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水彩風景畫技法研究-以台北縣風景為例
    (2008) 麥仕能; Mak Sze Nang
    台北縣腹地廣闊,秀麗山川比比皆是,然這些年來因為發展觀光興盛、交通便捷,致使每逢假日各風景區都人潮蜂擁,許多自然景觀都因未能及時維護而遭致破壞、生態受損、山河變色甚為可惜。筆者雖非土生卻是土長,在台北縣生活二十多年,以關懷的心為出發,用認真的態度去創作,期能喚起大家對環保的關心和公共道德的倡導,共同維護和保有這些天然生態資源,把無限風光留給子孫。 筆者水彩繪畫創作多年,希望藉此機會嘗試運用各種技法來表現北縣美麗風光,期盼經此研究後,就創作而言,無論在繪畫技巧或觀念的建立都能有更精進、創新的體悟和嘗試,開拓一條創作的新路,也衷心期待觀者能與筆者產生共鳴。
  • Item
    行政法人化對台灣公立交響樂團的可能性影響之研究
    (2007) 陳鄉怡
    交響樂團源自於西方,經過流傳現已成為台灣在地的文化產物。政府基於公共任務的職責,為落實音樂教育、提升生活素養,成立公立交響樂團。經過時代的變遷及社會需求的轉變,公立交響樂團在社會上的存在定位與價值實有必要再次重新檢討。台灣政府目前積極推動組織改革,對於公立文教機構更是要求以行政法人制度規劃設置條例,甚至在行政法人法草案尚未通過之前,即有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以行政法人制度營運。由於行政法人在台灣仍是新設之政府組織,政黨朝野之間各方意見不同,專家學者亦持不同看法。而政府欲藉由行政法人縮減預算支出,其直接影響原公務人員之福利保障、單位的財務及營運方式,以及行政法人後各公立文教機構是否依然能確實執行政府交付的公共任務等,皆是台灣目前推動行政法人所面臨的問題及探討的議題。 筆者自2000年進入政府單位,在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服務已有數年,對於公務體系的運作方式及交響樂團專業行政有所瞭解。故本研究藉由筆者本身任職之優勢,以樂團資料及經驗,加上對公立交響樂團的責任及營運說明,以及對行政法人制度的討論,綜合分析出行政法人對公立交響樂團的可能性影響。
  • Item
    從臺韓水墨發展脈絡的應與變探討康倫禎「細‧密境」創作
    (2019) 康倫禎; Kang, Yun-Jeong
    本文試圖藉由爬梳從1960年代開始幾位韓國與臺灣水墨畫家的作品、時代背景、文化發展等情況,藉以瞭解韓國與臺灣現代水墨畫發展。同時亦參考美術評論家和藝術家的論述,比較韓國與臺灣現代水墨畫跟過去的差異和發展變化,做為個人水墨創作開展之參照。因爲韓國與臺灣水墨界的發展在1960年代都有劇烈的變動,因此筆者決定從60年代研究至現今來探討水墨界的流變。 筆者至臺灣留學期間,對於韓國、臺灣的水墨畫發展與其美術史試圖做進一步的比較研究,尤其對於臺灣之自然文化、環境、社會也有更深入的體會和充分的了解。筆者更發現臺灣和韓國在水墨畫發展之現代化的過程,其背景十分相似。在過去畫家們所活躍的時代背景和潮流中,他們發展出許多富含特色的創作和個人風格,雖然筆者所吸收、學習和內化的知識很難以一概全,但也成為了筆者的創作養分。 再者,本文也呈現筆者在韓國與臺灣兩個不同時期的創作心路歷程,並嘗試使用不同媒材進行創作,找尋自己未來水墨發展之方向。 筆者的創作主題是山水,並且一直以來秉持著精緻、細密的創作理念, 如同筆者的個人展覽「細·密境」中的意境表現,並探討「意境」在現今山水畫的創作和欣賞中是否仍具有效果。對於新一代的水墨畫家來說,山水畫被認為與西方風景畫相似,也被視為是過去一種典型的傳統繪畫,因此山水畫的認同感逐漸被遺忘。因此本論文中,以山水畫為主軸,擬將意境及其作品進行用現代的語言和概念來分析並將其與本人的山水創作理念聯繫在一起。從現在追溯到過去,不僅可以理解山水畫,還可以研究山水畫發展的可能性,進而從真正的意義上繼承傳統藝術。 在表現手法方面,筆者平常使用的是硬筆(ink pen)繪畫而非傳統毛筆。筆者認為藝術不限媒材,當代藝術家可以研究並以各種媒材來創作山水畫,也希望透過在臺灣的學習經驗,擴展筆者水墨畫發展的各種可能性。
  • Item
    閒賞山水畫山水〜王素珍水墨創作論述〜
    (2016) 王素珍; Wang, Su-Jen
    論文題目:《閒賞山水畫山水》,以「閒賞」的審美觀看視野,作為本論文的座標。而論文探討的時間深度,從渾沌的神話開始,一路走向線性的歷史。因此,神話的山水觀,是本論文的切入口,繼而臚列分述山水進入歷史後,分別在儒家和道家哲人們的觀看下,自然山水如何被披上人文哲思。以及騷人墨客的敏銳感官,及其五色彩筆的揮灑,山水又是ㄧ番綺妮風采了。除了厚實了閒賞山水的奇「趣」外,山水也成為藝術家們,創作取材的後花園。自然山水因神話、哲人與詩人不斷增衍其意之下,使得閒賞山水與畫山水的樂趣,增添了不同時空,才能疊映出的厚實感,其生發的妙意與層次,更是姿態萬千的。而山水畫外的曲終江上之致,也因時空的積澱下,吹拂的更為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