代人常比喻波希為「原始超現實主義者」。在波希的神秘魔域之中,擠滿了極盡想像的怪誕生物與不合邏輯的情節,到處充滿了象徵與暗喻;然其涵義卻往往曖昧隱晦、難以解讀。 事實上,波希繪畫的象徵符號指涉範圍極廣,至少涵蓋中世晚期到十五世紀初期的文化範疇-從民間諺語、聖經故事,甚至於煉金術,以及包括傳統基督教與異教神秘思維的複雜層面。因其生平資料極度缺乏,故本論文自中世紀開始,回溯北方藝術發展根源、當代繪畫、社經與宗教背景;以及歸納歷代對波希評論與學術研究之各種不同面向,以為詮釋之基礎。 在圖像解析方面,主要運用修辭學研究法,描述波希富含寓意的修辭化圖像;進而利用「群組分析法」解讀《人間樂園》三聯畫的意義。經分析證實其繪畫動機與目的,確實在道德訓誡或譴責之層面,但同時也摻雜大量的當代議題-因對教會貪腐及社會敗德現象不滿,波希便針砭時弊,對各階層展開抨擊與嘲諷。波希最惱恨的罪惡便是淫慾、酗酒、暴食與愚行;表現色情的場面與人們遭受痛苦的殘酷時刻,則是他最喜愛的主題。 此外,波希繪畫顯見的煉金術意象也反映當代之人文觀。本論文透過對煉金術議題的闡述,以鑑界煉金術在超現實繪畫的定位。結論舉出超現實主義者師法波希的精神特質,與波希對後現代藝術的啟示;其比較研究之結果則在揭示波希對現代藝術的深遠影響。
  • Item
    克里斯多(Christo, 1935- )與其《傘:日美聯合計畫,1984-91》
    朱素貞; Zhu, Su-Zhen
    目錄 緒論 第一部分再寫藝術表現新形式的克里斯多 第一章克里斯多藝術養成背景 一、家庭及教育背景 二、巴黎時期、與新寫實主義接觸 三、紐約時期,創作歷程的里程碑 第二章克里斯多藝術的分析 一、設計素描、照片繪畫、拼貼 二、藝術創作的隱喻及其極限 第三章綑包藝術 一、「綑包物件」與「包裹」 二、櫥窗、店面、店面走廊 三、空氣包裹 四、綑包紀念碑與建築物 五、綑包海岸與海面 六、綑包公園步道與「門」 第四章建構性計畫 一、油桶--馬斯塔巴 二、深谷高帳 三、流動的棚欄 四、環繞島嶼 五、綑包新橋 第二部分《傘:日美聯合計畫,1984-1991》 第一章計畫綠起 一、《綑包的步道,日本東京、上野公園與荷蘭安賀姆、松絲比克公園的二部計畫 》企劃案的失敗 二、表現物的選擇 三、場景的選擇 第二章計畫的準備與執行 一、申請許可 二、傘的形式設計、製造、及物理測試 三、設置地點及實施日期的最後決定 四、執行與展出 第三章計畫評估 結論 克里斯多年表 英文年表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圖片說明 #930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