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由張大千的集大成藝術觀再出發
    (2001) 姜義才; jiang yi -tzai
    論文提要 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從張大千的治藝精神中去瞭解其觀念,以作為自己創作時的參考、比較和養分,而非以傳記式或畫作介紹的方式來作研究。其中參考其作品風格、題畫詩及題跋內容、畫語錄、相關專家專文研究…….,取其精神的部分加以吸收學習,而不是重複走過張大千曾走過的路線。並將參考張大千的歷程以辯證的思考再比較,主客體之間的和諧與對立關係、傳統與現代間的揖讓關係,程式與表現的關係。 本論文在研究方法上,涵蓋兩大部分:第一部份為思想理論之研究,以張大千為研究對象,對此集大成的藝術觀作一整理探討,釐清我對傳統的態度和準備發展的方向。第二部分為實際的作品創作分析。作品的呈現方式,不以一種題材或風格作貫穿,也不以現代水墨的觀點來表現以為創新,而是站在一個大的文化範疇,由不同的角度來探討新的表現方式,其關連點即是對筆墨的要求與對傳統聯繫的關係及推陳上作「個別」的探索,加上對自我觀念、感情和審美觀的抒發。 我所認為的優秀傳統並不侷限在繪畫史上的文人畫,或某種畫風或畫派,而應從整個文化的角度上去學習,借鏡一切可用的營養,一切可用的表現形式。如:書法碑帖與金石、青銅器、歷代陶瓷器、漢畫像磚與帛畫、宗教雕刻與壁畫、民間刺繡與剪紙、園林建築、明清家具與窗花、金銀器與玻璃、玉器、文房用具…..等,在在都可以轉換成符合現代繪畫的新元素,但亦是取其精神,不是對其形而下表面的取用,而對於古物的粗淺描摹。以筆墨表現為前提,不侷限傳統固定的表現方式,借用一切可以加入融合的元素,拓展文人畫的表現領域。 將自我在日常生活的觀照與意象的傳達,融入受到儒、釋、道、禪學的影響的思考方式,對中國傳統繪畫與現代繪畫觀的關係作一理解,並思考自己的內在特質和感情,與表現在作品之間的對話性。 雖然張大千的治藝方法並不一定全然適合現代所有的繪畫要求和流行,所要下的時間和苦工夫是十分驚人,且是無法速成的,但也不失為紮紮實實作學問的好方向。但本次研究與創作方向的確立,一方面藉由取張大千的治藝風格與傳統的關連性的探討;另一方面則是取與張大千不同觀念傳統方向來探討中國畫創新的可能性。既能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感情及審美品味,又能緊聯繫著傳統做到傳承的意義,對筆墨氣韻紮實的要求;也能夠取諸於現代繪畫求新求變的精神,對題材、表現形式、色彩、繪畫語彙、心境…….能有番新的作風。 對於現代水墨畫,其優點則參考學習之,如表現方式和觀念、新技法的開拓、嘗試與革命的精神…..等;但對其缺點則揚棄之,如對傳統的誤解及「筆力」的忽視、缺乏內涵深度及綜合涵養的功夫、完全以西方的審美角度來檢視中國畫而對西方的表現流於表面的模擬、矯情而僵化的表現方式…..等,都是我對現代水墨認為有所不足的地方。 在創作方式上以一個固定的繪畫表現尺寸(48×180公分,立軸,生宣紙,約1:4的比例,猶如對聯及條幅),展現對多種想法的表現記錄,題材上不考慮新舊、也不避諱傳統的表現形式。因為這樣的尺幅,所受到的限制多且較難以表現事物的全貌,作物體詳盡的描寫,也較難以西方的單點透視來表現,表現方式較趨向於取自節奏、韻律、虛實、詩意、對比、質感、中國式的色彩、書畫合一…等方式來思考創作方式。但無一不來自於傳統繪畫的啟發。 而在表現的形式上自由地取任何可以表現的手段,如:寫生、造境、裝飾性、變形、立體分割、自動性技巧、拼貼…..等,只要表現出來的有中國韻味及有利於筆墨展現的方式都一概有限度的採用。每一幅作品賦與一種思考與生命,不重複自己創造現有的成果而加以複製,廣泛的思考中國繪畫可以開拓的點。因此作品之間的風格距離要拉開,是本次創作上的個人挑戰,先求廣度再琢磨之以求深度,目的是著眼於整個文化的涵養功夫上去探討與自己心性之間的差別與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