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變奏的都市景觀-水彩創作研究
    (2020) 鄭至軒; cheng, chih-hsuan
    都市景觀,是筆者上台北求學階段每天所接觸到的景色,本身對於都市建築的樣貌有著深刻的感受,每天伴隨著興建大樓的施工聲,看著一棟棟的老房被夷為平地,開始興建造型單一且無趣的高樓,走在街頭,往往可以看見牆壁上所殘留的痕跡,或是被閒置的大樓,還有每天通勤時,搭乘交通工具所拍攝的移動都市景觀,這些景象啟發了筆者創作的靈感,而對於這世代帶給我們的視覺刺激,筆者以變奏的都市景觀一詞作為此系列創作的核心。以繪畫為形式的創作中,筆者試圖去呈現這個時代的都市樣貌以及試圖表現過去所殘存的痕跡,利用畫面中的場景安排、元素配置,嘗試將筆者自身身體在這樣一個都市空間所產生的各種關係,試圖去傳達給觀眾,因與觀眾本身的生活環境有連結,所以不失去觀者自身對於畫面的想像空間,也因為這樣試圖去引導讀者喚醒某些以忘記的身體記憶。 基於筆者對水彩這項媒材的熱誠與追求,認為在現代水彩創作中,水彩仍有很多創作發展上的可能性,因此會進一步的探討如何為水彩開創新意,期望個人水彩的創作能有別於古典唯美寫實的範疇,朝向更具當代意涵及在地化的創作特質發展。
  • Item
    從傳統出新-都市建築與生活
    李根雨; Lii Gen-Yeu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中國畫的創新,確實是大家經常遇到的難題,我也為此著急。中國畫的創新,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對傳統下功夫刻苦磨練,另一方面必須創出新的東西,即要有時代性,又要有個性。『一九九一年,我畢業於韓國漢城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在進大學之前,我雖有實地的作畫經驗,但對中國繪畫的瞭解並不多。直到進入大學,有機會接觸中國繪畫後,才開始自己對中國繪畫的探討。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美術展覽會、並數度獲得入選的榮譽,也獲得肯定。但是,雖然如此,卻始終擺脫不了無名的空虛感,更沒有成就感。因而不斷的反思,再加上十幾年的美術創作經驗,我終於瞭解其中原因何在?那就是身為東方人,尤其是有志於研究中國繪畫者,如果不懂得中國美術史,不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就像是沒有根的植物,不可能繼續成長茁壯的。所以幾經考慮,毅然地暫別父母兄妹來華求學,擬重新開始,紮實地打好基礎,並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成分。』這是我申請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中文留學計劃內容中一部分。創新離不開中國畫的傳統和特點。中國畫講究傳統筆墨技法、講究氣韻和線的應用。只強調創新,不重視傳統是片面的,只講傳統,而忽視創新,是守舊復古,也是片面的。創新須在學習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發揮中國畫的特點。世界上沒有一件事物可以無中生有,自然界的運行如此,藝術文化的創新更是如此。藝術的創新絕沒有可能在歷史的平面上突然出現。要發展中國畫,就必須向古人和前人學習,在讀書、臨摹、寫生、分析和研究中吸收中國畫藝術的長處,汲取豐實的營養。 第二節 研究範圍 中國畫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傳統,獨創的風格和很高的藝術成就。 中國繪畫藝術,自古以來,皆秉持「師於人,師造化,師諸心」的態度,日寫夜思,漚心泣血,耗精竭神,於萌發、茁長的過程中,努力求變,創造出輝煌的傳統。 中國畫的創新離不開基本功。練好基本功,將使創新有札實的基礎。因此畫好中國畫,首先學習傳統,吸取傳統的精華,捨其糟粕,然後加以發揚革新。傳統像一座寶庫,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遺產,這是中國畫的特色之一。 本論文的研究範圍其架構如下;第一章,簡略研究動機和研究範圍。第二章,說明傳統在中國繪畫的重要性,中國繪畫應之學習從傳統出發,吸收其中的優點精華,進而體認了解中國畫元傳統,就「臨摹和寫生」與創作的關係加以分析研究。第三章;瞭解中國傳統建築和造園與繪畫的關係,它們己超出實用藝術的境界,甚至可說,文學、繪畫、園林已經是融匯成一體的藝術。 第四章,探討中國畫如何表現其所見與所思的中國繪畫形式從虛實疏密、用筆用墨、散點透視,三方面略述中國傳統繪畫形式的特色。第四章第二節則是個人創作分析,從題材選擇,意念傳達與形式的呈現,在傳統形式的基礎上與自我創作中做適當的抉擇,期望在前人努力的成就上能「守之、繼之、改之、增之」,在傳統的規矩中,醞釀出現代的新意。