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生滅·戲沒-連忠宏水墨創作論述
    (2024) 連忠宏; Lian, Zhong-Hong
    台灣傳統戲曲的發展脈絡,從輝煌時代到沒落、流失甚至快變成歷史史蹟,身為創作者的我,便開始思考該如何畫出表現對應當代與傳統文化的作品,去真實的反映當代生活及社會大眾的文化現象。此次創作研究是以自身的體會與經驗及對應內心深處情感投射,觀察現代人在娛樂媒體與傳統戲曲的發展之下生活改變的多種面向,嘗試以自身體會及社會觀者的角色,來記錄現今娛樂媒體與傳統戲曲受到時代的多元化所造成的各種變動及波瀾,創作出自身契合觀者情感與共鳴的創作作品。以繪畫戲曲為主題,呈現傳統戲曲在科技時代的沒落,讓傳統戲曲文化受到了各種衝擊的情況,如戲曲流失人才、文化沒落、科技的打壓、觀眾逐年減少,希望藉以文化見證者的關懷與美學態度,讓觀者感受如今的戲曲發展。每個人所經歷的社會經驗及歷練,都會造成自身回應的方式,而藝術家回應社會的呈現方式,便是以創作作品方式來表達想法。本論文主要架構,共分為五章。第一章: 緒論,闡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方法、名詞解釋。第二章: 傳統戲曲文化生態環境與危機:以自身體會與觀察社會大眾現象與研究,針對影響我的藝術作品進行分析,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形式表現,同時從形式特徵與技法的運用進行論述。第四章: 創作作品解析,共三個系列…「沒落系列」、「流失系列」、「史蹟系列」。第五章:結論,筆者提出自身對未來創作的省思與展望。
  • Item
    問石記─蕭博駿當代水墨創作論述
    (2022) 蕭博駿; Hsiao, Po Chun
    本文主要以筆者的創作脈絡為研究內容,而當中大部分的創作源自於生活的體驗,無論是臺灣野柳的地質奇景、敦煌石窟壁畫的文化薈萃、或是中國北京、蘇州與上海等地的園林造景,甚至是筆者置身於大都市當中受到櫥窗文化的時尚偏好,種種在臺灣與中國各個地域的遊歷與體悟,對於筆者而言皆是人文風土的精神感召,亦是啟發筆者創作脈絡的重要元素。  再者,回歸於筆者本文的研究步驟中,將會透過古今中外的史籍考據,並結合文化研究理論的輔助下,如後現代理論與符號學理論,逐一對應於筆者創作脈絡與各個系列作品的內在意涵,深入剖析可見的物質意識,如園林造景、時尚精品等,同時延伸背後不可見的崇拜意識,如消費/物質文化、佛教義理等,在兩者可見與不可見的匯集之處,即為筆者於本文中所追求的問題意識與創作核心,本文最終將解析筆者於各系列作品的創作風格與母題符號,回歸於筆者針對創作概念視覺化的實踐成果。筆者首先在第一章為此研究論文進行研究內容及其方法的規整,並對研究範圍與專有名詞完成界定;第二章則是開展筆者對於「問石記」中的園林研究與敦煌元素的疊合,進行精神與物質崇拜兩者的整合;第三章接續以文化研究的內在視角剖析消費主義、後現代主義以及符號學相關的探源,協助筆者以更具學術性的角度詮釋創作理念;第四章即落實於筆者創作觀念與風格形塑的分析,延伸至第五章筆者近年來各系列作品的圖像說明。最終,第六章結論的部分收整筆者的理論研究結果與創作歷程。  筆者希冀透過本文的研究分析下,宏觀地經由傳統技法的學習與臨摹的創作基礎出發,並結合個人的生命經驗與創作觀點,進而揉合古今精神崇拜與物質崇拜的雙重意義,積極拓展筆者對於崇拜意識的創作脈絡,賦予中國敦煌藝術與當代物質文明更為嶄新的內質再生,揭櫫筆者對於當代性的人文見解與時代意義。關鍵字: 石頭、敦煌藝術、消費文化、符號學、當代水墨
  • Item
    邊緣之幻 — 林承翰創作論述
    (2021) 林承翰; Lin‚ Cheng-Han
    摘 要 「邊緣人」 為當下常聽見的網路用語,述說著各種被社會所漠視、排斥的人。在當今過曝且壓抑的社會裡,自出生那一刻起我們便開始被動接受著社會化的浸染,當我們將自身幻化成籌碼於社會中與人交流、交換時,我們就早已身處在異化的社會中,因感受到自身的渺小,無力改變社會現況的我們戳不破這個真實的謊言,轉而在這個謊言中開始尋找真實的自我。於是乎,個體在社會中開始以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生活著,以詼諧、白日夢的方式來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本文以筆者研究所期間的作品為研究對象,以「邊緣之幻」為主題來記錄當今社會中犬儒主義者的生活樣貌,而「舒適圈」可以說是個體與社會間的中間場域恰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緩衝地帶。筆者欲透過幻想的天馬行空,讓人群中的個體得以暫時解脫這種不舒適的狀態,個體雖被迫生活在社會中離不開人群,但同時卻也可以在其中抱持著一個邊緣者的心態,靜靜地在不起眼之處觀察著這社會上一切的變化。 第一章中簡介了創作發想的動機及關鍵字的名詞定義;第二章則進一步的分析當今社會下的邊緣人如何出現,現代犬儒主義是如何使我們得以擁有一種新的態度來面對這過曝社會所帶來的負面情緒;第三章列選了幾位藝術家的作品,欲借鏡他們畫作中所展現出的舒適圈多重包容力,來探討我們如何在幻想世界中自我調適;第四章以筆者「邊緣之幻」系列創作進行作品分析,將生活所感進行幻想之地的意境形構,把筆者渴望無拘無束的一面投入在畫作中的主角,渴望在生活裡找尋一個較為舒適的平衡點並期望與觀者產生共鳴;第五章為本文的結論,筆者除了期盼在創作之餘亦反映社會現況外,藉由角落觀察者的身分探討這樣富彈性的舒適圈,使我們得以在社會中更加具適應性,並且能在其中悠然自適。
  • Item
    自然、水墨、時代性:寫生與心象的創作剖析
    (2010) 胡以誠; Hu Yi-Cheng
    作為一篇個人的創作論述,本文架構分為兩個部分,文中第二、三章闡述個人創作的思想淵源,第四、五章則偏重於個人作品形式內容的表述。 第一章緒論,主要敘述個人撰寫本文的出發點與基本立場,包括了研究源起、研究範圍與方法、文獻探討以及文中重要名詞的解釋。當新世代水墨創作者展現了突破傳統的企圖之時,筆者仍堅持著寫景、寫生的創作路線,因此本文的申論重心,即強調著寫生、自然審美等價值於當代水墨創作中仍具意義。此一立場的設定將作為全文研究的基礎。 第二章,主要是藉由「時代性」的提出,探討兩個影響筆者水墨創作思考的關鍵議題,也就是「寫生」與「都市」。20世紀以來,由於對西法的吸收與社會文化所營造的氛圍,在「回歸現實」的藝術思想之下,促進了寫生的復興。同理,對現實「順承性的反映」之下,都市與水墨的連結有呈現時代的積極意義,不少當代水墨畫家正視都市與水墨畫的連結,表現都市景觀、都市人物的生活與心理狀態,更不乏對大眾消費文化的批判與挪用,對時代的鮮明景象作出回應。 第三章,針對前一章水墨連結當代都市文明的意識提出相異的觀點,從當代思潮對自然的回歸與水墨畫傳統本身,推導自然審美在水墨創作中的價值,並以當代水墨畫於自然題材表現的若干特質來闡述其異於傳統的部分;例如生態危機之下的環境關懷與批判意識,形式表現則呈現繁密、深沉、厚重的特質,表露出屬於當下的時代氛圍。 第四章,即進入了明確的形式表現部分,包括了個人寫生的觀念與方法、選材、構圖與筆墨特質等說明。有關個人寫生的堅持回應於第三章「自然審美」的價值,而選材、構圖與筆墨特質,則歸於當代水墨「沉鬱厚重」的脈絡之下,回應了部分的「時代性」表述。 第五章的主要內容在於闡述個人於作品之中所象徵的時代意象。在第四章所敘述個人創作中的特定題材、形式表現特質,均在本章的論述中進一步解釋其象徵涵意,也就是「受迫的人與自然」;不論是較客觀的實景寫生,還是較多主觀融入的想像世界,透過造化的啟發、傳統與當代環境的感染,創發為個人的藝術心源,意圖形塑出一個厚重、綿密、殘缺的景境,呈現個人所體認的時代狀況。 本章具體地回應了緒論所提出的議題,也就是重視自然與寫生的創作如何展現出時代性。 第六章結論,為本文的重點內容作前後貫通的整理。
  • Item
    符號化太湖石-陳紀安當代水墨創作論述
    (2019) 陳紀安; Chen, Chi-An
    本論文是以筆者碩士學位期間的創作作為研究對象,藉此來體現筆者自身以及反映社會環境。本文是以太湖石符號為出發,在第二章的學理依據,先藉由園林美學,梳理山石的傳統指涉,再透過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的符號學,闡述太湖石符號如何變成神話,進而使神話化太湖石的過程呈現。了解太湖石符號如何從眾多意指的情況,慢慢在意識形態的運作下,使其符號走向單一價值。之後再藉由後現代的拼貼方式,使太湖石符號在任意編排的情況下,脫離太湖石神話較封閉的意指,另一方面也能使符號隨筆者運用。第三章則透過同樣運用太湖石符號為創作相關的藝術家,互為參照,其中以藝術家展望、徐累以及陳建發,作為筆者創作脈絡的釐清和對照,進以檢視自身創作。第四章的創作內容與形式,則闡述筆者的創作思考,由太湖石之小觀宇宙之大,藉此延伸至過度人工化的世界,所造成的環境和社會問題,並進一步分析筆者系列創作之內容,由「動物園」、「再建的大地」、「再見的大地」三系列作品,呈現創作理念與表現方式。最後再分別敘述每件作品意涵,透過不同形式予以呈現,希望能提供觀者與自身反思的空間。至於第五章為最後結論的部分,筆者總結作品對當代社會環境的關注以及藝術的思考,企望未來能持續深化並且能提升個人的創作。
  • Item
    自我的存在-郭錦屏動物寓言性水墨創作
    (2018) 郭錦屏; Kuo, Chin-Ping
    本文是以個人的存在意義為論述主軸,探討筆者在現實的社會環境裡,為能保有個體獨立的存在意義與自我價值,對任何境遇所選擇的自由,並透過信念及希望確立人生觀,在逐步建構出「理想的我」過程中,試以繪畫藝術記錄內在情感狀態所經歷的轉變。 為脫離對生命體驗的虛幻敘述,筆者以動物作為一種象徵和隱喻,將抽象以及模糊的心理狀態轉化為動物的實體形態,試以兩者概念間的共同性為基礎,牽引起彼此的關聯,再透過寓言的創作形式,來體現筆者對於現階段人生意義的探索與抉擇。 本研究論文共分五章節,第一章緒論部分為說明研究本文初期所建構之概念。第二章為學理依據,以存在主義為基礎立論,再從弗蘭克(Viktor Emil Frankl, 1905-1997)的意義治療學與馬色爾(Gabriel Marcel, 1889-1973)的希望哲學來深入闡述現代社會下,當人於自身環境中找尋存在意義時其心理所感受到的歷程變化。第三章即透過以上研究,強化創作理念並說明實踐部分是以動物喻己的創作形式,通過梳理人與動物間的關係後以寓言的表述手法達到情感寄託的目的,並說明作品內容的主要構成要素。第四章則以四個系列的創作,詳細解析每件作品的理念、表現方式與創作過程。第五章為結論,在消化外在新知識與梳理內在精神價值後,期待能以更成熟的心智來面對日後創作。
  • Item
    日記裡的生活世界─楊志雅的冊頁創作研究
    (2016) 楊志雅; Yang, Chih-Ya
    本文是以筆者的冊頁日記系列作品為研究對象,這一系列東方媒材的創作,內容主題集中在個人生活世界的呈現,為表達日記的意象遂採用冊頁的裝裱形式。自古至今,冊頁一直是中國歷久不衰的書畫裝裱樣式,筆者創作借重冊頁可被翻閱的紙本形式來乘載日記內容,探討個人生活的意義建構。文中從現象學之父胡塞爾的「生活世界」觀點談起,帶入梅洛龐蒂「身體」的概念,用以解釋每個人的「生活世界」與其選擇的生活實踐方式不同而相異,繼而介紹筆者反映在日記冊頁上的「生活世界」,探討筆者日記記錄形式的創作行為。 在創作理念與實踐部分,概述了冊頁裝裱的源起和類型,是為了之後和筆者的當代冊頁創作做比較。在本文論述的作品當中,顯現一種陰性基調,這種基調是從陰性書寫而來,所以特用一節介紹陰性書寫於筆者創作之間的關聯。並提出古今各一位女性冊頁創作者來檢視冊頁創作的變化,一是明末清初的陳書,另一位是當代的彭薇。 除了陰性書寫的特質之外,本文所提及的日記冊頁作品尚有兩項特點:賞玩的便利性,以及幽僻的小宇宙。最後提出筆者創作與傳統冊頁的不同,以及,需把握生活世界中的知覺體驗,實踐在日記冊頁創作上,以繼續建構和深化個人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