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動物形象的再現與詮釋:論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權力與支配」和「情感與依賴」
    (2018) 劉子平; Liu, Zi-Ping
    本論文旨在透過動物形象的象徵、圖像與文本研究,對於「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權力與支配」以及「情感與依賴」的雙重關係進行更進一步的探討,以分析動物形象的意義被不同的文明、時代、宗教、哲學與文化轉譯為多重且多元的詮釋,進而透過當代視野建構藝術家本身與動物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故,本論文探討的內容與議題涉及:動物形象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被表現?動物形象在科學研究與自然史的圖像中如何被再現?動物形象如何在文學中被詮釋?動物形象在西方的宗教與神話中象徵的意涵?繪畫中的動物形象扮演的角色是象徵、點景、人類財產;抑或是主體?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從問題意識的產生,採取視覺文化分析、圖像學、圖像分析、比較文學等研究方法,得以讓動物圖像相關的藝術作品連結到多元與跨領域的文本,同時對於動物形象主題進行探討,重新審視基督教的創世紀(Genesis)、亞里斯多德的創造論(Creationism)以來的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並理解自18世紀的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至20世紀的動物權學者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1946-)與湯姆.雷根(Tom Regan, 1938-2017)所推動的動物權與動物解放運動,進而對於繪畫中動物形象與人類文明再現動物形象的表現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與省思。 由於動物形象的意義與詮釋反映著藝術家凝視動物的角度或個人情感的投射,因此,本篇論文最後回歸自創作者本身的生命經驗與對非人類物種的反思,對於動物形象進行創作實踐,從擬人化的動物到城市空間中動物與人類互動關係的真實處境等。筆者作為藝術家及實地的田野觀察者,本創作論述將探討當代社會文化中「人性」與「動物性」的互文關係,並視覺再現為個人繪畫創作的語彙。 關鍵字:動物形象、人類中心主義、動物權、動物解放、擬人化、人性、動物性
  • Item
    動物化松樹的仙風獸骨──孫竹迪創作論述
    (2020) 孫竹迪; Sun, Zhu-Di
    本文擬借人格化的松樹作為載體,來探討人與自身、社會的關係,以呈現一種對松樹不同以往的觀察視角。松作為一個非常具有東方氣質的植物,它被中國傳統文化賦予了許多內涵,諸如高潔、堅韌、長壽,但這些內涵都偏向單一、平面。筆者認為松樹的內涵不僅僅只有這些,它應該更多元、立體。 文化上松樹是「正人君子」,但自然裡它則只是普通的植物,跟所有的樹木一樣需要競爭、繁殖;廟宇、道觀前經常都種有松樹,仙境的場景佈置和千年不死的壽命讓松樹在瓊樓玉宇中看起來「仙氣」十足。但自然界裡松樹成群結隊,枝繁葉茂,喜愛寒林斜坡,鱗片似的樹皮,蛇形般的樹身,獸毛樣的樹葉,外形上的它們則更顯的「野性」十足。筆者所感受到的松樹動物性特徵是非常強的,充滿著欲望、詭異、血性等。如此一來,松樹的文化屬性和動物屬性就有所衝突,這種有趣的矛盾正是吸引筆者的地方。既然中華傳統把松樹比作「正人君子」,個個「仙風道骨」,那麼只要是人就應該有「七情六欲」,人作為動物就應該有「動物性」。因此,筆者便將松樹的人格化加強,動物性放大,人格化松樹的動物特性則是創作的核心。 松樹的一系列創作主要以具象的油畫技法為主,畫面以平面和扁平空間相結合。薄塗的肌理感畫法借鑒了中國的水墨畫的技法,主要用意在於表現松樹內在的精神流動感和不確定性,這種畫法更能讓松樹的內在情感散發出來,感染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