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728
  • Item
    見觀經圖:影像世代的東方媒材創作
    (2024) 郭雅倢; Kuo, Ya-Chieh
    五感,是主體認識外在世界的重要感官系統,而視覺又與平面藝術最為相關。隨著人造影像鋪天蓋地的佔據視野,創作思維、議題關注與形式等,於東方媒材創作有著怎樣的表現,是筆者專注所在。藉著社會學家的論述,深刻審視半虛擬社會下的生活樣態與心理感受,進而探討當代東方媒材創作者的與影像社會的互動,乃是第二章的內容。在第三章,筆者回歸自身創作思維與形式的反思。「以類古典形式統合日常奇異影像」之創作模式為筆者面對碎片化社會的方式,其中關於「類古典」的探討,筆者借鑑了十七至十九世紀,傳往日本並接受文化交匯的畫譜、技法書著作。以當代人後見的視角而言,這些內容正處於現代視覺形式與古典視覺形式的交叉口,透過探討線條、造型、漸層與反覆等視覺元素在和刻本、當代視覺經驗、筆者自身創作中的詮釋角度、形式差異,理解類於古典又或者趨向當代視覺的決定性因素為何、如何依據作品表達需要良加運用、筆者對東方媒材又抱持什麼樣的認知,是本章的重要探討。至於第四章,則進行個別系列作品的發展軌跡與思維釐清,以客觀反思的方式確認個人思維與作品形式的對應關係;最後於第五章結論。本文借上述研究,對自身所處社會文化、藝術脈絡節點進行觀察與理解,以跳脫創作的主觀與直覺性,並協助未來的創作深化。
  • Item
    當代卑南族服飾文飾美學意義及其創新運用之研究
    (2024) 李飛曄; Lee, Fei-Yeh
    近百年來,臺灣歷史發展歷經外來殖民政權統治,長期殖民文化治理下,原住民族工藝與藝術相形邊緣而未受重視,使得部落傳統工藝文化出現嚴重斷層。原住民族服飾具有傳統工藝技法與族群文化意涵,傳統服飾文飾涵藏的是整體族群如何觀看與詮釋自己的文化,文飾是一種文化符號,是更深一層的指出其脫離裝飾表現功能,成為具文字語言意義的敘述表現,是一種深入瞭解族群文化的方式。從服飾文飾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從文飾的母題發展到視覺表現,展現了族群視覺判斷與心理特質。因此,本論文的題目為「當代卑南族服飾文飾美學意義及其創新運用之研究」,針對卑南族祭典儀式所穿著的服飾,探討卑南族服飾文飾的美學意義與創新運用,以文飾的文化意涵為基礎,延伸發展出文飾創新的可能。本研究分為四個重點進行討論:第一,卑南族服飾文飾的圖文系統;第二,卑南族文飾美學形式分析;第三,卑南族文飾美學內容分析;第四,文飾創新運用的理論架構。服飾文飾圖文系統是將現有文飾做基本整理,文飾美學的形式分析以李格爾(Alois Riegl)與羅傑•弗萊(Roger Fry)的學理觀點做裝飾藝術與視覺形式討論,文飾美學的內容分析是以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符號學系統與安海姆(Rudolf Arnheim)藝術與視知覺觀點做討論,以美學意義做為瞭解族群文化的基礎,鏈結文飾設計轉化與創新運用,讓文化保存與存續成為可能。當代卑南族服飾文飾的美學意義與創新運用,目的在於深度的瞭解一個族群文化,另一個主要目的在於,從厚實的文化基礎脈絡中建構文飾創新運用理論,本論文提出的設計模式,旨在提供文創產品設計時的參考依據。本論文試圖藉著這個研究,瞭解卑南族製做服飾文飾的視覺表現與色彩使用,探討文飾與工藝技法的文化意涵,進而發掘來自於人藝術內驅力的裝飾欲望,以及對於整體空間結構與平衡結構的審美心理。
  • Item
    受容的歷程──戰後日本美術動向研究
    (2024) 趙悅如; Chao, Yueh-Ju
    本文旨在透過美術評論、藝術家、作品等方向,研究戰後日本美術動向中的「受容」歷程。研究重點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研究堀浩哉與其主導的「美術家共鬥會議」(簡稱「美共鬥」),如何在前衛終結和學運的動盪環境中,扮演他作為美術家的角色;第二章從彥坂尚嘉的《地板事件》系列作品,討論其作品的形成,以及對「戰後日本美術的原創性」質疑的觀點之間的對應關係;第三章透過《封閉著的圓環的彼方──從「具體」的軌跡可以推導出……》一文,觀察戰後日本美術所呈現出的數個面向的問題;第四章以椹木野衣的文章〈封閉著的「圓環的彼方」是?〉為研究對象,透過貫穿全文的「惡性場所」視點,去思考戰後日本美術的發展是否真的處於椹木野衣所提出的「惡性場所」的困境中;第五章探討了千葉成夫的文章〈美術學生的反亂〉,從中觀察千葉成夫在 1980 年代時率先意識、關注到「美共鬥」的討論價值,以及涉及的「美共鬥」相關問題;第六章從光田由里對「反藝術」的相關評論的觀察中,分析在「反藝術」潮流中發生的美術評論。 本研究發現,透過論述間的連結所勾勒出的戰後日本美術樣貌,其背後特有的「受容」特質引導了混血成果,而混血所帶來的自我批判與反省,成為「受容」過程中重要的歷練,對這種「受容」的歷程的觀察,本研究實驗站在堆疊擴散的圓的邊界線上,觀察各個圓的內部及外部的連結性和產生的問題。
  • Item
    意識的本質與流變—王令繪畫創作論述
    (2024) 王令; Wang, Ling
    本文為筆者在歷經了世界性疫情與科技化時代的轉變下,對於內心與觀者之間連結的一種反思,在意識流變的當下會帶來什麼不一樣的創作經驗與對生命歷程的梳理。試圖利用複合性的創作,研究膠彩與水墨間融合的可能性,藉由文本研究出意識存在性並獲得認知與啟發,進而探討心識與創作的關係。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闡述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及名詞釋義。第二章學理探討,以意識中的虛實幻相作為切入點,探究心識的存在性,將東西方哲學相關理論探討解析,並在心識存在探討的過程中尋找重構自身的藝術場域。第三章透過心識的審美思維,梳理出心識美學哲思境意與相關藝術表現,並進一步求證出真實與虛幻的表徵意義。第四章個人創作思維與實踐,筆者以「虛實幻相」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因認識真虛方知真實,故以意識哲學思維內涵理念作為個人創作思維,並利用「虛實」與「幻相」塑造出創作軌跡。第五章為筆者創作實踐,共分為三個部分,《異生幻相》、《異視異識》、《心意視界》三個子題,圍繞著意識的剖析,並用內省的態度分析並檢討作品。第六章結論部分,說明在研究以「意識」為主的創作過程中,經過文獻探討與相關佐證,分析出意識中包含了心識與異識,當意識去除了異識影響後,經過沉澱與淨化,最終能達到心識的境界。最後總結並檢討創作研究的過程、成效與所遇之問題,並期望能在探討意識的研究過程中,得到人生的創作新方向。
  • Item
    碎片化與創造性閱讀:洪郁喜水墨創作論述
    (2024) 洪郁喜; Hung, Yu-Hsi
    水墨的當代性,在全球化浪潮之下如何被認知,多年來已開展出許多討論的面向。這項擁有悠長發展歷史的藝術類種,因歷史沿革、詮釋選擇以及缺乏當代藝術理論支持而面臨存續斷裂的挑戰,致使如今與水墨有關的探討內容似乎似乎圍繞著脈絡「碎片化」(Fragmentation)和「誤讀/創造性閱讀」(Misreading/Creative Reading)等命題,水墨在當代語境中常被割裂成零散的碎塊,失去傳統慣習的整體性和連貫性。這或許是水墨作為一種創作媒材與文化象徵留存至當代難以迴避的困境,然而與其閃避或忽略此種困境,或許可將之視為水墨已新生出當代特質的徵侯,並依此拓展出新的詮釋空間。 本研究以水墨的「碎片化」和「創造性閱讀」做為研究主軸及帶動創作思維的關鍵主題,透過對水墨藝術的重新詮釋和多元化表現,持續斟酌水墨在當代的角色和定位。第一章從文學、歷史、藝術、媒體的「碎片化」和「創造性閱讀」等多面向進行文化研究分析。第二章探討「觀看」與「閱讀」隨時代脈絡變化的現象,從受制於權威到讀者角色提升,進而導入一個由觀眾與創作者共享、共有的訊息交換空間。第三章挖掘訊息傳遞的媒介,從語言文字、符號、圖像的不確定性,到藝術家、藝術作品和觀眾間角色表達與理解的複雜性。第四章將「碎片化」和「創造性閱讀」納入個人創作討論,分析個人創作思維的建構,從水墨創作的當代思維途徑,發展出拼貼、擬仿與挪用的形式與技法方向。第五章則是依照個人的系列創作,分析五個系列的創作結構,並逐一介紹每件作品的創作理念和動機。最後一章再次強調了誤讀的積極意義,認為誤讀不僅是理解上的偏差,更是創造性探索的重要途徑。
  • Item
    當代中國藝術的範式與異質實踐——覃道義藝術創作論述
    (2024) 覃道義; Qin, Dao-Yi
    百年來中國藝術迎合權力意志,標識民族主義身份,處於集體無意識狀態而形成制度美學。異質實踐的當代中國藝術所要反對者,正是此制度美學對個人的壓抑與個人創造力的否定。而當代藝術的職責之一是對範式的質疑。當代中國藝術之所以必行此路,是因為藝術家承載著人類精神衛士的職責,這也是我們需要藝術的真正原因。本文透過時間之軸,溯源藝術及百年來權力意志對當代中國藝術領域的影響作探討,分析藝術與權力之間的複雜關係,並探討、揭示權力機制的運作方式,以及權力對藝術創作的影響並進而固化為一定的範式;倡導現實主義繪畫、主題性創作,用美協、全國美展、美術館等加以鉗制,固化既有範式藝術的中心地位,成為制度美學的核心思想,這是當代中國藝術繞不開的問題;從範式中脫離出來,先鋒派藝術以批判性為自身標誌、以試驗性為手段、以顛覆性為目的,成爲了異質實踐的先例;只有穿越表像,勇於懷疑,通過對圖像的深入研究,使自己創作在面臨範式與異質、權力與抗爭等複雜交織的挑戰時,個體憑藉對社會的敏感認識,突破範式,轉化爲省思的推動力。當代中國藝術唯有衝破範式,藉藝術的異質實踐獲取精神自由,才能避免受其鉗制。筆者異質實踐創作的兩大關鍵的特徵——實驗性和批判性。實驗性是借助數位的媒材,強調藝術自身的異質,在藝術解構圖像方面不斷嘗試;而批判性則側重思想,即藝術家個體通過對社會的洞察,實現藝術對社會問題的揭示。也是藝術介入社會的積極意義。
  • Item
    模糊的深度-數位影像的詩意沈浸與擴散
    (2024) 廖珈慧; Liao, Chia-Huei
    本創作研究目的是以視覺模糊的深度為主題,探討「數位影像的詩意表現」。模糊代表著深度表現的某種可逆性,意指維度的錯亂為概念及核心,以光柵板發展新媒體藝術創作,視覺模糊的看不清,像是鏡頭一樣沒辦法聚焦,心裡的模糊、錯覺也是一種模糊,創作個展《浮光掠影》利用光柵板延伸視覺上深度的可逆性,將視覺感官和所處的真實串聯,將這樣的概念實踐在現光柵載體上,與深度之重新討論跟作品產生連結。看其深、識不清,以現象學角度探討模糊與深度間的關係,不是只有一個物理的空間,是知覺的一部分,錯視就會產生一種模糊,探討模糊的現象是錯視的一種可能的表現,眼睛看見我們想看到的,還是我們其實是有選擇我們想看的,單就視覺的二維平面從繪畫到三維的深度空間來探討應用於藝術視覺空間比現,突破了既有觀看角度上的習慣。探討AI與詩意在藝術中取的至關重要的作用,藝術創作不可缺失靈光般的存在,它是所有視覺的一個可塑性,深度也是維度,但維度不是只是單一,以對視覺深度的圖像解析,從藝術的表現重新導論,藉著我們觀看數位創作角度與光柵載體的各種可能之場域所產生的關係,探討藝術思維表現。本論文將「模糊」與「詩意」透過創作《浮光掠影》的深度,影像實境被光柵重新轉譯,產生認知效果的可逆性,是否能達到觀看不同的視覺效果或是藝術的再現後,又是否有不同的影像張力與呈現特質。
  • Item
    游離式避世所:沈方婷創作論述與實踐
    (2024) 沈方婷; Shen, Fang-Ting
    本文以筆者身處在思想與步調日漸同質化的社會為本,以此同質化隨著科技的腳步日益增強的狀況下,所衍伸的倦怠感進而沈浸於電影文本、電玩文本上的數位體驗經驗出發,在學理研究上探討閱聽者在參與媒體文本時的心理狀態、及主體透過與現實相通的符徵與文本共構想像性空間的歷程;創作研究上使用以紙類布與紙編織的創作手法,以縫製之動作呼應主體虛實交錯的狀態轉換,並匯聚了拼貼形式中覆蓋與重疊的概念,用以建構游離式空間。筆者欲以此學理基礎與創作手法,回應對避世所之感悟。本文包含了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了創作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名詞解釋;第二章以媒體文本與閱聽者共構的避世場域為題,探討逃避現實的因素、文本所創造出的虛擬想像性空間、場域的建構;第三章為創作理念與表現,基於筆者自身的創作意識與前章之學理研究,涵蓋了創作理念、創作手法、創作步驟;第四章為創作實踐,筆者以二系列之創作回應對本研究之論述;第五章為結語,用以統合研究成果以及闡述未來展望。
  • Item
    繪畫創作中的文學思維研究:林岡弘藝術創作論述
    (2024) 林岡弘; Lin, Gang-Hong
    繪畫與文學,作為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卻往往在表達情感、故事和思想上有著相似之處。在繪畫創作中,文學的特質是經常被用作為一種形容特殊的作品樣貌及風格。不管在西方或東方,「畫中有詩」經常成為某種特質的繪畫作品的意境。歷史上許多地方也經常見到兩者思想相互影響的例子,畫者嘗試藉由筆觸與色彩捕捉詩意,而詩者透過文字描繪出像畫一般的景象。這種互動使得兩者之間的關係可說是難以分捨,在歷史上也都得以藉由彼此,成為從突破原先的藝術創作界限的契機。筆者基於繪畫創作的基礎,本研究試著從四個面向探討繪畫與文學兩者之間的關係。一是從繪畫史中的文學文本切入,探討繪畫內容中文學的演變及各時代所產生的創作特質,試圖分析此類元素在繪畫創作上的影響。第二部分則是從繪畫歷史上的圖文關係的結合形式,如象形字、題字、版畫來探討繪畫與文字相互指涉所產生的變化,第三部分是探討身處在臺灣這塊土地,對於家鄉上的繪畫與文學之間的影響,第四部份則是進一步思考圖與文的無形結合,何以繪畫中會產生文學性或是詩意。透過四個部分文獻的探討與分析,進而在筆者的創作中應證或探索兩者之間的連結與界限。在創作實踐方面,筆者分別以《上善若水》與《旅途》兩個系列主題試著作為對東、西方文學思維的呼應。描述的內容是以筆著生命中各個階段所生活的景色與體會的心境,透過文學思維與繪畫之眼,投射情感的同時也將熟悉的場域運用文學思維的轉化,探討文學思維在繪畫中體現可能的交匯。
  • Item
    異景.心戲-張亞蓁創作論述與實踐
    (2024) 張亞蓁; Chang, Ya-Chen
    本篇創作論文異景.心戲,紀錄著2020─2024年的創作研究,筆者的個性比較容易沉浸在自我幻想的世界裡玩耍,覺得所處的生活環境都像是一個充滿寓意的場景,藉此筆者在繪畫創作上,從景觀的觀察塑造出心理的寄寓空間,與個人內心小劇場的投射。本篇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講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內容,並對於在本篇論文中所使用的關鍵字進行相關概念的釋義。第二章學理脈絡的研究,探討寓意的表現,異質性空間的景觀觀察,從現實景觀銜接筆者在繪畫創作上的空間想像,到第三小節逐步探討一些古典水墨畫景物空間的再現手法,運用到筆者作品的表現形式當中。進入第三章創作理念與表現,發展出的系列作品有「宅山水系列」與「人造樂園系列」,談論創作理念與創作方法、形式的梳理,並紀錄創作的過程。第四章作品分析,分別從兩個系列的創作成果敘述個別作品的綜合分析。第五章結論,分成兩個小節,統整這個階段的研究結論,個展的展覽記錄,和未來創作的後續發展,進行整體的回顧與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