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77
  • Item
    空庭意境:簡詩如創作之精神性象徵
    (2023) 簡詩如; Chien, Shih-Ju
    本論文以描述「空庭」的審美意境作為切入點,進而延伸探討在中日庭園藝術中所聚焦的禪宗精神,特別像是「空無」、「空寂」、「幽玄」等概念。並結合了精神分析學的學理,討論在審美心理中時常被提到的「主客體融合」、「物我合一」等意識狀態,以及它們如何被東西方的不同觀點陳述。特別是關於如何映現心靈「真實」的意識狀態與時間感受。此外,在透過梳理繪畫藝術中,有形與無形之間的生成關係,藉以對照出筆者以庭園作為創作主題的精神性象徵。同時,並根據創作手法之延義、心理學圖像挪用…等,以作為作品論述的相關內容。本論文架構分成六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首先說明本文撰寫緣由,以及研究題材的選擇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限制和文獻資料。第二章以東方意境的審美觀切入,探討空庭意境的意涵、意境與禪的關係、意境的抽象性概念、禪與庭園藝術的發展。再來介紹空庭意境的社會性象徵,「幽玄」思想與庭園意境之關係。第三章以精神分析學的角度,透過佛洛依德的「心智模型」概念了解無意識的結構之後,再延伸討論榮格的「原型情境」、「集體無意識」、「共時性」等概念,最後總結出中日庭園中的常見的原型象徵。第四章則針對個人的創作形式及內容理念,分成創作思想圖式和創作媒材技法兩個部分作為探討。並將筆者作品裡空庭意象及精神分析學的符號挪用、媒材延義等概念提出說明。第五章則是將博士班階段所完成的創作,分別進行作品系列分析。並分成「共同的旅程」、「沿途的風景」、「意識的投影」、「凝想瞬間」等,共四個系列。最後一章結論,則將以上主題總結,並結合博士班時期的創作研究心得,希望透過本論文的書寫後,得以梳理自身在東西方不同論述的影響下,對心靈意識、主客合一的創作探索。
  • Item
    問石記─蕭博駿當代水墨創作論述
    (2022) 蕭博駿; Hsiao, Po Chun
    本文主要以筆者的創作脈絡為研究內容,而當中大部分的創作源自於生活的體驗,無論是臺灣野柳的地質奇景、敦煌石窟壁畫的文化薈萃、或是中國北京、蘇州與上海等地的園林造景,甚至是筆者置身於大都市當中受到櫥窗文化的時尚偏好,種種在臺灣與中國各個地域的遊歷與體悟,對於筆者而言皆是人文風土的精神感召,亦是啟發筆者創作脈絡的重要元素。  再者,回歸於筆者本文的研究步驟中,將會透過古今中外的史籍考據,並結合文化研究理論的輔助下,如後現代理論與符號學理論,逐一對應於筆者創作脈絡與各個系列作品的內在意涵,深入剖析可見的物質意識,如園林造景、時尚精品等,同時延伸背後不可見的崇拜意識,如消費/物質文化、佛教義理等,在兩者可見與不可見的匯集之處,即為筆者於本文中所追求的問題意識與創作核心,本文最終將解析筆者於各系列作品的創作風格與母題符號,回歸於筆者針對創作概念視覺化的實踐成果。筆者首先在第一章為此研究論文進行研究內容及其方法的規整,並對研究範圍與專有名詞完成界定;第二章則是開展筆者對於「問石記」中的園林研究與敦煌元素的疊合,進行精神與物質崇拜兩者的整合;第三章接續以文化研究的內在視角剖析消費主義、後現代主義以及符號學相關的探源,協助筆者以更具學術性的角度詮釋創作理念;第四章即落實於筆者創作觀念與風格形塑的分析,延伸至第五章筆者近年來各系列作品的圖像說明。最終,第六章結論的部分收整筆者的理論研究結果與創作歷程。  筆者希冀透過本文的研究分析下,宏觀地經由傳統技法的學習與臨摹的創作基礎出發,並結合個人的生命經驗與創作觀點,進而揉合古今精神崇拜與物質崇拜的雙重意義,積極拓展筆者對於崇拜意識的創作脈絡,賦予中國敦煌藝術與當代物質文明更為嶄新的內質再生,揭櫫筆者對於當代性的人文見解與時代意義。關鍵字: 石頭、敦煌藝術、消費文化、符號學、當代水墨
  • Item
    微物抒寫—馮雯琳彩墨創作論述
    (2023) 馮雯琳; Feng, Wen-Lin
    本文為馮雯琳彩墨作品論述及相關學理研究,透過創作回溯自身生命經驗,探討物件作為創作素材的緣由,從中推敲出背後的心理、哲學、美感等特殊審美經驗。以自然、微物作為心靈抒寫之意象創作,延續這些時間遺留物永恆的存在價值,從奔放地瞬息潑灑,到沉著良久的記憶、思緒梳理,在碎片式的殘影中追尋生命的完形訴說人、物、我的關係與連結。本文分六大部分,第一章為緒論,敘述筆者研究動機、目的、內容方法,與本文提及之重要名詞解釋。第二章從心理學與哲學角度探討物我之間的關係,以及微物造境的時空向度。第三章論述心靈符號的意象構成與重整,提及意識流及記述式繪畫表現手法,並列舉相關藝術作品甫以說明。第四章為個人創作理念與表現形式,探討「抒寫式繪畫創作、「潑墨融合工筆技法」、「幽微空間經營」、「水墨複合媒材創作及應用」。第五章進行個別作品分述。第六章結論。
  • Item
    跨國藝博會的文化政治:一個台灣視野的研究
    (2022) 朱庭逸; Chu, Tingyi
    進入21世紀,在藝術全球化動力與競爭下,西方跨國展會公司挾帶豐沛商業能量以及全球場域的高階權力在亞洲設立藝博會,影響亞洲藝術發展。本研究以Bourdieu「場域論」為架構並採取展覽文化政治分析,探討跨國藝博會Art Basel Hong Kong以及Taipei Dangdai之機制運作、篩選制度、空間政治、符號再現等面向,瞭解其如何運作微觀權力在亞洲進行符號、品味與價格的再生產,重編全球與亞洲藝術市場的秩序。Art Basel Hong Kong基於「西方中心」與「金權」意識形態,展會機制設計不僅帶來亞洲新興畫廊的劣勢與困境;展會空間安排呈現「中心—邊緣」之嚴密階層秩序,凸顯西方為中心、亞洲為邊陲的跨國世界觀,並透過空間的象徵性與關係性鋪排,操弄藏家與觀眾對符號意義的判讀以及藝術價值的建構。Taipei Dangdai進入台灣藝博會場域形成新的場域相對位置與分化架構。跨國展會提供在地高文化資本畫廊與全球場域銜接,同時擠壓本土主要藝博會朝向低文化資本移動以及大眾市場發展;如此可能導致台灣藝術生產場域自主性,受到商業化的消費端以及西方跨國意識形態的雙重宰制。整體而言,跨國藝博會進入亞洲以當代藝術塑造自身的公共性並擴張其象徵權力,跨國展會雖有助提升在地城市國際形象,同時也以高階文化資本與象徵權威形塑在地藝術市場價值體系,與在地行動者形成競合與共構之關係。
  • Item
    肖像繪畫創作的認同感之研究
    (2023) 林正哲; Lin, Cheng-Che
    本研究主要探索與解析肖像畫中關於青少女的符號與感知語彙,肖像畫扮演文化與知識傳承的重要角色,且在藝術史上形成脈絡,起初在宗教之中扮演協助與推廣的角色,隨後在文藝復興時肖像藝術家的崛起,工業革命後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攝影對肖像畫的影響使得近代藝術產生丕變,也因此讓許多畫派百花齊放。本文將藝術家在這些青少女肖像畫中傳達的訊息,藉由圖像感知與符號學分析其不同層面的涵義。由於時代、文化與區域各異,藝術對肖像畫的造型呈現也是變化萬千,所以本文著重於青少年女性的符號語彙研究,輔以近代心理學的學理中,兒童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收集、鑑別與整理文獻上分析,試圖解釋當代青少年普遍面臨與經歷的內在思想與意念。隨著時代變遷與文明的革新,筆者長年在從事初等教育的環境中,發覺青少年時期的心理狀態因網路與社群媒體的影響已不容小覷,此階段的孩子正處於「自我同一感」的建立,以及尋求同才與自我的認同。在群體之中孩子們有如微型社會的結構使得各自產生「策略性自我表現」於生活之中。由於上述的現象促使筆者於藝術史中關於青少女肖像的符號進行梳理,並將其與現下的青少女現象融合,開展出一種兼含具有當代、寫實與主觀的創作,藉由這些爬梳獲得創作養分,使得創作作品得以添加內涵與獨特創作圖像。 本論文藉由探索「肖像繪畫創作的認同感」,除了檢視藝術史中肖像畫的脈絡,更藉由結合現下社會環境議題為創作上的思想與實踐脈絡,進而探討筆者作品與探索青少女符號與象徵性語彙作為人和世界的重要媒介所延伸出來的相關議題。
  • Item
    我國K-12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推動者案例研究
    (2023) 黃茹舷; Huang, Ju-Hsien
    適逢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2014-2018年)、第二期五年計畫(2019-2023年)即將邁向最後一哩路,政府在多年推廣美感教育努力之下,美感已不是遙不可及的藝術殿堂,而成為日常生活的實踐。為提升國民的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新發布的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將其列為其中一環(B3),美感創意的重要性如同於科技的創新、經濟與社會進步同樣有其指標性意義,當美感經驗被潛移默化,或系統性融入學習個體的學習方式時,將進而改變個體與外在環境互動的方式,轉化成個人未來普遍且持續性的終身需求,為藝術與美感教育推動者的使命。本研究重點就K-12各教育階段美感教育計畫推動者的案例研究,針對推動者的動機、推動困境與對應策略分析,以了解在政策擴散過程中,我國美感教育政策實際推動現況與影響。案例對象為K-12四個教育階段,目前在國內擔任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之推動者(各階段包含:學校領導者、行政人員及教師身分別各1位) 共12位,輔以規劃政策與執行的第一部門2位推動者經驗,採個案研究,透過訪談法、文獻綜述、文件分析等質性研究方法蒐集資料與問題檢證。藉由多樣態的推動歷程,訪談結果透過系統化歸納及描述性分析,針對本研究各案例推動美感教育實施和發展狀況研究,提出研究結果包含:個人背景與特質、學生及同儕反饋、尋求認同感、境教的功能、政策驅動及經費挹注等「本研究美感教育推動關鍵五芒星」,最後依據不同階段不同角色推動者之研究歸納結論,並提出建議,以作為推動及後續研究發展之參考。
  • Item
    國中雙語視覺藝術教師之挑戰與應變
    (2023) 陳廷瑋; CHEN, TING-WEI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學階段於視覺藝術課堂實施雙語教學時,雙語視覺藝術教師面臨的困境因素,透過訪談三位現職中學曾實施雙語教學的視覺藝術教師,採半結構式訪綱,透過訪談及資料蒐集探討雙語視覺藝術教師以雙語授課面臨的挑戰,並從中找出回應挑戰的啟示與因應之道。本研究具體研究發現如下:一、 雙語視覺藝術教師認為雙語教學模式多元且具前瞻性。(一)未來教育趨勢促使視覺藝術教師執行雙語教學。(二)雙語視覺藝術教師對雙語教學理解尚有困惑。(三)課室英文及多模態為視覺藝術雙語課堂的特徵。二、未整合的資訊及語言限制影響雙語視覺藝術教師實施雙語教學。(一)雙語政策如多頭馬車使教師難以遵循。(二)雙語教學資源不足難以持續推行課程。(三)雙語視覺藝術教師個人語言能力限制影響教學效果與學生接受度。三、多方支持及教學增能有助於雙語視覺藝術教師因應教學困境。(一)雙語政策應尊重本土教師並重視教學需求。(二)學校支持與多元系統促進雙語教學成長。(三)教師自我增能及多元教學策略提升雙語教學效果。
  • Item
    臺灣藝術教育發展(2014-2021):美育期刊焦點話題之內容與視覺藝術專家觀點之研究
    (2022) 鍾繼錚; Chung, Chi-Cheng
    每年按隔月出版的美育,是我國藝術教育推廣之重要通俗刊物。其中,每期之焦點話題,更能作為觀察我國藝術於熱鬧鬥陣下之途徑。本研究之目的,經由梳理刊物其通俗與多元的藝術教育內容,映照在時間巨輪之下的臺灣在地藝術教育發展軌跡,故係以內容分析該刊物自2014年起至2021年之間所累積的230篇焦點話題文章,並輔以策畫引言至多的3位視覺藝術類專家訪談之混合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焦點話題之藝術類別文章組構以「跨領域」25%、「視覺藝術」約21%位居一二;此外,文章所指涉的藝術教育實施範圍以「社會藝術教育」佔比逾57%;又,關鍵字次數累計前十有「舞蹈」、「藝術教育」、「創造力」、「表演藝術」、「音樂」、「課程設計」、「美感教育」、「藝術」、「戲劇顧問」、「戲劇教育」、「美感」等;再者,策劃引言人八成為高等教育教師,反映整體文章質與量兼顧,由專業教育工作者深入淺出帶出所欲傳達之藝術關鍵議題,也同時呼應刊物力行教育推廣之責任。 根據研究結果聚斂,本研究提出建議有三,宜強化訂閱出版追蹤制度,養成國民永續的藝術教育終身觀。倘若藝術教學能融合不同學科或藝術領域的學習共通語言,更能拓展學習個體之視野。最後,藝術是一個能讓人在時空遞嬗之下,具有培養感官省思與獨立思考的哲學性思考之物,因而閱讀藝術,成為反映人們生活與行為的最好方式。期望本研究經由美育焦點話題的歷代景觀之梳理與專家的言談之成果,能作為瞭解臺灣藝術教育發展脈絡之一方。
  • Item
    從攝影探究家的意象—以臺灣攝影家及離鄉者的照片為例
    (2022) 王茜瑩; Wang, Chien-Ying
    家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家的研究在臺灣視覺藝術領域逐漸受到關注,呈現在攝影、紀錄片及電影等面向。然過去的探討多以藝術家的作品為主,較少針對一般民眾的家庭攝影照片進行家的研究,家庭攝影是實踐廣泛的攝影類型,且對人具有獨特心理意義,應可作為探究人對家的觀點之研究材料。因此,本研究希冀透過攝影家與民眾代表家的照片,探尋離鄉者家的意象。離鄉者的身分聚焦在少數族群中的原住民與新住民配偶,選擇了攝影家關曉榮的原住民離鄉者作品《八尺門—再現 2%的希望與奮鬥》、侯淑姿的新住民配偶離鄉者作品《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以及原住民和新住民配偶離鄉者作為研究參與者,透過照片引談法進行深度訪談,並針對攝影家與離鄉者的照片進行詮釋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攝影家與離鄉者透過家人、與家人共同的經驗、家屋、重要物件與特殊事件之照片代表家。而照片中所蘊含之家的意象,以家人與關係網絡為主體,家屋的佈置與重要物件反映出人的情感與認同,不同世代間的相聚和陪伴經驗,建構了家的集體記憶,且家的意象中隱含著家庭文化與儀式展演。這些照片是家對個體形成的心理印跡,呈現出與家人、親戚、朋友、寵物以及地方之間,深刻的連結關係。 二、研究參與者透過離家的經驗思考家對個人的意義,共同道出以下經驗內涵與心路歷程: (一)偶然契機啟動離鄉生命;(二)差異衝突學習調適成長; (三)在家的真實我與責任我;(四)親人與情緒牽動家思念; (五)通訊網絡縫合離散裂隙;(六)人生經歷引發意義轉變。 三、研究參與者家的意義建構是一個變動性的意義形成歷程,受到人生發展階段與重要事件的影響,研究參與者認為最重要的家意義為:家是家人及與家人的關係。另外,家也是安全感的基地、心靈的庇護所,家反映人的想法與價值觀,是傳承創新與永恆,也是自我及自我認同。四、研究參與者在遷移互動歷程中所形成的,對於家的認同與歸屬,具有層次上的不同,包括三種形式:完全以原生家庭為主;以原生家庭為主,現在的家次之;以現在的家為主,夫家、原生家庭或妻家家庭次之。且研究發現家認同與歸屬感的建立,與對地方的依附、社會網絡關係、被愛與被認同感、主控權與住宅所有權有關。 五、攝影家與研究參與者照片中家的意象相似處為:對子輩的情感與關心、家人關係的相處學習、與家人朋友歡聚之情、與故鄉的連結和關係、習俗信仰的心靈支持、在地與無地的家轉換。兩者的相異點為:經濟背景的差異、家的矛盾與衝突、長輩的照顧內涵、父母的親職角色、子女的教養方式、家屋的內在轉變。
  • Item
    解「密」?解「謎」?博物館新觀眾參與實境解謎遊戲之研究
    (2022) 鄭涵孺; Cheng, Han-Ru
    博物館隨世代變化,以人為核心發展,透過與人們之間的溝通對話,轉變其樣態符應、生存於社會,彼此的溝通皆處在一種解密的過程中,經由博物館的詮釋、展示、教育(學習)等方式,提供觀眾們可理解的格式嘗試對話。而近年蔚為流行的博物館實境解謎遊戲,作為其一媒介來吸引、拓展與大眾的連結,運用其中解謎的特質來闡述呈現各博物館解密的內涵。新觀眾們受博物館實境解謎遊戲聚攏而來,以遊戲的方式認識博物館,於過程加深彼此之瞭解與溝通,此途徑如何能符合與新觀眾們的對話,應探討其所需與所求、感受與想法、互動的過程為何。實境解謎遊戲於臺灣之博物館發展具些許成果且不斷轉變翻新,然而,當前博物館中對於實境解謎遊戲相關研究仍為之少數。本研究以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實境解謎遊戲「諾亞計畫」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實境解謎遊戲「人生不卡關」為個案,徵求體驗實境解謎遊戲後之新觀眾們(共八位),藉由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的方式來蒐集資料並歸納分析。研究發現,博物館透過實境解謎遊戲中的謎題來傳達訊息,其中溝通之內容亦藉由典藏物件來表述,此雖獲得新觀眾們較多的正向反饋,但其保有對於典藏物件本真性的渴求,期望仍可親臨、接觸。而實境解謎遊戲實則能視為一種展示的方式,並作為新觀眾們社交需求的動能,成為另一種拓展觸及於新觀眾們的媒介,然而,開拓為其重要但穩固亦為重要,轉換實境解謎遊戲謎題的配置模式,增添與其更多互動性,較能增益回訪之意願。實境解謎遊戲基本結構中,內容主題具生活感易與新觀眾有所連結且引起迴響,在遊戲之過程中,如若歷時過長會帶來博物館疲勞的現象,而1至1.5小時為較佳之時間長度。希冀未來於博物館之實境解謎遊戲的發展脈絡下,不論館方、遊戲公司方等集體合作時,能夠有依循的做出發展、調適、優化,讓彼此找尋合適的溝通詮釋及感受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