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異景.心戲-張亞蓁創作論述與實踐
    (2024) 張亞蓁; Chang, Ya-Chen
    本篇創作論文異景.心戲,紀錄著2020─2024年的創作研究,筆者的個性比較容易沉浸在自我幻想的世界裡玩耍,覺得所處的生活環境都像是一個充滿寓意的場景,藉此筆者在繪畫創作上,從景觀的觀察塑造出心理的寄寓空間,與個人內心小劇場的投射。本篇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講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內容,並對於在本篇論文中所使用的關鍵字進行相關概念的釋義。第二章學理脈絡的研究,探討寓意的表現,異質性空間的景觀觀察,從現實景觀銜接筆者在繪畫創作上的空間想像,到第三小節逐步探討一些古典水墨畫景物空間的再現手法,運用到筆者作品的表現形式當中。進入第三章創作理念與表現,發展出的系列作品有「宅山水系列」與「人造樂園系列」,談論創作理念與創作方法、形式的梳理,並紀錄創作的過程。第四章作品分析,分別從兩個系列的創作成果敘述個別作品的綜合分析。第五章結論,分成兩個小節,統整這個階段的研究結論,個展的展覽記錄,和未來創作的後續發展,進行整體的回顧與省思。
  • Item
    量子意識與繪畫的極至感知--江世民的繪畫實踐研究
    (2024) 江世民; Chiang, Shih-Min
    量子意識與繪畫的極至感知涉及量子力學、精神分析和藝術理論。量子意識的假說以量子力學描述微觀物質來理解大腦運行的意識,如彭羅斯的理論。謝林、弗洛伊德和拉岡都揭示意識/無意識的面紗。從朗吉孥斯、伯克、康德和李奧塔的崇高內涵,到新媒體藝術新的可能性,「sublime」(崇高)依字義和當代意涵譯為「極至」,南希、蕭、艾亞、莫利探討了當代的極至和內在精神性。精神性是感官的官感經由辯識來感知,是美感理解的核心,具神聖和超感官感知的意識意義。貝爾區分繪畫的表現與再現;傅柯的異相空間分析意識、畫作與觀者間的多元視覺意義;而超現實主義者如達利、馬格利特等人探討繪畫的本質,並將量子力學帶入作品中。梅洛龐帝分析塞尚的意識把主客體融合在可見/不可見的視覺纏結中;約翰考克和查理頓說明了這種主客關係的纏結如同波粒特性和羅斯科作品中的內外兩極;而生命的纏結包括物種的垂直和水平關係。最後,我個人的創作實踐將「量子意識」、「永和日常」和「生命纏結之樹」三系列作品,將精神性那種難以捉摸的感質,以抽象/具象的形式轉化為圖像,將意識提升到精神性體現,來呈現極至的符旨,是主體在極限處情感的意識模式,也是日常平凡生活中既熟悉又陌生的不平凡。
  • Item
    混生場域之內在奇想—江盈臻創作論述
    (2022) 江盈臻; Chiang, Ying-Chen
    《混生場域》乘載了筆者的內在心理與所處環境,是一個混沌地帶,並且混入異種生物,使這裡成為更曖昧變動的場域,也藉此做為深海意象的轉換符碼,加入這時代變動無常的不安想像,形成心中的混生場域。人們對於美好烏托邦的追尋卻不曾停止過,時間的推演與時代的交替,置身其中的我們總能感受到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便利,然而他並不一定帶我們導向更好的未來,隨之而來的可能是科技災害、基因變種、病毒的擴散等環境轉變,變動且未知的恐懼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們,烏托邦那樣的美好早已慢慢幻滅,人們轉而追尋真實存在而富幻想性的異托邦。 異托邦作為本論述相關的創作研究,其中筆者有自由潛水的喜好,以潛水所見深海意象與當下所處環境結合內在感官感受延伸想像出心中的混生場域與幻想生物,後期更延伸到園林這個中國的異質空間。藉由文獻的參閱及筆者的自我意識做延伸,期望能藉由相關的理學及研究基礎,更有脈絡分析作品,逐步形塑出一個更完整的混生場域,將過去到現在的作品重新歸納,破碎歷程加以審視,讓未來作品有更完整的脈絡與延續
  • Item
    類博物館研究:一個博物館的現象
    (2019) 史辰蘭; Shir, Chen-lan
    「類博物館」借自歐洲語彙,在台灣的博物館學中多指涉為文化資產性質的方法論與運作機能,與歐美應用多指稱以博物館為參照對象基礎有所不同。這個源自西方的複合詞,與九〇年代末期博物館定義不斷擴張的現象有關,指涉不以博物館之名,但有博物館之實的機構。本文為了理解類博物館是什麼,它與博物館的關係為何,它有什麼特色與功能,與對台灣博物館的意義為何,因此從類博物館這個詞彙的來源與應用展開研究,試圖尋找它與博物館的系譜關係後,並提出建議。ICOM等博物館相關組織在為博物館下定義的探索歷程中,不斷吸收與融合文化資產,可以發現擴張的範疇在後現代文化中以「類博物館」為一種權宜之計,使文化評論與博物館學衝突的部分成為必須關照的對象,本文試圖以博物館現實(museality)與傅柯的異托邦(heterotopia)的原則,分析類博物館的物質與非物質關係、時空流動的不確定性與並置等特色,以說明類博物館的開放性,並據此歸納類博物館三種特色:「博覽式的」、「敘事性的」與「時空性的」,以台灣民間廟會信仰為實例說明這些特色是藉由「參與」式的身體詩學經驗,與傳統博物館的「參觀」學習有所不同。最後提出類博物館趨勢的觀察、建議與展望未來,包括在資訊社會新媒體藝術應用衝擊視覺的博物館的經驗,與文化治理類博物館的趨勢中,倡議以倫理介入話語權空間的建置,避免敘事霸權主義的專斷帶來的浩劫。台灣應強化以文化生產為城市和國家發展的重點項目,在國際競爭中召喚話語權,展現實力。
  • Item
    拾光˙機器:記憶空間的絕對之境
    (2017) 林洪錢; Lin, hung-chien
    記憶是人的生存過程中,情感與思想在生活實踐中過去式時態的印記。個人的記憶又是一個繁複、龐雜的未命名的經驗和已命名的詞彙揉合而成的封閉體 系。回返、追憶是生命實踐的創造力為過去的經驗重新認識自身的內在需求。在時間與空間的不可逆轉特性,在回憶的運動模式下時空被裂解,形成一種逆向的時間觀。追憶時讓某種新東西重複自身,進而重新建構,而與此相聯的是一種嘗試,一種「選擇性」的重構,重複所涉及的意志是最深層而內在的要素,是涉及個人的潛在意識世界。 創作者將內在的不可見的世界,藉由物質、圖式作為意念的表達,為「自身」提供曾在的證據,而影像圖式本身是歷史,這個歷史保障了我們自身的真實性。對於當代的創作者來說,影像和記憶的圖式都是一種體現內在意識的方法,這種方法實現了從我們有限的感官所不能觸及的過去展現於現時。 本文藉由記憶的「回返運動」作為認識自身的一種方式,同時將內在的精神欲望和心靈感悟作為自身表達,透過「曾在」之物的重新構畫與創造,是一種「思之聚合」,是一種「省察」,是一種不自覺地融入自主意識的過程。回憶不是邏輯能洞悉的事物,而是探討心靈深處對於生命存在的意義,以及真實的自我與靈魂的歸宿等,以「認識」和「實踐」兩種方式達到對自身存有的體現,同時藉著自身創作的實踐,思考內在性的思維意識,在碎片化的時代體現另一種自身的生活審美意識,以及在超越自身後進行未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