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消逝的存在-以廢墟為場景的感通創作研究
    (2013) 劉佳琪; Liu, Chia-Chi
    廢墟無所不在,或許沒人注意到,在你四周,甚至內心隱蔽處,便有一片廢墟,它因種種理由而彷彿隱形。廢墟不單是一堆瓦礫,而是感受,是意境,詩人和畫家超出功利和道德的框架,看見其中源源不絕的生命力。廢墟之美,在「人」觀看的角度。歐洲十八世紀,美學家從經驗美學的角度發展出一種「如畫美學」來品評廢墟,影響所及,甚至曾經在英國興起過「造廢墟運動」。 筆者喜歡駐足在廢墟中思索廢墟,雖然已經荒煙蔓草人去樓空,但時間的痕跡,仍不斷的從各個角落滲透出來,像是處在無聲的環境中,一種無法抑制的呼喚從記憶深處湧現,與筆者的生命相呼應。正是如此使筆者開始了這一系列關於廢墟的創作及探究。 本論文研究的領域是探討廢墟創作的精神內涵,共分六個章節如下: 第一章 緒論:包含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 創作的理論基礎:就本論文創作所用到的學理部分,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前三小節依序就「藝術中的感通」、「廢墟之美」、「藝術中的象徵」分別論述,第四節則針對以廢墟為題材進行創作的藝術家的作品進行介紹。 第三章 創作理念分析介紹:從初見廢墟的感動,到加入感通與象徵手法的創作運用作逐一分析。 第四章 創作內容與形式:就作品形式與技法做詳細介紹。 第五章 作品解說:從創作思考、作品內容對每件作品逐一分析,表達個人對廢墟建物的關懷和生命的探討,同時也剖析個人在創作中所表達的作品含義。 第六章 結論:總結創作研究之感想與省思。
  • Item
    日常生活審美化與超現實主義:以1938年國際超現實主義展覽為例
    (2017) 黃婕安; Huang, Chieh-An
    本文根據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 1901-1991)的《日常生活批判》(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一書之立場,將日常生活批判看作一種整體性的社會改革,並探究日常生活如何透過重置「常」與「異」的分界,來實現僵化現代生活的解放,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的殖民式經濟系統。 列斐伏爾認為,資本主義透過各種技術使得日常生活逐漸產生異化,若要掀開異化的面紗,就必須以「完整的人」為目標,對日常生活進行批判和重建。基於資本社會的發展和藝術活動相互影響的前提,以及超現實主義致力於日常中各種客觀機遇的發掘,與列斐伏爾的批判意識相近,本文在列斐伏爾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基礎上,以〈1938年國際超現實主義展覽〉為研究對象,討論超現實主義如何透過物件的「無效性」和「神奇」,來協調與日常生活實踐之間的關係,最後再以列斐伏爾的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作結,討論「讓生活成為藝術品」與20世紀現代性轉向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