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無名之境:由繪畫探索無指涉場域之建構-張芯瑀創作論述
    (2021) 張芯瑀; Chang, Xsin-Yu
    本論文以筆者自二零一八年至二零二一年之視覺藝術創作進行陳述與論證,共為五大章節,分別自個人意識如何組構並轉譯為視覺藝術的過程,及畫面的構成、色彩、筆觸等,解析此系列創作的軸心。筆者回溯一系列的創作歷程,梳理自身的理念思想,探究如何從視覺觀察經驗中解離,再構成畫面形式,並進一步自我解讀創作中的視覺語彙,作為本論文之研究形式。  由第一章節之緒論並講述研究動機與方法說明,並將相關聯之關鍵詞進行釋義;第二章節分析相關學理基礎和研究等,從抽象主義的歷史篇章再到現代抽象藝術創作舉例說明,環扣著視覺藝術的傳遞和表達形式等相關理論;第三章節說明筆者創作理念與表現形式,解釋過往風格轉變的經歷如何變化至今的風格形貌;第四章節將此研究創作劃分三項類別進行細項說明,解析單一作品之理念與製程;第五章節則總論整篇研究的探討成果,進行統整與省思,闡明本研究之未來展望。   在從事繪畫之初,繪畫型態傾向具象類型的風景,將精神與情感寄託於真實存在的景色畫面中,作為日常之抒發與紀錄;而在碩士三年的研究期間,因工作和生活經驗的累積,影響心境上的轉變,逐漸轉向抽象化的繪畫形式,藉由本論文之闡述,釐清自身的創作形式及其在現代繪畫中的定位與價值。
  • Item
    吟遊.默視.歷史消解:高甄斈水墨創作中的圖像閱讀
    (2010) 高甄斈; Kao,Jen-shyue
    本研究從社會現象的觀察出發,探討社會中「人」在「框架」之下的存在意義,閱讀過去、閱讀歷史的同時,產生模糊性的概念思考,因此,試著消融時間軸上歷史性的觀感,進而走向共時性的視域思考,並用「當下」去陳述隱喻、轉喻、諷諭現實,省思宏大精神中「小我」的存在。 透過哲學與生命的思考,試圖就「儒道語境」、「存在意念」、「歷史表情」等文化蹤跡去尋找「完形」構成,但是,人不太可能去找到歷史,不可能重現和復原一種明確的真實存有,嫁接的文化混合體形成了創作的先前意識。所以,在歷史文化軸線的混雜下,生存結構的權力關係不確定性、模糊性,經由歷史人物圖像揭示權力義意表徵,意識的覺醒,使本身就是模糊的、斷裂的,碎裂的記憶重組,誤讀之中,不確定性的詮釋角度,使「歪曲」的真實變得有趣,因此,不希望落入歷史所決定或是文化所框架的傳統內,邊緣性陳述才能逐漸顯露,而邊緣特徵的表述,也在於一種當下處境的焦慮與荒謬感受,亦是沉默的發聲方式。 繪畫作為沉默的語彙,模糊作為觀察的陳述,使得混雜變成多向度的考模式。經由系譜的梳理,對藝術上「消解」的手法作一探究,消解之後,又建構一美感向度--「虛無的虛實」與「限性的書寫」,在水墨創作之中尋找餘白與書寫的可能性美感建構。 在此哲學與藝術的思考下,藝術創作的實踐,選擇歷史圖像作為語彙表述的介面,以「複貼」的方式來詮釋「模糊化」意涵。一次又一次的複貼是「極多」的語彙陳述,也是對紙材物性的自身消解。「貼」作為模糊化的「補充」方式,使得閱讀過去的「誤讀」具有幻想力,介入過去的即刻,過去就變成歷史,變成可讀的文本,因此可以說是在「貼」的矛盾性之中創造歷史,以藝術的創意成就創作者的意圖。
  • Item
    裁縫師-物與我之於女性存在意識水墨創作
    (2011) 洪琪筑; Hung Chi-chu
    本論文論述當下女性在「不可承受的體重」以及「被注視的性別」的壓力下,探討氾濫的女體符號在資訊媒體中,影響著大部分女性對於擁有外在的華麗才能找到自恃力量。要求完美的自戀背後,女性在精神上所付出相對的精神代價,猶如女性找不到屬於自我存在的意識,因而以此觀念融入於自己的創作中,畫面在吵雜而二維的破碎中製造,空虛、布白的穿插、破碎的創作語言,是以拉岡所說的自我感覺無法統一來詮釋,批判女性受到當下物化的影響,讓女性對自我的意識不斷掙扎與焦慮著,因此研究創作從象徵著女性在造型上的戀物情節開始。女性的自我存在與影視媒體的複製有著不可抹滅的因果關係,藉由創作和閱讀,讓自己的創作有更豐富的詮釋與跳脫。
  • Item
    臺灣山川中的新詩與畫——數位化解構與平面繪畫的再結構
    (2016) 林紋而; Lin, Wen-Erh
    臺灣高山林立、四周環海,且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中,緊依菲律賓 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因此地震頻繁,因此造就了多樣且豐富的陸域、 水域之地形樣貌。 在這片我們生長的土地上,臺灣她賦予了我們眾多的生命與歷史的記 憶。筆者在創作期間走訪臺灣及大陸各地感受不同地區的山水樣貌與氛 圍人情,最終卻決定還是回歸自己的家鄉。筆者認為以臺灣山川做為創 作發想,才能更深入地結合自己對現階段生命歷程中的各種意義去進行 探究。此外,並以平面油彩繪畫及短詩賦予作品有更深更廣的意義,以 詩畫結合的方式探討生活面臨的各種議題,更能衍生出筆者對人、對這 片土地以及對生命各階段的不同詮釋。 詩與畫,皆是藝術的表現。詩使用文字符號,以情感堆疊與時間脈 絡所建構,塑造出一個個情感的意像,來表現作者的情緒與感觸;畫則 是一種空間與色彩的想像,通過色彩樣貌與點線面的構成,將畫面拼組 而成的視覺傳達,同樣的也呈現出繪者的性情與特色。這兩種不同的創 作形態,都能將作者個性與特色做外化的展現。如何將台灣山川風貌輔 以數位化科技的應用,以新詩與油彩繪畫做結合,並展現個人藝術風格, 是本研究論文主要研究方向,大綱如下: 第壹章緒論,其內容為本研究論文的動機和目的,以及研究的方法 架構與名詞解釋。第貳章則是以中西方美術史中的風景畫流變做探討, 並了解科技媒體的應用與新詩的發展脈絡。第參章為創作思想背景,闡 述在台灣山林中的體悟,以及如何進行解構、簡化與再結構之步驟,最 終討論視覺情境與詩作之間的關係。第肆章闡述系列作品的創作表現方 式,包含媒材技法與內容形式。第伍章進行系列作品之自述與賞析。第 陸章則為結論,包含本研究的回顧與省思,以及個人未來創作的延伸與 展望。
  • Item
    人臉辨識–揭示一種真實
    (2020) 李靜芬; Lee, Chin-Fen
    數位科技時代臉部辨識是最受矚目的一門科學,以簡明的生物辨識認證方法來確認人員的身分,甚至提供給企業應用轉化為更有價值的資訊,這也意味著一張「臉」有更多的細節和無限的想像空間。 一如人工智慧偵測臉部影像,分析會產生影像的物件符號數。本創作專題主要從對「人臉」的情感建構切入,從臉部表象的觀看去探索其背後主要感覺元素所帶來的一種「真實」。在實踐頭像繪畫創作過程,人臉畫面上採取幾何色塊和面相間交錯組合,將一種真實的斷片直接導入偽裝的假面中。畫作介於半抽象與具象之間,創造多重錯置的空間,藉以投射出心理層面的潛意識,將壓抑的原我動存於其中,並相對映出時間的軌跡,來傳達現實生命多重人格的存在性。本研究即以此視覺感知和直觀情感的角度,進入頭像繪畫的多向性表現作為創作基礎。 本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內容包含論述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的內容與範疇,及研究的方法與步驟。第二章學理基礎的探討,從文獻上了解人物繪畫表現形式與魅力,分析人物畫像之多元色彩和空間的轉換,到探究人像繪畫的潛意識心理投射理論,步入兩位繪畫藝術大師畢卡索與培根圖像中的真實世界,逐一進入專題研究。第三章闡明筆者之創作理念,亦同時說明筆者創作內容的選定及形式的表現。第四章則是創作鋪陳和研究實踐。第五章則是結論,總結此創作之研究成果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