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漢代圖紋典範轉移的探討與創作
    (2010) 劉怡吟
    摘 要 緒論論述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內容並就研究範圍的限制予以釐清。研究方法以文獻探討、形式與表現手法分析為主。創作則運用不同的媒介嘗試相異的效果。 漢代圖紋總給觀者強烈的神秘感,本論文研究經由文獻探討的過程,追尋漢代圖紋的典範精神,將其加以整理分類,試圖以理性型式進行分析比較其構成元素及結構排列規則,並解構其造形的原則與方法,並進行典範轉移實驗創作。 本研究發現漢代豐富的紋樣呈現在器物、建築甚至織物上,其視覺效果雖予人千變萬化的感受,但仍有特定的編組模式可循,藉由模組概念分析漢代紋樣之應用與編組之視覺效果,各單位造形皆有一定的特徵與視覺微調的豐富性,且元素的組合排列以及屬性變化使漢紋呈現出有規律性的圖像表現,帶給觀賞者強烈與特殊的視覺觀感。漢代圖紋在分析整理後的構成形式與編組模式發展應用不僅可供相關研究者作為參考,設計者可以根據其文法發展相關創作。 在創作上,先進行選圖、標準化、簡化之實驗加工後,便發展不同向度的模組形式試驗。最終的目標在於利用漢紋的單元元素,來建構古典題材的設計與系統,將其與當代審美規律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提高古為今用的自由度。
  • Item
    漢代石刻畫像之研究
    楊清田; YANG, GING-TIAN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漢代石刻畫像的發展,與藝術表現的特徵及其演變的關係。先依各 地區畫像石的製作方式與表現形式,歸納其類型;再針對有紀年可考的作品,觀察其 風格之變化,而給予分期0全文 分六章:首章,碓立研究方向。次章,探討發展的 原因、狀況與分布情形。第三章,認識其題材與內容。第四章,類分其雕刻技法。第 五章,探討畫像的表現形式。第六章,結論。並以第五章之表現形式,為研究重點。 研究結果發現:石刻畫像的製作,大體源自古代的岩畫與刻石等的製作經驗。到了漢 代,在「厚葬」風氣的誘導,與產業、經濟條件的配合下,蔚為專門而進步的藝術表 現,並具體反映在漢代流行的祠堂、墓室與碑、闕等建築裝飾上。其興起的時間,始 自西漢末年,而盛行於東漢中、晚期。其分布,集中在山東、蘇北、南陽、陝北與四 川等五個地區,其中以山東地區最發達,應是石刻畫像最主要的發源地區。 而石刻畫像的藝術性,具體表現在雕刻方法與畫像形式上。雕刻方面,以陰線刻、凹 平面線刻、減地平面浮雕與淺浮雕為最主要。在畫像表現方面,則形式複雜而多樣化 ;無論畫像組織、構圖形式、比例運用、空間處理、造形動勢以及邊框裝飾等方面, 都有明顯的特徵存在。有些顯現於地區性的特色;有些則明見於時期的變化。例如: 早期畫像簡單而平素,散布排列,空間深度小,造形動勢也和緩。中期以後,畫像組 織較嚴密,多群集畫像,並有分層與分格的處理;一字平列的構圖普遍,有重疊法, 空間層次增強,動勢也強烈。晚期則形式規模擴大,多分層而少分格,畫面組織較緊 密;俯視法增多,也有透視法出現,造形動勢更為誇張,邊框裝飾也增強,並新見菱 形紋圖案。 透過本研究,再次肯定了漢代畫像在藝術上的高度成就。
  • Item
    「氣韻生動」根源之探討及漢魏晉三代之發展
    洪進丁; HONG, JIN-DING
    一、研究目的與方法 「氣韻生動」是歷來中國畫創作品鑑的取高原則,各代學者眾說紛紜。本論文之研究 ,在探討謝赫之前,中國繪畫從漢到魏晉的風格演變過程,將各時代繪畫思想和作品 風格相比較,比探索「氣韻生動」之根源。 二、研究結果 先分析謝赫之後,中國歷代學者對「氣韻生動」說的看法:(一)早期──對象的氣 韻。(二)中期──畫家的氣韻。(三)晚期─技巧的氣韻。 其次探索謝赫之前,對象的氣韻生動說的醞釀過程。各時代能達到「氣韻生動」境界 的演變如下:(一)西漢:雲氣和神怪。(二)東漢:動物畫。(三)漢末三國:人 物畫的外在美。(四)魏晉:人物畫的內在美。遲至東晉亡國,山水畫仍在萌芽中, 尚未達到「氣韻生動」的境界。 接著總結「氣韻生動」根源於先民們對大自然神秘探索的結果。將萬物根源於「氣」 。漢代人認為「氣」要週流不息使萬物調協和諧,具備「氣韻生動」說的雛形。魏晉 時,氣演變為人格美的鑑賞,在文字上出現「韻」字,加以詩品、文心雕龍等批評文 學的興起,影響到繪畫創作和品鑑的觀念,「氣韻生動」這名詞才在這種環境中正式 出現。 最後,提出「氣韻生動」的定義是:有「氣」才有「生」,有「韻」才有「動」。「 氣韻生動」作為中國畫的最高原則,在於「氣」代表生命,一幅畫即是一小宇宙,其 內必須充氣的循環,才能帶來「生命感」;「韻」代表反應,包含不同時空的變化, 彼上有互相或應的作用,才能產生「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