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失格 –衰微的意象創作研究
    (2011) 陳志意
    本創作研究旨在探討社會的病態與肉體衰微的疏離感所導致的負面情緒而轉化成的個人創作-----《失格-衰微的意象》,筆者欲藉存在主義叔本華的生命觀點與象徵主義的生死觀點來闡釋生命與肉體衰微的意象,並藉由灰色的意涵來展現對於動物肉體衰微的描繪與紀錄,藉由凝視的眼光來觀看肉體,以寫實的手法讓衰亡昇華成藝術創作,進而體悟人與社會的關係及生命的可貴。論文撰寫的主要架構可分五章敘述,僅摘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目的、方法與名詞釋義,筆者有感於生活的負面情緒,偶然間看見生命的衰微過程,這樣的過程恰巧與筆者一直以來所習慣的靜物畫(still life)的精神是相同的,啟發筆者思考生命的存在與意義。又接觸「失格」這樣的詞彙,啟發筆者創作有肉體衰微之意象的作品,讓情緒有出口可以宣洩。 第二章創作之理論基礎:將影響筆者的美學理論作分析、闡述,其理論同樣也呼應在筆者的作品當中,筆者藉由社會的病態分析與叔本華的生命觀及象徵主義的生死意象來支持筆者的創作,藉著分析與學習內化成自我的能量,使作品可以在學術理論的架構之下,有具體的表現。 第三章創作理念:本章節闡述筆者之創作觀點,以灰的面貌、肉體的象徵意涵及凝視的眼光等理念說明筆者對於自身創作的觀點,透過上述三項的探討筆者找到自身創作的方向,不致盲目衝撞或是畫地自限,並呈現筆者的思想、精神、與創作脈絡。 第四章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本章節闡述創作內容----衰微的觀照,說明物與我的感情投射,並以寫實的形式作為創作的手法,筆者也將自身創作所使用的技法、媒材加以記錄、解釋、說明,藝術作品建立在可視的物質之上,透過物質性的加工,達到絕對理念的感性形式,並可供讀者參考筆者所使用的材料與步驟。 第五章作品解析:本章提供創作之圖像,作品以瓜果、樹幹、魚、肉、蒼蠅等等肉體為創作之載體,藉由灰色意念與寫實手法,表達筆者對社會的病態與肉體衰微的失格意象,並針對每幅作品評析與說明靈感之發想源頭,作品以不同題材傳達相同的氛圍,展露筆者內心的世界,宣洩筆者的負面情緒。 第六章結論與展望:個人創作體會與成果之分享,以及未來面對創作的態度及對自我的期許。
  • Item
    生命的律動--空間與分割繪畫的創作研究
    (2009) 謝淑蓉
    摘 要 藝術就是透過眼前有限的形象,經過藝術家的專業學養及認知表達他想傳達的情感及意境。藝術的內涵在於呈現生命的脈絡與律動,創作的靈感則來自於自然與現實人生。 在上班途中,常感受到光及色彩在路過的農田因不同的季節、時間產生不同的美,尤其在農耕翻田時,大群大群的白鷺鷥在天空、田間漫舞著,因搶食、嬉戲、求偶,美麗的倩影、優雅的姿態,都足以讓人將視覺、感覺與知覺在空間重新組織,在結構裡注入時間、運動而產生充滿韻律的線條及交融的色彩,賦予畫作和諧的整體感。農村的各種景象,不管是泥土、田野、古屋、牛群都有著對父母濃濃的思念,以分割、變形、交錯、融合用解構及建構加上蒙太奇式的剪接手法,表達光與色彩在空間、時間中所造成的各種變化,用色彩、線條、結構、筆觸及利用分割技法,將空間解構、重組,在畫面上呈現時間的延續性與律動感的處理。 在週休二日的現代,各地方強調「特色」以吸引觀光人潮,地方政府擴大舉辦民俗活動吸引觀光人潮,讓逐漸式微的「風俗民情」再度受到重視。本文以「風俗民情」、「生命脈動」系列作品為主軸,畫面主要用線條、色彩以分割形式呈現光影的律動,這些作品皆以生命律動為創作命題,注入立體主義的移動視點,輔以中西美學、繪畫論述、藝術史等相關資料,進行創作的實驗,幫助確立創作的方向及拓展理念的深度,及個人繪畫可能的創作表現領域。來拓展繪畫藝術視野並感受分割的律動作為個人的創作的探討。
  • Item
    阡陌‧意象 - 臺灣鄉土風情系列之繪畫創作研究
    (2007) 吳佳音; Wu Chia-Yin
    本篇論文以「阡陌.意象」為主題,是以筆者對臺灣鄉村的意象作為視覺藝術創作研究之方向,透過描繪臺灣鄉村景色為出發點,從藝術史和美學的理論基礎中,探討藝術創作的可能性。 繪畫創作總計有十二幅;論文共分為五個章,各章節摘要如下: 第一章 緒論,針對本研究的主題詳述研究動機與目的,闡述個人對於臺灣鄉土的印象,並在名詞釋義中詮釋創作主題「阡陌.意象」。 第二章 創作理念與學理基礎,除了從臺灣美術史領域的探討中,了解臺灣鄉村的變遷與繪畫發展外,並從美術史的表現形式中汲取創作元素,作為創作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 創作內容與形式分析,則綜合前述之理論基礎,發展個人的創作形式、技法與媒材運用。 第四章 作品分析與創作歷程分析,針對筆者個別作品的探討,來延伸對於主題的論述以及視覺呈現。 第五章 結語與展望,對於作品呈現之相關問題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作為省思。
  • Item
    島 影
    (2012) 謝明機
    本研究主題為「島影」,主要藉由筆者周遭的生活圖像出發,並藉由此一媒介來探討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記憶的存續,透過影像的再製呈現及還原當下的人、事、物、地,並一如歷史般的經由繪畫作為連結刻畫出過往的視覺經驗,引發人們曾經共同存在的真實感。誠如康德所言:「美是愉悅的表現」,由此來闡明藝術無論是貴賤或貧窮、主觀或是客觀的表明人的思維意志,圖像確實能為我們創造出美好普世價值。   在創作作品中,將當下的人物圖像,輔以攝影美學所呈現的照片場景,運用寫實主義繪畫理論基礎,視覺圖像的象徵主義,以及心理學上的移情作用透過生活中的物品,經由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進行對照、挪用、拼貼,將我們生活上的林林種種,隱含在不斷逝去的記憶裡,猶如蒙太奇的剪輯手法,使超現實的慾望更顯真實與甜美。   紀錄台灣現今的生活形態中,發掘基層人民旺盛的生命力,讓擁有這塊土地的人們體認到文化的傳承與創造是一脈相傳的,而裝飾藝術與色彩的試煉為得尋求更多元的創作方向。「島影」—利用影像.繪畫來再現心中意象的創作研究,正是喚醒著我們當下擁有的美好時光,而筆者一系列的創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從「人與環境的互動」的議題為出發點,希望能藉由畫作來喚醒人類善的本性,用愛來善待這片土地,用呵護幼苗的心來灌溉,並能更珍惜並保有這珍藏生命情感的地方。
  • Item
    原民素顏-達悟族圖像研究
    (2011) 曾孝德
    摘 要 本論文以「原民素顏─達悟族圖像研究」做為研究標題,主旨在於以達悟族生存所仰賴的山海世界為研究範疇,從人文傳統的外在表象到心靈的內在意象,探討其尚未粉飾純真、平實最原始的素顏樣貌,並融合所見所聞的相關論著與繪畫理論,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呈現,論文記述的輔助,傳達出達悟族人文珍貴的文化,進而抒發族群蘊藏內心底層的聲音,散發文化之美,使非同族群的社會觀者能夠更加重視與瞭解,同在一塊土地上,不同族群的文化樣貌,經由研究其族群的文 化歷史發展中的形成因素,再由藝術的方式表達出來,使觀者體悟更加深刻,也因了解過後,將站在不同以往角度欣賞達悟族之美。 本論文分為六章來分述: 第一章 緒論:敘述筆者的創作研究動機、目的、方法步驟,還有研究範圍。 第二章 台灣美術中的原住民圖像:分成三部份來探討,台灣美術中的原住 民文化發展及歷史上的角色演變、日治時期和台灣光復後時期的台灣原住民歷史發展及美術中的原住民圖像。 第三章 創作理論與基礎:從原始藝術、宗教與節慶祭典、社會心理學三方面作為探討創作主題的理論與基礎,以及對理念追尋的闡述。 第四章 創作內容、形式與技法:說明筆者創作的內容,創作的形式,使用之技法,和構圖之架構說明。 第五章 作品解析:分析在創作上所實踐的作品,其介紹與說明。 第六章 結論:研究與創作之結論及感想,更多的省思及期許。
  • Item
    花皴意象-張素蘭水墨創作論述
    (2020) 張素蘭; Chang, Su-Lan
    本研究取材自生活週邊「花皴」實像,透過細微的觀察揉合生命過程的體驗,作為研究探討及藝術創作的題材,創作的核心為「花皴」,藉由花皴產生的「意象」,傳達筆者心中對大自然萬象的觀察及與個人心境歲月相互摺疊的痕跡,透過水墨創作,譜出屬於筆者心境的變奏意象。 第一章緒論,介紹個人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的範圍與方法以及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第二章文獻探討,從傳統文人畫中「皴」的形式表現特色開始,探索筆墨線條的張力,及分析「花皴」存在的內蘊與形式美感的訴求,另從現代水墨的變革及生活週邊常見的五種花皴(山石、牆、樹皮、花、水)實像的呈現,來進一步瞭解現代水墨名家在相同題材的水墨新趣表現。 第三章為筆者的創作理念與形式技法,分為四個系列(牆、樹皮、花、水),針對每一個系列的創作形式所採取的媒材、技法與步驟做說明。 第四章就筆者個人創作的意象表現進行作品解析。 第五章結論則歸納筆者如何從傳統筆墨出發,走進內心探索自我,進而透過現代水墨意象的經營,表現對於自我未來的期許。
  • Item
    變‧時間感─郭伊玲創作論述
    (2018) 郭伊玲; Kuo, Yi-Ling
    本論文以「變‧時間感」為研究主軸,以自身經歷發想,觀察外在事物的變化,探究環境變遷與生活異動下,所產生的個人式的內在時間感,藉此觀測生命歷程中的自我存在狀態。 隨著時間流逝,不停的經歷變化是日常體驗,使筆者開始思索自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首先論述時間感與人的意識是彼此交織、相互滲透,時間綿延不絕,人的生命體驗也是連續不斷的歷程。接著透過哲學、文學、美學等資料蒐集,彙整出相關的文獻理論,加深、加廣的擴充「變‧時間感」的研究面向與視角,並從東、西方繪畫史的脈絡中,找尋相關的創作題材與形式的流變,分析不同藝術家如何運用圖像的變化、變動、錯置等方式來詮釋個人式的時間感。另外,以彩墨創作的形式展露生活體現,用寫實的圖像來表達變的意象和時間的流動,並藉由象徵的曖昧性,間接的剖析自身的意識狀態。最後在系列作品的題材轉變與演繹下,檢視或建構外在物質環境與內在自我意識的共存之道,進而更真實、積極的面對生命歷程中的變化。 事物變動蘊含著時間的軌跡,生命消長展現時間的存在。此研究探索過程中,筆者重新的解讀時間的感知、生活的變動和自我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